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服裝 物理 藥品 暖暖鹿 2019-09-17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高溫持續期_皮膚髮紅口脣發乾人變熱

爸爸媽媽最為焦慮的就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現在有些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但在寶寶持續高溫時,降低室溫、減少衣服、溫水擦浴、多喝水等物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TA的不適感;如果是晚上發燒,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不要吵醒TA,爸爸媽媽辛苦一點定期監測體溫即可;除了物理治療外,也可以使用藥物降溫,不過一般不超過38.5℃不建議著急退燒,容易掩蓋病情。

體溫下降期

當發燒一段時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設定點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接收大腦的信號主動散熱,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溫度下降期。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高溫持續期_皮膚髮紅口脣發乾人變熱

爸爸媽媽最為焦慮的就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現在有些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但在寶寶持續高溫時,降低室溫、減少衣服、溫水擦浴、多喝水等物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TA的不適感;如果是晚上發燒,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不要吵醒TA,爸爸媽媽辛苦一點定期監測體溫即可;除了物理治療外,也可以使用藥物降溫,不過一般不超過38.5℃不建議著急退燒,容易掩蓋病情。

體溫下降期

當發燒一段時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設定點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接收大腦的信號主動散熱,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溫度下降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下降期_多喝水多散熱配合吃藥

當寶寶覺得熱的時候,說明體溫中樞已經下調了設定溫度,寶寶的體溫正在逐漸恢復正常,這個時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發汗”階段,皮膚血管擴張,表現為大量出汗。此時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幫助TA降溫,如果寶寶出現不適,也可再利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增加寶寶舒適度。

正因為如此,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是捂汗就退燒了,但其實是因為機體下調了設定的溫度,才啟動了出汗等退熱機制,所以不是因為出汗才退熱了,而是因為需要退熱了才會出汗。

注意事項:在發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寶寶水分的攝入,否則容易造成脫水的現象。

寶寶發燒常見誤區

寶寶發燒誤區一:體溫高就是生病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高溫持續期_皮膚髮紅口脣發乾人變熱

爸爸媽媽最為焦慮的就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現在有些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但在寶寶持續高溫時,降低室溫、減少衣服、溫水擦浴、多喝水等物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TA的不適感;如果是晚上發燒,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不要吵醒TA,爸爸媽媽辛苦一點定期監測體溫即可;除了物理治療外,也可以使用藥物降溫,不過一般不超過38.5℃不建議著急退燒,容易掩蓋病情。

體溫下降期

當發燒一段時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設定點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接收大腦的信號主動散熱,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溫度下降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下降期_多喝水多散熱配合吃藥

當寶寶覺得熱的時候,說明體溫中樞已經下調了設定溫度,寶寶的體溫正在逐漸恢復正常,這個時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發汗”階段,皮膚血管擴張,表現為大量出汗。此時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幫助TA降溫,如果寶寶出現不適,也可再利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增加寶寶舒適度。

正因為如此,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是捂汗就退燒了,但其實是因為機體下調了設定的溫度,才啟動了出汗等退熱機制,所以不是因為出汗才退熱了,而是因為需要退熱了才會出汗。

注意事項:在發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寶寶水分的攝入,否則容易造成脫水的現象。

寶寶發燒常見誤區

寶寶發燒誤區一: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一旦患病就容易發燒,但並不是體溫高就代表生病了,因為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寶寶喝很多熱水、長時間晒太陽、穿太多衣服、用力哭鬧、洗澡等,就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另外,測量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下體溫、口腔體溫、肛門體就不同。還有就是,建議測寶寶腋溫時,時間以10分鐘為佳。

如果寶寶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能吃能玩,可暫時認為正常,隨時進行觀測,一旦寶寶體溫高於38.5℃時,就要引起重視。

寶寶發燒誤區二:捂熱出汗可退熱

我們總會聽到“捂一捂,出了汗就不燒了”這樣的說法。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高溫持續期_皮膚髮紅口脣發乾人變熱

爸爸媽媽最為焦慮的就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現在有些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但在寶寶持續高溫時,降低室溫、減少衣服、溫水擦浴、多喝水等物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TA的不適感;如果是晚上發燒,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不要吵醒TA,爸爸媽媽辛苦一點定期監測體溫即可;除了物理治療外,也可以使用藥物降溫,不過一般不超過38.5℃不建議著急退燒,容易掩蓋病情。

