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蕉城、長潭、三圳和新鋪四個鎮,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園內絲苗米品種種植面積約4萬畝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蕉城、長潭、三圳和新鋪四個鎮,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園內絲苗米品種種植面積約4萬畝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順德區花卉產業園範圍涵蓋陳村鎮、北滘鎮、勒流街道和倫教街道4個鎮街,其中陳村鎮是產業園的核心區。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龍尾”。以當地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開發,變資源為產品、變產品為商品、變商品為名品。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和貧困山區3000個示範村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200個農業特色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

目前,已制定了1+N個規範性管理制度文件,正在對全省主要特色農產品適宜種植區域分佈調研,繪製全省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電子地圖。

培育主體,激發活力完善利益聯結

廣東積極實施龍頭企業“百千計劃”(百家上市融資農業企業、千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規範提質工程、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行動,推動成立荔枝、茶葉、絲苗米和花卉等產業聯盟。

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方向發展,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新型經營主體為主、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的融合格局。

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的績效目標是硬要求,園區內農民收入要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要恪守‘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產業園建設宗旨,不能富了老闆,虧了老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說。

目前,100個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增收,園區內農民收入水平高出當地農民平均收入水平24.6%。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合同、訂單、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聯結帶動省內農戶463.5萬戶,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4435元。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蕉城、長潭、三圳和新鋪四個鎮,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園內絲苗米品種種植面積約4萬畝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順德區花卉產業園範圍涵蓋陳村鎮、北滘鎮、勒流街道和倫教街道4個鎮街,其中陳村鎮是產業園的核心區。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龍尾”。以當地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開發,變資源為產品、變產品為商品、變商品為名品。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和貧困山區3000個示範村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200個農業特色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

目前,已制定了1+N個規範性管理制度文件,正在對全省主要特色農產品適宜種植區域分佈調研,繪製全省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電子地圖。

培育主體,激發活力完善利益聯結

廣東積極實施龍頭企業“百千計劃”(百家上市融資農業企業、千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規範提質工程、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行動,推動成立荔枝、茶葉、絲苗米和花卉等產業聯盟。

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方向發展,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新型經營主體為主、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的融合格局。

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的績效目標是硬要求,園區內農民收入要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要恪守‘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產業園建設宗旨,不能富了老闆,虧了老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說。

目前,100個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增收,園區內農民收入水平高出當地農民平均收入水平24.6%。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合同、訂單、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聯結帶動省內農戶463.5萬戶,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4435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翁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了“2019年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韶關翁源蘭花產業園建設過程中,以‘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等形式,帶動了13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蘭花,2018年每戶增收達1.5萬元。”韶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畜牧師黃苑芳介紹。

連南縣稻魚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2900多名農戶增收;雲安區肉牛產業園創設“四個結合”帶農增收新機制,努力實現“一園帶百村千戶萬人”的致富目標。信宜錢排鎮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今年三產融合效應明顯,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產值超20億元,產銷全線飄紅,全鎮年收入最高的果農超過80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果農近千戶。

“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市場活力,省財政對粵東西北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5000萬元,這5000萬元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企業),由牽頭實施主體制定資金使用方案,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實施主體自籌資金共187.76億元,約佔總投入的73%。

創響品牌,發揮“粵字號”帶動效應

農業品牌化的過程,就是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的過程。

廣東聚焦農業品牌“小散弱”等共性問題,著力整合提升一批,整合同區域同類別品牌,重點建設英德紅茶、羅定稻米、清遠雞、斗門白蕉海鱸等國家級、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專用品牌;宣傳推介一批,統籌資金在各級媒體開展品牌宣傳,舉辦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和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推動“粵字號”農產品組團進京入滬、網紅直播助力產品上網,大力宣傳品牌、唱響品牌;培育保護一批,編制《廣東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健全品牌支持保護體系。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蕉城、長潭、三圳和新鋪四個鎮,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園內絲苗米品種種植面積約4萬畝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順德區花卉產業園範圍涵蓋陳村鎮、北滘鎮、勒流街道和倫教街道4個鎮街,其中陳村鎮是產業園的核心區。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龍尾”。以當地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開發,變資源為產品、變產品為商品、變商品為名品。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和貧困山區3000個示範村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200個農業特色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

