"

2017年,我試圖用評論來追蹤顧城詩歌的一生,但最終只跟蹤解讀了他的前半生詩歌。顧城一生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其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我將死去

將變成浮動的謎

未來學者的目光

將充滿猜疑

——《遺忘》

春分晚間在燈下翻顧城的散文,讀他旅居德國時所寫的那部分,語言自然地編織成情境,呼喚讀者重尋他寧靜的樂園。當晚對文字的印象是濃郁的五四感。次晨花下閱讀顧城的早期散文作品,驚訝地發現,這反而是一種普遍的當代的語言。“風格”的嬗變絕非表層現象,與之相關的是整個藝術發生的轉變。而揭示整個轉變是一個大工程,非三言一論可以闡發。

一路上學,身邊人說顧城最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一代人》 )。這句格言,被頻頻地塞入單一的青春的語境,更是被文論者們指稱多種境遇。顧城的讀者多半是青年,他們純真,敏感,愛幻想,愛浪漫;而這樣的受到恩寵的詩,大多是顧城的早期詩歌。

"

2017年,我試圖用評論來追蹤顧城詩歌的一生,但最終只跟蹤解讀了他的前半生詩歌。顧城一生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其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我將死去

將變成浮動的謎

未來學者的目光

將充滿猜疑

——《遺忘》

春分晚間在燈下翻顧城的散文,讀他旅居德國時所寫的那部分,語言自然地編織成情境,呼喚讀者重尋他寧靜的樂園。當晚對文字的印象是濃郁的五四感。次晨花下閱讀顧城的早期散文作品,驚訝地發現,這反而是一種普遍的當代的語言。“風格”的嬗變絕非表層現象,與之相關的是整個藝術發生的轉變。而揭示整個轉變是一個大工程,非三言一論可以闡發。

一路上學,身邊人說顧城最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一代人》 )。這句格言,被頻頻地塞入單一的青春的語境,更是被文論者們指稱多種境遇。顧城的讀者多半是青年,他們純真,敏感,愛幻想,愛浪漫;而這樣的受到恩寵的詩,大多是顧城的早期詩歌。

半生顧城

顧城像

陰霾的斷續的雨,S 沉沉講述故事,憂傷,朦朧。後來,她說我有一點像心中的顧城,這是顧城引燃我的一次。一天後,我在書架間摸索,很巧抓到了顧城。因之,寫作這篇文評的意圖之一是,破除我和顧城之間的似仿。

關於顧城愛情的悲劇,和通常的意見相左,我不認為顧城在“統御”,而是“驅逐”。至於愛情本身,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哪一種戀愛不是撲朔迷離。而一個後世對前世的愛情的解應又往往忽視愛情本身,歷史是一壁沙,紛紛揚揚的只是“反意義”的碎屑罷了。再者,不談愛情,就回避了倫理,(藝術的倫理又多有不同),這才是我認為不可言說、先按下不提的方面。就此說,我所寫,無非倫理問題之外的美學問題。

“顧城之死”這個事實/主題是向外發延的,學者每每將之與並不深閎的時代議題穿鑿在一起,又往往為圈子裡的洞見所捕獲。談論的是“自殺”的事實,卻用“死亡”詮釋它的意義,殊不知,“死亡”之魅構陷了“自殺”的事實。談論的是“朦朧詩”的事實,卻用“與政治間的朦朧關係”詮釋它的意義,於是,詩的主體性就被扼殺了。談論的是“後文革-詩人”的事實,卻用“後詩人-文革”詮釋它的意義,在這裡,批評完完全全地誤解了時代本身,在批評之中,時代每每被視為人的玩物,其實顛倒本末。

"

2017年,我試圖用評論來追蹤顧城詩歌的一生,但最終只跟蹤解讀了他的前半生詩歌。顧城一生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其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我將死去

將變成浮動的謎

未來學者的目光

將充滿猜疑

——《遺忘》

春分晚間在燈下翻顧城的散文,讀他旅居德國時所寫的那部分,語言自然地編織成情境,呼喚讀者重尋他寧靜的樂園。當晚對文字的印象是濃郁的五四感。次晨花下閱讀顧城的早期散文作品,驚訝地發現,這反而是一種普遍的當代的語言。“風格”的嬗變絕非表層現象,與之相關的是整個藝術發生的轉變。而揭示整個轉變是一個大工程,非三言一論可以闡發。

一路上學,身邊人說顧城最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一代人》 )。這句格言,被頻頻地塞入單一的青春的語境,更是被文論者們指稱多種境遇。顧城的讀者多半是青年,他們純真,敏感,愛幻想,愛浪漫;而這樣的受到恩寵的詩,大多是顧城的早期詩歌。

半生顧城

顧城像

陰霾的斷續的雨,S 沉沉講述故事,憂傷,朦朧。後來,她說我有一點像心中的顧城,這是顧城引燃我的一次。一天後,我在書架間摸索,很巧抓到了顧城。因之,寫作這篇文評的意圖之一是,破除我和顧城之間的似仿。

關於顧城愛情的悲劇,和通常的意見相左,我不認為顧城在“統御”,而是“驅逐”。至於愛情本身,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哪一種戀愛不是撲朔迷離。而一個後世對前世的愛情的解應又往往忽視愛情本身,歷史是一壁沙,紛紛揚揚的只是“反意義”的碎屑罷了。再者,不談愛情,就回避了倫理,(藝術的倫理又多有不同),這才是我認為不可言說、先按下不提的方面。就此說,我所寫,無非倫理問題之外的美學問題。

“顧城之死”這個事實/主題是向外發延的,學者每每將之與並不深閎的時代議題穿鑿在一起,又往往為圈子裡的洞見所捕獲。談論的是“自殺”的事實,卻用“死亡”詮釋它的意義,殊不知,“死亡”之魅構陷了“自殺”的事實。談論的是“朦朧詩”的事實,卻用“與政治間的朦朧關係”詮釋它的意義,於是,詩的主體性就被扼殺了。談論的是“後文革-詩人”的事實,卻用“後詩人-文革”詮釋它的意義,在這裡,批評完完全全地誤解了時代本身,在批評之中,時代每每被視為人的玩物,其實顛倒本末。

