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劇是流行在甘肅全省的一個新興劇種,原名“隴東道情”,是流傳在甘肅東部地區的一種皮影戲 。隴東道情起源於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紮根於隴東的漁鼓道情,逐漸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二股弦等樂器,衍化為皮影唱腔音樂。

隴劇是甘肅省一個新興的戲曲劇種。據老藝人的回憶,原為皮影戲,採用道情唱腔,名隴東道情。流傳於甘肅東部的環縣及曲子鎮一帶。因演出排場和活動方式均極簡便,全部箱具樂器一頭毛驢即可馱走,當地群眾又稱這種皮影班子為“一驢馱”。它的形成至早不超過清道光、咸豐年間。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一生從事隴東道情的改革活動,制定並改進了道情的音樂及聲腔,增添了四弦、笛吶和水梆子(梆鈴)等樂器,對道情藝術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此後道情唱腔又發展為東南西北4路,其中許元章、耿顥賢、史學傑、敬廷璽等藝人,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

"

隴劇是流行在甘肅全省的一個新興劇種,原名“隴東道情”,是流傳在甘肅東部地區的一種皮影戲 。隴東道情起源於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紮根於隴東的漁鼓道情,逐漸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二股弦等樂器,衍化為皮影唱腔音樂。

隴劇是甘肅省一個新興的戲曲劇種。據老藝人的回憶,原為皮影戲,採用道情唱腔,名隴東道情。流傳於甘肅東部的環縣及曲子鎮一帶。因演出排場和活動方式均極簡便,全部箱具樂器一頭毛驢即可馱走,當地群眾又稱這種皮影班子為“一驢馱”。它的形成至早不超過清道光、咸豐年間。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一生從事隴東道情的改革活動,制定並改進了道情的音樂及聲腔,增添了四弦、笛吶和水梆子(梆鈴)等樂器,對道情藝術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此後道情唱腔又發展為東南西北4路,其中許元章、耿顥賢、史學傑、敬廷璽等藝人,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

戲曲百科|甘肅獨有的傳統戲曲:隴劇

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文藝工作者運用道情形式編演街頭劇進行宣傳活動。1949年以後開展了對道情音樂的蒐集整理活動。1958年建立了專業隊伍,從事道情藝術全面的發掘、改革和提高工作,為皮影戲向舞臺劇的演變創造了條件。1959年大型古典戲曲《楓洛池》的編演,使隴東道情從實踐上具備了較完整的舞臺藝術規模,成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同年年底定名為隴劇,併成立了甘肅省隴劇團。


1、歷史淵源

隴劇的前身是流傳在甘肅環縣環江地帶的隴東道情。隴東道情歷史悠久,唐代隴東道情就建有道觀,道教音樂繁衍不斷,明清以來在道教音樂基礎上,民間藝人逐漸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了股弦等樂器,演變為以皮影形式流傳在隴東環縣、華池、慶陽一帶的隴東道情 [3] 。

請代同治年間,環縣著名道情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寧夏、內蒙、陝北以及當地流動演出多年,頗受群眾讚賞。解長春畢生致力於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藝的革新,將原來用的二股弦改為四股弦,在木梆上加個小銅鈴,每敲一下,梆鈴並響,稱為“水梆子”。在他的傳授和影響下,人才輩出,隴東道情進入興盛時期。

清末民初,根據地域條件的不同和藝人們的不同條件和特點,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唱腔流派。環縣南部流行的唱腔委婉細膩,清新流暢,長於抒情,代表藝人有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史學傑、敬廷璽、敬乃良、馬召川等。環縣北部流傳的唱腔質樸沉厚,高昂激越,長於敘事,代表藝人有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徐元璋、魏元壽、樑世倉等。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革命文藝工作者,在利用隴東道情進行宣傳鼓動工作的同時,對隴東道情進行了初步蒐集和整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甘肅省文化部門先後於1952年、1958年和1963年三次組織大批戲曲、音樂工作者,對隴東道情進行了系統的蒐集、整理,共徵集到劇本六十二本,各路藝人唱腔二百餘段,曲牌一百四十六首,打擊樂譜五十四種,民歌六十二首,錄音資料達三千一百二十米,並彙編成《隴東道情》一書,以及《隴東道情年考譜系表》等重要資料。

