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福州上下杭三通橋

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

福州不僅有“三坊七巷”,

還有個“上下杭”!

上下杭有座“尚書廟”,

供奉著南宋抗元名將陳文龍。

上下杭箋札之星安橋巷

圖文 | 王曉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清晨的空氣裡泛著一股冷意。小區裡的雞爪槭樹葉紅了,路邊的紫荊花灑落了一地,閩江上霧氣正慢慢消散去,看到這些,心下想著自己怕是又要辜負了這一上午的時光,正忐忑間,忽又想起了還沒有逛完的上下杭,於是又去了。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29路公交車沿著北江濱自西向東行駛著,泱泱閩江水在一旁相伴而行,川流不息,不捨晝夜。閩江發源於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寧,以沙溪為正源,在南平延平區附近匯合建溪、富屯溪後稱閩江,流經南平、三明山地後,進入福州地界,在淮安頭別過閩候後,浩浩蕩蕩,叉開兩頭,直撲南臺島,其一頭拐入北港,再一路穿過淮安橋、洪山橋,撇過金牛山後,便是市區江濱地段,再穿過金山大橋、尤溪洲大橋、三縣洲大橋,至閩江大橋邊的臺江碼頭,就是蒼霞洲上下杭地界。

夏天,有時來福州小住幾日。傍晚,從居所信步至北江濱觀覽閩江夕照。江風拂面而過,暑氣全消,消解去一天的勞累,頓時神清氣爽。落日餘暉,映照江面,波光粼粼,如金蛇狂舞,西方的天空,雲蒸霞蔚,光芒萬丈……泱泱閩江水,不免令人看痴了過去。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臺江碼頭的興盛得益於閩江發達的內河航運。上游可直抵閩北,下游經南臺島分南北兩支,至馬尾羅星塔複合為一,折向東北流出琅岐島,注入東海。如此優越的地利條件,使臺江碼頭在明清民國時期迅速成為海陸貨物中轉和商貿的中心。

如今在上下杭,人們隨處可以看到“穿越百年臺江碼頭”的宣傳字樣,體現這座城市重整上下杭時的思考與探索,其辭也淡,其旨也遠,人們確實需要一個地方,既可以重新回眸老福州“十里洋場”的商幫聚集地,也可以找回傳統的建築樣式、鄉愁、人情、手藝……慶幸的是上下杭得到了適時的保護,讓人們可以穿透歷史的煙雲,重新認識上下杭的歷史定位和現實功能。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照例在蓬埕站下車,穿過支前路、隆平路,拐進星河巷,閒雲野鶴般地沿著三捷河邊的石板路信步而行,這邊是星河巷、三通橋下巷,河的另一邊是利發巷、合春巷,兩邊榕樹繁茂,虯鬚垂地,遮天蔽日,濃蔭匝地。三捷河上有星安橋、三捷橋、三通橋三座石橋,沿河兩側有觀音庵、舒敘茶館、左海春秋酒館、張真君祖殿、永德會館等,有為數不少的古建築被列為具有保護價值的文物性建築。明清時期,這裡遍佈京果行、布行、國藥行、顏料行、茶樓、酒肆、錢莊等,到了清末民初,又開設了洋行、銀行、郵局、保險公司……一時物阜繁盛,有著“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美譽。穿行在沿河的小巷裡,四合院、照壁、馬鞍牆、廟宇、香爐、明堂、門神、燈籠、楹聯、綠樹、綠汀紅芷、浮光躍金……奔湊而來,組合成一幅清新明麗、淡雅閒適的畫卷,讓匆匆而來的我鬆弛下來,可以閒逛了,可以遊園了……像是在一場民國的夢裡頭,亦假亦真,亦真亦幻。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小巷寬窄不一,曲折幽深,一路繞行至“敕建水部尚書廟”,才發覺三通橋下巷東頭隔著一條馬路竟然就是平日裡經常坐公交車經過的中亭街,不禁啞然失笑。上下杭啊,我真的是來遲了!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自宋以後,受閩江水帶來的泥沙衝擊,這裡形成兩個大沙痕,形成陸地,並逐漸聚集為街市,即為上下杭。明末清初,上下杭靠著水陸交通便捷的優勢,市井迅速發展,遂成閩北物產集散樞紐。清末“五口通商”之後,上下杭更加繁榮,成為各地商幫的集中地,八閩會館雲集於此。