半生顧城

顧城與謝燁

或許所有批評都有一種危機,“意義陳舊”,批評註定只是“陳舊”的批評,因為其本身便是矛盾的。我在寫作時,正是深切地感受到“陳舊”的發生,而一再地試圖避免這個可怕的事實發生。

參考的是《顧城詩全集》,書衣剝落,厚重、憔悴,還有幾朵幼稚的星星,幾捆鬆散堆放的線。這上下兩卷的紙張是極白的,我想這不是巧合。顧城被舒婷冠名“童話詩人”,贈詩“以純銀一樣的聲音/和你的夢對話 ”,此後,“童話詩人”儼然成了顧城的專有稱謂。但我想這裡存在著語差和誤解,筆者的觀點是“童話詩人”僅是顧城的眾多座標之一。

顧城的詩中被認為是“童話”包含了絕非童話所能涵蓋的真實。顧城的詩大多是,寫物的,寫象的,即使他的那些被認為是表達了時代的詩歌,也是經過寫物、寫象而完成了的。這使得顧城區別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他們更多的是寫抒情、寫意義、寫詩歌。

在顧城的最初的寫詩生涯中,小小的詩作幾乎一件晶瑩剔透的藝術品。“大地佈滿燈火閃閃發亮,/星空如同倒影遙遙相望,/汽車和人停止了吵鬧,/蟋蟀開始了草種的歌唱。”題為《夜晚》的這首詩清秀、迷濛,誘引讀者回歸純然的審美情境。

《禮貌》一詩記錄了詩人第一次的我與他者的割裂,或者說一個強盛的我的意識開始浮出水面。這個我“偷偷丟掉被人爭奪的”,“默默尋找被人丟棄的”。這個已不再是物象王國裡的一個公民的我,而是緊張,但足夠氣概地宣讀這王國的法旨的我。

"

2017年,我試圖用評論來追蹤顧城詩歌的一生,但最終只跟蹤解讀了他的前半生詩歌。顧城一生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其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我將死去

將變成浮動的謎

未來學者的目光

將充滿猜疑

——《遺忘》

春分晚間在燈下翻顧城的散文,讀他旅居德國時所寫的那部分,語言自然地編織成情境,呼喚讀者重尋他寧靜的樂園。當晚對文字的印象是濃郁的五四感。次晨花下閱讀顧城的早期散文作品,驚訝地發現,這反而是一種普遍的當代的語言。“風格”的嬗變絕非表層現象,與之相關的是整個藝術發生的轉變。而揭示整個轉變是一個大工程,非三言一論可以闡發。

一路上學,身邊人說顧城最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一代人》 )。這句格言,被頻頻地塞入單一的青春的語境,更是被文論者們指稱多種境遇。顧城的讀者多半是青年,他們純真,敏感,愛幻想,愛浪漫;而這樣的受到恩寵的詩,大多是顧城的早期詩歌。

半生顧城

顧城像

陰霾的斷續的雨,S 沉沉講述故事,憂傷,朦朧。後來,她說我有一點像心中的顧城,這是顧城引燃我的一次。一天後,我在書架間摸索,很巧抓到了顧城。因之,寫作這篇文評的意圖之一是,破除我和顧城之間的似仿。

關於顧城愛情的悲劇,和通常的意見相左,我不認為顧城在“統御”,而是“驅逐”。至於愛情本身,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哪一種戀愛不是撲朔迷離。而一個後世對前世的愛情的解應又往往忽視愛情本身,歷史是一壁沙,紛紛揚揚的只是“反意義”的碎屑罷了。再者,不談愛情,就回避了倫理,(藝術的倫理又多有不同),這才是我認為不可言說、先按下不提的方面。就此說,我所寫,無非倫理問題之外的美學問題。

“顧城之死”這個事實/主題是向外發延的,學者每每將之與並不深閎的時代議題穿鑿在一起,又往往為圈子裡的洞見所捕獲。談論的是“自殺”的事實,卻用“死亡”詮釋它的意義,殊不知,“死亡”之魅構陷了“自殺”的事實。談論的是“朦朧詩”的事實,卻用“與政治間的朦朧關係”詮釋它的意義,於是,詩的主體性就被扼殺了。談論的是“後文革-詩人”的事實,卻用“後詩人-文革”詮釋它的意義,在這裡,批評完完全全地誤解了時代本身,在批評之中,時代每每被視為人的玩物,其實顛倒本末。

半生顧城

顧城與謝燁

或許所有批評都有一種危機,“意義陳舊”,批評註定只是“陳舊”的批評,因為其本身便是矛盾的。我在寫作時,正是深切地感受到“陳舊”的發生,而一再地試圖避免這個可怕的事實發生。

參考的是《顧城詩全集》,書衣剝落,厚重、憔悴,還有幾朵幼稚的星星,幾捆鬆散堆放的線。這上下兩卷的紙張是極白的,我想這不是巧合。顧城被舒婷冠名“童話詩人”,贈詩“以純銀一樣的聲音/和你的夢對話 ”,此後,“童話詩人”儼然成了顧城的專有稱謂。但我想這裡存在著語差和誤解,筆者的觀點是“童話詩人”僅是顧城的眾多座標之一。

顧城的詩中被認為是“童話”包含了絕非童話所能涵蓋的真實。顧城的詩大多是,寫物的,寫象的,即使他的那些被認為是表達了時代的詩歌,也是經過寫物、寫象而完成了的。這使得顧城區別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他們更多的是寫抒情、寫意義、寫詩歌。

在顧城的最初的寫詩生涯中,小小的詩作幾乎一件晶瑩剔透的藝術品。“大地佈滿燈火閃閃發亮,/星空如同倒影遙遙相望,/汽車和人停止了吵鬧,/蟋蟀開始了草種的歌唱。”題為《夜晚》的這首詩清秀、迷濛,誘引讀者回歸純然的審美情境。

《禮貌》一詩記錄了詩人第一次的我與他者的割裂,或者說一個強盛的我的意識開始浮出水面。這個我“偷偷丟掉被人爭奪的”,“默默尋找被人丟棄的”。這個已不再是物象王國裡的一個公民的我,而是緊張,但足夠氣概地宣讀這王國的法旨的我。

