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順等人為何能執掌朝政?咸豐認為,他們有三個優勢勝過恭親王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卯時(5點至7點),咸豐崩逝於熱河山莊的煙波致爽殿。隨後,朝廷頒發咸豐帝的遺詔,明確詔告天下。咸豐臨終前留下兩道遺詔,一道是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另一道是確立載垣、端華、肅順等人為顧命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

肅順等人為何能執掌朝政?咸豐認為,他們有三個優勢勝過恭親王

​讓人不解的是,咸豐帝為何會讓肅順等人掌管朝政,而不是選擇威望更高,血緣更近的恭親王奕訢為輔政大臣呢?其實在咸豐去世前,他自己也做過這樣的考慮,但是歷史經驗告訴他這樣做有很大的風險。

咸豐帝不可能不知道順治帝年幼之時,皇叔攝政王多爾袞是如何專門擅行事的;不可能不知道多爾袞的尊號是如何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進而到“皇父攝政王”的。“皇父攝政王”不但將多爾袞與順治帝完全等同於父子關係,而且完全儼然成了“太上皇”。

咸豐帝知道如果自己倚重恭親王奕訢,託以後事,恐怕對兒子載淳不利,而且他也清楚自己的兒子,雖未必一定是如蜀漢後主劉禪那樣庸懦無能,但也絕沒有當年康熙爺14歲智擒鰲拜時的果斷神武。

肅順等人為何能執掌朝政?咸豐認為,他們有三個優勢勝過恭親王

​因此,咸豐認為在肅順、懿貴妃(慈禧)與奕訢這三大政治勢力中,恭親王奕訢是最需要防範的,也是最有可能對載淳形成威脅的。所以,在自己的後事安排中,他對奕訢主要是防範,幾乎談不上什麼重用,就連利用的成分也不大。

再來看看肅順等顧命八大臣的情況。當然,對於肅順等人咸豐帝也不是完全放心,他早對他們的專權行為有所察覺,但還是認為,肅順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權臣,他對自己還是忠心耿耿的,對於以後的新帝必然也是忠心耿耿的,他們的目的也是為了大清的江山。儘管在咸豐看來,肅順等人為政苛嚴,作風跋扈,但絕非奸臣。

肅順等人為何能執掌朝政?咸豐認為,他們有三個優勢勝過恭親王

​而且還有一點需要指出,以當時的形勢來看,放眼整個朝廷,實在沒有哪些大臣比肅順等人更合適了,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並最終選中了肅順等顧命八大臣。整體來看,這裡面還有三個原因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咸豐帝與肅順等人在國內外諸多問題上的態度基本一致。在對外問題上,他們的思想都較為侷限保守,既不願輕易對外屈服妥協,又提不出切實可行的抵抗辦法;在國內問題上,堅決主張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並在一定程度上倚重於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等漢族官僚及湘軍、淮軍等。

第二,在革除官場種種弊端、整治吏治、激濁揚清方面,他們都是主張為政苛嚴,雷厲風行,奉行治亂世用重典。

肅順等人為何能執掌朝政?咸豐認為,他們有三個優勢勝過恭親王

​第三,咸豐帝認為,肅順等人辦事果斷,敢作敢為,不講情面,頗有法家的做事風格,由他們來輔佐自己的兒子,至少有三個好處。一是肅順等人有治國輔政經驗,他們可以保證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既能抵禦外國的侵略,又能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二是肅順等人敢作敢為,可以有效地抑制懿貴妃和恭親王奕訢,有利於兒子皇位的穩定;三是肅順等人雖是重臣,但從皇統血緣來說,他們或是遠支宗親,或是與皇族沒有任何關係的一般大臣,說到底,他們不過還是大清皇帝的臣子、奴才。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肅順的等人都無法對皇權造成根本性的威脅。因為他們若是敢於挑戰皇權,且不說眾多的皇室宗親會反對他們,就是小小的御史參他們一本,也足以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也就是說,肅順等人的理政能力絕不比恭親王奕訢差,而其盡心輔佐幼帝,將來歸政幼帝的可能性遠比奕訢要大得多。

肅順等人為何能執掌朝政?咸豐認為,他們有三個優勢勝過恭親王

​不得不說,咸豐帝在臨終前是做過深思熟慮的,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自認萬無一失的安排竟然在他屍骨未寒時就被顛覆了。懿貴妃聯合皇后鈕鈷祿氏和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將肅順等人打翻在地,而大清迎來的並非是另一個皇帝的統治,而是他從未想到過的女主專權統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