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章江、貢江兩條支流在贛州中心城區北部交匯成贛江,千里贛江第一城的贛州因此得名。這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古城,時至今日,贛州老城區仍舊保持著宋代的城市佈局特色以及眾多的宋代文史古蹟,因此贛州也被成為“江南宋城”。

從南門口沿著文清路一直往北走,從琳琅滿目的購物廣場到曲徑通幽的深宅僻巷,再到與江水相伴的宋代城牆,踩著周敦頤、蘇東坡或是辛棄疾的腳印,登樓遠眺,看城牆內外,或許你已經在徜徉中穿越千年。

古城牆上千古悠悠

悠悠古城牆,在江邊已經屹立了千年,它猶如一部的厚重典籍,負載著贛州歷史的滄桑,展現了贛州歲月的更迭。

贛州城牆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後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長13華里的城牆。現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建於北宋嘉佑年間,垛牆、炮城、馬面、城門保存完好,城牆上的各代紀年銘文數量和種類之多在全國來都很罕見,因此古城牆被稱為“宋城博物館”。

自己曾在贛州學習生活幾年,每逢閒暇時間都會去古城牆轉轉。偶有一次,發現一位耄耋老人用放大鏡在城牆上需找什麼,我跟隨老人一路,十分好奇便上去攀談,老人說他在尋找城磚上的文字。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有文字的城磚被稱為銘文磚,上面載有不同時代的不同內容,主要的是××年、××督造、××窯燒造等。據贛州市博物館調查統計,古城牆共有521種不同內容的銘文城磚,最早是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最晚的一種銘文磚記於民國四年(1915年)。

從西津門登上城樓眺望,城牆高低逶迤看不到盡頭,城牆外是一江清水,清水之外是山間田舍炊煙縹緲,城內街道星羅棋佈,商旅鱗次櫛比,宛若置身於《清明上河圖》之中。

這美如畫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或許當年蔣經國先生也是看中了城牆內外的風景,才將自己的官邸先建於城牆邊。蔣經國故居倚靠城牆,西臨章江,南臨鬱孤臺,仿俄式磚木結構建築是蔣經國先生親自主持修建,在故居花園內有蔣經國先生1941年栽下的白玉蘭,已經鬱鬱蔥蔥。除了蔣經國故居,從西津門往東依次還有鬱孤臺、八鏡公園、八鏡臺、龜角尾公園、古浮橋、壽量寺、文廟、皁兒巷等著名景點。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這座歷史悠久全長3668米的磚城牆,是一條歷史文化長廊,記載著贛州古城的興衰、嬗變;同時它也是贛州的守護神,至今還在為防洪做出突出貢獻。

古城牆的西門、湧金門、建春門內設有防水閘,每到洪汛期河水上漲至城樓下,為保護城區,閘門就會放下,一牆之隔就出現了兩種截然的景象,城外是洶湧澎湃,城內井然有序。

歲月如梭,往事如風,防洪守衛的要塞不見了軍士密佈,城牆上是約會的情侶、奔跑的孩童,城牆下是垂釣的老翁、行走的商販,古城牆被生活洗染,莊嚴下浸透著一些市井與悠閒。

鬱孤臺內家國情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深山聞鷓鴣。”八百年前,滿腔苦恨的辛棄疾站在鬱孤臺上,向北望,悵嘆出一聲家國情愁。

八百年的時光銜枚而走,鬱孤臺幾番修廢、廢修,還屹立在贛州城北的賀蘭山頂,憑欄遠眺的身影卻已作古。在一個淅淅瀝瀝的清晨,我帶著一份歷史的厚重來尋覓。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鬱孤臺位於贛州市西津路1號,一座鬱郁蒼蒼的山丘平地而起,山丘不高,拾近百節臺階而上,階梯兩旁是列隊的松木,階梯過半一尊辛棄疾挎著劍的銅像屹立,只見他目光凝重,西北望著長安。過銅像繼續向上攀爬,眼前便出現了一座高臺,聳立在蓊蓊鬱鬱的樹蔭間,高臺上一牌匾寫著“鬱孤臺”三個大字。

這是座三層重簷結構的樓臺,處在一處古城的角上,臺周皆甃以石,四圍有垣御風,門窗鏤花,飛簷高聳,顯得古樸而挺拔。鬱孤臺,原指臺子“隆阜鬱然,孤起平地數丈”,“鬱”和“孤”都是美意。步入閣樓內,一樓中間是江澤民同志書寫的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詞,龍飛鳳舞的筆鋒獨具一格。順著木質樓梯扶攔而上,第二樓則是一些有關鬱孤臺的名人書法詩詞,其中著名的有蘇東坡在贛州逗留期間,遊覽鬱孤臺,身臨“掰開章貢江流去,分得崆峒山色來”之景而詩興大發寫的《過虔州登鬱孤臺》。