體溫下降期

當發燒一段時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設定點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接收大腦的信號主動散熱,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溫度下降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下降期_多喝水多散熱配合吃藥

當寶寶覺得熱的時候,說明體溫中樞已經下調了設定溫度,寶寶的體溫正在逐漸恢復正常,這個時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發汗”階段,皮膚血管擴張,表現為大量出汗。此時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幫助TA降溫,如果寶寶出現不適,也可再利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增加寶寶舒適度。

正因為如此,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是捂汗就退燒了,但其實是因為機體下調了設定的溫度,才啟動了出汗等退熱機制,所以不是因為出汗才退熱了,而是因為需要退熱了才會出汗。

注意事項:在發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寶寶水分的攝入,否則容易造成脫水的現象。

寶寶發燒常見誤區

寶寶發燒誤區一: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一旦患病就容易發燒,但並不是體溫高就代表生病了,因為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寶寶喝很多熱水、長時間晒太陽、穿太多衣服、用力哭鬧、洗澡等,就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另外,測量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下體溫、口腔體溫、肛門體就不同。還有就是,建議測寶寶腋溫時,時間以10分鐘為佳。

如果寶寶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能吃能玩,可暫時認為正常,隨時進行觀測,一旦寶寶體溫高於38.5℃時,就要引起重視。

寶寶發燒誤區二:捂熱出汗可退熱

我們總會聽到“捂一捂,出了汗就不燒了”這樣的說法。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捂熱出汗就可退燒

當寶寶發燒時,如果在體溫上升期加蓋毯子或薄被子,並不屬於這裡所說的“捂汗”;如果在發熱出汗時,給寶寶捂汗,可能會無法散熱,從而引起“捂熱綜合徵”——寶寶會因為高溫、缺氧、脫水等造成嚴重的後果(包括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等),致殘、致死,尤其高發於1歲以內的寶寶。此時,應該把寶寶衣服解開,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但要注意寶寶手腳的保暖。

寶寶發燒誤區三:冰袋/酒精/洗澡/擦浴進行物理降溫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物理降溫就是給寶寶頭敷冷毛巾或冰袋、溫水洗澡或擦浴、酒精擦身等。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高溫持續期_皮膚髮紅口脣發乾人變熱

爸爸媽媽最為焦慮的就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現在有些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但在寶寶持續高溫時,降低室溫、減少衣服、溫水擦浴、多喝水等物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TA的不適感;如果是晚上發燒,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不要吵醒TA,爸爸媽媽辛苦一點定期監測體溫即可;除了物理治療外,也可以使用藥物降溫,不過一般不超過38.5℃不建議著急退燒,容易掩蓋病情。

體溫下降期

當發燒一段時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設定點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接收大腦的信號主動散熱,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溫度下降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下降期_多喝水多散熱配合吃藥

當寶寶覺得熱的時候,說明體溫中樞已經下調了設定溫度,寶寶的體溫正在逐漸恢復正常,這個時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發汗”階段,皮膚血管擴張,表現為大量出汗。此時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幫助TA降溫,如果寶寶出現不適,也可再利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增加寶寶舒適度。

正因為如此,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是捂汗就退燒了,但其實是因為機體下調了設定的溫度,才啟動了出汗等退熱機制,所以不是因為出汗才退熱了,而是因為需要退熱了才會出汗。

注意事項:在發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寶寶水分的攝入,否則容易造成脫水的現象。

寶寶發燒常見誤區

寶寶發燒誤區一: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一旦患病就容易發燒,但並不是體溫高就代表生病了,因為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寶寶喝很多熱水、長時間晒太陽、穿太多衣服、用力哭鬧、洗澡等,就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另外,測量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下體溫、口腔體溫、肛門體就不同。還有就是,建議測寶寶腋溫時,時間以10分鐘為佳。

如果寶寶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能吃能玩,可暫時認為正常,隨時進行觀測,一旦寶寶體溫高於38.5℃時,就要引起重視。

寶寶發燒誤區二:捂熱出汗可退熱

我們總會聽到“捂一捂,出了汗就不燒了”這樣的說法。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捂熱出汗就可退燒

