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近平頂山葉縣葉邑故城

從葉縣縣城沿許南公路南行15公里就是葉邑鎮了,葉邑鎮所在地舊縣村即葉邑故城。初春的微風還有幾分料峭,但和葉邑文化研究會的劉榮、王長偉、範孝坡等當地的文友相見卻感受到了暖暖的春意。他們都是本地的文史專家,對葉邑文化情有獨鍾,帶我們一行人在葉邑訪古覓蹤,把我帶進了葉邑歷史深處,看到了厚重葉邑這片沃土上盛開的燦爛文明之花。


"
走近平頂山葉縣葉邑故城

從葉縣縣城沿許南公路南行15公里就是葉邑鎮了,葉邑鎮所在地舊縣村即葉邑故城。初春的微風還有幾分料峭,但和葉邑文化研究會的劉榮、王長偉、範孝坡等當地的文友相見卻感受到了暖暖的春意。他們都是本地的文史專家,對葉邑文化情有獨鍾,帶我們一行人在葉邑訪古覓蹤,把我帶進了葉邑歷史深處,看到了厚重葉邑這片沃土上盛開的燦爛文明之花。


走近平頂山葉縣葉邑故城


雄關古道流古韻

漫步在舊縣老街,總會與滄桑的建築相遇。幾千年的風雨會讓華麗的宮殿消失殆盡,而用粗礪的石頭和原始的泥土所做的建築也許會倖存下來。在舊縣老街的南頭,當我從一座石橋上踏過時,從內心裡感到了震憾。這座距今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石橋,用大塊青石鋪砌而成,每塊巨石足有千餘斤重,石橋呈拱形,橋拱處的石縫被青苔鋪滿,依稀能看到遙遠歲月的影子。足有四米來寬的石橋上車水馬龍,遙想當年這是何等壯觀的一座橋,列列戰車,踏踏馬蹄,從來沒讓這座橋沉寂過。石橋北頭有石碑,上寫“葉邑關”。石橋西去300米,有長2000多米的環狀土圍,上面被灌木和雜草覆蓋。這段似牆似嶺的土圍子是葉邑古城城牆,用黃土堆砌夯築而成。城牆曾與石橋北的葉邑南城門連為一體,共同組成楚長城的葉邑關。

葉邑是古代軍事重鎮,南屏方城,北面中原,是楚國向北擴張的戰略支點和大本營。

歷史上的“召陵之盟”雖說是楚與齊在召陵(郾城)訂的盟約,但與葉邑密切相關。公元前656年,為了抵擋虎視眈眈向中原挺進的楚國,齊桓公率齊、宋、陳、衛等八國軍隊攻潰楚的盟國蔡國,陳兵楚境。楚為避齊的鋒芒,派大夫屈完與齊議和。屈完對齊桓公說:“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這裡的方城可以理解為當時歸葉邑管轄的方城山楚長城關口和由葉邑關延伸出去的許多小城堡等防禦工事。《左傳•昭公十八年》記載:“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也就是說,葉邑是楚國在方城之外的屏障,進可以攻擊,退可以固守。齊桓公知道自葉邑關起楚國防禦嚴密,無懈可擊,遂訂盟約之後撤兵。

葉邑是一座商周古城,進入春秋後,楚國為北進中原,佔領葉邑並在葉地建立了地方政權,由於此地地處當時南北交通要道,是長期的都會之地。在葉邑故城附近澧河岸邊,曾發現有許多貴族墓葬,這也印證了葉邑的重要地位。

在葉縣縣衙文物展廳,有一套2002年出土、2000多年前春秋中早期鑄造的編鐘——許公寧編鐘。這套編鐘由8枚縛鍾、9枚鈕鍾和20枚甬鍾組成,每個鍾都能發出兩個不同音高的樂音,可以演奏古今中外各種樂曲,是目前中國首次發現的春秋時期組合式編鐘,時代則至少比曾候乙編鐘早出百餘年,代表了春秋時期音樂的最高成就。而這套編鐘就出土於今天的葉邑鎮舊縣四號春秋墓,亦稱許公墓,距春秋葉邑故城東北角約5O0米處。許公墓的地理位置正是春秋古許國的首次遷徙地——葉城。