半生顧城

顧城、謝燁與朋友在新西蘭家中

《生命幻想曲》是顧城的第一首值得稱道的長詩,與《禮貌》裡脆弱的,未完成的我相比,這裡的我富有感召和氣魄,更為完整。但奇怪的是,與其說那份高妙的理想是理想本身,不如說是關於物的理想。每一種物的存在都是平等的,貝殼,太陽,星星,麥秸,它們之間的秩序差異統統被詩人取消。詩人本身完全是上帝的師徒,甚至上帝本身。

兩相比照,我們可以觀測到一種令人驚訝的成長模態,即這不是一種社會性的成長,而完全是擺脫了社會性的成長,這是一種不假借外在的一種成長。毫無疑問,詩人是蛻變了的,從一位藝術童子,變作一位藝術家個體。(同樣,我們也可以理解眾多詩人對詩人的評價,他們說,他要建立自己的王國……但這幾乎是一件次要的事)

此後,顧城的詩對我的探索是極為豐富的,但在此暫不做論述,只列舉幾個鮮明的例子,如《雨》(疑似顧城寫我的第一篇),《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在寫作新詩的同時,顧城兼顧了寓言故事詩,舊體詩和工農兵文藝的創作。我相信這是一種藝術的成熟的表徵。更重要的是,詩人呈現的更多的是和時代血骨相連的一面。

"

2017年,我試圖用評論來追蹤顧城詩歌的一生,但最終只跟蹤解讀了他的前半生詩歌。顧城一生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其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我將死去

將變成浮動的謎

未來學者的目光

將充滿猜疑

——《遺忘》

春分晚間在燈下翻顧城的散文,讀他旅居德國時所寫的那部分,語言自然地編織成情境,呼喚讀者重尋他寧靜的樂園。當晚對文字的印象是濃郁的五四感。次晨花下閱讀顧城的早期散文作品,驚訝地發現,這反而是一種普遍的當代的語言。“風格”的嬗變絕非表層現象,與之相關的是整個藝術發生的轉變。而揭示整個轉變是一個大工程,非三言一論可以闡發。

一路上學,身邊人說顧城最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一代人》 )。這句格言,被頻頻地塞入單一的青春的語境,更是被文論者們指稱多種境遇。顧城的讀者多半是青年,他們純真,敏感,愛幻想,愛浪漫;而這樣的受到恩寵的詩,大多是顧城的早期詩歌。

半生顧城

顧城像

陰霾的斷續的雨,S 沉沉講述故事,憂傷,朦朧。後來,她說我有一點像心中的顧城,這是顧城引燃我的一次。一天後,我在書架間摸索,很巧抓到了顧城。因之,寫作這篇文評的意圖之一是,破除我和顧城之間的似仿。

關於顧城愛情的悲劇,和通常的意見相左,我不認為顧城在“統御”,而是“驅逐”。至於愛情本身,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哪一種戀愛不是撲朔迷離。而一個後世對前世的愛情的解應又往往忽視愛情本身,歷史是一壁沙,紛紛揚揚的只是“反意義”的碎屑罷了。再者,不談愛情,就回避了倫理,(藝術的倫理又多有不同),這才是我認為不可言說、先按下不提的方面。就此說,我所寫,無非倫理問題之外的美學問題。

“顧城之死”這個事實/主題是向外發延的,學者每每將之與並不深閎的時代議題穿鑿在一起,又往往為圈子裡的洞見所捕獲。談論的是“自殺”的事實,卻用“死亡”詮釋它的意義,殊不知,“死亡”之魅構陷了“自殺”的事實。談論的是“朦朧詩”的事實,卻用“與政治間的朦朧關係”詮釋它的意義,於是,詩的主體性就被扼殺了。談論的是“後文革-詩人”的事實,卻用“後詩人-文革”詮釋它的意義,在這裡,批評完完全全地誤解了時代本身,在批評之中,時代每每被視為人的玩物,其實顛倒本末。

半生顧城

顧城與謝燁

或許所有批評都有一種危機,“意義陳舊”,批評註定只是“陳舊”的批評,因為其本身便是矛盾的。我在寫作時,正是深切地感受到“陳舊”的發生,而一再地試圖避免這個可怕的事實發生。

參考的是《顧城詩全集》,書衣剝落,厚重、憔悴,還有幾朵幼稚的星星,幾捆鬆散堆放的線。這上下兩卷的紙張是極白的,我想這不是巧合。顧城被舒婷冠名“童話詩人”,贈詩“以純銀一樣的聲音/和你的夢對話 ”,此後,“童話詩人”儼然成了顧城的專有稱謂。但我想這裡存在著語差和誤解,筆者的觀點是“童話詩人”僅是顧城的眾多座標之一。

顧城的詩中被認為是“童話”包含了絕非童話所能涵蓋的真實。顧城的詩大多是,寫物的,寫象的,即使他的那些被認為是表達了時代的詩歌,也是經過寫物、寫象而完成了的。這使得顧城區別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他們更多的是寫抒情、寫意義、寫詩歌。

在顧城的最初的寫詩生涯中,小小的詩作幾乎一件晶瑩剔透的藝術品。“大地佈滿燈火閃閃發亮,/星空如同倒影遙遙相望,/汽車和人停止了吵鬧,/蟋蟀開始了草種的歌唱。”題為《夜晚》的這首詩清秀、迷濛,誘引讀者回歸純然的審美情境。

《禮貌》一詩記錄了詩人第一次的我與他者的割裂,或者說一個強盛的我的意識開始浮出水面。這個我“偷偷丟掉被人爭奪的”,“默默尋找被人丟棄的”。這個已不再是物象王國裡的一個公民的我,而是緊張,但足夠氣概地宣讀這王國的法旨的我。

半生顧城

顧城、謝燁與朋友在新西蘭家中

《生命幻想曲》是顧城的第一首值得稱道的長詩,與《禮貌》裡脆弱的,未完成的我相比,這裡的我富有感召和氣魄,更為完整。但奇怪的是,與其說那份高妙的理想是理想本身,不如說是關於物的理想。每一種物的存在都是平等的,貝殼,太陽,星星,麥秸,它們之間的秩序差異統統被詩人取消。詩人本身完全是上帝的師徒,甚至上帝本身。

