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未來房地產下滑令宏觀經濟面臨風險

【財新網】(記者 張欣)未來房地產市場或下滑令中國宏觀經濟面臨更大風險。3月29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發表上述觀點。其報告還提出:中國政府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進行緩衝,但空間越發有限。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簡稱穆迪)是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董事總經理Michael Taylor表示:中國25%-30%左右的GDP與來自房地產和建築業的最終需求有關,因而房地產市場的潛在變化將對宏觀經濟產生顯著影響。他認為,房地產行業情況可通過四個渠道蔓延至中國宏觀經濟,即對供應鏈產業影響、對銀行業的影響、財富效應以及對政府財政的影響。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李秀軍認為:雖然供應鏈仍是最重要的傳導渠道,但銀行業和財富效應傳導渠道的重要性已經上升。

李秀軍稱:自2014年以來,房產在家庭總資產中的比重提高,財富效應的重要性有所上升。他還說:以前銀行業的房地產敞口相對有限,因而限制了房地產市場下滑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但是,近來房貸在新增銀行貸款中的比重提高,以房產作為其他貸款抵押物的風險上升,影子銀行作為房地產行業資金供應方的作用增強,這些因素都加大了金融體系應對來自房地產業相關衝擊的脆弱性。

2016年國內銀行對房地產的總敞口可能在54萬億-72萬億元,相當於銀行總資產的24%-31%。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團隊於2月13日發佈這一數據。而銀監會數據披露,截至2016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為232萬億元。

據瑞銀口徑,銀行對房地產的總敞口包括表內貸款、表外影子銀行活動及間接信貸敞口。具體而言,表內包括住房按揭貸、開發貸、建設公司貸款,這部分約29萬億元,佔銀行貸款餘額的27%;表外指銀行持有房企債券及其他影子銀行信貸規模,這部分約10.5萬億元;還有以土地和房產為抵押物的間接貸款可能高達15萬億-25萬億元。

其中,2016年按揭貸放出了天量規模,高達近5.7萬億元。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5.68萬億元,佔新增貸款總量的45%,同比增加2.63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的多次調控下,按揭貸增速仍未出現明顯的放緩趨勢。據中金銀行研究團隊測算,2017年1月的新增信貸中,住房按揭貸款可能在6000億元左右,佔比約27%。

2014年限購令逐步放鬆,貨幣政策也趨向寬鬆,房地產開始復甦。但這種復甦卻不均衡。三線和四線城市仍在努力去庫存,在一線城市平均土地價格相比2014年初增長了60%以上。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財新記者,2016年春節後的這波房價上漲主要歸因於貨幣潮。寬鬆的信貸環境下,優質資產不足,資金流向房地產,而很多投資房地產的人又賺了不少錢,由此引發更盛的樓市投資。

穆迪在其名為《潛在的房地產行業下滑會令經濟面臨更大風險》的報告中稱,相對以往而言,政府不大可能再提供廣泛的貨幣政策支持,因為放鬆貨幣政策可能加大政府在遏制資本外流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2017年春節之後,央行一系列動作顯示,寬鬆的貨幣政策或許已經結束。2月3日,農曆新年開工第一天,央行就上調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並且上調了常備借款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簡稱SLF)利率,隔夜品種上調35個基點。業內人士分析稱,這其實是變相加息,資金面將成為影響2017年樓市走勢的關鍵因素。

201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央行加急下發《做好信貸政策工作的意見》。對於房貸政策,文件明確要求: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窗口指導,督促其優化信貸結構,合理控制房貸比和增速。“兩會”結束後,北京密集推出調控措施,隨後主流商業銀行房貸利率普遍上調至95折,流動性進一步趨緊。

在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上,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在實施多年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後,本輪政策週期已經接近尾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