目前,已制定了1+N個規範性管理制度文件,正在對全省主要特色農產品適宜種植區域分佈調研,繪製全省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電子地圖。

培育主體,激發活力完善利益聯結

廣東積極實施龍頭企業“百千計劃”(百家上市融資農業企業、千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規範提質工程、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行動,推動成立荔枝、茶葉、絲苗米和花卉等產業聯盟。

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方向發展,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新型經營主體為主、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的融合格局。

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的績效目標是硬要求,園區內農民收入要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要恪守‘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產業園建設宗旨,不能富了老闆,虧了老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說。

目前,100個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增收,園區內農民收入水平高出當地農民平均收入水平24.6%。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合同、訂單、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聯結帶動省內農戶463.5萬戶,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4435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翁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了“2019年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韶關翁源蘭花產業園建設過程中,以‘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等形式,帶動了13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蘭花,2018年每戶增收達1.5萬元。”韶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畜牧師黃苑芳介紹。

連南縣稻魚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2900多名農戶增收;雲安區肉牛產業園創設“四個結合”帶農增收新機制,努力實現“一園帶百村千戶萬人”的致富目標。信宜錢排鎮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今年三產融合效應明顯,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產值超20億元,產銷全線飄紅,全鎮年收入最高的果農超過80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果農近千戶。

“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市場活力,省財政對粵東西北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5000萬元,這5000萬元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企業),由牽頭實施主體制定資金使用方案,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實施主體自籌資金共187.76億元,約佔總投入的73%。

創響品牌,發揮“粵字號”帶動效應

農業品牌化的過程,就是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的過程。

廣東聚焦農業品牌“小散弱”等共性問題,著力整合提升一批,整合同區域同類別品牌,重點建設英德紅茶、羅定稻米、清遠雞、斗門白蕉海鱸等國家級、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專用品牌;宣傳推介一批,統籌資金在各級媒體開展品牌宣傳,舉辦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和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推動“粵字號”農產品組團進京入滬、網紅直播助力產品上網,大力宣傳品牌、唱響品牌;培育保護一批,編制《廣東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健全品牌支持保護體系。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蕉城、長潭、三圳和新鋪四個鎮,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園內絲苗米品種種植面積約4萬畝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順德區花卉產業園範圍涵蓋陳村鎮、北滘鎮、勒流街道和倫教街道4個鎮街,其中陳村鎮是產業園的核心區。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龍尾”。以當地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開發,變資源為產品、變產品為商品、變商品為名品。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和貧困山區3000個示範村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200個農業特色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

目前,已制定了1+N個規範性管理制度文件,正在對全省主要特色農產品適宜種植區域分佈調研,繪製全省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電子地圖。

培育主體,激發活力完善利益聯結

廣東積極實施龍頭企業“百千計劃”(百家上市融資農業企業、千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規範提質工程、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行動,推動成立荔枝、茶葉、絲苗米和花卉等產業聯盟。

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方向發展,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新型經營主體為主、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的融合格局。

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的績效目標是硬要求,園區內農民收入要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要恪守‘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產業園建設宗旨,不能富了老闆,虧了老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說。

目前,100個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增收,園區內農民收入水平高出當地農民平均收入水平24.6%。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合同、訂單、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聯結帶動省內農戶463.5萬戶,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4435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翁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了“2019年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韶關翁源蘭花產業園建設過程中,以‘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等形式,帶動了13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蘭花,2018年每戶增收達1.5萬元。”韶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畜牧師黃苑芳介紹。

連南縣稻魚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2900多名農戶增收;雲安區肉牛產業園創設“四個結合”帶農增收新機制,努力實現“一園帶百村千戶萬人”的致富目標。信宜錢排鎮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今年三產融合效應明顯,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產值超20億元,產銷全線飄紅,全鎮年收入最高的果農超過80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果農近千戶。

“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市場活力,省財政對粵東西北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5000萬元,這5000萬元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企業),由牽頭實施主體制定資金使用方案,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實施主體自籌資金共187.76億元,約佔總投入的73%。