當寶寶發燒時,如果在體溫上升期加蓋毯子或薄被子,並不屬於這裡所說的“捂汗”;如果在發熱出汗時,給寶寶捂汗,可能會無法散熱,從而引起“捂熱綜合徵”——寶寶會因為高溫、缺氧、脫水等造成嚴重的後果(包括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等),致殘、致死,尤其高發於1歲以內的寶寶。此時,應該把寶寶衣服解開,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但要注意寶寶手腳的保暖。

寶寶發燒誤區三:冰袋/酒精/洗澡/擦浴進行物理降溫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物理降溫就是給寶寶頭敷冷毛巾或冰袋、溫水洗澡或擦浴、酒精擦身等。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物理降溫就能退燒

物理降溫是保證寶寶舒適度的前提下進行,突然間的冰冷,可能會使寶寶更加不舒服,不建議使用;溫水洗澡或擦浴在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比較明顯,但不建議在體溫上升期實施,而是在高溫持續期或體溫下降器進行,否則會增加寶寶的不適感,如哭鬧、寒顫、起雞皮疙瘩等。當然,不管是洗澡還是擦浴後,都要迅速擦乾全身,尤其是頭髮,並換上乾淨寬鬆的衣服,以免著涼;如果使用酒精進行物理降溫,不僅會因為降溫過快導致寶寶不適,還由於酒精可通過皮膚毛孔進入寶寶體內,導致酒精中毒,不建議使用。

寶寶發燒誤區四:發燒立即吃退燒藥

有的爸爸媽媽確定寶寶發燒後,會立即給TA服用退燒藥。如果退燒效果不理想,會換另一種高效退燒藥,這是不正確的。

如果剛剛開始發熱,沒有其他伴隨症狀,寶寶精神狀況也不錯,體溫在38℃左右,注意觀察。此時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排尿,用溫水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皮膚褶皺區域,幫助散熱。如果手腳冰涼,說明體溫還會升高,這時可以幫寶寶搓搓手腳。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高溫持續期_皮膚髮紅口脣發乾人變熱

爸爸媽媽最為焦慮的就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現在有些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但在寶寶持續高溫時,降低室溫、減少衣服、溫水擦浴、多喝水等物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TA的不適感;如果是晚上發燒,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不要吵醒TA,爸爸媽媽辛苦一點定期監測體溫即可;除了物理治療外,也可以使用藥物降溫,不過一般不超過38.5℃不建議著急退燒,容易掩蓋病情。

體溫下降期

當發燒一段時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設定點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接收大腦的信號主動散熱,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溫度下降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下降期_多喝水多散熱配合吃藥

當寶寶覺得熱的時候,說明體溫中樞已經下調了設定溫度,寶寶的體溫正在逐漸恢復正常,這個時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發汗”階段,皮膚血管擴張,表現為大量出汗。此時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幫助TA降溫,如果寶寶出現不適,也可再利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增加寶寶舒適度。

正因為如此,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是捂汗就退燒了,但其實是因為機體下調了設定的溫度,才啟動了出汗等退熱機制,所以不是因為出汗才退熱了,而是因為需要退熱了才會出汗。

注意事項:在發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寶寶水分的攝入,否則容易造成脫水的現象。

寶寶發燒常見誤區

寶寶發燒誤區一: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一旦患病就容易發燒,但並不是體溫高就代表生病了,因為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寶寶喝很多熱水、長時間晒太陽、穿太多衣服、用力哭鬧、洗澡等,就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另外,測量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下體溫、口腔體溫、肛門體就不同。還有就是,建議測寶寶腋溫時,時間以10分鐘為佳。

如果寶寶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能吃能玩,可暫時認為正常,隨時進行觀測,一旦寶寶體溫高於38.5℃時,就要引起重視。

寶寶發燒誤區二:捂熱出汗可退熱

我們總會聽到“捂一捂,出了汗就不燒了”這樣的說法。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捂熱出汗就可退燒

當寶寶發燒時,如果在體溫上升期加蓋毯子或薄被子,並不屬於這裡所說的“捂汗”;如果在發熱出汗時,給寶寶捂汗,可能會無法散熱,從而引起“捂熱綜合徵”——寶寶會因為高溫、缺氧、脫水等造成嚴重的後果(包括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等),致殘、致死,尤其高發於1歲以內的寶寶。此時,應該把寶寶衣服解開,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但要注意寶寶手腳的保暖。

