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民關注到淡定從容新高考讓校門口越來越平靜

一位資深教育線記者來自高考一線的蹲點手記

本報記者 沈蒙和
從全民關注到淡定從容新高考讓校門口越來越平靜

(2004年某高考考點外,擠得人山人海的送考家長。那時的人們衣著樸素,媽媽們還沒有穿旗袍的習俗。資料圖片)

從全民關注到淡定從容新高考讓校門口越來越平靜

2011年高考首日下暴雨,考點外都是打傘的家長,十分壯觀。 本報記者 吳煌 攝

好唏噓啊,參加高考報道已經15年了。

頭一天,我滿世界給杭城高中的校長和老師們打電話,想打聽下有啥特別的送考安排,收集採訪素材。得到的回覆基本都是:平靜送考。

有個校長琢磨半天,回了一條微信:“正常早讀晚自修直到6月6日下午,無活動無勵志一切照常,唯一口號:把高考當週考。算不算特別?”

恢復高考40多年,從當年“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到如今的“新高考”,從各考點的人山人海,到如今陪考家長越來越少,日漸冷清,折射的是高考生態和社會環境的變遷。

有人形容,如今的高考就像過年,記憶中的味道一年淡似一年。

的確。從校長、老師、家長到考生,他們越來越淡定從容。不淡定的,反而是像我這樣的老記者。

高考首日,我能採訪誰?

今年浙江的32萬高考生,應該是幸福的。高考首日,大部分天氣給力,交通給力,連作文題都給力——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麼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開放式的命題,富含人生哲理,相信每位考生都有很多話可說。

但作為一名記者,就沒這麼幸運了,差點面臨無題可寫的窘境。

昨天一大早赴考點蹲點之前,我相當忐忑,不知道拿什麼高考故事跟讀者交差。自從浙江實施新高考,高考現場日趨冷清,陪考家長越來越少,找幾個採訪對象都不容易。

這是我在高考考場外連續蹲點採訪15年的最大感受。

早上7點40分到達杭高貢院校區考點時,門口的交警、志願者和媒體記者的人數加起來,比考生和家長還多。一位同行告訴我,他早上6點40分來的,悲催地發現一個考生和家長都沒有。

如今的考生和家長,遠比大家想象中的淡定。

語文考試的開考時間是上午9點,考生8點30分進考場,校門更是一早就能進。結果等到8點15分,才在杭高門口看到第一波進考點的高峰,比早幾年至少晚了15分鐘。有幾個考生,直到8點40分才緩緩走來,看他們閒庭信步的樣子,圍觀群眾都急了。

一位送考媽媽在旁邊吐槽說,今年考生都這樣,女兒睡到早上7點,她去催了才起床。一家人折騰到7點30分出門,女兒一路上還不停拜託爸爸車開慢點,因為這樣可以在車上再睡會兒。反正現在高考只剩三門課,不著急……

考生的淡定,顯然影響到了家長。恰逢端午小長假,今年送考家長相比前兩年還要多些——畢竟大家都放假嘛,有空。但多數爸媽目送孩子進入考點後,便回家準備午飯了,滯留現場的寥寥無幾,要麼是家裡太遠,準備在考點外等孩子交卷出來,要麼就是被記者拉住了採訪。

我親眼看到一位穿旗袍的媽媽,在20分鐘內至少接受了三撥採訪。

在考點外,有故事的採訪對象,竟成了“稀缺品”。

考點外冷冷清清,等在那裡的應急車隊的幾位志願者司機,都有點百無聊賴,開始找認識的記者聊天。有位師傅做志願者多年,他跟我嘮叨當年送考的盛大場面。

以前年年都有考生忘帶准考證,他們載著一路飛奔回家取的事。“這兩年這種事少了,我們都快失業了。”這位師傅打趣說。

倒不是說近些年這樣的馬大哈沒了,而是相關部門為方便考生出臺了許多人性化措施。比如,允許忘帶准考證的考生先進考場考試,家長可直接去考試院補辦,在考試結束前拿到准考證趕回即可。

我印象最深的場景,是2013年。那年高考首日,下了場大雨,各考點門口又是人又是傘,看起來格外壯觀。那年是浙江異地高考實施的第一年,首批受益的984名外地考生和他們的家人也在送考人群中。

我對那一年高考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兩件事:一件遺憾,一件暖心。

遺憾的是,因為暴雨難行,在杭州人民職校考點,一名男生9點23分才趕到,無法進考場。這是我報道高考15年來,杭城唯一一個因遲到而錯過考試的考生。

暖心的是,因為大雨,無數考生和送考家長衣服、鞋子都溼透了。許多家長仔細替孩子擦去臉上的雨水,甚至轉身回家為孩子拿替換的衣服鞋子。餘杭高級中學一名高三男生,卻悄悄掏出一雙帆布鞋,遞給陪考的老爸,讓他趕緊換上。

昨天,我在考點外留心了許久,發現一直很忙碌的只剩下交警,一邊要指揮交通,一邊要為考生開道。

幾年前,他們喊的大抵都是:“家長們,請往兩邊讓一讓。”這兩年已經變成了:“各位記者朋友,請不要站到馬路上擋路。”

杭州下城區交警大隊慶春中隊的肖警官,昨天一大早就到杭高貢院校區考點外執勤。早已見慣高考送考場面的他說:“這幾年突發狀況越來越少,最近一次接到高考突發任務,還是在2016年。”

那天下午,一名考生大概因為午睡剛醒有點懵,到了考點門口才發現考試用具沒帶,當時距離開考還有20來分鐘,他家住在教工路。肖警官的一名同事趕緊騎車載上他回家去取,最後在開考鈴響之前送這名學生進了考場。

為啥如今高考氛圍越來越淡呢?新高考是主要原因。

原來語、數、外、文綜或理綜,想上第一批高校的優秀生還有自選模塊,5場考試涉及6門課,要考3天,考試內容多,時間長,影響面和關注程度自然大得多。現在3門選考科目已經提前有了著落,6月高考只剩語文、數學和外語三門,考生的壓力自然輕了。何況有過選考的經歷,相當於是小高考,考生對於高考這件事,已經習以為常。

昨天上午,我遇到一位剛保送杭十四中的男生,今年9月才讀高一,說是專程來感受高考氛圍的,結果有點小失落又有點小確幸:“高考原來沒想象中那麼緊張啊,那三年後我也不慌了。”

另一個原因是,這些年來,高考錄取率穩步上升,2018年已經達到93.02%,浙江學子的升學路越來越寬,而且國內國外都可以選,許多國外學校都承認高考成績。

看來看去,唯一年年有新花樣的就是高考助威團。大約七八年前,我在學軍中學西溪校區考點外,採訪到一對穿紅衣服的母女,說這是專門挑選的戰袍,就為討個好彩頭。她們還告訴我,因為某個運動品牌的標誌像“√”,表示正確,大受考生歡迎。這條消息後來成了高考熱門新聞。現在,紅色已經是送考老師的服裝標配,送考的媽媽們穿紅色旗袍的越來越多,表示“旗開得勝”。

今年還加了一件吉祥物:粽子,寓意“高中”。

高考助威團的加油口號更是花樣百出。今年我覺得最有趣也最有力的一句是:高考,盤他!

所以,各位考生,今天請繼續加油盤他!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句話:輕鬆,不輕鬆,都要進考場。有答案的考試,都不算難事。也送給所有為了未來努力的年輕人。

本報記者 沈蒙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