兩相比照,我們可以觀測到一種令人驚訝的成長模態,即這不是一種社會性的成長,而完全是擺脫了社會性的成長,這是一種不假借外在的一種成長。毫無疑問,詩人是蛻變了的,從一位藝術童子,變作一位藝術家個體。(同樣,我們也可以理解眾多詩人對詩人的評價,他們說,他要建立自己的王國……但這幾乎是一件次要的事)

此後,顧城的詩對我的探索是極為豐富的,但在此暫不做論述,只列舉幾個鮮明的例子,如《雨》(疑似顧城寫我的第一篇),《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在寫作新詩的同時,顧城兼顧了寓言故事詩,舊體詩和工農兵文藝的創作。我相信這是一種藝術的成熟的表徵。更重要的是,詩人呈現的更多的是和時代血骨相連的一面。

半生顧城

顧城像

1979 年是詩人的歷史意志噴薄的第一年,詩作稍許凝重。詩人對歷史作了象形化的揭示,在今天看來,這份揭示稱得上是不偏不倚的。顧城對意義的表達是極其溫柔和謹慎的,他不像其他詩人一樣,要麼用一個超越性的,高蹈的意義對現實作出審判,要麼無意義地將意義和現實統統攪拌在一起。這時,顧城作為哲思者的一面,漸漸顯露了出來。

另外,顧城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他的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為避免不必要地論辯,此題不做展開。)雖然並不僅僅如此,但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在中期,顧城的我曾一度化身為一個形象,(形象一詞用在這裡是否恰當值得商榷),布林。顧城自述,“一箇中午,我突然醒來,我的夢發生了裂變,到處是布林,他帶來了奇異的世界。我的血液明亮極了,我的手完全聽從靈感的支配,筆在至上狂奔。我好像自焚,又好像是再生,一瞬間就睜開了我苦苦索求的所有抒情方式。” 這是顧城的另一面,飽和的抒情,亮麗的、溫柔的,多是童話式的想象被舒散去,一種呈現敘事和意義的詩歌新生了。

至此,我們觀看的和閱讀的顧城,已不是一位完全的童話詩人。其詩變硬,變苦,呈現出另外一種秩序和美。雖則,一種普遍的“純真之眼”在其詩歌中處處可見。

"

2017年,我試圖用評論來追蹤顧城詩歌的一生,但最終只跟蹤解讀了他的前半生詩歌。顧城一生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其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我將死去

將變成浮動的謎

未來學者的目光

將充滿猜疑

——《遺忘》

春分晚間在燈下翻顧城的散文,讀他旅居德國時所寫的那部分,語言自然地編織成情境,呼喚讀者重尋他寧靜的樂園。當晚對文字的印象是濃郁的五四感。次晨花下閱讀顧城的早期散文作品,驚訝地發現,這反而是一種普遍的當代的語言。“風格”的嬗變絕非表層現象,與之相關的是整個藝術發生的轉變。而揭示整個轉變是一個大工程,非三言一論可以闡發。

一路上學,身邊人說顧城最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一代人》 )。這句格言,被頻頻地塞入單一的青春的語境,更是被文論者們指稱多種境遇。顧城的讀者多半是青年,他們純真,敏感,愛幻想,愛浪漫;而這樣的受到恩寵的詩,大多是顧城的早期詩歌。

半生顧城

顧城像

陰霾的斷續的雨,S 沉沉講述故事,憂傷,朦朧。後來,她說我有一點像心中的顧城,這是顧城引燃我的一次。一天後,我在書架間摸索,很巧抓到了顧城。因之,寫作這篇文評的意圖之一是,破除我和顧城之間的似仿。

關於顧城愛情的悲劇,和通常的意見相左,我不認為顧城在“統御”,而是“驅逐”。至於愛情本身,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哪一種戀愛不是撲朔迷離。而一個後世對前世的愛情的解應又往往忽視愛情本身,歷史是一壁沙,紛紛揚揚的只是“反意義”的碎屑罷了。再者,不談愛情,就回避了倫理,(藝術的倫理又多有不同),這才是我認為不可言說、先按下不提的方面。就此說,我所寫,無非倫理問題之外的美學問題。

“顧城之死”這個事實/主題是向外發延的,學者每每將之與並不深閎的時代議題穿鑿在一起,又往往為圈子裡的洞見所捕獲。談論的是“自殺”的事實,卻用“死亡”詮釋它的意義,殊不知,“死亡”之魅構陷了“自殺”的事實。談論的是“朦朧詩”的事實,卻用“與政治間的朦朧關係”詮釋它的意義,於是,詩的主體性就被扼殺了。談論的是“後文革-詩人”的事實,卻用“後詩人-文革”詮釋它的意義,在這裡,批評完完全全地誤解了時代本身,在批評之中,時代每每被視為人的玩物,其實顛倒本末。

半生顧城

顧城與謝燁

或許所有批評都有一種危機,“意義陳舊”,批評註定只是“陳舊”的批評,因為其本身便是矛盾的。我在寫作時,正是深切地感受到“陳舊”的發生,而一再地試圖避免這個可怕的事實發生。

參考的是《顧城詩全集》,書衣剝落,厚重、憔悴,還有幾朵幼稚的星星,幾捆鬆散堆放的線。這上下兩卷的紙張是極白的,我想這不是巧合。顧城被舒婷冠名“童話詩人”,贈詩“以純銀一樣的聲音/和你的夢對話 ”,此後,“童話詩人”儼然成了顧城的專有稱謂。但我想這裡存在著語差和誤解,筆者的觀點是“童話詩人”僅是顧城的眾多座標之一。

顧城的詩中被認為是“童話”包含了絕非童話所能涵蓋的真實。顧城的詩大多是,寫物的,寫象的,即使他的那些被認為是表達了時代的詩歌,也是經過寫物、寫象而完成了的。這使得顧城區別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他們更多的是寫抒情、寫意義、寫詩歌。

在顧城的最初的寫詩生涯中,小小的詩作幾乎一件晶瑩剔透的藝術品。“大地佈滿燈火閃閃發亮,/星空如同倒影遙遙相望,/汽車和人停止了吵鬧,/蟋蟀開始了草種的歌唱。”題為《夜晚》的這首詩清秀、迷濛,誘引讀者回歸純然的審美情境。