登上三樓,這裡曾經是贛州城最高的所在。據說,古人登臨時,可以看到章江貢江宛若玉帶,繞城而流,之後交匯汩汩北流,景象壯闊。如今,一座座現代高樓充滿在視線裡。城區內縱橫的街道,櫛比的樓房,盡伏腳下。我向前方的江邊看去,幾棵大樹鬱鬱蔥蔥,高過樓頂,遮擋了遠眺的視野。

閣樓下來從側門出,沿著小路逶迤而去,一股芳香就在路上灌了過來,竹桃將山徑掩蔽,有時還伸出柔曼的臂膀來,獻給遊客一束豔麗的紅花,山上百鳥囀鳴,間夾著聲聲鷓鴣。拾級而下,穿過一座寫著“賀蘭山”的牌樓,這裡賀蘭山與中國西部的賀蘭山是否有聯繫,或者來源於岳飛《滿江紅》一詞中“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這一切無從考證。

從鬱孤臺出來,天空中還在下雨,我撐著傘走著,周邊沒有遊人,我孤獨地行著,腳步聲被細雨湮沒。風挾著雨絲吹到臉上,有著冰涼的滋味,在細雨中,鬱孤臺的家國情愁盡顯滄桑和幽怨。

八鏡臺下三江匯流

登高遠眺,只見章貢二水從山谷間奔流匯合,一路向北,消逝於浩渺煙波。此時此刻我幻想自己,長衫飄飄,憑欄而立,看著北進的激流,心懷天地,總想賦詩作序,奈何才疏學淺,無疾而終。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登高處為八鏡臺,臺有三層,全臺高28.5米,飛簷斗拱,畫樑朱柱,雄偉壯麗。它始建於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據說登上此臺,贛州八景一覽無餘,所以取名為“八鏡臺”。八鏡臺建成時,主持建造此臺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將登臺所見繪成《虔州八境圖》,請蘇東坡按圖題詩。蘇東坡“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燦然而笑,然而嘆矣。乃作詩八首,題之於圖上”。後來,蘇東坡貶官嶺南路經贛州時,親臨八境臺,在遍覽贛州的旖旎八景之後,深感原詩“未能道其萬一”,遂補作後序一篇。

時過境遷,城內八景也在不斷變化。下樓繞八境臺一週,可見八境臺城牆內側是八境公園,園內綠樹參天,亭臺樓閣掩影於濃濃密林之中,景緻頗有蘇州園林的別緻優雅。公園有湖泊,適逢週末,便有家長孩童、情侶泛舟於湖上,在湖周邊,參天樹下,時常會聽到絲竹琴瑟。

八鏡臺的北側腳下有一個半園型建築,有藏兵洞十八孔,頗似南京明代建築的中華門,這就是八景臺炮城,這個炮城有上下兩層,各層有藏兵洞18個,炮城開有槍眼、炮眼、瞭望孔,中間的平地可供軍士休息和進行軍事訓練。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從炮城底層一門洞穿行而出,即為龜角尾公園從空中俯瞰,贛州古城猶如一隻巨大的神龜浮游在水面之上,南門是龜頭,北門是龜尾。因此,章貢兩江的交匯處就被稱作“龜角尾”。相傳,客家先民南遷溯贛江而上就在龜角尾登陸。對客家人來說,龜角尾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為此,贛州人民在龜角尾興建了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安放了客家先民南遷紀念鼎。

龜角尾公園面對章江、貢江和贛江,地勢既開闊又平坦,靠在江邊的石雕欄杆上,看著江水遠去,感受清風徐來,是一件愜意無比的事。公園內幾棵蒼翠的古榕枝繁葉茂的矗立江,這幾棵榕樹站在江邊怕是有好幾百年了,它們一定見證了八鏡臺及八鏡臺下贛州城的滄海桑田。

浮橋兩岸不同人生

早晨或黃昏,來到建春門溜達,在朦朧的江霧裡或者金色的碧波上,都能看到淳樸居民在浮橋或趕路、或釣魚、或游泳,充滿著平和的生活氣息,柔和的場景中如詩如畫。

贛州三面臨江,古代因為河面較寬,河兩岸往來主要靠渡船。到宋代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為了方便與外面的溝通,於是就在章、貢兩河上先後建造鋪就了東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橋以溝通兩岸。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隨著交通發展,贛州古浮橋僅保存了建春門浮橋,又稱惠民橋。浮橋長約400米,由100多隻小舟板並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於宋乾道年間(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

