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會再見的。

——《千與千尋》


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再等他們重逢,這一等就是十八年。

可是沒等到白龍與千尋的重逢,但我們的確又看見了他們的故事。

油屋妖怪,水中列車,藥湯豆包,再見《千與千尋》,很多大人溼了眼眶。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重映的票房力壓新作《玩具4》,很多號都說《玩具4》輸了。

在廠長看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玩具4》很優秀,只是《千與千尋》對更多人來說,不止是一部動畫電影。

它是世界的交集點,不管你愛不愛動畫,可能都看過它。

也是神祕世界開啟的起始站,之前的《龍貓》《幽靈公主》,之後的《借物少女艾莉緹》《懸崖上的金魚姬》……

因《千與千尋》的震撼,讓我們義無反顧的踏上宮崎駿的神祕之旅。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迪士尼教導我們相信美好,上美廠我們告誡正義善良,吉卜力教會我們獨立堅強。

不管是離開家鄉,獨自生活的小魔女,還是為救父母,勇敢向前的千尋,我們總能從宮崎駿的動畫裡,得到某種力量與感動。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用超級英雄影響美國幾代人的斯坦李,被稱為“漫威之父”,用無盡想象影響亞洲,甚至歐美的宮崎駿,也被稱為“不了神話”。

彷彿只要他活著,神話就會繼續——

《不了神話 宮崎駿》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2013年,宮崎駿宣佈退休,言之鑿鑿,十分認真。

大家可能覺得我說不幹好幾次了,但是這次我是認真的。

——宮崎駿(退休慣用標語)


在大家惋惜的同時,很多忠粉都明白,“宮崎駿退休”和“漫威預告”一樣,不可信。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宮崎駿宣佈退休時間表


這不僅因為他之前曾宣佈了六次退休,也不只因為上了年齡,各方面都力不從心。

宮崎駿的不會退休,最大原因是他無法停下手中的畫筆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就像斯坦李一樣,既然一直都在做自己最喜歡的事,退不退休都一樣。

對於英雄來說,最好的退隱時間是在巔峰,所以在交出好作品時,老爺子就會宣佈一次“隱退”。

他每一次都是認真的,常年堅持手繪,早在製作《幽靈公主》時,他的右手就患上了腱鞘炎。

雖然活動不便,但還是忍著疼痛,用貼滿藥膏右手,繪出了很多人心中的最愛。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每一個畫師一生能夠畫出的線條是有限的,大概能繞地球七圈半。

——宮崎駿


半個世紀的繪畫早已超出了極限,疼是真疼,愛也是真愛。

所以他每次的復出也是認真的。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不了神話》就是2013年宣佈退休後拍攝的。

再見到他還是戴著黑框鏡,繫著白圍裙,伏在家裡的桌子上在給博物館畫小稿。

影片紀錄了從退休在家,自己畫短片,到接受鈴木敏夫建議,嘗試與CGI團隊合作,再到最後的拿出長篇企劃書。

宮崎駿一直都在前進,為了描繪出心中的景象感覺,不斷努力向前,即使他已經滿頭白髮。

前進吧,老爺爺。

——宮崎駿《不了神話 宮崎駿》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影片大段紀錄了在繪製短片《毛毛蟲波羅》的鏡頭,讓我驚訝的首先是宮崎駿的認真。

創造神話的人,往往都是從地獄中爬出來的,這句話有一定道理。

“片場暴君”周星馳就是很好的例子,宮崎駿也不例外。

畫不了就滾蛋,現在就辭職。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多年來,他手下的畫師們被恐懼支配著,完成了一部部傑作。

但宮崎駿的專制限制了年輕人的才華與想象,解散也是一種解脫。

與CGI小團隊的合作,老爺子面對這群年輕人,語氣溫和了許多,但要求絲毫不減。

為了更好的向畫師傳達自己的意思,他手繪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甚至精細到了毛髮。

畫師們拿著畫稿,也不時地感嘆:沒辦法忽略。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雖然是個短片,但開頭老爺子就“折磨”了團隊幾個月。

對作品近乎變態的嚴苛,使他必須做到每一幀的滿意,否則就不能繼續。

主筆因壓力過大住院,大家去看CGI新電影《星球大戰》,只有宮崎駿留在工作室,繼續用鉛筆畫著毛毛蟲。

你們不想做毛毛蟲,沒事, 我不這樣想。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CGI技術大行其道,年輕人趨之若鶩,只有宮崎駿這樣的人明白,能打動人心的是什麼。

另一個年輕團隊向他展示自己的作品,扭曲著肢體,爬行著的紅色殭屍,得到了他嚴肅的指責。

雖然恐怖動畫並不少見,但對生命的褻瀆是觸犯宮崎駿底線的東西。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對生命的無比尊重,是宮崎駿作品動人的地方之一。

在他的動畫中,一草一木皆有情。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懷著對萬物的敬畏,他總能抓到常人無法察覺的美麗,這就是他想要表達的世界。

他就像那隻神奇的龍貓,幫助一代代孩子捕捉生活的小細節,讓想象的種子不斷髮芽長大。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宮崎駿的工作室,總是掛著很多張小孩子的生活照片,各種神情姿勢都有。

這也是他筆下人物,每一個都惹人喜愛的原因,他完全用孩子的眼光去打量世界。

在主筆畫出毛毛蟲時,他指出了其中的不妥。

雖然是誕生後新奇的看世界,但小孩子不會這樣扭頭,新生兒還沒這麼靈活。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CGI畫師雖然具備高超的技術,電腦可以完成手繪無法達到的精細。

但宮崎駿敏感善良,晶瑩剔透的內心世界,機器無法代替。

正如照相機的出現,並沒有讓繪畫消亡一樣。

嘴巴不能描繪,就藉助手與紙,這兩個源於自然,自帶溫度的夥伴。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當年輕的工程師說出“未來繪畫不用人”的構想時,宮崎駿還是嘆了一口氣。

不斷參加的葬禮,好友的去世,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著他:自己的時代即將過去。

面對年輕人的革命,他無能為力,也感到悲傷。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去年《龍貓》重映,今年《千與千尋》重映。

最後白龍送別千尋,告訴她向前跑,別回頭,不也是宮崎駿要和我們說的麼?

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下面的路要靠你自己。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他的電影中,總有說不盡的可愛與感動。

胖老鼠和煤球們重現咒語解除;拒絕千尋的幫助,自己向前。

角色不分大小,就連小煤球也擁有飽滿充盈的性格。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雖然是手繪,但畫質精緻到通神。

捨不得眨眼,每一幀都不忍心錯過的動人。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精緻細膩到每一個細節,惹人憐愛的角色,神祕極富想象力的劇本……

宮崎駿的動畫總是盡善盡美,非要挑刺可能是“太美好”。

以前覺得長大了可能就不再愛他,但看了重映才發現,他的動畫早已畫出了一個人的成長軌跡。

愛情,親情,友情,就像評論說的那樣:千尋是她,也可以是我。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每次重看都會有新的感悟,我們會再見的,其實是動畫說給我們聽的。

與其什麼都不做的死去,不如在製作中死去的好,做點什麼總比惦記著動畫死強。

——宮崎駿

老爺子也踐行著“向前跑,別回頭”,每天伏案繪畫。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英雄都有暮年,有種明智叫“功成身退”,但也有種偉大叫“戰死沙場”。

也許有一天,動畫真的會發展到不用人來繪畫。

但我也想相信:不用人,不動人。


美國的斯坦李,我們的宮崎駿



因為寄居在宮崎駿筆尖的,不只有墨水。

還有他多年來不斷積澱地,對生命的理解及對生活的熱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