許國是周王室在中原之中分封的諸候國,因其弱小,在動盪的春秋倍受欺凌。公元前576年,飽受晉國、鄭國侵伐的許國已經痛失大片土地,無奈之下,十五世國君許靈公(字寧),把許國都城從許遷至葉(今葉邑),成了楚國的國中之國,完全成為楚國附庸。葉邑故城做過48年的許國國都。

許國之前的葉邑故城曾作過三年的應國國都。

公元前524年許國把都城從葉邑遷往析(今西峽縣內),楚平王即把葉地封給了沈諸樑,所以沈諸樑被稱為葉公,他是葉縣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地方長官。葉公勵精圖治,使葉邑成為當時楚國北方的四個重鎮之一。

葉公之後,還有幾個在葉邑這個地方做過地方官的人留下了美名。一個是東漢明帝時期的王喬,另外兩個是北宋的梅堯臣和黃庭堅。在葉邑故城,後人曾為葉公、王喬和黃庭堅立祠。

王喬祠在舊縣北門路西,又稱雙鳧宮。如今祠已無蹤,遺址處芳草萋萋、野花幽香。站在這裡我在想 :王喬的故事為什麼會列入《後漢書·方術·王喬》中,而不是以政績出現?同樣在這本書中有這樣的話:“漢自武帝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而屆焉。”由此可見,當時的世風由上而下崇尚迷信,皇帝考察政績時自然會融入迷信色彩。王喬的故事在當地雖然是按仙人的故事傳頌的,也有他鑿渠引水灌溉農田的故事,百姓建祠紀念他也就不足為奇了。

1067年,黃庭堅進士及第後,初入仕途,便來到葉縣任縣尉,主管地方治安。他的詩歌、書法藝術享譽文壇,我們在葉縣縣衙看到宋太祖御製戒石銘石碑,正面書“公生明”三字,碑陰書“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即為黃庭堅所書。黃庭堅在葉期間書寫的《幽蘭賦》帖,堪稱稀世珍品。黃庭堅看罷問津古渡、玩龍仙台、澧水長橋、青田紫陌等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山水景觀,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懷著興奮的心情寫下了《初至葉縣 》:“白鶴去尋王子晉,真龍得慕沈諸樑。千年往事如飛鳥,一日傾愁對夕陽。遺老能名唐郡邑,斷碑猶是晉文章。浮雲不作苞桑計,只有荒山意緒長。”舊縣村北路西有一清真寺,寺東北方路東約百米處就是當地百姓為紀念黃庭堅而修的黃公祠。

比鄰而居的清真寺在黃公祠創建之時就已存在,建於北宋時期,是河南省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寺內一株古柏樹,樹上掛著縣政府的制牌,上寫“國家一級古樹,樹齡1000年”。這是一棵奇特的柏樹,滄桑遒勁,嵯峨挺拔,綠葉密密匝匝,蓊蓊鬱鬱,間露鐵臂虯枝,它以偉岸大氣的姿態巍然屹立在天地間。更奇特的是樹上的葉,這一邊是刺柏葉,那一邊是血柏葉。寺內有道光皇帝寫的“亙古至教”匾額。在平定雲南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的葉、馬二位將軍曾受教於葉邑故城清真寺。

梅堯臣在宋仁宗寶元至康定年間曾做過短暫的葉縣縣尉。他體察民情,以所見所聞寫了了《田女行》、《汝墳貧女行》等血淚史詩。“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風自落。古壇蒼蘚少人行,不見雙鳧見黃雀。”這是梅堯臣在葉邑留下的詩作《題雙鳧觀》的詩句,他將葉邑古鎮山明水秀的風光和雙鳧觀幽靜古樸呈現在世人面前。

在舊縣村西北方向還有座古樸的建築——城隍廟。城隍本來是沒有姓名的,從隋唐開始以“正人直臣”為城隍,葉邑故城的城隍沒有姓名,村裡老人認為所供奉的屬於省城隍或京城隍,始建年代應在南北朝時期。

澧水長橋在葉邑故城邊的澧河之上,傳說為唐貴妃楊玉環舍金所建。始建於唐代,共有72孔,橫跨700多米。這座長橋全部由1000多公斤重的青石條築砌而成,渾然一體,堅不可摧。橋體兩側精雕細琢有鎮守72孔水門的144條石龍,造型優美,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澧水長橋控南北官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大橋的北端築有一座規模龐大的驛站。民國初期大橋還能通行。

