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得腦卒中、高血壓 “幕後推手”原來是它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指出,中國現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腦卒中、心衰、高血壓)患者約2.9億,此類疾病是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與此有關。高脂血症(俗稱高血脂)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危害極大,而且發病率高。如何來預防,就讓人民健康網跟你來說說。

血脂的基本概念

血脂是血液中中性脂肪和類脂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一般說來,臨床中提及的血脂主要指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主要來自食物,參與人體內的能量代謝,為生命的存在提供能量。膽固醇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包括維生素D等)和膽汁酸的重要原料。與甘油三酯不同,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是人體細胞自身合成的,特別是肝臟細胞在膽固醇的合成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飲食控制是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但相比之下,飲食控制對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療效更佳。

你的血脂正常嗎?

通過抽血檢查血脂,主要查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項指標。目前主要還是採用空腹抽血檢查這種方法,建議抽血查前2周內保持慣常的飲食習慣和體重,採血前一天不進行劇烈活動,禁食12小時後至少休息5分鐘再坐位採血。抽血查上述4項指標是瞭解自己血脂水平的重要步驟,但不能因為自己的血脂水平在化驗單上的正常值範圍內就高枕無憂,要及時就醫,請醫生根據血脂水平、年齡、性別以及是否有抽菸史、高血壓、糖尿病等來綜合判斷。

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的危害涉及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系統。高脂血症,特別是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大中動脈一旦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就可以出現腦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腎臟疾病,嚴重者可以發生猝死。高脂血症除導致上述心血管危害外,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可以導致急性胰腺炎、眼底靜脈血栓等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與高血脂的關係

動脈粥樣硬化是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其本質是人體大中動脈的管壁上出現了粥樣硬化斑塊,隨著斑塊長大,血管腔越來越狹小,最終堵塞血管,相關臟器缺血和/或壞死,形成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是中國人群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又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所以高脂血症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至關重要。

眼部兩個變化,提示血脂升高

高血脂在臉部的信號,主要在眼睛上,重點看兩個部位。

眼瞼:看看有沒有“黃色瘤”。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瞼上新出現黃色、橘色或者棕紅色斑塊或者結節,不痛不癢,就很可能是黃色瘤。它常長在上眼瞼的內眼角處,也可能出現在面部其他部位或膝蓋上,針頭或黃豆大小,邊緣略高出皮膚表面,質地較柔軟。

黑眼球:看看有沒有“老年環”。黑眼球邊緣如果出現一圈灰白色的、寬約1~2毫米的環狀結構,稱為老年環。

老年環多發生在有動脈硬化和高膽固醇血癥的老人,有時,血脂過高的中青年人也會出現。

40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現老年環,更應當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需要提醒的是,只有一部分高血脂患者會出現黃色瘤和老年環,沒有黃色瘤和老年環不代表沒有高血脂。因此,平時體檢中關注血脂水平十分重要。

血脂高不高,有個指標很重要

血脂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類脂,而膽固醇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膽固醇)之分。

其中,“壞”膽固醇升高危害最大,是血脂檢查的重要參考指標。它會在血管裡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斑塊不斷增大,使動脈逐漸狹窄甚至阻塞,就會引起心絞痛、心肌缺血等病。如果這些斑塊突然破裂脫落,更會迅速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儼然一枚枚埋在人們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據統計,我國血脂異常患者已突破2.2億。常應酬的“精英”、喜歡動物內臟的“吃貨”、不愛運動的“宅族”、嗜酒如命的“醉翁”,這4類人出現高血脂的風險較高。

其中,火鍋、燒烤在美食界的江湖地位難以撼動,動物腎(腰花)、肝、腦、心等隨之成了餐桌的常客,這給血脂升高帶來了隱患。

動物內臟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如100克豬腦的膽固醇含量就高達2000毫克,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的每天300毫克多了近6倍。

此外,吸菸、肥胖、絕經以後的女性和40歲以上的男性,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都是高血脂的高發人群,應關注血脂水平,一旦確診積極配合治療。