寶寶發燒誤區三:冰袋/酒精/洗澡/擦浴進行物理降溫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物理降溫就是給寶寶頭敷冷毛巾或冰袋、溫水洗澡或擦浴、酒精擦身等。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物理降溫就能退燒

物理降溫是保證寶寶舒適度的前提下進行,突然間的冰冷,可能會使寶寶更加不舒服,不建議使用;溫水洗澡或擦浴在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比較明顯,但不建議在體溫上升期實施,而是在高溫持續期或體溫下降器進行,否則會增加寶寶的不適感,如哭鬧、寒顫、起雞皮疙瘩等。當然,不管是洗澡還是擦浴後,都要迅速擦乾全身,尤其是頭髮,並換上乾淨寬鬆的衣服,以免著涼;如果使用酒精進行物理降溫,不僅會因為降溫過快導致寶寶不適,還由於酒精可通過皮膚毛孔進入寶寶體內,導致酒精中毒,不建議使用。

寶寶發燒誤區四:發燒立即吃退燒藥

有的爸爸媽媽確定寶寶發燒後,會立即給TA服用退燒藥。如果退燒效果不理想,會換另一種高效退燒藥,這是不正確的。

如果剛剛開始發熱,沒有其他伴隨症狀,寶寶精神狀況也不錯,體溫在38℃左右,注意觀察。此時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排尿,用溫水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皮膚褶皺區域,幫助散熱。如果手腳冰涼,說明體溫還會升高,這時可以幫寶寶搓搓手腳。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發燒應該立即吃退燒藥

當體溫超過38.5℃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治療,而且一定要選用兒童劑型的退燒藥,同時注意多喝水。一般服藥後半小時到一小時體溫會慢慢降下來,但也可能就管4-6個小時,因為體內的病原微生物並沒有被清除,退燒只是暫時的;如果服藥後寶寶體溫還是沒有降,也不能立即再次服用或更換其他退燒藥,要間隔4-6個小時後才能再次服用。

寶寶發燒誤區五:看完醫生再處理

有的爸爸媽媽擔心,給寶寶吃了退燒藥後,會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於是非要見到醫生再做處理。或寶寶都已經發高燒了,在家不處理就直接抱到醫院。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高溫持續期_皮膚髮紅口脣發乾人變熱

爸爸媽媽最為焦慮的就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現在有些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但在寶寶持續高溫時,降低室溫、減少衣服、溫水擦浴、多喝水等物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TA的不適感;如果是晚上發燒,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不要吵醒TA,爸爸媽媽辛苦一點定期監測體溫即可;除了物理治療外,也可以使用藥物降溫,不過一般不超過38.5℃不建議著急退燒,容易掩蓋病情。

體溫下降期

當發燒一段時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設定點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接收大腦的信號主動散熱,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溫度下降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下降期_多喝水多散熱配合吃藥

當寶寶覺得熱的時候,說明體溫中樞已經下調了設定溫度,寶寶的體溫正在逐漸恢復正常,這個時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發汗”階段,皮膚血管擴張,表現為大量出汗。此時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幫助TA降溫,如果寶寶出現不適,也可再利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增加寶寶舒適度。

正因為如此,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是捂汗就退燒了,但其實是因為機體下調了設定的溫度,才啟動了出汗等退熱機制,所以不是因為出汗才退熱了,而是因為需要退熱了才會出汗。

注意事項:在發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寶寶水分的攝入,否則容易造成脫水的現象。

寶寶發燒常見誤區

寶寶發燒誤區一: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一旦患病就容易發燒,但並不是體溫高就代表生病了,因為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寶寶喝很多熱水、長時間晒太陽、穿太多衣服、用力哭鬧、洗澡等,就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另外,測量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下體溫、口腔體溫、肛門體就不同。還有就是,建議測寶寶腋溫時,時間以10分鐘為佳。

如果寶寶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能吃能玩,可暫時認為正常,隨時進行觀測,一旦寶寶體溫高於38.5℃時,就要引起重視。

寶寶發燒誤區二:捂熱出汗可退熱

我們總會聽到“捂一捂,出了汗就不燒了”這樣的說法。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捂熱出汗就可退燒

