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哭聲的大學問——聽懂這7種不同,新手媽媽就省心多了

嬰兒哭聲的大學問——聽懂這7種不同,新手媽媽就省心多了

文|韓曉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一個“小天使”來到一個家庭後,除了帶給家庭很多的歡樂外也給新手爸媽們帶來了一定的“考驗”,面對一個只會用咿咿呀呀或者啼哭來表達自己需求的小嬰兒來說,新手父母聽不懂、束手無策、手忙腳亂是他們的真實寫照,所以對於新手父母來說需要學習的科學育兒知識實在是太多了。

不要著急,下面就為新手父母們介紹一些關於小嬰兒不同的啼哭聲,所代表的的不同需求,新手爸媽“聽懂”這些哭聲後就省心多了。

嬰兒哭聲的大學問——聽懂這7種不同,新手媽媽就省心多了

那麼嬰兒都有哪些不同類型的哭聲?

哭是小嬰兒再不具備語言能力時的一種本能反應,所以哭是嬰兒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每一種哭聲都代表著嬰兒不同的需求,所以細心的父母要仔細聆聽,從而來解決小嬰兒提出的各種需求。

1.正常的哭聲

有節奏性的哭聲伴隨著一些肢體動作,哭聲響亮,音調柔和,不嘶啞,臉色和呼吸都正常,這樣的哭聲實際上是這對嬰兒肺的舒張和呼吸肌的鍛鍊是非常有益處。

2.飢餓的哭聲

飢餓,是嬰兒啼哭中最常表達的,這種類型的啼哭短促而有力,聲音頻率上比較有規律,在哭聲的中間,有換氣的間隔,如果一直沒有滿足嬰兒,哭聲會漸漸變得急促。

這時,如果媽媽用手指、奶嘴或乳頭觸碰嬰兒的嘴角,嬰兒會有反射性扭頭去碰觸,嘴同時會作出吸吮的動作,哭聲也會隨之停止。所以媽媽們一般要掌握好嬰兒飢餓的時間,在哭之前就按時給嬰兒餵奶。

3.不舒服的哭聲

這種不舒服不是疾病帶來的,而是一些由於外界原因造成的身體不舒適感,比如尿布溼了、衣服穿著不舒服、身上發癢等,這一類啼哭也是嬰兒較普遍的一種原因。這一類原因的啼哭通常表現為間歇性、不劇烈哭聲,一旦沒有引起大人的注意哭聲就會變成持續性的大哭,一旦大人即使關注並給予解決,小嬰兒就會停止哭聲。

嬰兒哭聲的大學問——聽懂這7種不同,新手媽媽就省心多了

4.身體痛苦的哭聲

一般常見的嬰兒出現的生理性病症有以下一種:

  • 腹瀉:患有腹瀉的嬰兒在排便前由於腸道蠕動異常導致肚子感到非常不適,會進行哭鬧,一旦排便以後,肚子舒服了就會停止啼哭。
  • 腸痙攣:因為突發的性的疼痛引起嬰兒突然之間的啼哭,而且聲音高亢有力,肚子疼痛導致兩腿蜷曲,由於這種疼痛是間歇性質,所以會在苦惱和安靜中交替反覆。
  • 中耳炎性:在患這種病時,嬰兒會一邊哭鬧一邊去抓耳朵並伴隨著搖頭,疼痛劇烈時嬰兒會劇烈的牽扯耳朵哭聲也會加劇。
  • 感冒或嗓子發炎:當嬰兒因感冒造成的鼻塞或者口腔有潰瘍面,嗓子發炎等病症時,在餵奶的過程中會因為呼吸不通暢或疼痛而啼哭,拒絕吃奶。

5.心情不好的哭聲

一般是嬰兒感到孤獨了,“求抱”的心理,這樣的哭聲一開始是比較緩慢的,並且時斷時續,一般都是從喉嚨處發出較低的聲音,如果未得到父母的關注,聲音就會變高,變得持續,只要父母抱起後哭聲就會停止。一般這種方式的哭聲發生於經常抱慣孩子的家庭。

