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6月21日下午,由中國工程院、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工程院科技合作辦公室、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承辦的“2019年廣州地區院士諮詢座談會”在廣州東方賓館舉辦。此外,廣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工程院合作委員會工作會議也在當天同期舉行。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諮詢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鬆等14位院士圍繞“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和廣州市副市長王東出席活動並講話。中國工程院三局副局長高戰軍列席活動。

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接下來,廣州應如何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科技創新資源和科技創新能力,聚焦創新驅動,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正是當天諮詢座談會研討的主題。

在諮詢座談會上,多名院士對廣州科技基礎好、創新氛圍濃、綜合優勢強等優勢表示肯定,指出了廣州科技創新的巨大潛力和廣闊空間,也中肯分析了廣州的短板和不足,為廣州的發展獻計獻策。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表示,廣州的科教資源很豐富,具有人才的優勢和產業機構、綜合交通等方面的機構優勢,應當也必須發揮出核心引擎的作用。如何助力廣州科技創新的發展?他建議,要發揮優勢,加強院地合作,推進院地合作資源共享。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鬆:

依託高水平大學 建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鬆作為第一位發言的院士,他建議,希望依託高水平大學,從而建立起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

“為什麼要依託高水平大學呢?”高鬆院士表示,因為高水平大學有著各方面的良好基礎,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例,1980年代起就開始有“星期六工程師”,幫助企業解決現實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促進技術進步。加上華南理工大學的畢業生80%在廣東就業,近50%在廣州就業,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高鬆提到,依託高水平大學來建立研究院,有著明顯的特點和優勢,比如說定位比較靈活,“應用和轉化的研究對於解決產業和行業目前的問題很有幫助;而前沿基礎和未來技術研究,可以為大灣區長遠的、未來的新產業提供源泉和基礎。”

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相對穩定的學術人力資源,使得研究院的研究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同時利用大學學科的豐富多樣性,有利於促進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可以依託學校和研究院建設的科研平臺和基礎設施,實現共享共用,提高使用效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

核心技術一定要靠自己研發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對於如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張偲提出了三點建議。從大學畢業之後,張偲就一直在廣州工作,至今已經30多年,他希望市層面出臺大政策,引進優良資源,有助廣州更快發展。

“核心技術,一定要靠自己研發。在經濟強市的過程,需要重視核心技術研究。”張偲院士明確表示,在核心技術方面,原創平臺的建設很重要,目前廣州已經高度重視這方面,但這是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要一以貫之勇敢地走下去,才可以把基礎應用技術做好。”

張偲院士是海洋生態工程學術帶頭人,還特意提出了對於生態安全、生態優先的建議。他認為,大灣區的生態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必須要堅持的。由於大灣區地理環境,如颱風很多,這方面要加強災害預警預報,加強災害防治。

此外,涉及到大灣區的自然資源,如海岸帶、海島、島嶼,這些資源是大灣區一個寶貴的增量,“要把握好、研究好、特別是海岸帶的生態建設。”張偲院士建議,人類行為要遵循自然的意志,給海岸帶生態修復留出足夠休養生息的時間。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碩賢:

建議發揮粵港澳院士群體的智庫作用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要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首先要建一個實質性的粵港澳三地的高端科技人才聯合會,要有地方、經費、人員。”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吳碩賢直言說,哪些專家在哪些領域,有什麼成果,特長是什麼,要如數家珍弄明白,做到心中有數。

他表示,要充分發揮既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作用,如華南理工大學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在建築學領域設立的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建築、規劃,園林等方面有很強實力。

此外,他還建議應該更好地發揮粵港澳院士群體在科技諮詢、決策、合作研發、科技教育及科普等方面的作用,可以在廣東院士聯合會基礎上,組建粵港澳院士聯合會,從而發揮其智庫作用。

長期從事建築與環境聲學研究的他認為,應更強調推行綠色建築的重要性,這是人類解決能源與環境危機的重大舉措。“我們在建築利用太陽能以及風能方面要加強儲能技術和智能電網相結合,新建的建築要按綠色建築,還要提高建築工業化水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迎軍:

在關鍵領域重點投入 讓高端成果在廣州落地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迎軍認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要把構建開放型協同創新共同體放在第一位。

她說:“廣州要做的是戰略新興、前沿、高端的產業,這就涉及到越來越多學科交叉的部分。例如智能製造就需要自動化、材料等多領域的人才。還有醫療器械行業也是多學科融合的行業。我們的科技要往前發展、走到世界前沿,就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因此協同創新很重要。”