當寶寶發燒時,如果在體溫上升期加蓋毯子或薄被子,並不屬於這裡所說的“捂汗”;如果在發熱出汗時,給寶寶捂汗,可能會無法散熱,從而引起“捂熱綜合徵”——寶寶會因為高溫、缺氧、脫水等造成嚴重的後果(包括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等),致殘、致死,尤其高發於1歲以內的寶寶。此時,應該把寶寶衣服解開,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但要注意寶寶手腳的保暖。

寶寶發燒誤區三:冰袋/酒精/洗澡/擦浴進行物理降溫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物理降溫就是給寶寶頭敷冷毛巾或冰袋、溫水洗澡或擦浴、酒精擦身等。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物理降溫就能退燒

物理降溫是保證寶寶舒適度的前提下進行,突然間的冰冷,可能會使寶寶更加不舒服,不建議使用;溫水洗澡或擦浴在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比較明顯,但不建議在體溫上升期實施,而是在高溫持續期或體溫下降器進行,否則會增加寶寶的不適感,如哭鬧、寒顫、起雞皮疙瘩等。當然,不管是洗澡還是擦浴後,都要迅速擦乾全身,尤其是頭髮,並換上乾淨寬鬆的衣服,以免著涼;如果使用酒精進行物理降溫,不僅會因為降溫過快導致寶寶不適,還由於酒精可通過皮膚毛孔進入寶寶體內,導致酒精中毒,不建議使用。

寶寶發燒誤區四:發燒立即吃退燒藥

有的爸爸媽媽確定寶寶發燒後,會立即給TA服用退燒藥。如果退燒效果不理想,會換另一種高效退燒藥,這是不正確的。

如果剛剛開始發熱,沒有其他伴隨症狀,寶寶精神狀況也不錯,體溫在38℃左右,注意觀察。此時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排尿,用溫水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皮膚褶皺區域,幫助散熱。如果手腳冰涼,說明體溫還會升高,這時可以幫寶寶搓搓手腳。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發燒應該立即吃退燒藥

當體溫超過38.5℃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治療,而且一定要選用兒童劑型的退燒藥,同時注意多喝水。一般服藥後半小時到一小時體溫會慢慢降下來,但也可能就管4-6個小時,因為體內的病原微生物並沒有被清除,退燒只是暫時的;如果服藥後寶寶體溫還是沒有降,也不能立即再次服用或更換其他退燒藥,要間隔4-6個小時後才能再次服用。

寶寶發燒誤區五:看完醫生再處理

有的爸爸媽媽擔心,給寶寶吃了退燒藥後,會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於是非要見到醫生再做處理。或寶寶都已經發高燒了,在家不處理就直接抱到醫院。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只能等醫生看完再處理

如果寶寶已經發燒到38.5℃以上了,就應先給寶寶進行降溫,如果長時間高燒不處理的話,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發生。

寶寶發燒誤區六:燒退了就是病好了

不要誤認為燒退了就代表病就好了,這樣的誤區往往可能導致寶寶反覆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

燒退只表明寶寶的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但這並不等於疾病痊癒,爸爸媽媽一定要配合醫生做積極治療,只有真正祛除病因才意味著疾病治癒。

寶寶發燒誤區七:用肉湯補充營養

同大人一樣,高燒會導致寶寶體內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此時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引起寶寶嘔吐或腹瀉,加重身體的缺水,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寶寶發燒時,應給寶寶補充流質、營養豐富、清淡的食物,如稀粥、菜湯、果汁等。另外,還要給寶寶充足的水喝,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寶寶發燒誤區八:發燒時不能開空調

有爸爸媽媽認為,寶寶發燒還開空調不助於退燒。

不管是在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如果寶寶發燒,是可以開空調的,前提條件是空調不要直吹,且保持室內溫度在28℃上下,讓寶寶置身於安靜、舒適的環境,這樣才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