從清真寺、城隍廟和澧水長橋也可以佐證葉邑的古老。有回民聚居的地方,一般商業比較發達,這也說明葉邑自古以來就是繁盛之地。

葉邑故城北依澧水,東臨燒車河(昆水),古時稱“南通雲貴,北抵幽燕,西至絲綢(之道),東去海岸”之要衝,又被稱為“千碑之鎮,百泉之匯”,千碑之鎮是說文化底蘊豐厚,古碑眾多,百泉之匯是說昆水兩岸泉水噴湧,景色宜人。

葉公盛名傳千古

在葉邑故城,有關葉公的遺蹤很多,舊縣村北劉秀廟西側,原有葉公祠和葉公問政處,劉秀廟內有問政殘碑;劉秀廟西南200米古城牆內側一土丘,是葉公玩龍仙台,也叫畫龍臺;村東北方的澧河南岸有葉公廟;村中還曾有問政書院和問政義學;村西北1500處是葉公沈諸樑的長眠地—葉公墓。很顯然,葉公沈諸樑已成為葉邑故城的人文價值符號。

葉公姓沈,名諸樑,字子高,楚莊王後裔,春秋時楚國左司馬沈尹戌之子,24歲時被楚昭王封到葉邑為尹。

因為“葉公好龍”的典故,葉公給世人留下的多是負面影響。其實,真實的葉公卻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他在葉主政期間,勵精圖治,興水利,勸農桑,率民眾修築的東西二陂,可灌溉農田數十萬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田灌溉水利工程之一,比西門豹、李冰都要早。如今,葉邑鎮的南水城、北水城就是東西二陂遺址。

葉公喜龍愛龍,與中華民族崇尚“龍”文化有關。為了修建東西二陂水利工程,葉公曾在牆壁上畫了一幅施工水系圖。被來訪客人當成了群龍起舞圖,並指出圖中無雲,葉公笑道:“我只想引龍出水,不求騰雲駕霧。”客問:“何謂引龍出水?”葉公說:“鑿渠引龍,龍就出水了。”

公元前489年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專程到葉地拜訪葉公。孔子多次與葉公談論為政之道,並稱贊葉公治葉經驗為“近者悅,遠者來”。葉公和孔子就父親偷羊一事對何謂“忠誠”的為人標準展開了討論。但他們的觀點卻大相徑庭,由此,葉公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懷疑,就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詢問孔子的為人。孔子的葉邑之行並未得到所期望的結果,於是他很快離葉北返。西漢的劉向是個儒士,他所處的時代正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劉向為了推崇孔子,貶低葉公,借用葉公喜歡畫龍的故事杜撰了《葉公好龍》的寓言,把葉公喻為偽君子。

公元前479年,楚國重臣白公勝在楚國都城發動叛亂,殺死了令尹子西、司馬子期,並劫持惠王欲自立。葉公聞訊後,不顧年邁,毅然從葉地出兵平叛。葉公迎惠王復位後,官至令尹、司馬,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這在楚國曆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但他卻在平定邊夷、整肅朝政後,讓位於他人,留下葉公讓賢的佳話。然後自己歸葉邑,安度晚年,繼續造福葉地百姓,終老葉地。

