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祠堂看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惠來華清村一村獨姓盧,團結至極'

"

作為華夏移民的子孫,潮汕人受華夏家族文明影響深廣,姓氏認識、尋祖認識非常激烈,並經過廣建祠堂表現出來。而廣州區域向來人口活動性強,很多外來人口混居,減弱了當地的家族認識,故對於祠堂的重視程度不如潮汕人

祠堂,是中國傳統修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風俗文明可分為潮汕、廣府、客家三大體系,三大風俗文明中,祠堂都佔據側重要方位。

"

作為華夏移民的子孫,潮汕人受華夏家族文明影響深廣,姓氏認識、尋祖認識非常激烈,並經過廣建祠堂表現出來。而廣州區域向來人口活動性強,很多外來人口混居,減弱了當地的家族認識,故對於祠堂的重視程度不如潮汕人

祠堂,是中國傳統修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風俗文明可分為潮汕、廣府、客家三大體系,三大風俗文明中,祠堂都佔據側重要方位。

從祠堂看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惠來華清村一村獨姓盧,團結至極

潮汕人集中寓居的區域,祠堂密佈,饒平縣黃岡鎮霞繞鄉的奉先堂、潮安縣彩塘鎮的叢熙公祠是典型代表。原先的廣府區域以廣州為中心,祠堂以番禺區較為典型,該區有何氏大宗祠等四大宗祠。花都區的資政大夫祠,也是典型的祠堂。廣州市內聞名祠堂有鄧氏宗祠(鄧世昌留念館),民間修建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在今日的中山路,也列入祠堂一類。

叢熙公祠 清代僑居馬來西亞柔佛州的華裔陳旭年營建的。祠不大,坐落潮州市潮安縣彩塘鎮金砂管理區斜角頭,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竣工於光緒九年(1883),整個工程歷時14年,耗資26萬銀元。該祠以其高超的石雕藝術著名。整座修建為潮汕特色的“駟馬拖車”修建樣式,配有南北龍虎門,石門匾鐫刻“資政第”。正中座為叢熙公祠,坐西向東,中間為天井,兩邊迴廊,後有拜亭,祠分前、後二進,深42.25米,寬31.22米,門廳為石結構,後座為歇山頂木石結構修建。

鄧氏宗祠 落址於廣州市海珠區,始建於1834年。鄧世昌於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戰中殉國後,清廷追封其為“從一品”官,故宗祠正門按一品官員標準,建6級臺階,以清代中晚期廣府大祠堂的方式重建。整座修建以長條花崗石為根底,高出地上1米後再用水磨青磚砌牆,以進口坤甸木為柱和樑架,房頂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主體建有前後座,兩廊相連,並在四角各建一座閣樓。還有東院和後花園、東西門樓、前院和照壁等。此座祠堂修建佔地4700平方米,庭院呈船臺狀,為三路兩進三院的格局。

"

作為華夏移民的子孫,潮汕人受華夏家族文明影響深廣,姓氏認識、尋祖認識非常激烈,並經過廣建祠堂表現出來。而廣州區域向來人口活動性強,很多外來人口混居,減弱了當地的家族認識,故對於祠堂的重視程度不如潮汕人

祠堂,是中國傳統修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風俗文明可分為潮汕、廣府、客家三大體系,三大風俗文明中,祠堂都佔據側重要方位。

從祠堂看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惠來華清村一村獨姓盧,團結至極

潮汕人集中寓居的區域,祠堂密佈,饒平縣黃岡鎮霞繞鄉的奉先堂、潮安縣彩塘鎮的叢熙公祠是典型代表。原先的廣府區域以廣州為中心,祠堂以番禺區較為典型,該區有何氏大宗祠等四大宗祠。花都區的資政大夫祠,也是典型的祠堂。廣州市內聞名祠堂有鄧氏宗祠(鄧世昌留念館),民間修建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在今日的中山路,也列入祠堂一類。

叢熙公祠 清代僑居馬來西亞柔佛州的華裔陳旭年營建的。祠不大,坐落潮州市潮安縣彩塘鎮金砂管理區斜角頭,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竣工於光緒九年(1883),整個工程歷時14年,耗資26萬銀元。該祠以其高超的石雕藝術著名。整座修建為潮汕特色的“駟馬拖車”修建樣式,配有南北龍虎門,石門匾鐫刻“資政第”。正中座為叢熙公祠,坐西向東,中間為天井,兩邊迴廊,後有拜亭,祠分前、後二進,深42.25米,寬31.22米,門廳為石結構,後座為歇山頂木石結構修建。