她指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很好的契機,廣州作為中心城市,有自己的優勢和短板,需要跟其他區域協同、創新。大灣區要在體制機制上大膽創新,將其變成自身的優勢。

新興產業越是高端,技術門檻就越高,她認為,廣州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得很好,但部分企業競爭力還比較低,研發投入偏少,和國際大企業的競爭處於弱勢。

因此,她建議,廣州可以花大力氣,在關鍵領域重點投入、建設幾個協同創新中心,把不同的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化人員、政府、社會資金都放在裡面。如此一來,可以讓這個中心成為企業的研發部門,也可以是研究單位的技術孵化部門。

“不是撒芝麻,而是重拳出擊建幾個,哪怕是做試點找經驗,也能解決一些問題。要做長期的統籌設計,重點佈局,重點培育高端、新型企業。可以給政策、資源,撬動社會資金一起投入。政府在新型企業剛長出來的時候,推他一把,這不是一兩個科研項目可以解決的問題。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協同創新措施,最終能促成高端成果在廣州的落地。”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葉思宇:

要注重引進國外的企業高端研發人才和團隊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葉思宇則談到了如何發揮人才的作用。他稱,自己觀察到一個現象,在引進國外尖端人才方面,政府比較集中在引進高校、特別是著名高校的終身教授,但在引進企業研發人才方面,特別是企業裡對攻堅起到重大作用的高級科學家、高級工程師方面比較欠缺。

“當然這可能跟信息的不對稱有關係,可能他們很難參與國內的評價體系,沒有辦法真正發揮作用有很大的作用。”

同時,他認為,人才的引進不光是個別尖端人才的引進,更重要的是應該有人才團隊的引進和培養。企業裡面很講究團隊協作,在公共平臺上利用各種專業的知識和人才進行合作才能產生新的高科技。另外要給他們提供平臺,讓他們真正發揮自己的長處。

“其實大家講產學研,順序一般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工程化、產業化,這個不完全對,其實很多新興的科學、前沿的課題是在工程化、規模化、產業化中來的,兩者間不是反向的,要互相合作互相配合,共同來解決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

建議做好與產業的對接,培養產業需要的人才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方濱興,現任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

在發言過程中,他提出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建議。他表示,目前理工科的實驗室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短板。這問題原因在於建設經費缺口較大、預算申報和經費使用流程較長、科研儀器設備採購審批艱難。

對於科研經費,他表示,在國家或廣東省出臺針對高校的鼓勵政策後,希望廣州大學可以先行先試,待廣州的細化政策出臺後再按廣州市政策規定執行。此外,希望借鑑部省屬高校經驗,每年設定一定經費額度,區別於其他領域的政府工程項目,支持學校在急需的實驗室建設、科研儀器設備採購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自主組織論證、評審、招標採購、施工和驗收,以此加快學校教學科研配套項目的建設進度。

此外,對於工科發展和產學研孵化基地不足且不便與產業對接的問題,他建議,廣州大學引進的實驗室、研究人員可以到廣州高新技術產業最集聚的地方,如黃埔、南沙區,便於做好人才與產業的對接,真正培養技術創新和產業需要的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

廣州應為突破“卡脖子”技術多做貢獻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廣州在國內是實力比較雄厚的城市,很多方面長期走在前列,今後要怎麼做?”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曹春曉提出了兩個建議。

他說,從當前的形勢來看,不單單是芯片,中國還需要思考哪些是自己的“卡脖子”技術,比如航空領域“卡脖子”的是發動機。廣東、廣州可以思考自身有哪些領先的技術,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解決“卡脖子”技術方面多做貢獻。

“在產學研結合方面,怎麼讓創新創業成果真正落地,一些重點項目可能要好好研究一下。”他坦言,現在有些項目聽起來很漂亮,實際上有點虛,仍需要加強一些重點項目,要真刀真槍地去做,此外還要研判這些成果是不是真正到了真成熟的時候,能否對大灣區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希望廣州可以再發力量,為大灣區發展潤色。”

院士語錄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廣州雖然日益成為國際貿易中心,但一定要抓緊製造業的建設,廣州至少40%GDP是來自於製造工程,這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對於工業4.0,希望廣州市能給予相關的政策,對此進行扶持。”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虛

“在廣州生活、出行,我發現這邊的交通面臨一些挑戰,無論是地面和軌道交通,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我自己也參與過新加坡交通部主導的交通改善的工作,很有意願為廣州做一些可行的工作。”

——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

這些“最強大腦”齊聚廣州,他們重點談了一件事

“數學教育很重要,要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素質,這些需要政府來牽頭。”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龍錕、方晴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莊小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張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