育兒期間,最害怕應該就是看到寶寶生病,而我們最常遇見的就是寶寶發燒。看到寶寶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不光是新手媽媽會手忙腳亂,即便是頗有小孩發燒經歷的媽媽們,也會不確定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真的有很多坑,是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能跳的。所以寶寶發燒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就有媽媽問:“寶寶發燒了,我覺得應該物理降溫散散熱,可老人就要讓他多穿點、蓋厚點,說可以出汗退燒。”那到底孰是孰非呢?曉暖暖今天就先簡單的說說,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寶寶發燒機制分為哪幾個階段,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新手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_小孩發燒怎麼辦_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正常兒童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5℃即可認為是發熱。不過,兒童的體溫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比如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度上午36.6℃,下午36.9℃。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些寶寶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無任何異常情況,所以體溫較高的寶寶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爸媽媽可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正常情況下,以下三種情況為寶寶發燒的判斷標準: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怎麼算髮燒_小孩發燒判斷標準

1、額溫或耳溫或肛溫≥38℃

2、腋溫≥37.5℃

3、口溫≥37.2℃

發燒的三個階段

發燒有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人體內是有體溫調節中樞的,可以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當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的時候,機體會調動免疫細胞,對這些致熱源對抗,身體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每個階段人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護理方式也有不同。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機制的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的體溫是通過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體溫設定在37℃左右。人體生病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將設定溫度提高,一旦體溫設定點被提高,身體接收大腦的信號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血流減少,毛孔關閉來減少散熱,從而使體溫上升,免疫系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寶寶開始發燒時會出現寒戰、起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手腳冰涼等情況,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上升期_寒顫手腳冰涼起雞皮疙瘩

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發抖感覺冷,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幫TA保暖,蓋一張毯子或薄被,幫助體溫儘快達到被升高後的體溫設定點。不要急著晾著或物理降溫,更不要洗澡或擦身。否則寶寶就需要更多的寒顫來產生熱量,會消耗他更多的體力,也會讓TA感到更不舒服。

2、高溫持續期

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戰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皮膚開始發紅發乾、口脣發乾,人會開始感覺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體溫會在較高點穩定一段時間,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高燒持續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高溫持續期_皮膚髮紅口脣發乾人變熱

爸爸媽媽最為焦慮的就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現在有些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但在寶寶持續高溫時,降低室溫、減少衣服、溫水擦浴、多喝水等物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TA的不適感;如果是晚上發燒,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不要吵醒TA,爸爸媽媽辛苦一點定期監測體溫即可;除了物理治療外,也可以使用藥物降溫,不過一般不超過38.5℃不建議著急退燒,容易掩蓋病情。

體溫下降期

當發燒一段時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設定點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接收大腦的信號主動散熱,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溫度下降期。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的體溫下降期_多喝水多散熱配合吃藥

當寶寶覺得熱的時候,說明體溫中樞已經下調了設定溫度,寶寶的體溫正在逐漸恢復正常,這個時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發汗”階段,皮膚血管擴張,表現為大量出汗。此時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幫助TA降溫,如果寶寶出現不適,也可再利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增加寶寶舒適度。

正因為如此,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是捂汗就退燒了,但其實是因為機體下調了設定的溫度,才啟動了出汗等退熱機制,所以不是因為出汗才退熱了,而是因為需要退熱了才會出汗。

注意事項:在發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寶寶水分的攝入,否則容易造成脫水的現象。

寶寶發燒常見誤區

寶寶發燒誤區一: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體溫高就是生病

寶寶一旦患病就容易發燒,但並不是體溫高就代表生病了,因為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寶寶喝很多熱水、長時間晒太陽、穿太多衣服、用力哭鬧、洗澡等,就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另外,測量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下體溫、口腔體溫、肛門體就不同。還有就是,建議測寶寶腋溫時,時間以10分鐘為佳。

如果寶寶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能吃能玩,可暫時認為正常,隨時進行觀測,一旦寶寶體溫高於38.5℃時,就要引起重視。

寶寶發燒誤區二:捂熱出汗可退熱

我們總會聽到“捂一捂,出了汗就不燒了”這樣的說法。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捂熱出汗就可退燒

當寶寶發燒時,如果在體溫上升期加蓋毯子或薄被子,並不屬於這裡所說的“捂汗”;如果在發熱出汗時,給寶寶捂汗,可能會無法散熱,從而引起“捂熱綜合徵”——寶寶會因為高溫、缺氧、脫水等造成嚴重的後果(包括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等),致殘、致死,尤其高發於1歲以內的寶寶。此時,應該把寶寶衣服解開,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但要注意寶寶手腳的保暖。