葉公去世後,根據《周禮》規制,即被立祠享祭。葉公後裔為紀念葉公之德,部分改沈為葉,是為葉姓之源。因此,葉公沈諸樑又是海內外華人公認的葉姓始祖。

劉秀遺蹤遍故城

葉邑故城的另一個重要人文價值符號是漢光武帝劉秀。劉秀是當年的昆陽大戰的主要組織者和指揮者。

昆陽大戰的古戰場在昆陽縣範圍內,葉邑故城一帶是昆陽大戰主戰場。戰場範圍,北到今葉縣城北的沙河沿岸,南至葉邑故城南,東到龍泉鄉草廠街村周圍,西至夏李鄉小河郭村周圍,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這些地方與劉秀有關的遺蹤比比皆是。葉邑故城所在的舊縣村更是到處留有劉秀的印記。村西南隅有劉秀所築的蕭王城;村外有戰後焚燒大量戰車的燒車河;燒車河畔有劉秀當上皇帝以後為紀念曾立下汗馬功勞的車伕們而建的車伕廟;村南石橋處有進城送信的賈復塞回腸子與莽軍大戰的“盤腸大戰處”;村子東南角有紀念“真龍天子”劉秀而修建的興龍寺;村北端有始建於東漢永平七年(64年)的劉秀廟。廟內兩棵千年銀杏樹枝繁葉茂。這些遺蹤如一部鮮活的歷史,承載著昆陽之戰的金戈鐵馬,記述著一代嫋雄的壯志韜略,向世人展示出一幅群雄逐鹿的歷史長卷。

東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對王莽這個人歷史上褒貶不一,很多人都說王莽是時代的先行者,因為他在位期間進行了驚天動地的改革,而且這些改革的想法大多遠超那個時代的統治理念,但放在當時卻是完全的不合時宜,收土地、鹽鐵經營權為國有得罪了最初支持他上位的豪強地主;改革官制,又得罪了權貴們;改革幣制卻弄崩了經濟,老百姓生活愈發艱難,把老百姓也得罪了。所以,最終,王莽成了全民公敵,遍及全國的起義也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其中以綠林、赤眉聲勢最大。當王匡、王鳳綠林軍轉戰到南陽時,劉秀、劉玄等人也加入了起義隊伍。公元23年2月,綠林軍推舉漢朝王室後裔劉玄為帝,恢復漢制,年號更始。以綠林軍為主體的劉玄政權為阻止王莽軍南下,保障主力奪取戰略要地宛城(今南陽),並派上公王鳳、大將王常、偏將劉秀等,率約20000人攻下昆陽、定陵(今郾城西)、郾縣(今郾城南),與圍攻宛城的主力形成犄角之勢。王莽震怒,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尋調集全國兵將40餘萬人從四面八方攻打綠林軍。五月,王邑、王尋統帥大軍與嚴尤、陳茂會合後,由潁川(今禹州)向昆陽方向前進,嚴尤本打算直接進攻宛城,擊破圍攻宛城的漢軍,但是統帥王邑相當自信,認為自己有四十萬大軍,小小昆陽還不手到擒來,於是執意攻打昆陽。當時,昆陽漢軍僅9000人,實力相差懸殊,眾恐不敵,打算棄城逃跑,劉秀認為只有堅守才有一線生機,逃跑肯定會被各個擊破,遂說服諸將固守昆陽。此時王莽軍已逼近城北,劉秀率13名騎兵乘夜色出城,赴定陵、郾縣調集援兵,半路上栽到溝裡如果不是劉貴掩護差點被追兵捉到。輕敵的王邑揚言:“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耶!”王邑軍挖掘地道,製造雲車,發起猛烈進攻,守將王鳳等人一度打算向王邑投降,但是王邑並沒有答應。這樣一來,城內守軍跑也跑不了,投降也不被接受,只剩下死守一條路,所以所有人都非常頑強地與新軍搏殺,以期能夠等到援軍。劉秀搬兵成功的同時假傳宛城已破,漢軍主力將至昆陽的消息,打擊新軍士氣。

六月,劉秀率援軍趕到昆陽地區,他親率兵千餘為前鋒,反覆猛衝,斬殺王莽軍千餘人,漢軍士氣大振。隨後又以勇士3000人,偷渡昆水,從昆陽城外圍趁莽軍不備向其大營猛烈衝殺,撕開一個豁口,莽軍大亂。恰此時,風雨大作,莽軍將領王尋被斬,昆陽城內漢軍也乘機衝出,戰鼓齊響,殺聲震天,莽軍潰散,逃渡沙河時,正遇河水暴漲,溺死者不計其數。此戰,是漢朝復興新朝滅亡的關鍵一役。昆陽大捷後,各地豪強紛紛誅殺新莽牧守,用漢年號,服從更始命令。公元25年,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史稱光武帝。

現在的葉縣縣城是南宋和金交替統治時的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從現在的葉邑鎮遷來的,從那時起葉邑就成了葉邑故城。時間過了上千年,時間像流沙覆蓋了故城的繁華,時間又像急風吹開虛掩的歷史之門,讓我們窺見了故城厚重的冰山一角。葉邑故城你還有多少璀璨的故事?期待再次與你相遇,期待在探索中有新的發現。

來源:葉邑古城話千秋 !