隴東皮影走上舞臺最早的是以演唱形式出現的。1956年全國民族民間舞蹈會演,甘肅代表團的史學傑、徐元璋、敬廷璽、趙建吉等老藝人,以坐唱形式在懷仁堂演唱了隴東道情《二姐娃做夢》,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其他領導人的稱讚和鼓勵。l957年慶陽縣秦劇團以真人在舞臺上試驗演出了《劉巧兒》、《殺廟》。

1958年環縣秦劇團試驗演出了《金碗釵》、《高山流水》、《挑女婿》、《三裡灣》、《殺廟》等劇目。甘肅省秦劇團在1958年西北五省(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的隴東道情傳統劇目《二姐思春》、《吵宮》和新編現代劇目《六姑娘》、《最後的鐘聲》等小戲,獲得好評。

1959年成立了甘肅省隴東道情劇團,演出了大型歷史劇《楓洛池》,進京參加了國慶十週年獻禮演出活動,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等領導人觀看了演出,首都文藝界知名人士對道情劇的誕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確認了這一新的戲曲劇種。

此後,甘肅省隴劇團帶著《楓洛池》、《旌表記》等劇目赴華北、華東、西北等大中城市和地區交流演出,擴大了隴劇的影響。除甘肅省隴劇團外,l965年在祁連秦劇團基礎上組建起酒泉地區隴劇團(1969年解散)。

l979年將原環縣文工團改建為環縣隴劇團,1981年成立慶陽地區隴劇團。省內各地秦劇團也多有演出隴劇者。另外,甘肅省藝術學校還設有隴劇班,先後培養了三期學員。

"

隴劇是流行在甘肅全省的一個新興劇種,原名“隴東道情”,是流傳在甘肅東部地區的一種皮影戲 。隴東道情起源於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紮根於隴東的漁鼓道情,逐漸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二股弦等樂器,衍化為皮影唱腔音樂。

隴劇是甘肅省一個新興的戲曲劇種。據老藝人的回憶,原為皮影戲,採用道情唱腔,名隴東道情。流傳於甘肅東部的環縣及曲子鎮一帶。因演出排場和活動方式均極簡便,全部箱具樂器一頭毛驢即可馱走,當地群眾又稱這種皮影班子為“一驢馱”。它的形成至早不超過清道光、咸豐年間。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一生從事隴東道情的改革活動,制定並改進了道情的音樂及聲腔,增添了四弦、笛吶和水梆子(梆鈴)等樂器,對道情藝術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此後道情唱腔又發展為東南西北4路,其中許元章、耿顥賢、史學傑、敬廷璽等藝人,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

戲曲百科|甘肅獨有的傳統戲曲:隴劇

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文藝工作者運用道情形式編演街頭劇進行宣傳活動。1949年以後開展了對道情音樂的蒐集整理活動。1958年建立了專業隊伍,從事道情藝術全面的發掘、改革和提高工作,為皮影戲向舞臺劇的演變創造了條件。1959年大型古典戲曲《楓洛池》的編演,使隴東道情從實踐上具備了較完整的舞臺藝術規模,成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同年年底定名為隴劇,併成立了甘肅省隴劇團。


1、歷史淵源

隴劇的前身是流傳在甘肅環縣環江地帶的隴東道情。隴東道情歷史悠久,唐代隴東道情就建有道觀,道教音樂繁衍不斷,明清以來在道教音樂基礎上,民間藝人逐漸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了股弦等樂器,演變為以皮影形式流傳在隴東環縣、華池、慶陽一帶的隴東道情 [3] 。

請代同治年間,環縣著名道情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寧夏、內蒙、陝北以及當地流動演出多年,頗受群眾讚賞。解長春畢生致力於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藝的革新,將原來用的二股弦改為四股弦,在木梆上加個小銅鈴,每敲一下,梆鈴並響,稱為“水梆子”。在他的傳授和影響下,人才輩出,隴東道情進入興盛時期。

