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 大嘴讀史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詩人不知凡幾,但是,能在正史的個人傳記上留下詩句的卻很少。最起碼,李白和杜甫兩尊大神在個人傳記中都沒有任何作品的記錄,哪怕是一句。

同樣是唐朝,有一個在詩歌界名不見經傳的人,在他的傳記中卻有一整首詩。

據《舊唐書·高力士傳》記載,“上元元年八月,上皇移居西內甘露殿,力士與內官王承恩、魏悅等,因侍上皇登長慶樓,為李輔國所構,配流黔中道。力士至巫州,地多薺而不食,因感傷而詠之曰:‘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採。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

高力士不是個太監麼?太監也會作詩?白紙黑字,事實就擺在這裡。

高力士不但是個太監,而且是個好太監,他一生忠心耿耿,與唐玄宗李隆基不離不棄,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公元760年,一個壞太監李輔國把曾經叱吒風雲的唐玄宗李隆基遷往西宮,變相軟禁起來,李隆基身邊的高力士也被隨便安了個罪名,流放貴州。

高力士在去往貴州的路上,途經巫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懷化,當時俗稱“五溪”。

老高發現山上有很多薺菜,可是當地人根本不鳥。要知道,薺菜在長安、洛陽可都是論斤賣的,於是,高力士寫下了這首《感巫州薺菜》。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題材不是什麼高大上,詩句的遣詞造句也談不上驚世駭俗,平平淡淡,卻並不簡單。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寫的詩山上的薺菜,說的卻是自己,把自己誇成一把菜。

“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五溪的薺菜和中原的薺菜還是有些不一樣的,但滋味應該是一樣的,就像自己,做人的氣節,對君王的忠心還是一樣一樣的。(圖片裡有個錯別字。)

有描寫,有敘述,有表白,還通俗易懂,不錯的詩。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就像我們現在也不太相信太監會寫詩一樣,其實,古代人也這麼認為。

據《七修類稿》記載,“此詩見高適集中,《唐詩紀事》又入於高力士下。人以力士無集,因一高字誤入。殊不知力士曾貶永州、五溪其地也。況段柯古敘力士事證,亦有《詠薺》之作。高適但往還於山、陝、四川,未嘗至湖、湘間。此必力士之詩無疑。”

古人不相信這首詩是高力士所寫,因為都姓高,所以誤把這首詩收錄到邊塞詩人高適的詩集裡。(高適會不會很生氣?)

事實上,整個南方,高適一輩子只去過四川和江淮地區,根本沒有踏足過湖南。

所以,這首詩是高力士所作,毫無疑問。

從歷史上看,高力士不是太監作詩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後一個。

從高力士作《感巫州薺菜》往前一千年,還有一個閹人,也寫過一首詩,這首詩比高力士的詩更有名。

這首詩名叫《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這首《佳人歌》的作者是李延年,因為犯罪,被割掉了小雞雞。

李延年在服侍漢武帝的時候,把這首原創詩歌唱了出來,漢武帝說,你妹的,你就吹牛吧,這世上還有這等美女?我怎麼不知道?

李延年說,這就是我妹!於是,漢武帝的後宮裡多了一位李夫人。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但李延年也不是最早寫詩的太監,還有比他更早的。

《詩經·小雅》裡有一首《巷伯》。

原文如下: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zèn)人者,亦已大甚!

哆(chǐ)兮侈(chǐ)兮,成是南箕(jī)。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捷捷幡幡(fān),謀欲譖言。豈不爾受?既其女(rǔ)遷。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bì)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楊園之道,猗(yǐ)於畝丘。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譯文如下:

各種花紋多鮮明,織成多彩貝紋錦。那個造謠害人者,心腸實在太凶狠!

臭嘴一張何其大,如同箕星南天掛。那個造謠害人者,是誰給你作謀劃?

花言巧語嘰嘰喳,一心想把人來坑。勸你說話負點責,否則往後沒人聽。

花言巧語信口編,一心造謠又說謊。並非沒人來上當,總有一天要現相。

進讒的人竟得逞,被讒的人心意冷。蒼天蒼天你在上!管管那些害人精,多多憐憫被讒人!

那個造謠害人者,是誰為他出計謀?抓住這個害人精,丟給野外喂豺虎。豺虎嫌他不肯吃,丟到北方不毛土。北方如果不接受,還交老天去發落。

一條大路通楊園,楊園緊靠畝丘邊。我是閹人叫孟子,是我寫作此詩篇。諸位大人君子們,請君認真聽我言!

《巷伯》是一首政治抒憤詩,對搬弄是非的小人進行了細微的刻劃,同時也對這些人畫圈圈進行了詛咒。

在詩的結尾處,“寺人孟子,作為此詩”,留下了詩作者的身份和名字,這在《詩經》裡是比較罕見的。

寺人是一個官名,就是王宮裡服侍人的宦官,巷伯也是寺人的意思。

這裡的孟子和大家熟知的孟子當然不是一個人,就是對姓孟的人的尊稱。

讀了這首詩,我們可以猜測,一個姓孟的文人受到壞人的謠言陷害,受了宮刑,淪為服侍人的太監,對自己被搬弄是非的人陷害一直耿耿於懷。

所以,這個孟子是太監寫詩第一人。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太監寫詩的全盛時期是明朝中後期。

原本,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太監干政,不許太監讀書識字。不識字,當然就不會寫詩。但後來明宣宗朱瞻基為了對抗日漸做大的文官,把更多責任放到了太監身上。在宣德年間,開設內書堂,“教習內官監”,“自此內官始通文墨”。萬曆皇帝以後,更是鼓勵太監更進一步,“有餘力,學作對與詩可也”。

於是,太監詩人層出不窮,王翱、張維、楊友、呂憲、戴義、李學、龔輦、傅倫等等。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明朝劉若愚的《酌中志》,清朝錢謙益的《列朝詩集小傳》,朱彝尊的《明詩綜》都提到了太監詩人。

雖然這些太監詩人流傳下來的作品算不上什麼傳世佳作,但水平絕對不低。

這裡只舉一個栗子。

王翱是嘉靖時期御馬監的右監,和名臣王宗肅公王翱同名,他寫過一首《詠籠雀》——

曾入皇家大網羅,樊籠久困奈愁何。

徒于禁苑隨花柳,無復郊原伴黍禾。

秋暮每驚歸夢遠,春深空送好音多。

聖恩未遂銜環報,羽翮年來漸折磨。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讀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誰說太監不會寫詩?水平還不錯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