"
走近平頂山葉縣葉邑故城

從葉縣縣城沿許南公路南行15公里就是葉邑鎮了,葉邑鎮所在地舊縣村即葉邑故城。初春的微風還有幾分料峭,但和葉邑文化研究會的劉榮、王長偉、範孝坡等當地的文友相見卻感受到了暖暖的春意。他們都是本地的文史專家,對葉邑文化情有獨鍾,帶我們一行人在葉邑訪古覓蹤,把我帶進了葉邑歷史深處,看到了厚重葉邑這片沃土上盛開的燦爛文明之花。


走近平頂山葉縣葉邑故城


雄關古道流古韻

漫步在舊縣老街,總會與滄桑的建築相遇。幾千年的風雨會讓華麗的宮殿消失殆盡,而用粗礪的石頭和原始的泥土所做的建築也許會倖存下來。在舊縣老街的南頭,當我從一座石橋上踏過時,從內心裡感到了震憾。這座距今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石橋,用大塊青石鋪砌而成,每塊巨石足有千餘斤重,石橋呈拱形,橋拱處的石縫被青苔鋪滿,依稀能看到遙遠歲月的影子。足有四米來寬的石橋上車水馬龍,遙想當年這是何等壯觀的一座橋,列列戰車,踏踏馬蹄,從來沒讓這座橋沉寂過。石橋北頭有石碑,上寫“葉邑關”。石橋西去300米,有長2000多米的環狀土圍,上面被灌木和雜草覆蓋。這段似牆似嶺的土圍子是葉邑古城城牆,用黃土堆砌夯築而成。城牆曾與石橋北的葉邑南城門連為一體,共同組成楚長城的葉邑關。

葉邑是古代軍事重鎮,南屏方城,北面中原,是楚國向北擴張的戰略支點和大本營。

歷史上的“召陵之盟”雖說是楚與齊在召陵(郾城)訂的盟約,但與葉邑密切相關。公元前656年,為了抵擋虎視眈眈向中原挺進的楚國,齊桓公率齊、宋、陳、衛等八國軍隊攻潰楚的盟國蔡國,陳兵楚境。楚為避齊的鋒芒,派大夫屈完與齊議和。屈完對齊桓公說:“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這裡的方城可以理解為當時歸葉邑管轄的方城山楚長城關口和由葉邑關延伸出去的許多小城堡等防禦工事。《左傳•昭公十八年》記載:“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也就是說,葉邑是楚國在方城之外的屏障,進可以攻擊,退可以固守。齊桓公知道自葉邑關起楚國防禦嚴密,無懈可擊,遂訂盟約之後撤兵。

葉邑是一座商周古城,進入春秋後,楚國為北進中原,佔領葉邑並在葉地建立了地方政權,由於此地地處當時南北交通要道,是長期的都會之地。在葉邑故城附近澧河岸邊,曾發現有許多貴族墓葬,這也印證了葉邑的重要地位。

在葉縣縣衙文物展廳,有一套2002年出土、2000多年前春秋中早期鑄造的編鐘——許公寧編鐘。這套編鐘由8枚縛鍾、9枚鈕鍾和20枚甬鍾組成,每個鍾都能發出兩個不同音高的樂音,可以演奏古今中外各種樂曲,是目前中國首次發現的春秋時期組合式編鐘,時代則至少比曾候乙編鐘早出百餘年,代表了春秋時期音樂的最高成就。而這套編鐘就出土於今天的葉邑鎮舊縣四號春秋墓,亦稱許公墓,距春秋葉邑故城東北角約5O0米處。許公墓的地理位置正是春秋古許國的首次遷徙地——葉城。

許國是周王室在中原之中分封的諸候國,因其弱小,在動盪的春秋倍受欺凌。公元前576年,飽受晉國、鄭國侵伐的許國已經痛失大片土地,無奈之下,十五世國君許靈公(字寧),把許國都城從許遷至葉(今葉邑),成了楚國的國中之國,完全成為楚國附庸。葉邑故城做過48年的許國國都。

