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60年,“被迫”退位,老眼昏花還不肯交出實權,乾隆帝:真實

文/花開無田

古代帝王的內心有一個不約而同的共識,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帝位生涯可以延續一生,清心寡慾對他們來說如同浮雲,牢牢地握緊天下權柄才是王道。事實證明,沒有哪一位皇帝願意在活著的時候,將代表著天下之主的皇位拱手相讓,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聖明如唐太宗,晚年也是希冀長生,丹藥不離身;清朝的乾隆皇帝也不例外,縱使他即位之初想要跳過這個怪圈,仍舊沒有實現自己最初的想法。

1735年,乾隆帝舉行繼位大典,在焚香禱告的時候,他提起祖父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倘若老天保佑,自己也能夠像祖父那樣在位六十年,將會立即傳位皇子,歸政賦閒。乾隆帝沒有想到一語成讖,自己真的硬生生地活到八十八歲,達到歷代帝王壽命之最。

在位60年,“被迫”退位,老眼昏花還不肯交出實權,乾隆帝:真實

乾隆帝繼位的時候才剛剛二十五歲,意氣風發、年輕力壯的年紀,對皇帝這項工作躍躍欲試,繼位時的心情格外舒暢。然而乾隆帝上面所說的話並非出自本心,很大一部分源於儒學經典對他的薰陶,堯舜禪讓的事情揮散不去。作為以儒學治國的封建帝王,乾隆帝必須要表現出對禪讓的極大熱情,即使內心再怎麼心不甘情不願。親政後的乾隆帝嚐到君臨天下的甜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兩句話最能表現出乾隆帝興奮無比的心理狀態。面對權力帶給自己的一切,乾隆帝的想法日益改變,他開始迷戀起唯我獨尊的感覺,醉心於至高無上的帝王權力。

早在1760年,五十歲的乾隆帝就跟大臣們立下約定,只要自己的生母崇慶皇太后還健在,他就要履行皇帝的責任,絕口不提傳位之事。當然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乾隆帝六十歲的時候,下令修葺寧壽宮用來安享晚年,並假模假樣地說,等將來退位就住在這裡休養。

在位60年,“被迫”退位,老眼昏花還不肯交出實權,乾隆帝:真實

1772年,乾隆帝向諸皇子談及傳位的事情,可是說歸說,在實際活動中,他總是竭盡所能地對傳位之事採取避而不及的消極態度。

1777年,八十多歲的崇慶皇太后去世,乾隆帝避免傳位的藉口消失,立儲退位的討論再次搬到朝堂上來。伴隨著年紀一天天地增長,乾隆帝預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日益惡化,老年病患接踵而至。關節炎的疼痛讓乾隆帝連臺階都不敢邁,偏偏紫禁城的臺階數不勝數,連乾隆帝一向引以為傲的射箭活動,都不得不倉促停止下來。晚年的乾隆帝神經衰弱,在許多個不眠的夜裡輾轉反側,直到天空泛起第一縷晨光。精神不振的乾隆帝記憶力衰退,身體變得虛弱,根本沒有精力處理國事,心情煩躁的乾隆帝望著堆積如山的奏摺惱怒異常,常常破口大罵。健康狀況的不斷惡化讓乾隆帝有心無力,他開始想起即位之初做出的諾言,歸政成了他的首要信念,退位不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

在位60年,“被迫”退位,老眼昏花還不肯交出實權,乾隆帝:真實

1795年,乾隆帝在繼位六十週年之際,召集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當眾派人取出藏在乾清宮匾額後的立儲密旨,宣佈立十五子顒琰為皇太子。乾隆帝的舉動沒有引來太大反響,反倒把和珅嚇得魂不附體,因為太子最不待見的就是他。和珅急忙跪下委婉勸阻,表示堯舜傳位的時候都是一百歲,皇上將來必定比堯舜長壽,希望乾隆帝可以再在位二十年。然而縱使和珅口若懸河、妙語生花,拿定主意的乾隆帝始終不肯改動,執意要將帝位傳給太子。