清末民初,根據地域條件的不同和藝人們的不同條件和特點,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唱腔流派。環縣南部流行的唱腔委婉細膩,清新流暢,長於抒情,代表藝人有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史學傑、敬廷璽、敬乃良、馬召川等。環縣北部流傳的唱腔質樸沉厚,高昂激越,長於敘事,代表藝人有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徐元璋、魏元壽、樑世倉等。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革命文藝工作者,在利用隴東道情進行宣傳鼓動工作的同時,對隴東道情進行了初步蒐集和整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甘肅省文化部門先後於1952年、1958年和1963年三次組織大批戲曲、音樂工作者,對隴東道情進行了系統的蒐集、整理,共徵集到劇本六十二本,各路藝人唱腔二百餘段,曲牌一百四十六首,打擊樂譜五十四種,民歌六十二首,錄音資料達三千一百二十米,並彙編成《隴東道情》一書,以及《隴東道情年考譜系表》等重要資料。

隴東皮影走上舞臺最早的是以演唱形式出現的。1956年全國民族民間舞蹈會演,甘肅代表團的史學傑、徐元璋、敬廷璽、趙建吉等老藝人,以坐唱形式在懷仁堂演唱了隴東道情《二姐娃做夢》,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其他領導人的稱讚和鼓勵。l957年慶陽縣秦劇團以真人在舞臺上試驗演出了《劉巧兒》、《殺廟》。

1958年環縣秦劇團試驗演出了《金碗釵》、《高山流水》、《挑女婿》、《三裡灣》、《殺廟》等劇目。甘肅省秦劇團在1958年西北五省(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的隴東道情傳統劇目《二姐思春》、《吵宮》和新編現代劇目《六姑娘》、《最後的鐘聲》等小戲,獲得好評。

1959年成立了甘肅省隴東道情劇團,演出了大型歷史劇《楓洛池》,進京參加了國慶十週年獻禮演出活動,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等領導人觀看了演出,首都文藝界知名人士對道情劇的誕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確認了這一新的戲曲劇種。

此後,甘肅省隴劇團帶著《楓洛池》、《旌表記》等劇目赴華北、華東、西北等大中城市和地區交流演出,擴大了隴劇的影響。除甘肅省隴劇團外,l965年在祁連秦劇團基礎上組建起酒泉地區隴劇團(1969年解散)。

l979年將原環縣文工團改建為環縣隴劇團,1981年成立慶陽地區隴劇團。省內各地秦劇團也多有演出隴劇者。另外,甘肅省藝術學校還設有隴劇班,先後培養了三期學員。

戲曲百科|甘肅獨有的傳統戲曲:隴劇

2、行當流派

隴劇是由皮影戲隴東道情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搬上舞臺的新劇種。隴東道情原無腳色行當,是由影人的不同造型,標示行當的不同,因此,隴劇上舞臺後,不像其它大劇種有自己的腳色行當傳統可繼承,而是在無章可循的情況下,經過邊實踐、邊摸索、邊研究,逐漸創立了自己劇種的腳色行當。隴劇腳色行當的來源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參照、模仿隴東道情皮影人的人物造型與皮影表演動作,創立了大體的行當分類和特性。

二、隴劇搬上舞臺後,除少量改編演出了道情原有的傳統劇目外,大量演出的劇目是移植其它劇種的,如蕭仙戲、京劇、越劇、崑曲、川劇等。在排練這些劇目時,多參照原劇種的行當,相對應的設置隴劇的行當,並吸收、融化那些劇種行當的表演身段,充實、豐富隴劇的行當。

三、根據新創作劇目的內容、劇中人物的不同類型、身份、年齡、性格等,參照一般戲曲腳色行當的規範,設置較為適合或接近的行當來表演。如隴劇第一齣戲《楓洛池》的腳色行當,就是按照這樣的方法將簡人同設計為小生,杜若義設計為武生,鄔飛霞、馬瑤草設計為小旦,牛貴設計為官衣醜,樑冀設計為大花臉。