許國之前的葉邑故城曾作過三年的應國國都。

公元前524年許國把都城從葉邑遷往析(今西峽縣內),楚平王即把葉地封給了沈諸樑,所以沈諸樑被稱為葉公,他是葉縣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地方長官。葉公勵精圖治,使葉邑成為當時楚國北方的四個重鎮之一。

葉公之後,還有幾個在葉邑這個地方做過地方官的人留下了美名。一個是東漢明帝時期的王喬,另外兩個是北宋的梅堯臣和黃庭堅。在葉邑故城,後人曾為葉公、王喬和黃庭堅立祠。

王喬祠在舊縣北門路西,又稱雙鳧宮。如今祠已無蹤,遺址處芳草萋萋、野花幽香。站在這裡我在想 :王喬的故事為什麼會列入《後漢書·方術·王喬》中,而不是以政績出現?同樣在這本書中有這樣的話:“漢自武帝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而屆焉。”由此可見,當時的世風由上而下崇尚迷信,皇帝考察政績時自然會融入迷信色彩。王喬的故事在當地雖然是按仙人的故事傳頌的,也有他鑿渠引水灌溉農田的故事,百姓建祠紀念他也就不足為奇了。

1067年,黃庭堅進士及第後,初入仕途,便來到葉縣任縣尉,主管地方治安。他的詩歌、書法藝術享譽文壇,我們在葉縣縣衙看到宋太祖御製戒石銘石碑,正面書“公生明”三字,碑陰書“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即為黃庭堅所書。黃庭堅在葉期間書寫的《幽蘭賦》帖,堪稱稀世珍品。黃庭堅看罷問津古渡、玩龍仙台、澧水長橋、青田紫陌等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山水景觀,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懷著興奮的心情寫下了《初至葉縣 》:“白鶴去尋王子晉,真龍得慕沈諸樑。千年往事如飛鳥,一日傾愁對夕陽。遺老能名唐郡邑,斷碑猶是晉文章。浮雲不作苞桑計,只有荒山意緒長。”舊縣村北路西有一清真寺,寺東北方路東約百米處就是當地百姓為紀念黃庭堅而修的黃公祠。

比鄰而居的清真寺在黃公祠創建之時就已存在,建於北宋時期,是河南省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寺內一株古柏樹,樹上掛著縣政府的制牌,上寫“國家一級古樹,樹齡1000年”。這是一棵奇特的柏樹,滄桑遒勁,嵯峨挺拔,綠葉密密匝匝,蓊蓊鬱鬱,間露鐵臂虯枝,它以偉岸大氣的姿態巍然屹立在天地間。更奇特的是樹上的葉,這一邊是刺柏葉,那一邊是血柏葉。寺內有道光皇帝寫的“亙古至教”匾額。在平定雲南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的葉、馬二位將軍曾受教於葉邑故城清真寺。

梅堯臣在宋仁宗寶元至康定年間曾做過短暫的葉縣縣尉。他體察民情,以所見所聞寫了了《田女行》、《汝墳貧女行》等血淚史詩。“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風自落。古壇蒼蘚少人行,不見雙鳧見黃雀。”這是梅堯臣在葉邑留下的詩作《題雙鳧觀》的詩句,他將葉邑古鎮山明水秀的風光和雙鳧觀幽靜古樸呈現在世人面前。

在舊縣村西北方向還有座古樸的建築——城隍廟。城隍本來是沒有姓名的,從隋唐開始以“正人直臣”為城隍,葉邑故城的城隍沒有姓名,村裡老人認為所供奉的屬於省城隍或京城隍,始建年代應在南北朝時期。

澧水長橋在葉邑故城邊的澧河之上,傳說為唐貴妃楊玉環舍金所建。始建於唐代,共有72孔,橫跨700多米。這座長橋全部由1000多公斤重的青石條築砌而成,渾然一體,堅不可摧。橋體兩側精雕細琢有鎮守72孔水門的144條石龍,造型優美,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澧水長橋控南北官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大橋的北端築有一座規模龐大的驛站。民國初期大橋還能通行。