《禮貌》一詩記錄了詩人第一次的我與他者的割裂,或者說一個強盛的我的意識開始浮出水面。這個我“偷偷丟掉被人爭奪的”,“默默尋找被人丟棄的”。這個已不再是物象王國裡的一個公民的我,而是緊張,但足夠氣概地宣讀這王國的法旨的我。

半生顧城

顧城、謝燁與朋友在新西蘭家中

《生命幻想曲》是顧城的第一首值得稱道的長詩,與《禮貌》裡脆弱的,未完成的我相比,這裡的我富有感召和氣魄,更為完整。但奇怪的是,與其說那份高妙的理想是理想本身,不如說是關於物的理想。每一種物的存在都是平等的,貝殼,太陽,星星,麥秸,它們之間的秩序差異統統被詩人取消。詩人本身完全是上帝的師徒,甚至上帝本身。

兩相比照,我們可以觀測到一種令人驚訝的成長模態,即這不是一種社會性的成長,而完全是擺脫了社會性的成長,這是一種不假借外在的一種成長。毫無疑問,詩人是蛻變了的,從一位藝術童子,變作一位藝術家個體。(同樣,我們也可以理解眾多詩人對詩人的評價,他們說,他要建立自己的王國……但這幾乎是一件次要的事)

此後,顧城的詩對我的探索是極為豐富的,但在此暫不做論述,只列舉幾個鮮明的例子,如《雨》(疑似顧城寫我的第一篇),《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在寫作新詩的同時,顧城兼顧了寓言故事詩,舊體詩和工農兵文藝的創作。我相信這是一種藝術的成熟的表徵。更重要的是,詩人呈現的更多的是和時代血骨相連的一面。

半生顧城

顧城像

1979 年是詩人的歷史意志噴薄的第一年,詩作稍許凝重。詩人對歷史作了象形化的揭示,在今天看來,這份揭示稱得上是不偏不倚的。顧城對意義的表達是極其溫柔和謹慎的,他不像其他詩人一樣,要麼用一個超越性的,高蹈的意義對現實作出審判,要麼無意義地將意義和現實統統攪拌在一起。這時,顧城作為哲思者的一面,漸漸顯露了出來。

另外,顧城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他的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為避免不必要地論辯,此題不做展開。)雖然並不僅僅如此,但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在中期,顧城的我曾一度化身為一個形象,(形象一詞用在這裡是否恰當值得商榷),布林。顧城自述,“一箇中午,我突然醒來,我的夢發生了裂變,到處是布林,他帶來了奇異的世界。我的血液明亮極了,我的手完全聽從靈感的支配,筆在至上狂奔。我好像自焚,又好像是再生,一瞬間就睜開了我苦苦索求的所有抒情方式。” 這是顧城的另一面,飽和的抒情,亮麗的、溫柔的,多是童話式的想象被舒散去,一種呈現敘事和意義的詩歌新生了。

至此,我們觀看的和閱讀的顧城,已不是一位完全的童話詩人。其詩變硬,變苦,呈現出另外一種秩序和美。雖則,一種普遍的“純真之眼”在其詩歌中處處可見。

半生顧城

顧城與捷克漢學家戈利

《兩種靈魂的和聲》,是大家都不太熟悉的一首,但我從這一首中看到了,顧城在寫一種可能我們至今都無法為之定義的詩,而這樣的詩也反映了他後期詩歌的部分外觀。大致有一下幾個方面,1,意象或者物巧妙地構成了一個敘事世界,不再是鬆散地,而是緊緻地延綿地組合在一起;2,抒情被下放,而成為一種潛在的因素,3,一種儼然是極精極簡的經典小說的詩歌出現了;4,以空間為表現的詩歌形式的更新,句詞字藝術化構成一個文本空間,很顯然地,詩歌被空間化或立體化了。

在此,我們看到顧城以一種決然不同的方式向敘事詩拓進。當然,也可以說,顧城在以藝術家的身份創造自己的文本世界,這樣的意圖本身就帶有一種絕無僅有和幾分悲壯。

顧城的詩歌創作,整體上來說是起起伏伏的,每段週期又有它的高峰。其最好的作品可以說構成了一片象徵意義上的詩歌之林,林下是低矮的灌木,是叢生的雜草。顧城自述,“我這個人隔三五年就死而復生一次似的,像有一個輪迴”。

顧城較為普通的作品多表現詩人與物的對話,近乎低喃自忖的韻調,傳達一種童趣,一種理趣;最精妙的自然是詩人與物構成的那一組對仗關係。

"

2017年,我試圖用評論來追蹤顧城詩歌的一生,但最終只跟蹤解讀了他的前半生詩歌。顧城一生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其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我將死去

將變成浮動的謎

未來學者的目光

將充滿猜疑

——《遺忘》

春分晚間在燈下翻顧城的散文,讀他旅居德國時所寫的那部分,語言自然地編織成情境,呼喚讀者重尋他寧靜的樂園。當晚對文字的印象是濃郁的五四感。次晨花下閱讀顧城的早期散文作品,驚訝地發現,這反而是一種普遍的當代的語言。“風格”的嬗變絕非表層現象,與之相關的是整個藝術發生的轉變。而揭示整個轉變是一個大工程,非三言一論可以闡發。

一路上學,身邊人說顧城最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一代人》 )。這句格言,被頻頻地塞入單一的青春的語境,更是被文論者們指稱多種境遇。顧城的讀者多半是青年,他們純真,敏感,愛幻想,愛浪漫;而這樣的受到恩寵的詩,大多是顧城的早期詩歌。

半生顧城

顧城像

陰霾的斷續的雨,S 沉沉講述故事,憂傷,朦朧。後來,她說我有一點像心中的顧城,這是顧城引燃我的一次。一天後,我在書架間摸索,很巧抓到了顧城。因之,寫作這篇文評的意圖之一是,破除我和顧城之間的似仿。

