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為何公孫瓚願意讓他跟著劉備走?

公孫瓚,字伯圭,是漢末割據幽州的軍閥。其麾下不僅有精銳的白馬義從,還有趙雲這樣的猛將。為何公孫瓚會把趙雲這樣的猛將交給劉備而不為自己所用呢?

因為公孫瓚從來沒有把趙雲當成自己人。

趙雲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可不是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單槍匹馬”,而是帶著一幫子人馬來的。史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

其中義從指的是和趙雲義氣相投的兄弟們,吏兵指的是常山郡的皁吏和郡兵,可見年紀輕輕的趙雲並不是個愣頭青,而是常山郡的帶頭大哥,黑白兩道通吃,有很強的號召力。

按理說有趙雲這樣的青年才俊來投,公孫瓚應該高興才是,但公孫瓚卻先嘲諷了趙雲一通:聽說你們冀州人都願意跟著袁紹,為何你偏偏要來投奔我?

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為何公孫瓚願意讓他跟著劉備走?

公孫瓚劇照

原本興沖沖的趙雲當時就被澆了一盆冷水,只能拍公孫瓚的馬屁:聽聞將軍從仁政,所以特來相投。

公孫瓚說出這樣的話並不奇怪,因為公孫瓚用人習慣用親信和庸人,而對於能力在自己之上和有主見之人,公孫瓚會想方設法除掉。“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

沒有人脈又有才能的趙雲當屬此列,不僅得不到公孫瓚的重用,還受到同事的排擠,趙雲內心非常失落。而這時暫投公孫瓚帳下的劉備卻對趙雲非常熱情。

劉備是公孫瓚的老同學,此前做過縣長,但被賊兵所敗只能暫投公孫瓚。公孫瓚也沒有重用劉備,只是讓他做了個別部司馬(不常設軍職)。兩個職場失意之人湊在一起,頓時擦出了火花,關係逐漸密切起來。

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為何公孫瓚願意讓他跟著劉備走?

趙雲劇照

191年,公孫瓚派劉備前往青州和田楷一同抵禦袁紹。可能是出於劉備的請求,也可能是公孫瓚想把趙雲打發到青州,便命趙雲也一同隨行,為劉備管理騎兵部隊。

不久趙雲以兄長喪禮向公孫瓚告假,公孫瓚爽快地批准了。劉備知道趙雲這一走肯定是不回來了,握著趙雲的手依依不捨。趙雲說,我不會忘記你的仁義恩德!

正如劉備所料,從191年到公孫瓚199年敗亡的8年時間內,趙雲再也沒有回到公孫瓚這裡,而是一個人在冀州漂泊。劉備也找準時機,在194年接任陶謙成為徐州刺史,脫離了公孫瓚。

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為何公孫瓚願意讓他跟著劉備走?

劉備劇照

留不住劉備和趙雲這樣的英雄人物,也可以預見公孫瓚敗亡的下場。

195年,公孫瓚與袁紹爭鋒,但連戰連敗,最終退守易京。接連的失敗讓他對部將喪失了信任也失去了反敗為勝的進取心。

公孫瓚效仿董卓屯守郿塢,在易京廣挖深壕,高壘土丘和高塔,囤積大量穀物錢財,準備長期堅守。

他和妻妾居住在防線最中央,只讓七歲以下男童進入,用婦人高聲在住所傳令,每日花天酒地。很快公孫瓚久疏戰陣,弓馬廢弛,眾叛親離,最終被袁紹擊敗,在高樓內自焚而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