嬰兒心情不好、感到孤獨寂寞是一種正常表現,為了避免嬰兒養成“抱”的習慣,當嬰兒以這種哭的方式“求抱”的時候,杜牧可以在孩子身邊準備一些小玩具或放音樂之類能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來避免這種“壞習慣”的養成。

6.太冷或太熱

有嬰兒的身體感到冷或者熱導致身體不舒服也會用哭啦表達。哭聲低且無力,皮膚呈花紋或紫紺,冷的嚴重時皮膚蒼白,全身蜷曲,少動,父母撫摸嬰兒的肚子或手腳發涼那麼就是嬰兒身體感到冷了;哭聲響亮有力,面部紅熱微微出汗,四肢活動較頻繁,穿著過多時還容易引起輕度的發燒

7.困了

有時嬰兒會出現哭鬧,聲音還比較嘹亮,小手還會揉搓的鼻子或眼睛,這就是老人常說的“鬧覺”了,這是父母可以輕緩的撫摸孩子,聽一些輕音樂,小聲的唱一些兒歌,慢慢就會放鬆下來進入夢鄉。

嬰兒哭聲的大學問——聽懂這7種不同,新手媽媽就省心多了

遇到嬰兒哭鬧,家長應該怎麼辦?

1.輕撫:把嬰兒用小毯子包好,抱在懷中,父母用和自己心跳一致的節奏輕拍嬰兒的身體。

2.散步:給嬰兒穿上合適厚度的衣服放到小推車中帶著他出去散散步,吹吹風。

3.洗澡:給小嬰兒可以泡一個溫水澡,在羊水中長的小嬰兒對水有著充分的安全感,泡澡也能幫助嬰兒緩解情緒。

4.撫觸:洗澡後,給嬰兒身上塗抹一層嬰兒油再給嬰兒做一次撫觸,能夠緩解全身的緊張感,促進血液循環和睡眠。

5.擁抱:不能經常抱孩子,但是也不能不抱,適當的抱嬰兒可以增加親子感情還能給予嬰兒更多的安全感。

6.聽音樂:很多父母在嬰兒沒有出生之前,都會給胎兒聽一些胎教音樂,出生之後給嬰兒繼續聽這些胎教音樂嬰兒會在這些熟悉的音樂中得到安撫。

7.去醫院:各種方法用盡後,那麼就要考慮嬰兒是不是生病了,不要嫌麻煩,最好帶嬰兒去醫院。

嬰兒哭聲的大學問——聽懂這7種不同,新手媽媽就省心多了

​面對嬰兒啼哭,錯誤的做法是什麼

“哭聲免疫法”

網絡上流傳的美國的一種“哭聲免疫法”,宗旨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而這種方法經過多年的流行和實驗,卻產生了很多惡果,給很多家庭帶去了無盡的痛苦。

更諷刺的是這種方法的創始人約翰·華生也同樣承擔非常嚴重的後果,他的三個孩子的命運更是令人噓唏,大兒子經過多次自殺後在三十多歲時終是自殺身亡的結果;女兒也曾多次選擇自殺;小兒子也一直過著流浪的生活。而且除了華生外,很多嘗試過這個方法的母親都發現這個方法很容易使孩子因缺愛而走向自閉,甚至導致精神疾病。

很多新手媽媽在面對嬰兒無休止的啼哭時都會感到很焦慮,還有很多新手媽媽伴隨著產後抑鬱會作出很多不理智的行為,知道了嬰兒的哭聲所代表的的意義就能很好的解決一大難題。

想要真正瞭解嬰兒的需求最主要的還是要多多和孩子相處,慢慢的就會找到孩子每次有需求時的表達方式,隨著孩子的慢慢成長,各項能力的發育,會逐漸和父母形成良好的溝通模式。

今日互動:你能聽懂孩子的哭聲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關注【韓曉育兒經】,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得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迴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