鄧氏宗祠 落址於廣州市海珠區,始建於1834年。鄧世昌於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戰中殉國後,清廷追封其為“從一品”官,故宗祠正門按一品官員標準,建6級臺階,以清代中晚期廣府大祠堂的方式重建。整座修建以長條花崗石為根底,高出地上1米後再用水磨青磚砌牆,以進口坤甸木為柱和樑架,房頂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主體建有前後座,兩廊相連,並在四角各建一座閣樓。還有東院和後花園、東西門樓、前院和照壁等。此座祠堂修建佔地4700平方米,庭院呈船臺狀,為三路兩進三院的格局。

從祠堂看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惠來華清村一村獨姓盧,團結至極

惠來縣華清村天后聖母

叢熙公祠和鄧氏宗祠的相同點

首先,兩座修建都考究採光的需求,習慣中國傳統修建風水術的要求。叢熙公祠是一組民居的中心修建,而鄧氏宗祠也坐落多座民居之中。這說明宗祠一般是和底層當地民眾緊密結合的。

其次,兩座修建的格局都非常嚴整,呈左右對稱。修建物左右對稱原本也是中國傳統修建的一大特色,但祠堂的佈局更加嚴整,這顯然是與中國人考究宗法、禮儀、尊卑有序的特色相習慣的。潮汕區域的祠堂,以“四點金”、“駟馬拖車”為典型,經常出現兩條小通巷;廣府區域的祠堂也常分三路,有兩條小通巷。有關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的相似點,能夠說是大多數祠堂所具有的共性。廣東客家祠堂也往往具有這樣的特色。

所不同的是,客家祠堂往往出現於圍龍屋、土樓之中。而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經常是獨立出現。從祠堂的功用說,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歸於祭祀先人、宗人的場所。除此之外,祠堂還往往兼有教育子孫、家族議事的場所功能。#宗祠#

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的不同點

首先,從修建用料上說,潮汕祠堂根本是以土料為主,土料經過夯實,作為祠堂修建根本用料。而在廣府區域,祠堂的用料往往是青磚所砌。從外觀上看,廣府區域的祠堂外表顏色更為深重。

"

作為華夏移民的子孫,潮汕人受華夏家族文明影響深廣,姓氏認識、尋祖認識非常激烈,並經過廣建祠堂表現出來。而廣州區域向來人口活動性強,很多外來人口混居,減弱了當地的家族認識,故對於祠堂的重視程度不如潮汕人

祠堂,是中國傳統修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風俗文明可分為潮汕、廣府、客家三大體系,三大風俗文明中,祠堂都佔據側重要方位。

從祠堂看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惠來華清村一村獨姓盧,團結至極

潮汕人集中寓居的區域,祠堂密佈,饒平縣黃岡鎮霞繞鄉的奉先堂、潮安縣彩塘鎮的叢熙公祠是典型代表。原先的廣府區域以廣州為中心,祠堂以番禺區較為典型,該區有何氏大宗祠等四大宗祠。花都區的資政大夫祠,也是典型的祠堂。廣州市內聞名祠堂有鄧氏宗祠(鄧世昌留念館),民間修建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在今日的中山路,也列入祠堂一類。

叢熙公祠 清代僑居馬來西亞柔佛州的華裔陳旭年營建的。祠不大,坐落潮州市潮安縣彩塘鎮金砂管理區斜角頭,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竣工於光緒九年(1883),整個工程歷時14年,耗資26萬銀元。該祠以其高超的石雕藝術著名。整座修建為潮汕特色的“駟馬拖車”修建樣式,配有南北龍虎門,石門匾鐫刻“資政第”。正中座為叢熙公祠,坐西向東,中間為天井,兩邊迴廊,後有拜亭,祠分前、後二進,深42.25米,寬31.22米,門廳為石結構,後座為歇山頂木石結構修建。

鄧氏宗祠 落址於廣州市海珠區,始建於1834年。鄧世昌於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戰中殉國後,清廷追封其為“從一品”官,故宗祠正門按一品官員標準,建6級臺階,以清代中晚期廣府大祠堂的方式重建。整座修建以長條花崗石為根底,高出地上1米後再用水磨青磚砌牆,以進口坤甸木為柱和樑架,房頂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主體建有前後座,兩廊相連,並在四角各建一座閣樓。還有東院和後花園、東西門樓、前院和照壁等。此座祠堂修建佔地4700平方米,庭院呈船臺狀,為三路兩進三院的格局。