血脂高 喝雜錦蕎麥粥

材料:蕎麥50克、燕麥50克、小米30克、冬筍100克、胡蘿蔔半根、蘿蔔乾30克、紫菜(幹)30克、鹽少許、水適量。

做法:蕎麥、燕麥和小米洗淨後浸泡一晚;紫菜用冷開水泡開,胡蘿蔔削皮切絲,蘿蔔乾切粒;冬筍切成絲,用沸水焯後備用;鍋里加入水(約兩升),煮開後放入蕎麥、燕麥和小米一同煮熟,其間要不時用勺子攪拌鍋底。穀物煮軟後,可加入冬筍絲、蘿蔔乾粒、紫菜和胡蘿蔔絲,轉小火煮至全熟。最後加入少許鹽調味即成。

營養價值:紫菜屬海藻類,含有大量水溶性纖維,有助膽固醇排出體外,它還是礦物質硒的來源,這種營養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預防脂肪氧化,減少血脂聚積在血管壁上;蕎麥和燕麥裡的亞麻油酸,屬不飽和脂肪酸,經常食用有助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總體來說,血脂高的人可以常喝這款雜錦蕎麥粥。

每天一杯番茄汁可降血壓和血脂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人員牽頭的一項研究顯示,一天一杯番茄汁可能有助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人員招募184名男性和297名女性志願者,志願者人均每天飲用215毫升不加鹽的番茄汁,相當於不到1杯。結果發現,94名患高血壓或處於高血壓前期的志願者研究結束時血壓水平明顯低於一年前,平均收縮壓從141.2毫米汞柱降至137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從83.3毫米汞柱降至80.9毫米汞柱。依據美國心臟病協會指南,長期保持這樣的血壓降幅,二級高血壓患者有望降為一級高血壓患者。另外,127名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異常的志願者,一年後能對動脈造成傷害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顯降低。

這項研究顯示,番茄或番茄製品可能降低血壓、膽固醇水平,從而有益心血管健康。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因為番茄含有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和伽馬氨基丁酸。

加拿大研究顯示 多吃大豆降血脂

加拿大多倫多聖邁克爾醫院近期發表在《營養學雜誌》上的新研究顯示,大豆蛋白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此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出了將大豆從有益心臟健康食品清單中刪除的計劃,但研究人員仍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確定大豆究竟對心臟健康有益還是有害。他們綜合分析了46項相關薈萃試驗的數據,其中43項提供了關於總膽固醇的數據,41項考察了大豆蛋白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的影響。分析結果顯示,大豆蛋白使成年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了3%~4%。這一數值雖然較小,但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已能起到較顯著作用。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大衛·詹金斯博士說,儘管新研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比如納入的試驗數據仍需擴大等,但其結果可以證明,大豆蛋白與心臟健康存在密切關係。習慣於食用高飽和脂肪食物或肉類的人,如果能夠多吃一些豆製品,其膽固醇水平降低幅度會更加明顯。 “加拿大衛生部最近發佈了一項《食物指南》,強調加拿大人應當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這與我們新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 詹金斯博士建議,公眾應考慮將植物為基礎的飲食作為一種健康選擇。

健康人群也要定期查血脂

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達2.9億人,心血管病佔據中國居民死因構成的首位。在眾多危險因素中,膽固醇指標異常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專家提醒,健康人群也需定期進行血脂檢查防心梗。

“尤其要重視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會附著在血管壁上,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塊堵塞血管。一旦斑塊破裂或脫落,會在短時間堵塞血管,導致危及生命的急性心梗或腦中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老年病科張軼偉介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像沉默的“殺手”,不斷破壞血管的健康,卻沒有明顯症狀,一旦發生心梗或腦梗卻為時已晚。

張軼偉建議,健康人群定期檢查血脂,知曉自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評估患病風險,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6個月測量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測。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

高脂血症的治療

高脂血症的治療主要包含3方面:治療性生活方式改善、藥物治療和其他。在實施治療時,必須清楚高脂血症的治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把血脂降下來,而是為了防止和延緩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讓病人活得更好,活得更長。

治療性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脂血症防治最重要和基礎的措施,安全有效。飲食應因人而異,科學搭配,避免大魚大肉,但也不提倡“滴油不沾”,可適量飲酒,建議每天乙醇攝入男性不超過20-30克,女性不超過10-20克。維持體重在一個合適的範圍,一般來說中國人體重指數應控制在18-24,體重指數的計算公式為體重(kg)/身高2(cm)。粗略估計合適體重的方法為:合適體重(kg)=身高(cm)-105。提倡適度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運動量循序漸進,因人而異,最好能融入工作中和生活中。另外,戒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睡眠也是重要的。

[來源:人民網 編輯:可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