創響品牌,發揮“粵字號”帶動效應

農業品牌化的過程,就是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的過程。

廣東聚焦農業品牌“小散弱”等共性問題,著力整合提升一批,整合同區域同類別品牌,重點建設英德紅茶、羅定稻米、清遠雞、斗門白蕉海鱸等國家級、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專用品牌;宣傳推介一批,統籌資金在各級媒體開展品牌宣傳,舉辦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和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推動“粵字號”農產品組團進京入滬、網紅直播助力產品上網,大力宣傳品牌、唱響品牌;培育保護一批,編制《廣東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健全品牌支持保護體系。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徐聞的菠蘿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今年3月,廣東以徐聞菠蘿營銷為試點,首創農產品營銷“12221”模式,即建設一個全產業鏈數據平臺,組建採購商和經紀人兩支隊伍,建設產地和銷區兩個市場平臺,策劃產區、銷區市場兩場活動,實現打造品牌等一攬子目標,取得了明顯效果。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蕉城、長潭、三圳和新鋪四個鎮,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園內絲苗米品種種植面積約4萬畝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順德區花卉產業園範圍涵蓋陳村鎮、北滘鎮、勒流街道和倫教街道4個鎮街,其中陳村鎮是產業園的核心區。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龍尾”。以當地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開發,變資源為產品、變產品為商品、變商品為名品。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和貧困山區3000個示範村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200個農業特色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

目前,已制定了1+N個規範性管理制度文件,正在對全省主要特色農產品適宜種植區域分佈調研,繪製全省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電子地圖。

培育主體,激發活力完善利益聯結

廣東積極實施龍頭企業“百千計劃”(百家上市融資農業企業、千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規範提質工程、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行動,推動成立荔枝、茶葉、絲苗米和花卉等產業聯盟。

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方向發展,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新型經營主體為主、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的融合格局。

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的績效目標是硬要求,園區內農民收入要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要恪守‘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產業園建設宗旨,不能富了老闆,虧了老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說。

目前,100個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增收,園區內農民收入水平高出當地農民平均收入水平24.6%。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合同、訂單、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聯結帶動省內農戶463.5萬戶,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4435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翁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了“2019年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韶關翁源蘭花產業園建設過程中,以‘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等形式,帶動了13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蘭花,2018年每戶增收達1.5萬元。”韶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畜牧師黃苑芳介紹。

連南縣稻魚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2900多名農戶增收;雲安區肉牛產業園創設“四個結合”帶農增收新機制,努力實現“一園帶百村千戶萬人”的致富目標。信宜錢排鎮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今年三產融合效應明顯,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產值超20億元,產銷全線飄紅,全鎮年收入最高的果農超過80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果農近千戶。

“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市場活力,省財政對粵東西北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5000萬元,這5000萬元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企業),由牽頭實施主體制定資金使用方案,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實施主體自籌資金共187.76億元,約佔總投入的73%。

創響品牌,發揮“粵字號”帶動效應

農業品牌化的過程,就是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的過程。

廣東聚焦農業品牌“小散弱”等共性問題,著力整合提升一批,整合同區域同類別品牌,重點建設英德紅茶、羅定稻米、清遠雞、斗門白蕉海鱸等國家級、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專用品牌;宣傳推介一批,統籌資金在各級媒體開展品牌宣傳,舉辦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和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推動“粵字號”農產品組團進京入滬、網紅直播助力產品上網,大力宣傳品牌、唱響品牌;培育保護一批,編制《廣東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健全品牌支持保護體系。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徐聞的菠蘿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今年3月,廣東以徐聞菠蘿營銷為試點,首創農產品營銷“12221”模式,即建設一個全產業鏈數據平臺,組建採購商和經紀人兩支隊伍,建設產地和銷區兩個市場平臺,策劃產區、銷區市場兩場活動,實現打造品牌等一攬子目標,取得了明顯效果。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荔枝收穫 攝影/全凌峰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蕉城、長潭、三圳和新鋪四個鎮,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園內絲苗米品種種植面積約4萬畝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順德區花卉產業園範圍涵蓋陳村鎮、北滘鎮、勒流街道和倫教街道4個鎮街,其中陳村鎮是產業園的核心區。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龍尾”。以當地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開發,變資源為產品、變產品為商品、變商品為名品。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和貧困山區3000個示範村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200個農業特色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

