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

唐詩的綺麗,宋詞的絕美,元曲的生動,到了清代似乎都斷了,令人嘆息。清朝的文壇,沒了唐朝的群星璀璨,但卻有幾顆孤星仍熠熠發光,他們是高鼎、龔自珍、納蘭性德、 袁枚、鄭板橋, 顧炎武等。而在這些人裡,龔自珍是最特別的存在。

"

唐詩的綺麗,宋詞的絕美,元曲的生動,到了清代似乎都斷了,令人嘆息。清朝的文壇,沒了唐朝的群星璀璨,但卻有幾顆孤星仍熠熠發光,他們是高鼎、龔自珍、納蘭性德、 袁枚、鄭板橋, 顧炎武等。而在這些人裡,龔自珍是最特別的存在。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龔自珍是為數不多的作品能入中學課本的清朝詩人,他的詩在當時自成一派,被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詩詞共800餘篇。在其平生所有作品中,《己亥雜詩》是其最經典的作品。

這組詩作於龔自珍48歲時,這一年他因厭惡朝中紛爭辭官回杭州老家,在路上他越想越氣,每每有感便扯下張紙扔進羅筐裡,到最後一數一共寫了315首。因為這一年是己亥年,所以將這組詩定為《己亥雜詩》。

"

唐詩的綺麗,宋詞的絕美,元曲的生動,到了清代似乎都斷了,令人嘆息。清朝的文壇,沒了唐朝的群星璀璨,但卻有幾顆孤星仍熠熠發光,他們是高鼎、龔自珍、納蘭性德、 袁枚、鄭板橋, 顧炎武等。而在這些人裡,龔自珍是最特別的存在。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龔自珍是為數不多的作品能入中學課本的清朝詩人,他的詩在當時自成一派,被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詩詞共800餘篇。在其平生所有作品中,《己亥雜詩》是其最經典的作品。

這組詩作於龔自珍48歲時,這一年他因厭惡朝中紛爭辭官回杭州老家,在路上他越想越氣,每每有感便扯下張紙扔進羅筐裡,到最後一數一共寫了315首。因為這一年是己亥年,所以將這組詩定為《己亥雜詩》。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在這315首詩中,最有名的是第125首和第5首。第125首就是我們曾在課本上讀到過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而第5首便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落花之作,讓我們來品一品:

《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寫這首詩時,詩人內心是矛盾而又複雜的。久在樊籠裡的他,終於能逃離官場,得到片刻的寧靜。但同時作為一個有志文人,放棄仕途離開京城也讓他倍感傷感。這樣的矛盾和糾纏體現在一、二句的寫景中。

"

唐詩的綺麗,宋詞的絕美,元曲的生動,到了清代似乎都斷了,令人嘆息。清朝的文壇,沒了唐朝的群星璀璨,但卻有幾顆孤星仍熠熠發光,他們是高鼎、龔自珍、納蘭性德、 袁枚、鄭板橋, 顧炎武等。而在這些人裡,龔自珍是最特別的存在。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龔自珍是為數不多的作品能入中學課本的清朝詩人,他的詩在當時自成一派,被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詩詞共800餘篇。在其平生所有作品中,《己亥雜詩》是其最經典的作品。

這組詩作於龔自珍48歲時,這一年他因厭惡朝中紛爭辭官回杭州老家,在路上他越想越氣,每每有感便扯下張紙扔進羅筐裡,到最後一數一共寫了315首。因為這一年是己亥年,所以將這組詩定為《己亥雜詩》。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在這315首詩中,最有名的是第125首和第5首。第125首就是我們曾在課本上讀到過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而第5首便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落花之作,讓我們來品一品:

《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寫這首詩時,詩人內心是矛盾而又複雜的。久在樊籠裡的他,終於能逃離官場,得到片刻的寧靜。但同時作為一個有志文人,放棄仕途離開京城也讓他倍感傷感。這樣的矛盾和糾纏體現在一、二句的寫景中。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浩蕩離愁白日斜”是離愁別緒,詩人用“浩蕩”來形容離愁,與一般的離愁相比,更沉鬱。詩人的離愁不是真的看淡了俗世,而對現實的失望後不得不離去,內心千般無奈和憤懣,便成了胸中的一股浩蕩之氣。此時他眼中之景,也成了“白日斜“,言簡意豐。

“吟鞭東指即天涯“是豪情之語,從離愁別愁中跳出來後,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的天涯路。詩人用極具動感的”吟鞭“二字,道出了心中的快意。天涯就在東指的遠方,他已經出發。

"

唐詩的綺麗,宋詞的絕美,元曲的生動,到了清代似乎都斷了,令人嘆息。清朝的文壇,沒了唐朝的群星璀璨,但卻有幾顆孤星仍熠熠發光,他們是高鼎、龔自珍、納蘭性德、 袁枚、鄭板橋, 顧炎武等。而在這些人裡,龔自珍是最特別的存在。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龔自珍是為數不多的作品能入中學課本的清朝詩人,他的詩在當時自成一派,被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詩詞共800餘篇。在其平生所有作品中,《己亥雜詩》是其最經典的作品。