從祠堂看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惠來華清村一村獨姓盧,團結至極

惠來縣華清村天后聖母

叢熙公祠和鄧氏宗祠的相同點

首先,兩座修建都考究採光的需求,習慣中國傳統修建風水術的要求。叢熙公祠是一組民居的中心修建,而鄧氏宗祠也坐落多座民居之中。這說明宗祠一般是和底層當地民眾緊密結合的。

其次,兩座修建的格局都非常嚴整,呈左右對稱。修建物左右對稱原本也是中國傳統修建的一大特色,但祠堂的佈局更加嚴整,這顯然是與中國人考究宗法、禮儀、尊卑有序的特色相習慣的。潮汕區域的祠堂,以“四點金”、“駟馬拖車”為典型,經常出現兩條小通巷;廣府區域的祠堂也常分三路,有兩條小通巷。有關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的相似點,能夠說是大多數祠堂所具有的共性。廣東客家祠堂也往往具有這樣的特色。

所不同的是,客家祠堂往往出現於圍龍屋、土樓之中。而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經常是獨立出現。從祠堂的功用說,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歸於祭祀先人、宗人的場所。除此之外,祠堂還往往兼有教育子孫、家族議事的場所功能。#宗祠#

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的不同點

首先,從修建用料上說,潮汕祠堂根本是以土料為主,土料經過夯實,作為祠堂修建根本用料。而在廣府區域,祠堂的用料往往是青磚所砌。從外觀上看,廣府區域的祠堂外表顏色更為深重。

從祠堂看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惠來華清村一村獨姓盧,團結至極

其次,廣府祠堂和西關大屋相同,從側面看,房頂傑出部位往往呈典型的“Ω”形狀,潮汕區域的祠堂,適如民居相同,房頂傑出部位不如廣府祠堂顯著。這是筆者所見的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外觀的較大不同。#盧氏#

再次,潮汕祠堂和廣府祠堂由於位處相應的風俗文明區,受相應區域的民間文明影響巨大。例如,潮汕祠堂多出現潮式木雕、石雕,還有嵌瓷。廣府祠堂則受廣府區域藝術方式如石灣陶瓷影響較大。#惠來#

還有一點,潮汕區域祠堂分佈範圍之廣,遠非廣府區域能夠相提並論。如饒平縣黃岡鎮霞繞鄉,雖然只要幾萬人口,明清遺留的祠堂有十多座,其間的奉先堂自明代就有。但筆者在廣州市中心,能舉出的聞名祠堂大約只要鄧氏宗祠和陳家祠。而且陳家祠空有祠堂之名,原先是為滿意清代廣東七十二縣陳氏讀書人赴省城應試的需求,和家族祭祀關係倒不大。

潮汕區域祠堂之多,簡直計不勝計。此種情況,足以說明潮汕人受華夏家族文明的激烈影響。作為華夏移民子孫,潮汕人的姓氏認識、尋祖認識非常激烈,並經過廣建祠堂表現出來。但廣州區域向來是人口活動性極強的區域,很多外來人口混居,減弱了當地的家族認識。因而,廣州市民對於祠堂的重視程度不如潮汕人。就拿番禺區的四大祠堂來說,均是坐落廣州郊外的,這裡也是人口活動較弱的當地。#大祠堂#

番禺區沙灣鎮內有何氏大宗祠(留耕堂),這是當地大族何姓人氏的大宗祠。第一個在沙灣定居的何氏人家是何人鑑,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購置了沙灣大片土地,成為番禺其時五大名門望族(何、王、黎、李、趙)之一。為留念和奉祀何人鑑,何氏族人興建了這座留耕堂。留耕堂曆元、明、清、民國,至今仍存。另外,筆者還發現坐落廣州市海珠區侖頭村的南溟黎公祠和黎氏宗祠,兩祠佔地上積2556平方米。南溟黎公祠和黎氏宗祠具有鮮明的廣府修建風格,前者於乾隆二十七年(1726)啟建,光緒二十一年(1895)落成,後者約有300多年的歷史。此兩宗祠,現改為中華姓氏博物館和中華圖騰博物館。據筆者瞭解,從家族認識視點來說,兩宗祠並不太受重視,長時間破舊不堪。與之相反,近年來,潮汕區域不少原有祠堂在家族人士盡力下,重修、重建,直到今日,潮汕人的家族認識依然根深蒂固。 #潮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