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新城的光榮與夢想——寫在南昌紅谷灘新區開發建設十五週年之際

贛江 城市規劃 光榮與夢想 經濟 人民網 2017-06-01

20餘年前的一個構想,讓南昌城市建設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一江兩岸。位於贛江西岸的紅谷灘無疑是一顆最璀璨的明珠。

站在八一大橋橋頭眺望,綠地雙子塔、摩天輪、秋水廣場等一個個南昌新地標躍入眼簾,贛江中大道上車水馬龍、流光溢彩,它們都在默默訴說著這座新城的現代與繁華。

初入南昌的新人,何曾想到,15年前,眼前的這片繁華之地上還是一片灘塗。

抽沙造地,臥龍騰空躍;荒灘築城,高樓拔地起。2002年5月15日,紅谷灘新區誕生後,一批不畏艱辛、勇於創新的紅谷灘人,勇往直前、奮臂揮汗,他們用15年的時間,書寫了一座新城的光榮與夢想。

規劃大融合 管大管小管長遠

2017年5月14日晚,也就是紅谷灘新區掛牌成立15週年前夕,贛江之濱的摩天輪廣場上,歌聲嘹亮、舞步歡快,新區幹部群眾在舞臺上盡情表達他們追尋了15年的“紅谷夢”。

一批紅谷灘建設者們付諸努力,15年來,新區不斷“長大”,從最初的4.28平方公里到50平方公里,再到現在的175平方公里;15年來,新區不斷“長高”,從原來的低矮平房到高達303米的“雙子塔”拔地而起。

15年來,紅谷灘日新月異,不變的是對規劃的堅守——

18年前的11月12日、13日,南昌市規劃局在江西日報、南昌日報公開向社會徵集紅谷灘新區規劃設計方案。12月18日、19日,南昌市規劃局召開紅谷灘規劃方案評審會,聘請國內外多名規劃專家,就方案進行評審。12月25日,南昌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了市規劃局組織編制及評審的情況彙報,並同意由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總院在8個徵集方案的基礎上,綜合出一個優化方案。這個優化方案,可謂是兼容了眾家之長。南昌的新行政區、新商務區、新文化區、新生活區、新商業區和新休閒中心——15年來,當初的規劃一一得到實現。

“用一流的規劃理念、一流的建設標準,把新區建設成代表南昌未來水平和實力的標誌性區域。”紅谷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亮說,紅谷灘的建設者們一直不忘初心,一任接著一任幹,將新區建設成了全省最具代表性的新城市中心。

富規劃,窮建設。2012年,站在建成區10年建設經驗的肩膀上,新區適時啟動了“二次開發”——建設九龍湖新城。九龍湖新城的最大特色就是堅持了“反規劃”理念,即優先控制保護良好生態,再規劃建設用地。經過5年的緊張建設,昔日的不毛之地“脫胎換骨”,成為一座“生態、低碳、智慧、文化”之城,再一次樹立起了一個樣板。

產城大融合 求質求量求後勁

城市有了產業,才有了生命力。

談起紅谷灘的產業,永遠都繞不開房地產。開發建設之初,紅谷灘的房地產業確實“一枝獨秀”。但是15年前,新區的決策者們就已經意識到了危機。“那時,哪怕是一家小超市開張,區裡的主要領導都異常興奮,並要親自去參加剪綵。”新區一名招商幹部回憶道,15年前的那一幕幕,在現在看來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但是,正是從這種“不可思議”中,我們看到了新區幹部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渴望。

這種“渴望”成就了產業發展的“希望”。15年來,金融機構過江了,紅谷灘全省金融商務區5年全面建成,金融機構和金融企業總數已達500餘家,“江西基金產業園”與“江西互聯網金融產業園”也於近日正式掛牌成立;15年來,商貿業過江了,萬達廣場、萬達茂、天虹商場、銅鑼灣商業廣場等一批城市綜合體拔地而起;15年來,總部經濟過江了,新區稅收“億元樓”已達15棟;15年來,名優企業過江了,萬達文化旅遊城、綠地國際博覽城、香格里拉酒店、沃爾瑪南昌樂世界購物中心、綠地中央廣場、世茂國際廣場等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投資的項目紛紛落戶……紅谷灘的崛起,正在改變著南昌的傳統產業佈局,倒逼失去先發優勢的老城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一產退出,二產淡出,三產突出。“十二五”期間,紅谷灘新區已從建築和房地產業“一枝獨秀”邁向服務經濟“多點開花”的新階段,全區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0年的0.48︰55.61︰43.91調整到2016年的0.82︰26.01︰73.17。

15年來,新區財政收入由零起步,一步步攀升至2016年的92.34億元。有了產業,才有稅源。新區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新興產業的腳步。從當初的傳統商貿業到後來的電子商務,再到現在最前沿的虛擬現實產業(VR)。如今,紅谷灘已經扛起了南昌發展VR產業的大旗,中國(南昌)虛擬現實產業基地已入駐VR企業50多家。

在虛擬現實世界中,紅谷灘人又在圓一個新的“產業強區夢”。

文明大融合 見山見水見幸福

贛江市民公園、鳳凰洲市民公園裡,每天清晨和傍晚時分,都可見到鍛鍊的市民和觀景的遊人。15年來,這條當初的防洪大堤搖身一變,成為贛江沿線的一條靚麗風景線。

濱江月季園、漁舟灣溼地公園、摩天輪廣場、贛文化長廊、秋水廣場、鳳凰洲市民公園,從南到北,紅谷灘新區用15年的時間把贛江西岸的各大景點串成了一條約13公里長的濱江生態走廊。

贛江畔,公園依水而布;小區內,市民伴綠而舞;大街上,美景因街而異。15年來,紅谷灘的建設者們塑造出了一個山水生態的城市樣板。

紅谷灘逐綠,更追逐著幸福。13年前的南昌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所作的《關於紅谷灘人氣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被採訪的1000戶居民普遍認為,新區的基礎設施、樓盤建設、綠化景觀等條件已具備較好的聚集人氣的條件,但餐飲、休閒、醫療、集貿市場等生活配套設施明顯不足。

生活配套上的“四難”牽動著當時新區領導班子的心。2005年1月17日,紅谷灘“強力推進社區生活配套行動計劃”正式啟動,南昌二中、省中醫院門診部、南昌市第一醫院紅谷灘門診部等一大批重點功能性項目相繼投入使用。今日紅谷灘,用生活在這裡的居民的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便利度已遠超老城區”。僅以教育為例:新區先後引進了南昌二中、師大附中、南師附小等十餘個知名教育品牌,近年來還不斷有新學校啟動開工、建成開學。鳳凰城社區居民高大媽是13年前“關於紅谷灘人氣狀況調查”的受訪對象之一。她說,她們一家當年曾想過搬回老城區,十幾年過去了,沒想到一切變化得這麼快,“當時選擇留下,太對了。”

“城市建設好不好,百姓滿意才叫好。”以人為本——這是紅谷灘一貫堅持的理念。如今,這一理念又在九龍湖新城裡實踐著。

生態文明與城市文明大融合,行走在紅谷灘,我們看見了山,看見了水,更看見了幸福。

人是歷史的劇作者,也是歷史的劇中人。過去15年裡,紅谷灘的一批建設者們有幸參與並創作出了一部“荒灘築城”史。合上封面,他們已開始書寫新區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殷勇 範志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