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為何能夠威震西域?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給出的評價比較中肯

眾所周知,唐朝是個尚武的時代,將星之多,真可謂是歷史上的奇觀。僅僅兩唐書所記載的“番將”就有數千人之多,涉及民族更是多達幾十個。何謂“番將”,其實很好理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少數民族將領。高仙芝就生活在這個將星雲集、武功非凡的歷史大背景之下,此人雖非漢人,但卻為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威震西域。那麼,高仙芝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不急,咱慢慢聊來。

高仙芝何許人也?

僅從名字來看,這位大神應該是漢人無疑,實際上,他不但不是漢人,還來自中原王朝的死敵:高麗。《舊唐書·高仙芝傳》原文是這樣記載的:

高仙芝,本高麗人也。父舍雞,初從河西軍,累勞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仙芝美姿容,善騎射,勇決驍果。少隨父至安西,以父有功授遊擊將軍。年二十餘即拜,與父同班秩。

這段話不難理解,簡要介紹了高仙芝的概況。說他是高麗人,父親叫做高舍雞,這名字聽起來非常高大上,“舍雞”,舍內有雞,難道是要兒子心切?當然,此為笑談,言歸正傳,高舍雞同志軍功比較突出,於是就位列安西四鎮的十大將軍之一。高仙芝長相俊美,善於騎射,武藝高強、勇敢果決,是個少見的將才。小時候他就隨自己的父親來到了安西一帶,因為他父親的軍功,他也就靠恩蔭取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官職——遊擊將軍。大家別隻看“遊擊將軍”四個字的表面意思就輕易給別人定性,遊擊跟現在所說的打游擊不是一個意思,這只是一種稱呼,乍一聽很牛掰,事實上,“遊擊將軍”在唐朝是個爛大街的官職,很多貴族子弟都有這個稱號。

高仙芝為何能夠威震西域?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給出的評價比較中肯

高仙芝

這段話總結一下就是:高仙芝這老兄來自高麗,是個典型的官二代,看他父親的表現,他家應該出自於高麗的王室後裔,也算是血統高貴了;除此之外,高仙芝還是個大帥哥,人長得帥,武藝還高強,放到今天,也是迷倒一大片小迷妹的主兒。可是,長得帥不見得就好欺負,人家不但帥,還夠狠。

突破自然障礙,孤兵深入屠滅小勃律國

當時的西域,分成了幾十個小國,而在西域角逐的勢力有三個:唐朝、大食、吐蕃。這三個國家可以說都處在強盛期。這麼一來,西域的小國日子也就比較難過了,今天投靠這個,明天投靠那個,哪個勢力都得罪不起。這個小勃律國本來是唐朝的一個小弟,持續進貢很多年了,唐朝對它也比較關照。可是,吐蕃的手伸得挺長,動不動就出兵帕米爾,先是征服了大勃律國,兵峰又直指小勃律國。如果小勃律國失陷,安西四鎮的西門就被打開了,不利於唐朝對西域的控制,所以,唐朝與吐蕃就因此事進行了好幾場較量,最終,吐蕃不敵,消停了一段時間。

高仙芝為何能夠威震西域?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給出的評價比較中肯

吐蕃軍示意

後來,吐蕃看硬的不行,就開始來軟的。經過吐蕃的一番威逼利誘,小勃律國的國王繼承人,也就是咱們所說的太子,娶了吐蕃的公主。如此一來,他們就成了親戚了,小勃律國就倒向了吐蕃的懷抱。更加令人坐不住的是,小勃律國的行為居然引起了連鎖反應,西域數十國居然都倒戈了,不再向唐朝納貢。一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怎麼可能受得了這個氣,於是,出征小勃律國就勢在必行,這就是這場戰爭的背景。

高仙芝為何能夠威震西域?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給出的評價比較中肯

唐朝騎兵

可是,話好說,事兒難做。坐在深宮裡的李隆基又不懂地理,哪裡知道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多麼惡劣。帕米爾高原海拔約五六千米,空氣稀薄、天氣多變,僅僅夏天和秋天還能勉強通過。去過高原的朋友都知道,一般人很難承受住在高原地區的劇烈運動,很容易出現呼吸困難、體力不支的情況。高仙芝率領著上萬軍隊,在這種海拔高度就要跋涉一個半月,又要保證後勤供應,又要保證軍隊的戰鬥力,難度可想而知。關於這段歷程的艱難,《新唐書》是這樣記載的:

