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關羽忌憚的兩位曹魏名將,為何一個生榮死哀,一個死因成謎?

一部《三國演義》,把蜀漢五虎上將寫成了無敵的存在,關張馬黃趙一出手,曹魏名將只能望風而逃,就是幾個打一個,也經常被殺得丟盔棄甲。至於東吳諸將,那就是一夥打醬油的,連跟五虎上將單挑的資格都沒有。就連孫堅斬華雄,功勞也被關羽搶去了。但是看《三國演義》,我們也能看到有兩位曹魏名將,令劉備諸葛亮和關羽十分忌憚。

那麼這兩位引起劉備集團重視甚至忌憚的曹魏名將,最終結局如何呢?別看小說,咱們去正史中找答案,答案就是這二位戰功不下於關羽,其中一個生榮死哀,另一個卻死因成謎。

劉備關羽忌憚的兩位曹魏名將,為何一個生榮死哀,一個死因成謎?

​在演義小說中,心高氣傲的關羽只對曹魏一位名將表示了敬畏之心,他曾經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關羽也曾被此人擊敗:“高順引張遼擊關公寨,呂布自擊張飛寨……關、張兩軍皆潰,玄德引數十騎奔回沛城。”高順後來被曹操斬殺,關羽敬畏的不可能是他了。

曹魏陣營令關羽真心敬畏並與之結為好友的,自然就是張遼張文遠了。此人位列“五子良將”之首(“五子良將”一說,來自《三國志·魏書十七》:“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該傳的其中的排序,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逍遙津一戰差點擒斬孫權,殺得江東小兒不敢夜啼。

關羽真心敬重的曹魏名將是張遼張文遠,劉備十分忌憚的曹魏名將是誰呢?黃忠斬殺夏侯淵之後,劉備曾經說了一句十分氣人的話:“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郃?若斬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也。”

劉備關羽忌憚的兩位曹魏名將,為何一個生榮死哀,一個死因成謎?

​事實證明,劉備看人比諸葛亮還準,他說馬謖不可大用,馬謖果然失了街亭,他說張郃盛夏侯淵十倍,果然張郃憑一己之力就挫敗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演義小說說完暫且放在一邊,咱們還是言歸正傳,看一看令劉備關羽十分敬重忌憚的張遼張郃,在正史中有和戰功,以及他們最終結局。

張遼此人,除了威震逍遙津,還有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戰功,那就是揚威異域,陣斬烏桓單于,嚇得北方各部族俯首稱臣:“卒(倉促之間)與虜遇,遼勸太祖戰,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于蹋頓。”

曹操曾經這樣評價張遼:“登天山,履峻險,蕩寇(張遼時為蕩寇將軍)功也。”魏文帝曹丕也對張遼讚不絕口:“此亦古之召虎也。”

劉備關羽忌憚的兩位曹魏名將,為何一個生榮死哀,一個死因成謎?

​在演義小說中,呂布用的是戟張遼用的是刀,而在正史中,呂布用長矛張遼用長戟。逍遙津一戰,張遼揮舞長戟殺得孫權跳橋逃跑:“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

在三國正史中,關羽僅僅陣斬顏良一將(龐德為擒而後殺),張遼陣斬蹋頓單于外加東吳二將,似乎也真的可以跟武聖關羽媲美了。

演義小說中的關羽在曹操那裡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而在正史中,張遼享受的待遇更高:“給遼母輿車,及兵馬送遼家詣屯,敕遼母至,導從出迎。所督諸軍將吏皆羅拜道側,觀者榮之。文帝(曹丕)踐阼(稱帝),封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張遼生病,“帝遣侍中劉曄將太醫視疾,虎賁問消息,道路相屬。疾未瘳(痊癒),帝迎遼就行在(皇帝臨時行宮)所,車駕親臨,執其手,賜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

劉備關羽忌憚的兩位曹魏名將,為何一個生榮死哀,一個死因成謎?

​看了這段記載,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好像曹丕對他爹,也沒有這麼“孝順”。

張遼一生威名赫赫有大功於國家和民族,所以生榮死哀:薨於江都。帝為流涕,諡曰剛侯。詔曰:‘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指孫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在演義小說中,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街亭斬馬謖,空城計嚇跑司馬懿,似乎“雖敗猶榮”。而事實上司馬懿根本就沒參加那次戰役,諸葛亮以及馬謖,是被張郃一個人戰敗的:“諸葛亮出祁山,(魏明帝曹叡)加郃位特進(位同三公),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應亮,郃皆破平之。”

張郃戰敗諸葛亮,把曹叡樂得嘴都咧到耳根子了:“賊亮以巴蜀之眾,當虓虎之師。將軍被堅執銳,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戶,並前四千三百戶。”

不僅僅是劉備對張郃十分忌憚,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就是諸葛亮提起張郃也頭痛:“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劉備關羽忌憚的兩位曹魏名將,為何一個生榮死哀,一個死因成謎?

​雖然受封官職和食邑都超過了張遼,但是張郃之死卻疑雲重重,《三國志》的記載十分簡單:“諸葛亮復出祁山,詔郃督諸將西至略陽,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

張郃陣亡,看似偶然事件但是演義和正史卻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說法。演義小說中司馬懿不想讓張郃追擊,並提醒他小心在意,但是張郃卻毫不在意:“吾已知得,不必掛慮。大丈夫捨身報國,雖萬死無恨。”

而據《魏略》的記載,張郃純屬被司馬懿謀殺了:“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張郃尚且能看出追趕用兵謹慎的諸葛亮,肯定凶多吉少有去無回,對諸葛亮十分了解的司馬懿,又怎麼會看不出張郃此行凶險?

劉備關羽忌憚的兩位曹魏名將,為何一個生榮死哀,一個死因成謎?

​根據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張郃被司馬懿謀殺的可能性極大——被曹操譽為韓信的張郃張儁乂,無疑是“三馬食槽”的一大障礙,能夠借諸葛亮之手除掉,當然是兩全其美的事情——有人懷疑在這件事上,司馬懿跟諸葛亮達成了默契,屬於合謀殺張郃。

在正史中,張遼從未與關羽交手,張郃曾兩次被張飛打敗。由此我們不禁感嘆:後三國時代,應該是英雄紛紛凋謝,遂使豎子成名。司馬懿之才,未必就在荀彧荀攸賈詡郭嘉之上,如果張遼張郃等曹魏名將在世,高平陵之變,被拿下的是誰還真不好說。

就是大漢丞相諸葛亮,軍事才能也未必就比龐統法正高。如果龐統法正一人尚存,代替諸葛亮伐魏,而留諸葛丞相治蜀,也不至於顧此失彼,蜀中民有菜色,大軍數出祁山徒勞無功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