浮橋連接章江的兩岸,一頭為贛州城,一頭為城郊鄉野,每逢早上開啟,浮橋上就開始熱鬧,有的腳步匆匆,有的愜意盎然,同一座浮橋上演繹著不同的人生。

從靠城一端上浮橋,先有魚市一座,每日有七八條漁船依附在浮橋邊,船頭上擺著各種各樣魚乾,有的船艙八九條大魚,有的船艙二三十斤小魚,槍條魚、沙甲子、石斑魚、河鰻……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魚,長得稀奇古怪,時常會吸引遊客買家的驚歎。置身魚市間,聽著土話的叫賣,浮橋多了一股生氣,一脈鮮活,這一條橋,一截江都被它點綴得生動起來。

穿過魚市,才真正的上了浮橋,近處江風徐徐,橋下水波粼粼,浮橋在二者合力下,左右搖擺著過了千年。沿著橋邊走,有一種都掉下江水的憂愁,但是不用擔心,在浮橋上一年四季,你都可以看到游泳愛好者,他們中間有男女老少,這在裡時常會聽到他們跳水救人的佳話。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搖晃的浮橋上最淡定的可能是垂釣的老翁,一張板凳一杯茶水一根魚竿,不管來往的人多吵鬧、魚兒上不上鉤,休閒的一坐就是一個下午。

走到浮橋中段,站立遠望,遠處堤岸下是洗衣的浣女,堤岸上楊柳依依,楊柳伴著城樓多少年依舊,城樓上下來往的人不知過了幾個輪迴,但生活還是那個味道,平靜柔和。

灶兒巷裡曲徑通幽

倚靠著古城牆,是贛州的老城,老城中有許多明清老街,這些老街因為贛江的航運,曾經商鋪林立,時光流轉,繁華不再,但是這些老街卻成為了這個城市的眼睛,積澱著這個城市的靈魂。

在這些老街中,灶兒巷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條巷子。沿著和平路向東,能夠看到由大理石製成的灶兒巷牌坊。站在牌坊下朝裡看,錯落有致的防火牆、幽幽青瓦,青瓦下是鵝卵石鋪就的通幽小路,身處其間,會不覺放慢腳步,街頭兩側的喧囂都被凝固,寧靜的巷子讓人不願去打破。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灶兒巷全長227.3米,曾是贛州最為繁華的地段,巷子保留著店鋪、作坊、賓館、民居等。建築風格包括贛南客家建築、徽派建築以及西洋式建築等流派,這體現出贛州曾經的繁華,文化多元。

巷子蜿蜒,看不到盡頭,不時挑著籮筐的人們、抱著孩童的夫人、騎著自行車的匠人從巷中深處走來,站著牌坊下久了,眼前也出現了迷離,彷彿會有宋人從巷中走出,與我對談。

走進灶兒巷不久,一個紅燈高掛、飛簷微翹、氣勢恢宏的建築吸引住人的眼球,其名為“董府”。這是一座三棟直進、多天井式建築,具有代表性特色的贛南建築,這座雕樑畫棟中式深宅大院氣派不凡,清一色的木板廂房,佈滿青苔的天井,小小的水井,雕花的窗戶,鬱鬱蔥蔥的鐵樹,牆上懸掛的贛州老照片靜候著你。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離董府不遠有個筠陽賓館。江西高安縣古稱筠陽,筠陽賓館實際上是高安籍商人興建的一座會館,其主要功能是作為高安人在贛州的聚集地。筠陽賓館是客家民居經典之作,賓館為三進兩天井的磚木結構建築物,館內18間客房門楣均刻有福、壽、祿等吉祥文字作為房號,體現了濃郁的客家親情。在灶兒巷中段有棵百年榕樹,榕樹下有座保育院,據說是當年蔣經國夫人蔣方良創辦。

古人智慧讓洪水無法侵襲的古城,蘇軾、辛棄疾曾為它寫詞


不覺中,就走到了灶兒巷盡頭,盡頭處是一扇石拱門,“皁兒巷”三個大字令人詫異,巷頭的“灶兒巷”為何巷尾成了“皁兒巷”。古時很多衙役住在這裡,而衙役統一穿的服裝是黑色服裝,叫皁色,所以有人把他們叫做皁役,他們住的地方就叫做“皁兒巷”,後來諧音就變成了“灶兒巷”。

走出灶兒巷,我沒有遇見宋人,也沒有遇見丁香一樣的姑娘,有的是歲月靜好裡的老嫗孩童,和古樸寧靜的小城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