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物之20——共工

共工氏 黃帝 炎帝 農業 黃河 歷史 顓頊 中國歷史 機械工程師雷紅 2019-05-27

共工(gòng gōng),即共工氏,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傳說中共工形象凶惡,人面蛇身而紅髮,性情愚蠢而凶暴,野心勃勃,是黃帝系部族長期的對手。因“水火不相容”而發生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以共工失敗而怒觸不周山。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共工氏是黃帝王朝時代的部落名,把共工與驩兜、三苗、鯀列入了四凶之一。

中華人物之20——共工

1、共工生平

共工氏,姜姓,是炎帝的後裔。共工氏之伯九有。意思是共工氏是九州的方伯,伯是擔任方伯的意思,方伯是聯盟中的一種職務。共工伯九有,說的是共工是九有這個地方建立城池(國),是部落聯盟在當地的方伯(地方行政首腦)。

中華人物之20——共工

2、共工姓氏來歷

炎帝自阪泉之戰失敗後,雖然地盤丟了,但其後人仍是子孫綿綿、人丁興旺,有的還轟轟烈烈地幹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有一支姜姓共工氏部落,居住在黃河兩岸,有著豐富的治水經驗,共工氏的圖騰就是水。共工氏的首領世代擔任治理水利的官職,人們尊之為水神。有位首領的兒子句龍還被任命為掌管山川和農業的后土,因此其後人就以他的官職為氏,稱後氏。有的後人為紀念共工氏和句龍,就合二為一,稱為龔氏。

自炎帝被黃帝打敗之後,炎帝后人在黃帝統治之下,屢遭排擠,日積月累,共工氏對此深為不滿。到了黃帝之孫顓頊時,終於引發了共工氏的反抗。顓頊於是率眾部落征伐共工氏,還命善於火攻的孫子祝融參加征伐。共工氏勢孤力薄,吃了敗仗。傳說共工氏“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得天地傾斜、山川易位,連日月星辰的運行也發生了變化。共工氏改變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其威力不可謂不大,後人也有稱之為三皇之一。

光陰荏苒,到了堯舜時代,洪水再度氾濫,於是堯命禹治水。共工氏部落因有牴觸情緒而採取不合作態度,禹便再次召集天下各部落征討共工氏,共工氏又吃了敗仗。這次禹把共工氏逐出中原地區,放逐到江南荒蠻之地。共工氏後人為紀念他們的祖先當過水神,就在共字旁加了水,稱洪姓。

中華人物之20——共工

3、共工事蹟

3.1、治水專家:共工氏是個治水世家。共工治水方法是把高地剷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築堤防。用土堤來擋水,這種方法沒有疏通河流,水依然會漫流泛濫成災,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後都遭到失敗。

中華人物之20——共工

3.2、發明築堤:共工氏和他的兒子后土都對農業很精通。他們專著於研究農業生產中的水利方面。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後,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於農業生產的情況,共工氏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把地勢高處的土運到低地上填高。認為窪地填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共工氏在黃河中游流域用低處泥石修堤防,贏得聲名。因此產生了一個專業及專業名詞,管水官員。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防洪工程是共工氏修築的防洪堤。由於治水有功,共工氏在各部落中聲名卓著,他的後代曾與大禹共同治水,在中國最早的文獻中,稱管水的官員為“共工”。

中華人物之20——共工

3.3、毀掉冰山:在史前,共工氏和祝融氏發生戰爭,共工氏不敵祝融氏,向西北的叢山峻嶺撤退。最後,撤到了當時最高的,號稱擎天柱的不周山。共工氏被打敗撤退到了不周山下,無奈祝融氏的苦苦追逼,只好繼續往不周山山上撤退,在撤退中探明瞭不周山的地理情況。其實,不周山並不是連著天的,連著天的是覆蓋在高山上的冰。為了生存,為了抵禦祝融氏的進攻,共工氏挖冰作武器。冰山的下部被破壞,加速了溶化,大自然的平衡被打破,崩塌的冰山溶化成滾滾大水流向大海,增加了海洋的面積和水量,使海洋底部地殼受到的壓力增大,海洋底部的地殼向地心沉降。從此以後,東南的百姓就生活在被大水包圍的島嶼上,交往必須用舟代步。西北地區的百姓,生活在缺水的高原、高山上,為了生存不斷地尋找水源,過上了遊民的生活。

中華人物之20——共工

雖然共工氏被許多傳說描述為“殘暴而作惡多端”,但由於他的神力和他與初民生活的密切聯繫,他始終受到人們的敬畏。共工氏的努力最終使人類取得了治理水患偉大勝利,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能力,改變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列為三皇,不亦宜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