總有人置疑福州的省會資格。在知名度上,福州不如廈門,在經濟總量上,福州不如泉州,在地理區位上,福州偏隅於閩東北……似乎福州總有種種理由不應該佔有省會龍頭的位置。拋開福州扼守西北兩面山地之險不說,單是藉助閩江相對完善的內河航運水系,可以輻射全省絕大部分地方,這是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地理優勢。蒼霞洲上下杭的那些雲集的各地會館便是明證,“建郡會館”、“古田會館”、“永德會館”、“南郡會館”、“閩清會館”……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在河邊的巷子裡閒逛,時常會在轉角處,碰到一叢三角梅、一株古榕樹、一座老宅、一幅可堪玩味的楹聯……如同偶遇一個想見的人那般喜悅,不禁在心裡大叫一聲,別來無恙!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利發巷91號是一座有著西洋風格的建築,但也不乏中華文化的元素。牆腳用齊整的長石條砌成,其上是一色清水的紅磚外牆。西式雕花的石拱門,圖案精美,上面拱起的弧形部分用烏金石,下半部分則用花崗石,拱門上方有個無字的匾額,匾額上則是一箇中式的斗拱飛簷門頭,大門兩側二樓各有一個西式小陽臺,中西合璧。宅前臨水,有樹蔭庇,風聲花語,遊人寥寥,有“柳陰堤畔閒行”之樂。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星安橋巷74號門前有一座星安橋,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距今有二百三十多年了。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橋上的青石磨得加圓潤鋥亮,發出幽幽的光芒,安臥在樹蔭下,枕著流水,見證著曾經的繁華。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在清代,從南臺島的倉前渡江後,星安橋是陸路進福州城內的重要通道,藉助便利的地理位置,這裡商賈雲集,車馬絡繹不絕,船舶相連,桅杆如林,人聲鼎沸,是福州城最為繁華的地方。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商賈是很講究風水的,看重上下杭的地理方位,煙臺山、大廟山,一南一北,“左青龍,右白虎”,扼守閩江北港,中上游的財氣全被上下杭吸引來了,著實是塊聚財之地。在三通橋和星安橋之間的星河巷88號,是“張真君祖殿”,始建於宋代紹興年間,至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殿前是古河道渡口,受河水的滋潤,岸邊被榕樹濃蔭籠罩著,景觀優美。從達道河流經這裡的三捷河,雙向流入閩江,漲潮時出現“聖君殿前河水兩頭漲”的獨特水文景觀,在福州絕無僅有。上、下杭地區的“商幫”,抱著“財源不盡滾滾隨潮來”的心態, 以此為“福地”和發財的“聚寶盆”而云集在這一地區,奉張真君為“商神”,頂禮膜拜,虔誠至極,並把“金融公會”、“商事研究所”設在殿內,作為發佈商情信息的中心。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與“張真君祖殿”隔河相望的是永德會館,兩者之間有一座三捷橋相通。我最喜歡坐在橋北頭的樹蔭下,看著被高牆圍著的永德會館如一座古堡般神祕,那高聳入雲的飛簷翹角,超凡脫俗,我認為這是上下杭最美的建築,那雕樑畫棟的閣樓堂皇氣派,總能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臨水小坐片刻,看著流水靜靜地流淌著,繁密的枝椏橫過水麵。河水是輕柔的,嫵媚的,可以消融去人的孤獨;小巷是曲折的,幽清的,可以讓人咀嚼人生的寂寞。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星安橋巷東頭,有一座“敕建水部尚書廟”,巍峨軒昂,供奉著南宋末年抗元忠烈陳文龍。陳文龍,莆田人,福州兵敗後,回到興化被俘,史書記載:“文龍指其腹曰,‘此皆節義文章也,可相逼邪?’去興化即不食,至杭餓死……”明永樂年間,陳文龍被追封為“水部尚書”,成為福州民間保佑航運、漁民的神明。“敕建水部尚書廟”原址在塢尾街,2004年搬遷至三通橋頭。林則徐、嚴復、陳寶琛、林鴻年等名人都曾為陳文龍尚書廟提寫過匾額楹聯,可惜時間不充裕,不及入內細細品味。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隨著人流,穿過曲曲折折的巷道,來到“敕建水部尚書廟”前的三通橋上,往西回望,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模樣,恍兮惚兮,竟然以為到了江南水鄉。河道兩邊“煙柳畫橋,風簾翠幕”,讓人遙想鼎盛時期的上下杭“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的盛況。據說在民國時期,福州城內的三條內河仍通過此橋,故名之為三通橋,此橋原址並不在此,九十年代初中亭街改造時遷造於現址,時過景遷,曾經輸送貨物的古河道已難覓蹤跡。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微冷的天,卻有著和煦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最適合不過了。小模小樣的水鄉小巷,還有點陽光斜照著,籠罩著淡淡的煙火氣息,倚在水邊的欄杆上,暖洋洋的,這裡沒有三坊七巷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過度商業化的氣息,不繁華也不蕭索,一切還都是幸福的模樣。假以時日,它也將如三坊七巷那般,那也不必苛求,一切都應順其自然。

這一天,時值冬至的前一天,為了趕在一年中最長的夜晚來臨之前回到外地的家,我匆匆結束了這一趟的上下杭之行,悄悄地來,遇見了喜悅,再悄悄地離別,一切都是恰逢其時。

上下杭旅遊小貼士

福州上下杭有座尚書廟,供奉了莆田抗元名將陳文龍​!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臺江區。臺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區,俗稱“雙杭”,閩商傳奇就是從這裡“起航”開始的。這片曾經以商業的繁華而聞名的古老街區,一直以來是民俗、史學專家們研究福州商業發展歷程的重要地方。

陳文龍(1232~1276),福建興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龍,字剛中。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號如心,陳俊卿五世從孫,抗元名將,民族英雄。宋度宗鹹淳四年(1268年)中狀元。陳文龍深受南宋朝廷器重,出任多個重要職位,頗有成就。元軍南下,在各地守將紛紛投降的背景下,招降使者兩次至興化勸降文龍,均被其焚書斬殺。後被捕,押送杭州途中開始絕食,經杭州謁拜岳飛廟時,氣絕而死,葬於杭州西湖智果寺旁。明朝詔封文龍為福州府城隍,福州人稱文龍為“尚書公”。

乘車路線:從莆田出發,乘坐動車到福州火車南站,轉地鐵1號線“達道站”,後步行即可到達“上下杭”

作者簡介

王曉,文字愛好者,一路走來,無風無浪,光陰荏苒,已至中年,諸事乏善可陳,偶有文字見登於縣市各級報刊……

責任編輯 | 煎包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