寶寶發燒誤區三:冰袋/酒精/洗澡/擦浴進行物理降溫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物理降溫就是給寶寶頭敷冷毛巾或冰袋、溫水洗澡或擦浴、酒精擦身等。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物理降溫就能退燒

物理降溫是保證寶寶舒適度的前提下進行,突然間的冰冷,可能會使寶寶更加不舒服,不建議使用;溫水洗澡或擦浴在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比較明顯,但不建議在體溫上升期實施,而是在高溫持續期或體溫下降器進行,否則會增加寶寶的不適感,如哭鬧、寒顫、起雞皮疙瘩等。當然,不管是洗澡還是擦浴後,都要迅速擦乾全身,尤其是頭髮,並換上乾淨寬鬆的衣服,以免著涼;如果使用酒精進行物理降溫,不僅會因為降溫過快導致寶寶不適,還由於酒精可通過皮膚毛孔進入寶寶體內,導致酒精中毒,不建議使用。

寶寶發燒誤區四:發燒立即吃退燒藥

有的爸爸媽媽確定寶寶發燒後,會立即給TA服用退燒藥。如果退燒效果不理想,會換另一種高效退燒藥,這是不正確的。

如果剛剛開始發熱,沒有其他伴隨症狀,寶寶精神狀況也不錯,體溫在38℃左右,注意觀察。此時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排尿,用溫水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皮膚褶皺區域,幫助散熱。如果手腳冰涼,說明體溫還會升高,這時可以幫寶寶搓搓手腳。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發燒應該立即吃退燒藥

當體溫超過38.5℃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治療,而且一定要選用兒童劑型的退燒藥,同時注意多喝水。一般服藥後半小時到一小時體溫會慢慢降下來,但也可能就管4-6個小時,因為體內的病原微生物並沒有被清除,退燒只是暫時的;如果服藥後寶寶體溫還是沒有降,也不能立即再次服用或更換其他退燒藥,要間隔4-6個小時後才能再次服用。

寶寶發燒誤區五:看完醫生再處理

有的爸爸媽媽擔心,給寶寶吃了退燒藥後,會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於是非要見到醫生再做處理。或寶寶都已經發高燒了,在家不處理就直接抱到醫院。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誤區覺得只能等醫生看完再處理

如果寶寶已經發燒到38.5℃以上了,就應先給寶寶進行降溫,如果長時間高燒不處理的話,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發生。

寶寶發燒誤區六:燒退了就是病好了

不要誤認為燒退了就代表病就好了,這樣的誤區往往可能導致寶寶反覆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

燒退只表明寶寶的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但這並不等於疾病痊癒,爸爸媽媽一定要配合醫生做積極治療,只有真正祛除病因才意味著疾病治癒。

寶寶發燒誤區七:用肉湯補充營養

同大人一樣,高燒會導致寶寶體內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此時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引起寶寶嘔吐或腹瀉,加重身體的缺水,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寶寶發燒時,應給寶寶補充流質、營養豐富、清淡的食物,如稀粥、菜湯、果汁等。另外,還要給寶寶充足的水喝,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寶寶發燒誤區八:發燒時不能開空調

有爸爸媽媽認為,寶寶發燒還開空調不助於退燒。

不管是在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如果寶寶發燒,是可以開空調的,前提條件是空調不要直吹,且保持室內溫度在28℃上下,讓寶寶置身於安靜、舒適的環境,這樣才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寶寶發燒科普篇:發燒三個階段,發燒常見誤區,捂汗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應因病治宜

發燒是人體自身的防疫系統和外來入侵的病毒作戰的結果,是激活寶寶自身免疫系統的一種途徑,所以並不需要積極退燒,除了在溫度過高時使用退燒藥,其餘等待自愈即可。如果體溫上升的原因不是感染性疾病,則這種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比如衣服穿太多、中暑之類的體溫過高。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毫不猶豫帶寶寶到醫院就診:① 2個月以下的出現發熱症狀;② 寶寶高熱時,伴隨嚴重感染或脫水;③ 如果寶寶伴隨有其他症狀,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④ 如果寶寶發熱持續超過24小時,即使沒有其他不適,最好也去看醫生;⑤ 寶寶在高熱的同時,出現哭鬧煩躁,應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