這組詩作於龔自珍48歲時,這一年他因厭惡朝中紛爭辭官回杭州老家,在路上他越想越氣,每每有感便扯下張紙扔進羅筐裡,到最後一數一共寫了315首。因為這一年是己亥年,所以將這組詩定為《己亥雜詩》。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在這315首詩中,最有名的是第125首和第5首。第125首就是我們曾在課本上讀到過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而第5首便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落花之作,讓我們來品一品:

《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寫這首詩時,詩人內心是矛盾而又複雜的。久在樊籠裡的他,終於能逃離官場,得到片刻的寧靜。但同時作為一個有志文人,放棄仕途離開京城也讓他倍感傷感。這樣的矛盾和糾纏體現在一、二句的寫景中。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浩蕩離愁白日斜”是離愁別緒,詩人用“浩蕩”來形容離愁,與一般的離愁相比,更沉鬱。詩人的離愁不是真的看淡了俗世,而對現實的失望後不得不離去,內心千般無奈和憤懣,便成了胸中的一股浩蕩之氣。此時他眼中之景,也成了“白日斜“,言簡意豐。

“吟鞭東指即天涯“是豪情之語,從離愁別愁中跳出來後,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的天涯路。詩人用極具動感的”吟鞭“二字,道出了心中的快意。天涯就在東指的遠方,他已經出發。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最後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家喻戶曉的名句,因為這兩句也讓全詩成為了近500年來最美的詩之一。後世經常用這兩句來形容落花的犧牲精神和重情重義,卻很少能體會到落花的無奈。

花並不想離開枝頭,正如詩人也並不想放棄仕途;花不得不離開,是因為春將盡,而詩人不得不離開是因為朝中的昏暗。落花有情,哪怕落土為泥也將滋潤著樹根;詩人更是一腔志氣,回到老家後他執教於院,用另一種方式實現自我。

"

唐詩的綺麗,宋詞的絕美,元曲的生動,到了清代似乎都斷了,令人嘆息。清朝的文壇,沒了唐朝的群星璀璨,但卻有幾顆孤星仍熠熠發光,他們是高鼎、龔自珍、納蘭性德、 袁枚、鄭板橋, 顧炎武等。而在這些人裡,龔自珍是最特別的存在。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龔自珍是為數不多的作品能入中學課本的清朝詩人,他的詩在當時自成一派,被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詩詞共800餘篇。在其平生所有作品中,《己亥雜詩》是其最經典的作品。

這組詩作於龔自珍48歲時,這一年他因厭惡朝中紛爭辭官回杭州老家,在路上他越想越氣,每每有感便扯下張紙扔進羅筐裡,到最後一數一共寫了315首。因為這一年是己亥年,所以將這組詩定為《己亥雜詩》。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在這315首詩中,最有名的是第125首和第5首。第125首就是我們曾在課本上讀到過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而第5首便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落花之作,讓我們來品一品:

《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寫這首詩時,詩人內心是矛盾而又複雜的。久在樊籠裡的他,終於能逃離官場,得到片刻的寧靜。但同時作為一個有志文人,放棄仕途離開京城也讓他倍感傷感。這樣的矛盾和糾纏體現在一、二句的寫景中。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浩蕩離愁白日斜”是離愁別緒,詩人用“浩蕩”來形容離愁,與一般的離愁相比,更沉鬱。詩人的離愁不是真的看淡了俗世,而對現實的失望後不得不離去,內心千般無奈和憤懣,便成了胸中的一股浩蕩之氣。此時他眼中之景,也成了“白日斜“,言簡意豐。

“吟鞭東指即天涯“是豪情之語,從離愁別愁中跳出來後,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的天涯路。詩人用極具動感的”吟鞭“二字,道出了心中的快意。天涯就在東指的遠方,他已經出發。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最後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家喻戶曉的名句,因為這兩句也讓全詩成為了近500年來最美的詩之一。後世經常用這兩句來形容落花的犧牲精神和重情重義,卻很少能體會到落花的無奈。

花並不想離開枝頭,正如詩人也並不想放棄仕途;花不得不離開,是因為春將盡,而詩人不得不離開是因為朝中的昏暗。落花有情,哪怕落土為泥也將滋潤著樹根;詩人更是一腔志氣,回到老家後他執教於院,用另一種方式實現自我。

大詩人辭官回家路上越想越氣,寫下一首妙詩,短短几句冠絕古今

詠花詩其實並不少,但多數都是惜花傷春之作,但這首詩卻以落花為主角,新穎別緻。全詩意境超然,前兩句筆力雄勁,在悲情和豪情間隨意切換;後兩句更是以落花為喻,道出平生之志。作為一首清人的作品,這首詩哪怕放到唐代也毫不遜色,短短几句,冠絕古今,美得令人心醉。這首詩大家聽過嗎?歡迎討論一、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