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鏘三人行》,行了19年,終於不行了

《鏘鏘三人行》,行了19年,終於不行了

在捧著手機看網綜的年代還沒到來的時候,很多人聽《鏘鏘三人行》消遣。

就在今天,這檔為無數人創造了不同的價值和回憶的節目宣佈停播。

據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官方微博宣佈:因公司節目調整,鏘鏘暫時停播,感謝大家多年厚愛,後會有期。

上千條評論後,評論功能被關閉。

《鏘鏘三人行》,行了19年,終於不行了

截至發稿,《鏘鏘三人行》官微於6月28日發佈的微博下獲得1995條評論,大多數內容是關於停播的。

《鏘鏘三人行》,行了19年,終於不行了

到今年4月,《鏘鏘三人行》19年了。

很多人對竇文濤的印象是“有點猥瑣”,但很少有人見過他以前正經的樣子。

節目策劃曹景行對竇文濤的評價是:“臺裡對文濤的潛能是有一個認識過程的,之前竇文濤和吳小莉一起主持新聞節目《時事直通車》,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

除了正經,竇文濤還有一個特點——能說。鳳凰衛視曾經做過一檔“60個小時說不停”的節目,一共有6個主持人,竇文濤一人說了6個多小時。

1996年,竇文濤加入鳳凰衛視,在主持了娛樂資訊節目《相聚鳳凰臺》和新聞節目《時事直通車》之後,他提出了做脫口秀的想法。

鳳凰衛視創辦人劉長樂給節目起了個名字——《鏘鏘三人行》,源自 “鳳凰于飛,和鳴鏘鏘”。

1998年4月,節目正式開播。作為主持人,竇文濤負責引出話題,與嘉賓一起閒聊新聞事件、時事熱點。

但曹景行曾回憶說:“剛開始經常討論重大話題,比如印尼印總統蘇哈托下臺。”面對這麼有高度的話題,包括嘉賓在內的三個人都放不開。為了讓節目更“軟”,節目加入了社會熱點事件的討論。

那個時代,《實話實說》和《魯豫有約》是談話類節目的收視保障。

《魯豫有約》讓嘉賓講出自己的故事,而《鏘鏘三人行》卻沒有故事。曾任節目製作主管的鄒倚天說:“我們只有一個線頭,你想把它發展下去,弄成一件衣服,就得自己掏出東西來。”

竇文濤褪去嚴肅本色,插科打諢,用“揣著明白裝糊塗”撐起了《鏘鏘三人行》。他謙卑、圓滑、開放,經常性賣傻、開黃腔,不僅是為了拋磚引玉,某種程度上,竇文濤代表了大眾視角,他知道如何與有高度、深度、獨特見解的人交流,將社會的不同切面抽絲剝繭,呈現在觀眾面前。《鏘鏘三人行》的價值在於,在聊閒中辨析事理,引人多維度地思考。

除了選題,聊天的內容既沒有腳本也沒有提綱,嘉賓經常跑題,而這樣的節目風格一直延續至今。在竇文濤的引導下,任何大咖都能卸掉偽裝。因為這檔節目,觀眾認識了樑文道、許子東、周軼君、孟廣美等等。除了越文化界、學術界、傳媒界的大咖,也有農民工、底層草根在這裡發聲。

竇文濤不在的時候,節目組曾經找過陳魯豫和樑文道代班,但播出後反響一般。

這檔節目的獨特韻味是竇文濤以外的人無法複製的。可以說,竇文濤成就了《鏘鏘三人行》,《鏘鏘三人行》塑造了竇文濤。

3把椅子、3個杯子,3張嘴,許多人都不會忘記《鏘鏘三人行》塑造的經典。

在《鏘鏘三人行》十五週年的特別節目中,劉長樂說:“過去長期以來,我們很多媒體和節目是用俯視對觀眾,這是不恰當不妥當的,後來我們改成了平視,但是到了文濤的節目,他是用仰視這種方法來看待觀眾。平等思想的這種弘揚彰顯,在文濤的節目中是不遺餘力,潤物細無聲,15年來他所傳遞給人們的這種信息,在萌發出這種平等思想,力量十分強大。”

《鏘鏘三人行》不僅是一種消遣。在三人的思想交鋒中,許多人學會了聆聽別人的聲音、不急於表達、更冷靜客觀地對待這個世界。

節目宣佈停播後,追隨多年的觀眾表達了惋惜:“說實話心裡挺悲傷挺無力的,就如同你的親人隨著時間老去而死亡,你卻不能為他做些什麼。”

不知道是大眾品味變了,還是竇文濤的“猥瑣氣質”愈發無法讓人接受了。不管是哪種,我們依舊抱有《鏘鏘三人行》復播的幻想。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mrpuppybunny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14355.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