從清真寺、城隍廟和澧水長橋也可以佐證葉邑的古老。有回民聚居的地方,一般商業比較發達,這也說明葉邑自古以來就是繁盛之地。

葉邑故城北依澧水,東臨燒車河(昆水),古時稱“南通雲貴,北抵幽燕,西至絲綢(之道),東去海岸”之要衝,又被稱為“千碑之鎮,百泉之匯”,千碑之鎮是說文化底蘊豐厚,古碑眾多,百泉之匯是說昆水兩岸泉水噴湧,景色宜人。

葉公盛名傳千古

在葉邑故城,有關葉公的遺蹤很多,舊縣村北劉秀廟西側,原有葉公祠和葉公問政處,劉秀廟內有問政殘碑;劉秀廟西南200米古城牆內側一土丘,是葉公玩龍仙台,也叫畫龍臺;村東北方的澧河南岸有葉公廟;村中還曾有問政書院和問政義學;村西北1500處是葉公沈諸樑的長眠地—葉公墓。很顯然,葉公沈諸樑已成為葉邑故城的人文價值符號。

葉公姓沈,名諸樑,字子高,楚莊王後裔,春秋時楚國左司馬沈尹戌之子,24歲時被楚昭王封到葉邑為尹。

因為“葉公好龍”的典故,葉公給世人留下的多是負面影響。其實,真實的葉公卻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他在葉主政期間,勵精圖治,興水利,勸農桑,率民眾修築的東西二陂,可灌溉農田數十萬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田灌溉水利工程之一,比西門豹、李冰都要早。如今,葉邑鎮的南水城、北水城就是東西二陂遺址。

葉公喜龍愛龍,與中華民族崇尚“龍”文化有關。為了修建東西二陂水利工程,葉公曾在牆壁上畫了一幅施工水系圖。被來訪客人當成了群龍起舞圖,並指出圖中無雲,葉公笑道:“我只想引龍出水,不求騰雲駕霧。”客問:“何謂引龍出水?”葉公說:“鑿渠引龍,龍就出水了。”

公元前489年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專程到葉地拜訪葉公。孔子多次與葉公談論為政之道,並稱贊葉公治葉經驗為“近者悅,遠者來”。葉公和孔子就父親偷羊一事對何謂“忠誠”的為人標準展開了討論。但他們的觀點卻大相徑庭,由此,葉公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懷疑,就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詢問孔子的為人。孔子的葉邑之行並未得到所期望的結果,於是他很快離葉北返。西漢的劉向是個儒士,他所處的時代正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劉向為了推崇孔子,貶低葉公,借用葉公喜歡畫龍的故事杜撰了《葉公好龍》的寓言,把葉公喻為偽君子。

公元前479年,楚國重臣白公勝在楚國都城發動叛亂,殺死了令尹子西、司馬子期,並劫持惠王欲自立。葉公聞訊後,不顧年邁,毅然從葉地出兵平叛。葉公迎惠王復位後,官至令尹、司馬,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這在楚國曆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但他卻在平定邊夷、整肅朝政後,讓位於他人,留下葉公讓賢的佳話。然後自己歸葉邑,安度晚年,繼續造福葉地百姓,終老葉地。

葉公去世後,根據《周禮》規制,即被立祠享祭。葉公後裔為紀念葉公之德,部分改沈為葉,是為葉姓之源。因此,葉公沈諸樑又是海內外華人公認的葉姓始祖。

劉秀遺蹤遍故城

葉邑故城的另一個重要人文價值符號是漢光武帝劉秀。劉秀是當年的昆陽大戰的主要組織者和指揮者。

昆陽大戰的古戰場在昆陽縣範圍內,葉邑故城一帶是昆陽大戰主戰場。戰場範圍,北到今葉縣城北的沙河沿岸,南至葉邑故城南,東到龍泉鄉草廠街村周圍,西至夏李鄉小河郭村周圍,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這些地方與劉秀有關的遺蹤比比皆是。葉邑故城所在的舊縣村更是到處留有劉秀的印記。村西南隅有劉秀所築的蕭王城;村外有戰後焚燒大量戰車的燒車河;燒車河畔有劉秀當上皇帝以後為紀念曾立下汗馬功勞的車伕們而建的車伕廟;村南石橋處有進城送信的賈復塞回腸子與莽軍大戰的“盤腸大戰處”;村子東南角有紀念“真龍天子”劉秀而修建的興龍寺;村北端有始建於東漢永平七年(64年)的劉秀廟。廟內兩棵千年銀杏樹枝繁葉茂。這些遺蹤如一部鮮活的歷史,承載著昆陽之戰的金戈鐵馬,記述著一代嫋雄的壯志韜略,向世人展示出一幅群雄逐鹿的歷史長卷。