關於顧城愛情的悲劇,和通常的意見相左,我不認為顧城在“統御”,而是“驅逐”。至於愛情本身,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哪一種戀愛不是撲朔迷離。而一個後世對前世的愛情的解應又往往忽視愛情本身,歷史是一壁沙,紛紛揚揚的只是“反意義”的碎屑罷了。再者,不談愛情,就回避了倫理,(藝術的倫理又多有不同),這才是我認為不可言說、先按下不提的方面。就此說,我所寫,無非倫理問題之外的美學問題。

“顧城之死”這個事實/主題是向外發延的,學者每每將之與並不深閎的時代議題穿鑿在一起,又往往為圈子裡的洞見所捕獲。談論的是“自殺”的事實,卻用“死亡”詮釋它的意義,殊不知,“死亡”之魅構陷了“自殺”的事實。談論的是“朦朧詩”的事實,卻用“與政治間的朦朧關係”詮釋它的意義,於是,詩的主體性就被扼殺了。談論的是“後文革-詩人”的事實,卻用“後詩人-文革”詮釋它的意義,在這裡,批評完完全全地誤解了時代本身,在批評之中,時代每每被視為人的玩物,其實顛倒本末。

半生顧城

顧城與謝燁

或許所有批評都有一種危機,“意義陳舊”,批評註定只是“陳舊”的批評,因為其本身便是矛盾的。我在寫作時,正是深切地感受到“陳舊”的發生,而一再地試圖避免這個可怕的事實發生。

參考的是《顧城詩全集》,書衣剝落,厚重、憔悴,還有幾朵幼稚的星星,幾捆鬆散堆放的線。這上下兩卷的紙張是極白的,我想這不是巧合。顧城被舒婷冠名“童話詩人”,贈詩“以純銀一樣的聲音/和你的夢對話 ”,此後,“童話詩人”儼然成了顧城的專有稱謂。但我想這裡存在著語差和誤解,筆者的觀點是“童話詩人”僅是顧城的眾多座標之一。

顧城的詩中被認為是“童話”包含了絕非童話所能涵蓋的真實。顧城的詩大多是,寫物的,寫象的,即使他的那些被認為是表達了時代的詩歌,也是經過寫物、寫象而完成了的。這使得顧城區別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他們更多的是寫抒情、寫意義、寫詩歌。

在顧城的最初的寫詩生涯中,小小的詩作幾乎一件晶瑩剔透的藝術品。“大地佈滿燈火閃閃發亮,/星空如同倒影遙遙相望,/汽車和人停止了吵鬧,/蟋蟀開始了草種的歌唱。”題為《夜晚》的這首詩清秀、迷濛,誘引讀者回歸純然的審美情境。

《禮貌》一詩記錄了詩人第一次的我與他者的割裂,或者說一個強盛的我的意識開始浮出水面。這個我“偷偷丟掉被人爭奪的”,“默默尋找被人丟棄的”。這個已不再是物象王國裡的一個公民的我,而是緊張,但足夠氣概地宣讀這王國的法旨的我。

半生顧城

顧城、謝燁與朋友在新西蘭家中

《生命幻想曲》是顧城的第一首值得稱道的長詩,與《禮貌》裡脆弱的,未完成的我相比,這裡的我富有感召和氣魄,更為完整。但奇怪的是,與其說那份高妙的理想是理想本身,不如說是關於物的理想。每一種物的存在都是平等的,貝殼,太陽,星星,麥秸,它們之間的秩序差異統統被詩人取消。詩人本身完全是上帝的師徒,甚至上帝本身。

兩相比照,我們可以觀測到一種令人驚訝的成長模態,即這不是一種社會性的成長,而完全是擺脫了社會性的成長,這是一種不假借外在的一種成長。毫無疑問,詩人是蛻變了的,從一位藝術童子,變作一位藝術家個體。(同樣,我們也可以理解眾多詩人對詩人的評價,他們說,他要建立自己的王國……但這幾乎是一件次要的事)

此後,顧城的詩對我的探索是極為豐富的,但在此暫不做論述,只列舉幾個鮮明的例子,如《雨》(疑似顧城寫我的第一篇),《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在寫作新詩的同時,顧城兼顧了寓言故事詩,舊體詩和工農兵文藝的創作。我相信這是一種藝術的成熟的表徵。更重要的是,詩人呈現的更多的是和時代血骨相連的一面。

半生顧城

顧城像

1979 年是詩人的歷史意志噴薄的第一年,詩作稍許凝重。詩人對歷史作了象形化的揭示,在今天看來,這份揭示稱得上是不偏不倚的。顧城對意義的表達是極其溫柔和謹慎的,他不像其他詩人一樣,要麼用一個超越性的,高蹈的意義對現實作出審判,要麼無意義地將意義和現實統統攪拌在一起。這時,顧城作為哲思者的一面,漸漸顯露了出來。

另外,顧城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他的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為避免不必要地論辯,此題不做展開。)雖然並不僅僅如此,但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在中期,顧城的我曾一度化身為一個形象,(形象一詞用在這裡是否恰當值得商榷),布林。顧城自述,“一箇中午,我突然醒來,我的夢發生了裂變,到處是布林,他帶來了奇異的世界。我的血液明亮極了,我的手完全聽從靈感的支配,筆在至上狂奔。我好像自焚,又好像是再生,一瞬間就睜開了我苦苦索求的所有抒情方式。” 這是顧城的另一面,飽和的抒情,亮麗的、溫柔的,多是童話式的想象被舒散去,一種呈現敘事和意義的詩歌新生了。

至此,我們觀看的和閱讀的顧城,已不是一位完全的童話詩人。其詩變硬,變苦,呈現出另外一種秩序和美。雖則,一種普遍的“純真之眼”在其詩歌中處處可見。

半生顧城

顧城與捷克漢學家戈利

《兩種靈魂的和聲》,是大家都不太熟悉的一首,但我從這一首中看到了,顧城在寫一種可能我們至今都無法為之定義的詩,而這樣的詩也反映了他後期詩歌的部分外觀。大致有一下幾個方面,1,意象或者物巧妙地構成了一個敘事世界,不再是鬆散地,而是緊緻地延綿地組合在一起;2,抒情被下放,而成為一種潛在的因素,3,一種儼然是極精極簡的經典小說的詩歌出現了;4,以空間為表現的詩歌形式的更新,句詞字藝術化構成一個文本空間,很顯然地,詩歌被空間化或立體化了。