四、在隴劇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表現和突出隴劇這一地方劇的特色,根據隴劇音樂細膩、優雅、纏綿、抒情的特色,決定了以發展“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在表演上以“三小”為中心。因此,在行當的建立上,確立了以“三小”為主兼顧其它的腳色行當體制。在“三小”行當的創建中,除了選擇其他劇種(主要是越劇、川劇、京劇等)有關這些行當的表演適合隴劇需要的程式以外,著重從民間藝術,特別是隴東秧歌、社火等表演中,提煉、規範、創造出隴劇“三小”行當的表演程式,如“地遊子步”、“風擺柳步”等等。

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隴劇的腳色行當已初具規模,他的主要行當有:生行:包括小生、鬚生、老生;旦行:包括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等;淨行:分大妝與二淨兩行;醜行;分官衣醜、公子醜與小丑等,均以粉底定妝,勾畫醜臉妝扮。

"

隴劇是流行在甘肅全省的一個新興劇種,原名“隴東道情”,是流傳在甘肅東部地區的一種皮影戲 。隴東道情起源於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紮根於隴東的漁鼓道情,逐漸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二股弦等樂器,衍化為皮影唱腔音樂。

隴劇是甘肅省一個新興的戲曲劇種。據老藝人的回憶,原為皮影戲,採用道情唱腔,名隴東道情。流傳於甘肅東部的環縣及曲子鎮一帶。因演出排場和活動方式均極簡便,全部箱具樂器一頭毛驢即可馱走,當地群眾又稱這種皮影班子為“一驢馱”。它的形成至早不超過清道光、咸豐年間。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一生從事隴東道情的改革活動,制定並改進了道情的音樂及聲腔,增添了四弦、笛吶和水梆子(梆鈴)等樂器,對道情藝術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此後道情唱腔又發展為東南西北4路,其中許元章、耿顥賢、史學傑、敬廷璽等藝人,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

戲曲百科|甘肅獨有的傳統戲曲:隴劇

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文藝工作者運用道情形式編演街頭劇進行宣傳活動。1949年以後開展了對道情音樂的蒐集整理活動。1958年建立了專業隊伍,從事道情藝術全面的發掘、改革和提高工作,為皮影戲向舞臺劇的演變創造了條件。1959年大型古典戲曲《楓洛池》的編演,使隴東道情從實踐上具備了較完整的舞臺藝術規模,成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同年年底定名為隴劇,併成立了甘肅省隴劇團。


1、歷史淵源

隴劇的前身是流傳在甘肅環縣環江地帶的隴東道情。隴東道情歷史悠久,唐代隴東道情就建有道觀,道教音樂繁衍不斷,明清以來在道教音樂基礎上,民間藝人逐漸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了股弦等樂器,演變為以皮影形式流傳在隴東環縣、華池、慶陽一帶的隴東道情 [3] 。

請代同治年間,環縣著名道情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寧夏、內蒙、陝北以及當地流動演出多年,頗受群眾讚賞。解長春畢生致力於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藝的革新,將原來用的二股弦改為四股弦,在木梆上加個小銅鈴,每敲一下,梆鈴並響,稱為“水梆子”。在他的傳授和影響下,人才輩出,隴東道情進入興盛時期。

清末民初,根據地域條件的不同和藝人們的不同條件和特點,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唱腔流派。環縣南部流行的唱腔委婉細膩,清新流暢,長於抒情,代表藝人有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史學傑、敬廷璽、敬乃良、馬召川等。環縣北部流傳的唱腔質樸沉厚,高昂激越,長於敘事,代表藝人有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徐元璋、魏元壽、樑世倉等。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革命文藝工作者,在利用隴東道情進行宣傳鼓動工作的同時,對隴東道情進行了初步蒐集和整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甘肅省文化部門先後於1952年、1958年和1963年三次組織大批戲曲、音樂工作者,對隴東道情進行了系統的蒐集、整理,共徵集到劇本六十二本,各路藝人唱腔二百餘段,曲牌一百四十六首,打擊樂譜五十四種,民歌六十二首,錄音資料達三千一百二十米,並彙編成《隴東道情》一書,以及《隴東道情年考譜系表》等重要資料。

