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截至2018年底,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包括6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其中,就縣級陸豐市來說,人口超160萬,地處粵東沿海碣石灣畔,素有“粵東明珠”之稱。就陸豐這一建制,始於清朝時期,距今已有接近300年的建縣歷史了。

廣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60萬,素有“粵東明珠”之稱

首先,陸豐市隸屬於廣東省汕尾市。在地理位置上,陸豐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廣東省汕尾市東南部碣石灣畔,位於東經115°25′-116°13′,北緯22°45′-23°09′。北與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縣級陸豐市地處粵東沿海碣石灣畔,素有“粵東明珠”之稱。就縣級陸豐市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南越,在嶺南設郡縣。在此基礎上,今廣東省陸豐市一帶屬南海郡博羅縣。

廣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60萬,素有“粵東明珠”之稱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趙佗立南越,今汕尾市陸豐市一帶仍屬博羅縣地。東漢時期,該地區仍屬博羅縣地。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陸豐市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東晉成帝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設立東官郡,並析博羅縣東設立海豐縣,今縣級陸豐市一帶屬海豐縣這一建制。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改東官郡為循州,今縣級陸豐市一帶屬循州海豐縣。到了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改循州為龍川郡,該地區屬龍川郡海豐縣。

廣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60萬,素有“粵東明珠”之稱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復龍川郡為循州,析海豐縣東設立安陸縣,今縣級陸豐市一帶屬安陸縣這一建制。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安陸縣撤銷,復併入海豐縣,該地區改屬循州海豐縣。唐中宗嗣聖元年(684年),改循州為雷鄉郡,今縣級陸豐市一帶屬雷鄉郡海豐縣。天寶元年(742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該地區屬海豐郡海豐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海豐郡為循州,今縣級陸豐市一帶屬循州海豐縣。北宋建立後,該地區屬惠州海豐縣。元朝建立後,惠州升為路,今縣級陸豐市一帶屬惠州路海豐縣。

廣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60萬,素有“粵東明珠”之稱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該地區屬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惠州府海豐縣。公元1731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析海豐縣東部3都設立陸豐縣,屬惠州府。由此,就陸豐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1731年,距今已有接近300年的歷史了。到了1914年,陸豐縣屬潮循道。1983年9月,陸豐縣劃歸惠陽地區。1988年1月,劃惠陽地區海豐、陸豐兩縣設立地級市汕尾市。1995年1月,撤銷陸豐縣,設立陸豐市。就縣級陸豐市來說,直屬於廣東省,由汕尾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縣級陸豐市總面積達1687.7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67萬人。

文/情懷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