在此,我們看到顧城以一種決然不同的方式向敘事詩拓進。當然,也可以說,顧城在以藝術家的身份創造自己的文本世界,這樣的意圖本身就帶有一種絕無僅有和幾分悲壯。

顧城的詩歌創作,整體上來說是起起伏伏的,每段週期又有它的高峰。其最好的作品可以說構成了一片象徵意義上的詩歌之林,林下是低矮的灌木,是叢生的雜草。顧城自述,“我這個人隔三五年就死而復生一次似的,像有一個輪迴”。

顧城較為普通的作品多表現詩人與物的對話,近乎低喃自忖的韻調,傳達一種童趣,一種理趣;最精妙的自然是詩人與物構成的那一組對仗關係。

半生顧城

顧城與兒子

當你跋涉過一段荒蕪的景觀,一定會為接踵而來的玄妙精緻大為激賞。1983年,顧城的詩歌再次復甦,“意感”發延,多重聲音交疊。

這一時期,顧城的詩歌,呈現了一種向心,如“窮,有個涼涼的鼻尖”,“許多時間,像煙”,再如“抽打七色花/讓世界濺滿斑斑油彩”(《我相信歌聲》)。這幾乎可以稱作簡單的“主題寫作”,雖然如此鮮明地標識出一個源,一個心,足以表明詩歌有著更為宏大的願景。如此融合的樣態,恰恰彌補了顧城早期詩歌所呈現的破碎感,也凝結了其敘事的斷裂。

詩人並不偏袒奇景和微景其中的一個,然而無論是對奇景的刻寫,還是對微景的勾勒,顧城都比同代人走得更遠。其詩心既非全然的廣博,又非全然的微觀,毋寧說,廣博也好,微觀也好,其實是其詩心的內構。

關於顧城詩歌的下半生,未完待續。

題圖:顧城的畫

策劃:康蘇埃拉 排版:fay(實習)

轉載請聯繫後臺並註明個人信息

商務合作請添加微信:husain-ing

歡迎點“在看”或分享至朋友圈

告訴大家,飛地回來了

“今天我要給你講一點塞尚”

我們隔著深淵裡的微光

我的書痴人生

"

2017年,我試圖用評論來追蹤顧城詩歌的一生,但最終只跟蹤解讀了他的前半生詩歌。顧城一生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其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我將死去

將變成浮動的謎

未來學者的目光

將充滿猜疑

——《遺忘》

春分晚間在燈下翻顧城的散文,讀他旅居德國時所寫的那部分,語言自然地編織成情境,呼喚讀者重尋他寧靜的樂園。當晚對文字的印象是濃郁的五四感。次晨花下閱讀顧城的早期散文作品,驚訝地發現,這反而是一種普遍的當代的語言。“風格”的嬗變絕非表層現象,與之相關的是整個藝術發生的轉變。而揭示整個轉變是一個大工程,非三言一論可以闡發。

一路上學,身邊人說顧城最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一代人》 )。這句格言,被頻頻地塞入單一的青春的語境,更是被文論者們指稱多種境遇。顧城的讀者多半是青年,他們純真,敏感,愛幻想,愛浪漫;而這樣的受到恩寵的詩,大多是顧城的早期詩歌。

半生顧城

顧城像

陰霾的斷續的雨,S 沉沉講述故事,憂傷,朦朧。後來,她說我有一點像心中的顧城,這是顧城引燃我的一次。一天後,我在書架間摸索,很巧抓到了顧城。因之,寫作這篇文評的意圖之一是,破除我和顧城之間的似仿。

關於顧城愛情的悲劇,和通常的意見相左,我不認為顧城在“統御”,而是“驅逐”。至於愛情本身,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哪一種戀愛不是撲朔迷離。而一個後世對前世的愛情的解應又往往忽視愛情本身,歷史是一壁沙,紛紛揚揚的只是“反意義”的碎屑罷了。再者,不談愛情,就回避了倫理,(藝術的倫理又多有不同),這才是我認為不可言說、先按下不提的方面。就此說,我所寫,無非倫理問題之外的美學問題。

“顧城之死”這個事實/主題是向外發延的,學者每每將之與並不深閎的時代議題穿鑿在一起,又往往為圈子裡的洞見所捕獲。談論的是“自殺”的事實,卻用“死亡”詮釋它的意義,殊不知,“死亡”之魅構陷了“自殺”的事實。談論的是“朦朧詩”的事實,卻用“與政治間的朦朧關係”詮釋它的意義,於是,詩的主體性就被扼殺了。談論的是“後文革-詩人”的事實,卻用“後詩人-文革”詮釋它的意義,在這裡,批評完完全全地誤解了時代本身,在批評之中,時代每每被視為人的玩物,其實顛倒本末。

半生顧城

顧城與謝燁

或許所有批評都有一種危機,“意義陳舊”,批評註定只是“陳舊”的批評,因為其本身便是矛盾的。我在寫作時,正是深切地感受到“陳舊”的發生,而一再地試圖避免這個可怕的事實發生。

參考的是《顧城詩全集》,書衣剝落,厚重、憔悴,還有幾朵幼稚的星星,幾捆鬆散堆放的線。這上下兩卷的紙張是極白的,我想這不是巧合。顧城被舒婷冠名“童話詩人”,贈詩“以純銀一樣的聲音/和你的夢對話 ”,此後,“童話詩人”儼然成了顧城的專有稱謂。但我想這裡存在著語差和誤解,筆者的觀點是“童話詩人”僅是顧城的眾多座標之一。

顧城的詩中被認為是“童話”包含了絕非童話所能涵蓋的真實。顧城的詩大多是,寫物的,寫象的,即使他的那些被認為是表達了時代的詩歌,也是經過寫物、寫象而完成了的。這使得顧城區別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他們更多的是寫抒情、寫意義、寫詩歌。

在顧城的最初的寫詩生涯中,小小的詩作幾乎一件晶瑩剔透的藝術品。“大地佈滿燈火閃閃發亮,/星空如同倒影遙遙相望,/汽車和人停止了吵鬧,/蟋蟀開始了草種的歌唱。”題為《夜晚》的這首詩清秀、迷濛,誘引讀者回歸純然的審美情境。

