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中學,失落的傳奇!

高考 經濟 大學 政治 斷頭王后 2017-05-21

如果生命還剩下八年,你該怎麼辦?

當然是5年高考、3年模擬呀!

哈哈,我們是黃岡的題海戰術!

你們可真low啊!我們都是南通的資料,老實說別人省的不適合我們的情況!

如果我以後有了孩子,我可得讓他輕輕鬆的上學,不給他報班!

黃岡中學,失落的傳奇!

應試教育、題海戰術?這所學校曾是中國式教育的集大成者。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在“素質教育”成為共識的今天,人們不難對她做出價值判斷。

黃岡中學曾經是湖北省的驕傲,我們山區的幾乎所有的學習資料都來自於黃岡中學,幾乎是當做教科書一樣的存在。

而如今,這條路,似乎斷掉了。 黃岡中學是黃岡人民最大的驕傲,也是最大的希望

沿江大道東行,一側並沒有太多合乎市場邏輯的一線樓盤,未開發的土地倒是成群結隊。陰雲降臨,燈光昏暗,映照著一個略顯破舊的城市。

在我們印象中的好多記憶很奇怪,不管來自於什麼的名氣和榮耀,一座城或者一個人就夠了!聽說南京市的法國梧桐是因為宋美齡喜歡,蔣介石遍種了一城,尚且不知道這樣事情是真還是假,黃岡中學在黃岡,在湖北,在全國都有不一樣的名氣和榮耀。

而這一切,地理標識或是歷史印記,似乎都抵不過一座中學的名氣與榮耀。杭州除了西湖,還有淘寶,北京除了紫禁城,還有中關村。在當地人眼中,黃岡只有一座黃岡中學(亦稱黃高,下同)。即便只有這一處,足夠了。

語氣中,是少見的驕傲。

黃岡中學,失落的傳奇!

薄弱的經濟、擁擠的人口、出人頭地的願望。這是小城大校的“黃岡邏輯”。

同學,你是哪裡的?

黃岡中學的!

然後我們都開始崇拜,哎呀,黃岡中學的,好厲害哦!

幾多寒暑過去,年屆而立的我依然記憶猶新。

當時我們宿舍有一個女孩子,來自黃岡中學,儘管是留級的學生,儘管她高考的成績還沒有我們多,但是,我們把她依然當做是神一樣的存在。

快給我們講一講你們的課程?你們是怎麼上課的?你們覺得那些題目難嗎?我們覺得好難啊!一道題都不會做的感覺!你們學校的學生是不是全部都是要進清華北大的?

原諒我,在內心,我只認可清華北大!儘管我只在網上見過這所學校的樣子,在我心裡他就是最牛逼的!

她說“我是黃岡中學的差生,學習成績一直都不太好。”“黃岡中學就是一個光環,走到哪裡都很閃亮。不只在外面,本地人也會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你。”我已經習慣了你們這樣的崇拜。

這是黃岡中學的新校區,2006年正式啟用。7年間,這裡接待過無數取經團隊。即便是北上廣深的同行來到此處,都少不了一聲驚歎:“一座小城,竟有如此大校!”

黃岡中學,失落的傳奇!

黃岡模式的邏輯!

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卻擁有壯觀的學校,外人的情緒很難不受撩撥。甚至可以說,如果把高考成績比作“上層建築”,它已經動搖了“經濟基礎決定論”的根基。那些年,黃岡動輒包攬湖北文理科狀元,當地的經濟發展卻一直不溫不火,人均GDP常年位列湖北倒數,下轄的9個縣級行政區,有5個是國家級貧困縣。

“什麼祕密?什麼神話?扯淡!一個字,窮唄!”出租車司機一邊開著車,一邊用火爆的鄂東方言說著,“孩子不往外考,怎麼辦?像我一樣開出租車,一個月1000多元?”

我記得我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養而不讀書,如同養個豬”,在農村唯一的出路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黃岡這個地方,想要有更好的前途,而不是在巴掌大的地方待一輩子,有什麼路可走呢?讀書上大學,是最穩當的一條路。”“對很多人來說,如果不是進了黃高,恐怕不會有今天的日子。”

我們得承認一個事實,來自黃岡中學的同學是神一樣的存在。面對一名身上貼著特殊標籤的人,誰都願意說上幾句,拉拉關係。

偏、難、怪,或者還有準,是黃岡試卷的顯著特徵。在“教育學黃岡”的年代,全國各大高中都熱衷於在“黃岡出品”的模擬試卷中摸索高考密碼。做一遍黃岡試卷,可以察覺自身的不足,也能夠摧毀掉全部的自信。

甚至很多年過去,我依然會夢到當年考試的情景,“有時候就被嚇醒了,渾身是汗。”高考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你會感謝今天拼命的自己,今天不努力,明天加倍還!

我們高中的政治老師,在我們高考前100天動員大會上這樣講到“人家黃岡中學的比你們基礎好,他們都有很多同學挑燈夜戰,你們還有什麼心情不好好讀書?100天,可以改變你們很多,我相信你們中間有很多黑馬!”

在當地,“三苦”(老師苦教、學生苦學、家長苦幫)作為黃岡中學高考成功的訣竅,已為人熟知。“鯉魚跳龍門”也好,“知識改變命運”也罷,學生、校方和家長,為此目標所付出的超常努力,肩負的超常壓力,是一般人根本無法想象的。

“應試教育”的年代,小城尚能與大城一搏;“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城在大城面前,紛紛敗下陣來。在北大、清華,在浙大、中大,來自後發地區的寒門學子蹤影難覓。“窮二代”們逐漸喪失了一塊改變命運的重要陣地,階層自此更加固化,底層向上流動更加艱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任何上層建築,都需要與之匹配的經濟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黃岡的淪陷,“市中”不敵“省中”,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必然結果。而在倡導“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今天,相關部門必須從更高的角度,解決好效率與公平的問題,加大針對後發地區的教育投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