東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對王莽這個人歷史上褒貶不一,很多人都說王莽是時代的先行者,因為他在位期間進行了驚天動地的改革,而且這些改革的想法大多遠超那個時代的統治理念,但放在當時卻是完全的不合時宜,收土地、鹽鐵經營權為國有得罪了最初支持他上位的豪強地主;改革官制,又得罪了權貴們;改革幣制卻弄崩了經濟,老百姓生活愈發艱難,把老百姓也得罪了。所以,最終,王莽成了全民公敵,遍及全國的起義也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其中以綠林、赤眉聲勢最大。當王匡、王鳳綠林軍轉戰到南陽時,劉秀、劉玄等人也加入了起義隊伍。公元23年2月,綠林軍推舉漢朝王室後裔劉玄為帝,恢復漢制,年號更始。以綠林軍為主體的劉玄政權為阻止王莽軍南下,保障主力奪取戰略要地宛城(今南陽),並派上公王鳳、大將王常、偏將劉秀等,率約20000人攻下昆陽、定陵(今郾城西)、郾縣(今郾城南),與圍攻宛城的主力形成犄角之勢。王莽震怒,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尋調集全國兵將40餘萬人從四面八方攻打綠林軍。五月,王邑、王尋統帥大軍與嚴尤、陳茂會合後,由潁川(今禹州)向昆陽方向前進,嚴尤本打算直接進攻宛城,擊破圍攻宛城的漢軍,但是統帥王邑相當自信,認為自己有四十萬大軍,小小昆陽還不手到擒來,於是執意攻打昆陽。當時,昆陽漢軍僅9000人,實力相差懸殊,眾恐不敵,打算棄城逃跑,劉秀認為只有堅守才有一線生機,逃跑肯定會被各個擊破,遂說服諸將固守昆陽。此時王莽軍已逼近城北,劉秀率13名騎兵乘夜色出城,赴定陵、郾縣調集援兵,半路上栽到溝裡如果不是劉貴掩護差點被追兵捉到。輕敵的王邑揚言:“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耶!”王邑軍挖掘地道,製造雲車,發起猛烈進攻,守將王鳳等人一度打算向王邑投降,但是王邑並沒有答應。這樣一來,城內守軍跑也跑不了,投降也不被接受,只剩下死守一條路,所以所有人都非常頑強地與新軍搏殺,以期能夠等到援軍。劉秀搬兵成功的同時假傳宛城已破,漢軍主力將至昆陽的消息,打擊新軍士氣。

六月,劉秀率援軍趕到昆陽地區,他親率兵千餘為前鋒,反覆猛衝,斬殺王莽軍千餘人,漢軍士氣大振。隨後又以勇士3000人,偷渡昆水,從昆陽城外圍趁莽軍不備向其大營猛烈衝殺,撕開一個豁口,莽軍大亂。恰此時,風雨大作,莽軍將領王尋被斬,昆陽城內漢軍也乘機衝出,戰鼓齊響,殺聲震天,莽軍潰散,逃渡沙河時,正遇河水暴漲,溺死者不計其數。此戰,是漢朝復興新朝滅亡的關鍵一役。昆陽大捷後,各地豪強紛紛誅殺新莽牧守,用漢年號,服從更始命令。公元25年,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史稱光武帝。

現在的葉縣縣城是南宋和金交替統治時的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從現在的葉邑鎮遷來的,從那時起葉邑就成了葉邑故城。時間過了上千年,時間像流沙覆蓋了故城的繁華,時間又像急風吹開虛掩的歷史之門,讓我們窺見了故城厚重的冰山一角。葉邑故城你還有多少璀璨的故事?期待再次與你相遇,期待在探索中有新的發現。

來源:葉邑古城話千秋 !

走近平頂山葉縣葉邑故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