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人打敗十萬大軍,公孫瓚是如何做到的

公孫瓚 劉虞 趙雲 袁紹 刀墓手札 刀墓手札 2017-08-29

公孫瓚打的勝仗頗多,歷史評價也是很高,魏攸對他讚不絕口:“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王勃也是對他讚賞有加寫下了“區區公路,欲據列郡之尊;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

幾百人打敗十萬大軍,公孫瓚是如何做到的

范曄卻不太認同公孫瓚這個人,認為其凶殘無比:“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可見公孫瓚的曲折人生。

東漢末年皇室衰微,軍閥割據。出身卑賤的公孫瓚憑藉軍功一路高升,官至前將軍。他驅逐烏桓、大敗黃巾、雄踞幽州、青州及冀州部分地區,鋒芒遠勝四世五公之後、名士盡附的袁紹,曹操就更不在話下。

那麼,公孫瓚為何最終又會敗給袁紹呢?

幾百人打敗十萬大軍,公孫瓚是如何做到的

界橋之戰,袁紹軍以弱勝強,充分發揮了兵種協同配合的優勢,更有令敵方措手不及的戰術突然性。反觀公孫瓚軍,集團衝鋒戰術被抑制,未能及早運用騎兵機動優勢,而且運氣不佳。如果一開戰公孫瓚就以兩翼騎兵繞過正面、突襲敵前鋒的側後,白馬義從再趁敵混亂時發起正面衝鋒,袁紹軍必敗無疑。

是役,白馬義從損失慘重,但公孫瓚主力猶存,次年還與袁紹軍進行了龍湊之戰和巨馬水之戰。此後兩軍互有勝負,相持不下。公孫瓚敗亡的根本原因是袁紹與公孫瓚的幽州內外之敵聯合起來後,雙方實力由旗鼓相當逐漸轉變為強弱分明。

幾百人打敗十萬大軍,公孫瓚是如何做到的

在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中有一位在後世比他名氣更大的將領,他就是趙雲。為何趙雲在公孫瓚手下不被重用,無法擔當一個方面軍的指揮?

其一,趙雲沒有名氣,初出茅廬,成績平平,後來雖然神勇,但當時並沒有名氣。

其二,趙雲是一個人行動,也沒有名人的推薦信。公孫瓚時代,門閥制度非常厲害,趙雲沒有太高的地位,自然公孫瓚拿他當成一般人。這樣,趙雲自然“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幾百人打敗十萬大軍,公孫瓚是如何做到的

其三,趙雲比較正直,經常愛跟公孫瓚提意見。

趙雲是個正派人,公孫瓚在歷史上其實做事很齷齪,比如和劉虞的作戰。

幾百人打敗十萬大軍,公孫瓚是如何做到的

193年冬,劉虞集合十萬大軍討伐公孫瓚,從事程緒勸諫,劉虞不聽,斬程緒。並下令說:“不要傷害其他人,只殺了公孫瓚就行。”這個愚蠢的命令,終究會讓劉虞自食其果。

劉虞的士兵不善作戰,劉虞又下令要愛惜百姓的房屋,不許焚燒城池,士兵打仗礙手礙腳,一時之間,沒能攻克。公孫瓚於是挑選幾百精銳,順風縱火,趁勢突襲,見人就殺,見人就砍,大破劉虞十萬大軍!

幾百人打敗十萬大軍,公孫瓚是如何做到的

劉虞在治理地方,安撫百姓方面確實優秀,但在軍事方面明顯不足。兩軍交戰,小則關乎個人生死,大則關係三軍存滅,如此緊要關頭還下令說什麼愛惜房屋、城池,只殺主帥一人,如此命令,只怕想不敗也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