《禮貌》一詩記錄了詩人第一次的我與他者的割裂,或者說一個強盛的我的意識開始浮出水面。這個我“偷偷丟掉被人爭奪的”,“默默尋找被人丟棄的”。這個已不再是物象王國裡的一個公民的我,而是緊張,但足夠氣概地宣讀這王國的法旨的我。

半生顧城

顧城、謝燁與朋友在新西蘭家中

《生命幻想曲》是顧城的第一首值得稱道的長詩,與《禮貌》裡脆弱的,未完成的我相比,這裡的我富有感召和氣魄,更為完整。但奇怪的是,與其說那份高妙的理想是理想本身,不如說是關於物的理想。每一種物的存在都是平等的,貝殼,太陽,星星,麥秸,它們之間的秩序差異統統被詩人取消。詩人本身完全是上帝的師徒,甚至上帝本身。

兩相比照,我們可以觀測到一種令人驚訝的成長模態,即這不是一種社會性的成長,而完全是擺脫了社會性的成長,這是一種不假借外在的一種成長。毫無疑問,詩人是蛻變了的,從一位藝術童子,變作一位藝術家個體。(同樣,我們也可以理解眾多詩人對詩人的評價,他們說,他要建立自己的王國……但這幾乎是一件次要的事)

此後,顧城的詩對我的探索是極為豐富的,但在此暫不做論述,只列舉幾個鮮明的例子,如《雨》(疑似顧城寫我的第一篇),《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在寫作新詩的同時,顧城兼顧了寓言故事詩,舊體詩和工農兵文藝的創作。我相信這是一種藝術的成熟的表徵。更重要的是,詩人呈現的更多的是和時代血骨相連的一面。

半生顧城

顧城像

1979 年是詩人的歷史意志噴薄的第一年,詩作稍許凝重。詩人對歷史作了象形化的揭示,在今天看來,這份揭示稱得上是不偏不倚的。顧城對意義的表達是極其溫柔和謹慎的,他不像其他詩人一樣,要麼用一個超越性的,高蹈的意義對現實作出審判,要麼無意義地將意義和現實統統攪拌在一起。這時,顧城作為哲思者的一面,漸漸顯露了出來。

另外,顧城與物之間時而積極、時而消極的關係,構成了他的整個藝術創作歷程中的一個基本衝突。(為避免不必要地論辯,此題不做展開。)雖然並不僅僅如此,但僅直觀來看,詩歌的質量水準在其一生中是跌宕起伏的。

在中期,顧城的我曾一度化身為一個形象,(形象一詞用在這裡是否恰當值得商榷),布林。顧城自述,“一箇中午,我突然醒來,我的夢發生了裂變,到處是布林,他帶來了奇異的世界。我的血液明亮極了,我的手完全聽從靈感的支配,筆在至上狂奔。我好像自焚,又好像是再生,一瞬間就睜開了我苦苦索求的所有抒情方式。” 這是顧城的另一面,飽和的抒情,亮麗的、溫柔的,多是童話式的想象被舒散去,一種呈現敘事和意義的詩歌新生了。

至此,我們觀看的和閱讀的顧城,已不是一位完全的童話詩人。其詩變硬,變苦,呈現出另外一種秩序和美。雖則,一種普遍的“純真之眼”在其詩歌中處處可見。

半生顧城

顧城與捷克漢學家戈利

《兩種靈魂的和聲》,是大家都不太熟悉的一首,但我從這一首中看到了,顧城在寫一種可能我們至今都無法為之定義的詩,而這樣的詩也反映了他後期詩歌的部分外觀。大致有一下幾個方面,1,意象或者物巧妙地構成了一個敘事世界,不再是鬆散地,而是緊緻地延綿地組合在一起;2,抒情被下放,而成為一種潛在的因素,3,一種儼然是極精極簡的經典小說的詩歌出現了;4,以空間為表現的詩歌形式的更新,句詞字藝術化構成一個文本空間,很顯然地,詩歌被空間化或立體化了。

在此,我們看到顧城以一種決然不同的方式向敘事詩拓進。當然,也可以說,顧城在以藝術家的身份創造自己的文本世界,這樣的意圖本身就帶有一種絕無僅有和幾分悲壯。

顧城的詩歌創作,整體上來說是起起伏伏的,每段週期又有它的高峰。其最好的作品可以說構成了一片象徵意義上的詩歌之林,林下是低矮的灌木,是叢生的雜草。顧城自述,“我這個人隔三五年就死而復生一次似的,像有一個輪迴”。

顧城較為普通的作品多表現詩人與物的對話,近乎低喃自忖的韻調,傳達一種童趣,一種理趣;最精妙的自然是詩人與物構成的那一組對仗關係。

半生顧城

顧城與兒子

當你跋涉過一段荒蕪的景觀,一定會為接踵而來的玄妙精緻大為激賞。1983年,顧城的詩歌再次復甦,“意感”發延,多重聲音交疊。

這一時期,顧城的詩歌,呈現了一種向心,如“窮,有個涼涼的鼻尖”,“許多時間,像煙”,再如“抽打七色花/讓世界濺滿斑斑油彩”(《我相信歌聲》)。這幾乎可以稱作簡單的“主題寫作”,雖然如此鮮明地標識出一個源,一個心,足以表明詩歌有著更為宏大的願景。如此融合的樣態,恰恰彌補了顧城早期詩歌所呈現的破碎感,也凝結了其敘事的斷裂。

詩人並不偏袒奇景和微景其中的一個,然而無論是對奇景的刻寫,還是對微景的勾勒,顧城都比同代人走得更遠。其詩心既非全然的廣博,又非全然的微觀,毋寧說,廣博也好,微觀也好,其實是其詩心的內構。

關於顧城詩歌的下半生,未完待續。

題圖:顧城的畫

策劃:康蘇埃拉 排版:fay(實習)

轉載請聯繫後臺並註明個人信息

商務合作請添加微信:husain-ing

歡迎點“在看”或分享至朋友圈

告訴大家,飛地回來了

“今天我要給你講一點塞尚”

我們隔著深淵裡的微光

我的書痴人生

半生顧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