仙芝乃自安西過拔換城,入握瑟德,經疏勒,登蔥嶺,涉播密川,逐頓特勒滿川,行凡百日。

僅僅行軍就走了上百天,真是難以想象,唐軍是如何克服後勤困難的。不管咋說,高仙芝的三路唐軍最終匯合於連雲堡,距離吐蕃佔領的娑勒城只有十幾裡了。娑勒城依山傍水,斬斷崖谷,編木為城,有守軍八九千人之多。如果不能出奇制勝,以勞擊逸,面臨堅城,實在是沒有多大把握,不過,高仙芝就是高仙芝,人家不是常人。他對地理非常熟悉,娑勒城邊上有一條大河,名曰娑勒河,河水流量很大,水流湍急,渡河難度較大,從這裡發動襲擊,肯定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於是,凌晨兩三點時,河流結冰,高仙芝率領唐軍悄悄渡過了河流,向城池發動了突然進攻。吐蕃守軍措手不及,很快便被斬殺五千餘人,俘虜一千餘人,其餘人作鳥獸散。

高仙芝為何能夠威震西域?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給出的評價比較中肯

攻城示意圖

攻取要塞之後,高仙芝乘勝前行,將軍隊中的三千老弱留下守城,其餘人跟隨高仙芝繼續前進。不久,阿弩越人懼怕唐軍,開城投降,也算高仙芝運氣不錯,如果再來一場血戰,恐怕他手下那點兵力真是夠懸。高仙芝在阿弩越城進行了補給,隨後派遣一千多騎兵先鋒立即突襲小勃律國,驚聞這個消息,小勃律國王和吐蕃公主狼狽逃入了山洞裡,無論如何都不敢出來。高仙芝帶領大軍抵達小勃律國後,立即斬殺了幾個親吐蕃的將領,並好言相勸小勃律國王,控制住了局面,一舉平定了小勃律國。有此一舉,西域眾小國又加入了牆頭草行列,紛紛倒向唐朝。

高仙芝為何能夠威震西域?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給出的評價比較中肯

騎兵衝鋒

20世紀初,英國探險家斯坦因沿著高仙芝大破吐蕃的路線進行了考察,發現沙哈德(也就是唐朝所說的連雲堡)的峽谷地形地貌與《舊唐書》的記載完全一致,斯坦因是這樣評價的:

高仙芝之功可與歐洲史上翻越阿爾卑斯山之著名軍事將領相提並論。(指的是漢尼拔)

由此可見,高仙芝的軍事才能真不是蓋的。咱就事論事,這次高仙芝能夠長途跋涉,一舉蕩平小勃律,真可謂是上應天時,下用地利。應天時,他能夠知曉處於夏日的娑勒河居然晚上會結冰,沒點兒天文知識還真不一定能懂;知地利,這個估計很多朋友都疑惑,長途奔襲,環境惡劣,他的後勤工作到底是如何保障的?其實,高仙芝對地形相當熟悉,他兵分三路,有兩路是經過物產豐富的地區,正好可以路上補充糧秣,第三路則靠近阿賴大道行軍,這條線路可以直抵唐朝控制大宛平原,糧食儲備充足,足以供應前方需求。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場遠程奔襲事實上是策劃非常周密的,高仙芝的軍事才能,一眼便能知高低。

高仙芝為何能夠威震西域?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給出的評價比較中肯

帕米爾高原

當然,高仙芝一生的戰功遠不僅僅是滅亡小勃律,由於篇幅限制,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當然,高仙芝也不是完人,他貪圖小利,不顧大義,在西域的名聲並不好,引起了諸國的極大不滿,這也為他日後的那場大敗埋下了伏筆。好了,今天咱就聊到這裡。

水平有限,出此拙文,還請方家多多批評,噴子請繞行。

我是貓叔,堅持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