隴東皮影走上舞臺最早的是以演唱形式出現的。1956年全國民族民間舞蹈會演,甘肅代表團的史學傑、徐元璋、敬廷璽、趙建吉等老藝人,以坐唱形式在懷仁堂演唱了隴東道情《二姐娃做夢》,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其他領導人的稱讚和鼓勵。l957年慶陽縣秦劇團以真人在舞臺上試驗演出了《劉巧兒》、《殺廟》。

1958年環縣秦劇團試驗演出了《金碗釵》、《高山流水》、《挑女婿》、《三裡灣》、《殺廟》等劇目。甘肅省秦劇團在1958年西北五省(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的隴東道情傳統劇目《二姐思春》、《吵宮》和新編現代劇目《六姑娘》、《最後的鐘聲》等小戲,獲得好評。

1959年成立了甘肅省隴東道情劇團,演出了大型歷史劇《楓洛池》,進京參加了國慶十週年獻禮演出活動,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等領導人觀看了演出,首都文藝界知名人士對道情劇的誕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確認了這一新的戲曲劇種。

此後,甘肅省隴劇團帶著《楓洛池》、《旌表記》等劇目赴華北、華東、西北等大中城市和地區交流演出,擴大了隴劇的影響。除甘肅省隴劇團外,l965年在祁連秦劇團基礎上組建起酒泉地區隴劇團(1969年解散)。

l979年將原環縣文工團改建為環縣隴劇團,1981年成立慶陽地區隴劇團。省內各地秦劇團也多有演出隴劇者。另外,甘肅省藝術學校還設有隴劇班,先後培養了三期學員。

戲曲百科|甘肅獨有的傳統戲曲:隴劇

2、行當流派

隴劇是由皮影戲隴東道情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搬上舞臺的新劇種。隴東道情原無腳色行當,是由影人的不同造型,標示行當的不同,因此,隴劇上舞臺後,不像其它大劇種有自己的腳色行當傳統可繼承,而是在無章可循的情況下,經過邊實踐、邊摸索、邊研究,逐漸創立了自己劇種的腳色行當。隴劇腳色行當的來源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參照、模仿隴東道情皮影人的人物造型與皮影表演動作,創立了大體的行當分類和特性。

二、隴劇搬上舞臺後,除少量改編演出了道情原有的傳統劇目外,大量演出的劇目是移植其它劇種的,如蕭仙戲、京劇、越劇、崑曲、川劇等。在排練這些劇目時,多參照原劇種的行當,相對應的設置隴劇的行當,並吸收、融化那些劇種行當的表演身段,充實、豐富隴劇的行當。

三、根據新創作劇目的內容、劇中人物的不同類型、身份、年齡、性格等,參照一般戲曲腳色行當的規範,設置較為適合或接近的行當來表演。如隴劇第一齣戲《楓洛池》的腳色行當,就是按照這樣的方法將簡人同設計為小生,杜若義設計為武生,鄔飛霞、馬瑤草設計為小旦,牛貴設計為官衣醜,樑冀設計為大花臉。

四、在隴劇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表現和突出隴劇這一地方劇的特色,根據隴劇音樂細膩、優雅、纏綿、抒情的特色,決定了以發展“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在表演上以“三小”為中心。因此,在行當的建立上,確立了以“三小”為主兼顧其它的腳色行當體制。在“三小”行當的創建中,除了選擇其他劇種(主要是越劇、川劇、京劇等)有關這些行當的表演適合隴劇需要的程式以外,著重從民間藝術,特別是隴東秧歌、社火等表演中,提煉、規範、創造出隴劇“三小”行當的表演程式,如“地遊子步”、“風擺柳步”等等。

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隴劇的腳色行當已初具規模,他的主要行當有:生行:包括小生、鬚生、老生;旦行:包括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等;淨行:分大妝與二淨兩行;醜行;分官衣醜、公子醜與小丑等,均以粉底定妝,勾畫醜臉妝扮。

戲曲百科|甘肅獨有的傳統戲曲:隴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