目前,已制定了1+N個規範性管理制度文件,正在對全省主要特色農產品適宜種植區域分佈調研,繪製全省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電子地圖。

培育主體,激發活力完善利益聯結

廣東積極實施龍頭企業“百千計劃”(百家上市融資農業企業、千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規範提質工程、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行動,推動成立荔枝、茶葉、絲苗米和花卉等產業聯盟。

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方向發展,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新型經營主體為主、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的融合格局。

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的績效目標是硬要求,園區內農民收入要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要恪守‘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產業園建設宗旨,不能富了老闆,虧了老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說。

目前,100個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增收,園區內農民收入水平高出當地農民平均收入水平24.6%。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合同、訂單、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聯結帶動省內農戶463.5萬戶,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4435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翁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了“2019年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韶關翁源蘭花產業園建設過程中,以‘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等形式,帶動了13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蘭花,2018年每戶增收達1.5萬元。”韶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畜牧師黃苑芳介紹。

連南縣稻魚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2900多名農戶增收;雲安區肉牛產業園創設“四個結合”帶農增收新機制,努力實現“一園帶百村千戶萬人”的致富目標。信宜錢排鎮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今年三產融合效應明顯,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產值超20億元,產銷全線飄紅,全鎮年收入最高的果農超過80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果農近千戶。

“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市場活力,省財政對粵東西北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5000萬元,這5000萬元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企業),由牽頭實施主體制定資金使用方案,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實施主體自籌資金共187.76億元,約佔總投入的73%。

創響品牌,發揮“粵字號”帶動效應

農業品牌化的過程,就是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的過程。

廣東聚焦農業品牌“小散弱”等共性問題,著力整合提升一批,整合同區域同類別品牌,重點建設英德紅茶、羅定稻米、清遠雞、斗門白蕉海鱸等國家級、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專用品牌;宣傳推介一批,統籌資金在各級媒體開展品牌宣傳,舉辦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和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推動“粵字號”農產品組團進京入滬、網紅直播助力產品上網,大力宣傳品牌、唱響品牌;培育保護一批,編制《廣東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健全品牌支持保護體系。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徐聞的菠蘿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今年3月,廣東以徐聞菠蘿營銷為試點,首創農產品營銷“12221”模式,即建設一個全產業鏈數據平臺,組建採購商和經紀人兩支隊伍,建設產地和銷區兩個市場平臺,策劃產區、銷區市場兩場活動,實現打造品牌等一攬子目標,取得了明顯效果。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荔枝收穫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5月13日,2019年廣東荔枝絲路行活動在東莞舉行

“12221”模式用在荔枝上,連環出招,招招致勝。自5月以來在東莞、廣州、惠州、茂名多地開展2019廣東荔枝絲路行、廣東荔枝“520”等系列活動,讓荔枝“霸佔”了水果熱銷榜單,聲名遠播,促進了荔枝產業興旺。

品牌直接帶來了產品溢價。新會陳皮品牌打造得到了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肯定。4月20日,他來到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考察,表示“從產品、文化、故事到全產業鏈,打造新會陳皮品牌;將金融引入產業園發展,讓金融與產業緊密結合,讓金融與農業經營主體緊密結合。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鑑。”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中,新會陳皮在區域品牌前100排行榜中排第41位,價值 89.1億元。

創設政策,為鄉村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需要政策“粘合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頂層設計。連續兩年高規格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組建鄉村產業振興專項組,與農業農村部簽署部省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合作框架協議,出臺或正在推動出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實施方案、鄉村振興用地政策、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財政投入大手筆。2018年,省財政安排“三農”投入616.8億元,增長125.9%,規模歷年最大、增幅歷年最高。農業農村部批覆建設的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已匯聚財政資金、農業基金、社會資金等160億元,用於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成立了全國首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已完成直接投資規模78.37億元;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基層服務網絡,累計擔保放款26.02億元,著力緩解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鄉村振興帶來的積極變化正在顯現。2018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326.3億元,增加值394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和4.3%,增幅自2013年以來最高;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8元,名義增長8.8%,實際增長6.8%,增速持續高於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速,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至2.58∶1。

