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在乎關羽,揚言一聲咳嗽就能嚇走關羽,結果出乎預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發生在濡須口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張遼、淩統、孫權和甘寧。原文如下:


此人不在乎關羽,揚言一聲咳嗽就能嚇走關羽,結果出乎預料


張遼引兵搦戰。淩統見甘寧有功,奮然曰:“統願敵張遼。”權許之。統遂領兵五千,離濡須。權自引甘寧臨陣觀戰。對陣圓處,張遼出馬,左有李典,右有樂進。淩統縱馬提刀,出至陣前。張遼使樂進出迎。兩個鬥到五十合,未分勝敗。曹操聞知,親自策馬到門旗下來看,見二將酣鬥,乃令曹休暗放冷箭。曹休便閃在張遼背後,開弓一箭,正中淩統坐下馬,那馬直立起來,把淩統掀翻在地。樂進連忙持槍來刺。


槍還未到,只聽得弓弦響處,一箭射中樂進面門,翻身落馬。兩軍齊出,各救一將回營,鳴金罷戰。淩統回寨中拜謝孫權。權曰:“放箭救你者,甘寧也。”淩統乃頓首拜寧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與甘寧結為生死之交,再不為惡。且說曹操見樂進中箭,令自到帳中調治。次日,分兵五路來襲濡須:操自領中路;左一路張遼,二路李典;右一路徐晃,二路龐德。每路各帶一萬人馬,殺奔江邊來……董襲仗劍大喝曰:“將受君命,在此防賊,怎敢棄船而去!”立斬下船軍士十餘人。須臾,風急船覆,董襲竟死於江口水中。


此人不在乎關羽,揚言一聲咳嗽就能嚇走關羽,結果出乎預料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得知孫權進犯合肥,曹操親率四十萬大軍前來救援,與東吳在濡須口爆發激戰。甘寧百騎襲曹營,威震江東。此後,大將淩統主動請纓出戰,與曹魏名將張遼大戰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就在兩人單挑之際,曹休突發冷箭,射中淩統戰馬。甘寧見狀,放箭將曹軍大驚樂進射傷。戰後,孫權將此事告訴了淩統,令淩統非常感動,二人之間的恩怨也因此化解。


此人不在乎關羽,揚言一聲咳嗽就能嚇走關羽,結果出乎預料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生死之交”,意為可共生死的朋友;可共生死的情誼。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雜劇家鄭德輝《縐梅香》中的“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


此人不在乎關羽,揚言一聲咳嗽就能嚇走關羽,結果出乎預料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發生的交戰,是真實的歷史記載這一點在《三國志•武帝紀》及《三國志•吳主傳》中均有記載。至於提到甘寧百騎襲曹營之時,也是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甘寧傳》載:“後曹公出濡須,寧為前部督,受敕出斫敵前營。權特賜米酒眾餚,寧乃料賜手下百餘人食。食畢,寧先以銀碗酌酒,自飲兩碗,乃酌與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時持。寧引白削置膝上,呵謂之曰:‘卿見知於至尊,熟與甘寧?甘寧尚不惜死,卿何以獨惜死乎?’都督見寧色厲,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銀碗。至二更時,銜枚出斫敵。敵驚動,遂退。”


此人不在乎關羽,揚言一聲咳嗽就能嚇走關羽,結果出乎預料


說到甘寧這個人,可謂是大器晚成。他早年因與劉璋反目,被迫離開益州來到荊州,委身於劉表,並在荊州呆了十三年之久。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甘寧又離開荊州投靠東吳,從此成為東吳集團的一員。此時,他已是年過半百的一員老將。


此人不在乎關羽,揚言一聲咳嗽就能嚇走關羽,結果出乎預料


自加入東吳集團起,甘寧在戰場上的表現可以用驚豔來形容。據《三國志•甘寧傳》載,他不僅在赤壁之戰時期參與戰鬥,並在隨後進行的江陵之戰中大放異彩。面對曹軍的圍攻,甘寧在夷陵城中沉著冷靜,多次擊退曹軍,力保夷陵不失。在此次濡須口之戰中,又是甘寧率領一百名勇士夜闖曹營,令曹軍威風喪膽。據《三國志•甘寧傳》注引《江表傳》載,孫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對甘寧的能力讚賞有加。


此人不在乎關羽,揚言一聲咳嗽就能嚇走關羽,結果出乎預料


除了面對曹軍之外,面對劉備集團的名將關羽,甘寧也有過一次驚人之舉。據《三國志•甘寧傳》載:“後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羽號有三萬人,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餘里淺瀨,雲欲夜涉渡。肅與諸將議。寧時有三百兵,乃曰:‘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肅便選千兵益寧,寧乃夜往。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今遂名此處為關羽瀨。”甘寧的一聲咳嗽就嚇退了赫赫有名的關羽,可謂是其軍事生涯中最為輝煌的瞬間。只可惜關羽是小說作者極力塑造的高大形象,因此作者也就不可能將關羽的這件丟臉的事情寫進小說當中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