此時的和珅才算明白,乾隆帝是真的將大權交出去了,眼見事情無法挽回,和珅急忙跑到太子那裡賀喜。恭維的話一遍又一遍,口乾舌燥的和珅依舊沒有換來太子的笑臉,自討沒趣的和珅只得悻悻而歸。事實證明,和珅對太子的示好有些遲,但和珅也不至於卑躬屈膝,因為乾隆帝只是在名義上將皇位遞給了太子。早在十月份,乾隆帝就對次年的傳位大典做出規劃,退位後稱太上皇,但仍可以自稱朕,諭旨仍具有權力效應,太上皇地位比皇帝高一等,太上皇的壽辰稱作萬萬壽。

在位60年,“被迫”退位,老眼昏花還不肯交出實權,乾隆帝:真實

1796年,乾隆帝的傳位大典在太和殿舉行,當一切儀式進行完畢後,乾隆帝卻死抱著玉璽不肯交給顒琰,這一戲劇性的場面令人啼笑皆非。好不容易等到傳位大典完畢,嘉慶帝如願以償地繼位,這位步入中年的皇帝卻並不開心。他不僅要面對全國各地紛繁複雜的政務,還要對和珅假意親近,最為主要的還有不肯鬆手的老父親。

民間有句俗語,乾隆帝活一日,和珅也就活一日,生動地表現出乾隆帝對和珅的信任和寵愛。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從1796年到1799年,乾隆帝做了整整三年的太上皇,他以訓政名義繼續掌握清朝朝政,嘉慶帝是個孝順兒子,對乾隆帝唯命是從。乾隆帝做太上皇的第二年,湖北發生白蓮教動亂,湖北撫督撫向嘉慶帝呈上奏摺,起初嘉慶帝不把這次動亂當回事,著手下令湖北巡撫惠齡辦理剿匪事宜,可沒想到動亂愈演愈烈。嘉慶帝這才亂了陣腳,急忙將事情告知乾隆帝,這時的乾隆帝說話含含糊糊,口齒不清,只有一旁的和珅能夠聽懂。嘉慶帝和乾隆帝的對話,中間都會隔著一個和珅,用來充當兩個皇帝之間的高級翻譯。年老昏花的乾隆帝迷信邪術,常常喃喃自語、振振有詞,詛咒白蓮教領袖不得好死,昏聵之狀可想而知。

在位60年,“被迫”退位,老眼昏花還不肯交出實權,乾隆帝:真實

乾隆帝對朝廷官員的奏摺格外看重,早先就表示太上皇的奏摺要比皇帝高一格,可沒想到還是有人撞了槍口。這個人就是湖廣總督畢沅,他的奏摺沒有按照規格寫,惹得乾隆帝龍顏大怒,專門降職斥責,差點交給吏部論處。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一件小事,可在乾隆帝的眼裡,這就是冒犯他最高天威的表現。嘉慶帝作為皇帝,掌握的權力也就是主持祭祀等禮儀性的活動,實質性的治國理政其實還是在乾隆帝的手裡牢牢攥著。哪怕嘉慶帝想要升自己的老師為內閣大學士,都不能隨心所欲,乾隆帝認為嘉慶帝是在佈施恩澤,拉攏朝臣結黨,妄圖奪自己的權。乾隆帝的專權擅斷讓嘉慶帝繼位初期如履薄冰,生怕會惹得父親龍顏大怒,帝位隨時不保。

在位60年,“被迫”退位,老眼昏花還不肯交出實權,乾隆帝:真實

1798年,嘉慶帝的好日子終於來臨,因籌辦征剿白蓮教起義軍的乾隆帝,終因心力交瘁患病不起。第二年年初,乾隆帝強撐著身體接受百官朝賀,同時豎起耳朵聽取前方征剿白蓮教的戰況,他迫切希望能夠有封連連告捷的戰報。可惜乾隆帝沒有等到鎮壓白蓮教獲勝的喜訊,病情的日益加重讓乾隆帝口吐鮮血,自感大限將至。1799年,八十九歲的乾隆帝握著嘉慶帝的手久久不能放開,臨終前仍念念不忘白蓮教對江山社稷的威脅,他回想起過去的一生,忍不住老淚縱橫。乾隆帝最終沒有等來自己的九旬壽禮,他遙指南方示意勿忘白蓮教之患,隨後帶著無限的遺憾溘然長逝。而皇權,對權利的迷戀,也無不體現著人性的真實一面,即便是在位60年,太上皇2年,也正如歌曲所唱“我還想再活五百年”。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