振興鄉村產業,以此來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這是廣東正在進行的探索實踐。而對標中央的要求,對標浙江等先進省份廣東仍然有不小差距,鄉村產業振興依然任重道遠,必須紮紮實實,久久為功。

"

自2018年,鄉村振興攻堅戰拉響,廣東就特別“忙”。

這一年,藍圖繪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省級財政10年時間擬投入1600億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廣州柯木塱展示了200多個水稻品種,水稻勾勒出“60年傳承發展”的圖樣

這一年,“龍頭”帶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這一年,“龍尾”聯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扶持1000個村發展特色產業。

有行動,才有出路。進入2019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拿出實招妙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實槍地幹。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達100個,入選國家級1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而且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發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正徐徐形成,廣東的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評價。7月12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廣東經驗在全國分享。

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最大短板面前,

廣東如何將短板變為“潛力板”?

大而不強的廣東農業,

要依賴產業振興鄉村,

所走的路徑有何示範意義?

財政大手筆投入到傳統農業,正在迎來一次全新的融合反應,以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為樣本,可以觀察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邏輯。

跑出“加速度”,鄉村產業振興路徑清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鄉村有了產業,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廣東農業產業狀況如何?

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紅江橙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火龍果種植園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茶園 攝影/全凌峰

問題仍然很多。有的有品種無品牌,有的有品牌無影響,有的有影響但不大,有的有產業但鏈條短。廣東農業尚未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

正視這些短板的同時要看到優勢也很明顯。廣東四季都可以種植,“插根筷子都能長”,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品,擁有生物資源優勢;廣東人口多,還有廣闊的港澳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不愁銷”,具有消費市場優勢;廣東GDP、財政收入全國第一,擁有經濟基礎優勢。

組合疊加起來形成的綜合優勢更大。省領導認為,找準產業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產業發展揚長避短的過程,是一個把脈廣東農業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地理氣候、人口構成、區位條件、發展水平等資源稟賦差異的過程。

如何打開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審時度勢,廣東把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全力打好這三張產業牌。

行動最有說服力。僅僅一年多時間,廣東以“史無前例”力度,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大力推進激發鄉村活力的第一步,在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勾勒出“七個一”發展路徑,即培育一批主體,打造一批平臺,創響一批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強化一批科技支撐,創設一批政策,建設一方良田,積累了可輸出的廣東經驗。

打造平臺,實現縣鎮村全覆蓋

廣東在部署鄉村產業振興當中,重點抓手有兩個,一個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個是“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兩個拳頭

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一組數據折射出“龍頭”已在全省各個地方舞動起來:

建了13個絲苗米產業園,21個水果產業園,16個蔬菜產業園,12個南藥產業園……共涉及423個鎮,平均每個產業園4個鎮;實施主體949家企業,平均每個10家。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佈局。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蕉城、長潭、三圳和新鋪四個鎮,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園內絲苗米品種種植面積約4萬畝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順德區花卉產業園範圍涵蓋陳村鎮、北滘鎮、勒流街道和倫教街道4個鎮街,其中陳村鎮是產業園的核心區。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龍尾”。以當地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開發,變資源為產品、變產品為商品、變商品為名品。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和貧困山區3000個示範村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200個農業特色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

目前,已制定了1+N個規範性管理制度文件,正在對全省主要特色農產品適宜種植區域分佈調研,繪製全省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電子地圖。

培育主體,激發活力完善利益聯結

廣東積極實施龍頭企業“百千計劃”(百家上市融資農業企業、千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規範提質工程、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行動,推動成立荔枝、茶葉、絲苗米和花卉等產業聯盟。

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方向發展,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新型經營主體為主、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的融合格局。

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的績效目標是硬要求,園區內農民收入要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要恪守‘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產業園建設宗旨,不能富了老闆,虧了老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說。

