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狗十三 愛因斯坦 小時代 致青春 影視爛番茄 2018-12-09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茄叔V信:qieshuwx

是的,《狗十三》是一部青春片。

在國產電影這個大環境下,這大概是茄叔我第二討厭的電影類型了,僅次於國產恐怖片。

形成這份惡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13年,這一年,有兩部極具代表性的青春片橫空出世:

一部《致青春》,一部《小時代》。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從此,國產青春片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圈錢)的時代,加速了其“爛片化”的進程。

沒有人知道,同樣是在這一年,一部觸及了“中國式教育”核心的青春片被打入“冷宮”,並且一關就是五年

這五年裡,一部又一部所謂的青春片用其特有的“疼痛美學”,收割著觀眾的錢包。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當然,它們也讓更多的觀眾認清了這種虛假繁榮背後的醜陋,以至於現在很多人直接把青春片和爛片劃上等號。

我很好奇,如果五年前它就出現了,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狗十三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為什麼我們覺得現在的青春片爛?僅僅是因為劇情狗血?

不,是因為假。

在絕大部分中國孩子的青春裡,戀愛已然是難得的奢侈品,拉拉小手都恨不能三天不洗,哪來這麼多撕逼墮胎三角戀?

家和學校兩點一線,這樣的行動軌跡幾乎可以延續到我們邁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刻。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所以,要想拍好一部符合中國國情的青春片,就一定不能脫離校園和家庭這兩個“主戰場”。

真實,永遠是電影表達情感最好的方式之一。

而《狗十三》最難得的地方就在於,它抓住了這種真實,甚至真實到有了一股紀實的味道。

正如豆瓣裡那句熱評所說: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不管你現在13,還是23,或是33,當你看到這部電影裡的李玩,你都能清晰地從她身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

李玩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隨便,實際上也確實是隨便起的。她父母自小離異,爸爸再婚,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十三歲這年,她多了一個弟弟,同父異母。

為了不讓李玩有情緒,全家人都瞞著她,爸爸怕她寂寞,甚至還給她送來了一隻狗。

狗的名字叫愛因斯坦,因為李玩喜歡物理。本來李玩是不怎麼喜歡這隻狗的,但相處久了,感情也深了。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有一天,爺爺遛狗的時候把愛因斯坦弄丟了,點燃了李玩青春期的叛逆。

接下來是長達不知道多少天的對抗、衝突、爭吵、冷戰,後來李玩的後媽出了個主意。

她找來一條跟愛因斯坦差不多的狗,對李玩說,這就是愛因斯坦

順帶提一句,這電影的英文名叫《 Einstein & Einstein》,直譯過來就是《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導演用李玩對兩條愛因斯坦的態度變化,告訴我們,所謂成長,並不是你年滿十八的那一刻。

而是當你學會收斂起那些你一直不願放下的,或幼稚或尖銳的情緒,並對周遭開始釋放善意的時候。

噢,電影裡剛好有個詞精準地描述了這種狀態——hypocritical(偽善)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坦白講,整個故事其實並沒有什麼值得多聊的地方,這就是一個放在全中國任何家庭都可能發生的故事。

真正值得討論的,是人,以及由人物關係引申出來那套“中國式教育觀”。

聊起這個,我相信每個家長和孩子都有說不完的委屈和牢騷,別急,我們就著電影慢慢說。

很多人看電影的時候,喜歡把李玩這個角色和她的家庭對立起來,彷彿孩子真的跟長輩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如果你有認真觀影的話,會發現她的生活比很多同齡人要幸福得多。

雖然父母離異,但是爸爸還算事業有成,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也名列前茅,最關鍵的是全家人都很愛她。

是的,我沒有在開玩笑。

即便以現在的眼光看,李玩的家庭環境也是難得的開明。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打不得罵不得還比較正常,吃飯不在桌上吃,端個碗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這要是我小時候,早就一筷子過來了...

爺爺奶奶的寵溺自不必說,就連看起來蠻橫專制的父親,也沒有想象中的不近人情。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他會逼李玩參加她不喜歡的英語小組,也會在女兒拿到好成績時親吻女兒的額頭;

他會在李玩犯了大錯的時候痛下毒手,也會在情緒平復之後對女兒誠懇道歉。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你看,人都是複雜而多面的,尤其是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

父子都沒隔夜仇,何況父女?

李玩的父親絕對是愛女兒的,我相信李玩自己也能感受到這份愛。

既然全家人都很愛她,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是什麼讓她感到孤獨甚至痛苦?

尊重。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在中國式的家庭環境裡,尊重大概比你支付寶裡的餘額還要稀缺,家長和孩子之間永遠橫亙著一層類似於上下級的關係。

父母當然是愛孩子的,但愛歸愛,正到急眼的時候,不好意思,你老子還是你老子。

尊重?尊重值幾個錢?老子(娘)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帶到這麼大,長大了跟我談尊重?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你還別還嘴,不然後面就是“不聽話、不懂事、為你好”這終極三連在等著你。

在家長眼裡,一切不合其心意的選擇,統稱為“不聽話”;

一切不合其心意的言論,統稱為“不懂事”;

相反,一切他們覺得正確且打算讓你去執行的事情,都是“為你好”。

以上三種情形會集中發生在一個人12-18歲,於是有專家學者們把這個時期叫做叛逆期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但從來沒人好好想想孩子為什麼叛逆?

李玩最初的憤怒來自哪裡?是狗丟了嗎?不是。

是當她問到“你們去找了嗎?”,全家人沉默以對。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她可以不去責怪老人的疏忽,但沒辦法原諒家人的不作為。

這裡面傳遞出來的信號就是:丟了就丟了,不就是條狗嗎,有什麼好找的?

換言之,李玩所珍視的東西在成年人的眼裡不值一提。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也對,孩子的事永遠是屁大點事兒,李玩這邊覺得天都快塌了,全家人卻只覺得這女娃瘋了,為了條狗不依不饒。

這種想法,在發生“指鹿為馬”事件之後徹底爆發:我都給你找了條狗了,你怎麼還不滿意,你還想幹什麼!

一頓胖揍之後,李玩蛻變了。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她在浴室裡痛哭的那場戲,讓我想起了《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瑪蒂爾達問里昂的那句話: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里昂答道:總是如此。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於是,李玩心中所有的委屈、無奈、憤怒,都化成一句“算了”。

直到這一刻,她才真正摸到懂事,或者說成長的門檻。

她開始試著接受新的愛因斯坦,學她不喜歡的英語,喝她喝不了的牛奶。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後來,她愈發迎合,愈發老練,像極了一個習慣揣度上意的讒臣。

當她在爸爸的飯局上吞下那塊狗肉的時候,我們終於可以放心地說:她長大了。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那長大有什麼不好嗎?沒有啊。

因為大人們會說:

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李玩看著剛滿五歲的弟弟在冰場苦苦哀求,手足無措的樣子,突然笑了。

我猜她當時她腦袋裡想的是:他也會這樣長大的。

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記錄了中國孩子青春被扼殺的全過程

你看,我們哪有什麼特別的青春?

不過是輪迴罷了。

想看更多懸疑電影、愛情電影、倫理電影、婚姻電影、科幻電影的朋友

微信搜索:qieshuwx

就可以加茄叔為好友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