目前,100個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增收,園區內農民收入水平高出當地農民平均收入水平24.6%。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合同、訂單、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聯結帶動省內農戶463.5萬戶,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4435元。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廣東省翁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了“2019年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韶關翁源蘭花產業園建設過程中,以‘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等形式,帶動了13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蘭花,2018年每戶增收達1.5萬元。”韶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畜牧師黃苑芳介紹。

連南縣稻魚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2900多名農戶增收;雲安區肉牛產業園創設“四個結合”帶農增收新機制,努力實現“一園帶百村千戶萬人”的致富目標。信宜錢排鎮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今年三產融合效應明顯,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產值超20億元,產銷全線飄紅,全鎮年收入最高的果農超過80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果農近千戶。

“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市場活力,省財政對粵東西北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5000萬元,這5000萬元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企業),由牽頭實施主體制定資金使用方案,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實施主體自籌資金共187.76億元,約佔總投入的73%。

創響品牌,發揮“粵字號”帶動效應

農業品牌化的過程,就是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的過程。

廣東聚焦農業品牌“小散弱”等共性問題,著力整合提升一批,整合同區域同類別品牌,重點建設英德紅茶、羅定稻米、清遠雞、斗門白蕉海鱸等國家級、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專用品牌;宣傳推介一批,統籌資金在各級媒體開展品牌宣傳,舉辦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和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推動“粵字號”農產品組團進京入滬、網紅直播助力產品上網,大力宣傳品牌、唱響品牌;培育保護一批,編制《廣東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健全品牌支持保護體系。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徐聞的菠蘿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今年3月,廣東以徐聞菠蘿營銷為試點,首創農產品營銷“12221”模式,即建設一個全產業鏈數據平臺,組建採購商和經紀人兩支隊伍,建設產地和銷區兩個市場平臺,策劃產區、銷區市場兩場活動,實現打造品牌等一攬子目標,取得了明顯效果。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荔枝收穫 攝影/全凌峰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5月13日,2019年廣東荔枝絲路行活動在東莞舉行

“12221”模式用在荔枝上,連環出招,招招致勝。自5月以來在東莞、廣州、惠州、茂名多地開展2019廣東荔枝絲路行、廣東荔枝“520”等系列活動,讓荔枝“霸佔”了水果熱銷榜單,聲名遠播,促進了荔枝產業興旺。

品牌直接帶來了產品溢價。新會陳皮品牌打造得到了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肯定。4月20日,他來到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考察,表示“從產品、文化、故事到全產業鏈,打造新會陳皮品牌;將金融引入產業園發展,讓金融與產業緊密結合,讓金融與農業經營主體緊密結合。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鑑。”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中,新會陳皮在區域品牌前100排行榜中排第41位,價值 89.1億元。

創設政策,為鄉村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需要政策“粘合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頂層設計。連續兩年高規格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組建鄉村產業振興專項組,與農業農村部簽署部省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合作框架協議,出臺或正在推動出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實施方案、鄉村振興用地政策、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財政投入大手筆。2018年,省財政安排“三農”投入616.8億元,增長125.9%,規模歷年最大、增幅歷年最高。農業農村部批覆建設的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已匯聚財政資金、農業基金、社會資金等160億元,用於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成立了全國首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已完成直接投資規模78.37億元;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基層服務網絡,累計擔保放款26.02億元,著力緩解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鄉村振興帶來的積極變化正在顯現。2018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326.3億元,增加值394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和4.3%,增幅自2013年以來最高;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8元,名義增長8.8%,實際增長6.8%,增速持續高於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速,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至2.58∶1。

振興鄉村產業,以此來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這是廣東正在進行的探索實踐。而對標中央的要求,對標浙江等先進省份廣東仍然有不小差距,鄉村產業振興依然任重道遠,必須紮紮實實,久久為功。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的廣東實踐

對於廣東鄉村振興建設,

你有什麼設想,

留言區等你~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廣東鄉村振興的相關內容,可以點擊此鏈接(https://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A5NDU3NTQ0Ng==&hid=17&sn=239447c10a8328f7e067252793e3c7a1&scene=25#wechat_redirect)。

來源:南方+

編輯:付慧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