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丨比免疫力更厲害的是自愈力!5招激活自愈力,大部分疾病都能直接改善

925丨比免疫力更厲害的是自愈力!5招激活自愈力,大部分疾病都能直接改善

現在的人,有點小傷小痛就往醫院跑,總希望找個好大夫能藥到病除。

但是,古希臘醫聖希波拉底曾說:“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德國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自身有能力治癒60%~70%的不適和疾病。

但遺憾的是,現代人卻沒把它當回事,一生病就習慣於依靠藥物來抵抗疾病,反而漸漸削弱了自愈的本能。

比免疫力更厲害的是自愈力

  • 常見的皮外傷,醫生給傷口消炎後,剩下的只能靠自愈;

  • 骨折後上夾板固定患處,剩下的恢復靠的也是自愈;

  • 很多三高患者,在調整好生活方式後,不吃藥一樣可以控制得很好,靠的還是自愈力……

說起免疫力幾乎人盡皆知,而自愈力這個詞,聽過的人可能不多。

但它比免疫力更厲害,因為免疫力只是自愈力的一部分。那麼,究竟什麼是自愈力呢?

什麼是自愈力?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具有以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為主的人體自愈系統,其他還包括防禦系統、應激系統、修復系統等。

當某個子系統發生協調性、功能性障礙,或遭到外來因素破壞時,自愈系統會依靠自身的內在生命力(自愈力),修復身體損傷,改善亞健康狀態和部分疾病。

自愈力由遺傳獲得,就像是一位時時備戰的醫生,發現身體異常時,向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下達指令,調動身體機能,幫助身體恢復健康。

這些病可以“自愈”

著名健康教育專家、心血管病專家洪昭光教授表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醫生治病,也只是激發和扶持了人類機體的自愈力而已,最終治好疾病的並不是藥,而是人體自己。

1

感冒

感冒是由普通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出現的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就是自愈系統在幫助身體排出病毒。

如果這些症狀較輕,一般可以不用吃藥。而吃藥只能減輕這些症狀,並不能縮短病程。

2

發燒

發燒其實也是機體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它不僅能抵禦一些病毒的繁殖,還能增加體內的抗體,輔助機體消滅病原體。

如果是低於38℃的發燒,注意休息、多喝水、適當補充營養就能有所緩解。

但如果體溫高達39℃,就要及時就診,用藥物輔助調控。

3

腹瀉

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時,自愈系統會啟動防護措施,通過腹瀉的方式儘快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

通常來說,如果一天腹瀉5次以內,適當補充水分和鹽分,注意飲食清淡,很快就能痊癒。

但如果一開始腹瀉就用藥壓制,反而可能造成有害物質長時間滯留在體內,引發第二次腹瀉,甚至加重病症。

4

三高等慢性病

以高血糖為例,在糖尿病之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階段——糖前期。

在此期間,如果能積極調整生活習慣,就可以逆轉高血糖,遠離糖尿病。

再比如高血脂,通過健康干預,肝臟、腎臟、腸道等臟器也會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產物的排出進行調節,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5

營養不良或過盛

許多營養素缺乏、失衡的疾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補充相應的營養物質,就可達到改善甚至使疾病痊癒的效果,如:缺鐵性貧血、缺鈣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等。

因營養過剩引起的輕度脂肪肝、腹型肥胖等疾病,健康減重後也可減輕甚至消失。

925丨比免疫力更厲害的是自愈力!5招激活自愈力,大部分疾病都能直接改善

5招激發自愈力

世界衛生組織曾呼籲“擺脫對藥物的依賴”,擁有真正的健康,那麼,怎樣做才能提高自愈力呢?

1

拒絕濫用藥物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且藥效越強的藥物,一般毒副作用也較大。

對於常見的病症,比如感冒等,不要胡亂服用抗生素,以免影響自愈能力,也有助於減少病菌對藥物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

當然了,如果病情嚴重,也不能盲目拒絕用藥,應該積極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2

飲食豐富多樣

自愈系統的正常工作都離不開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合理的飲食結構,是良好的營養來源,尤其對於人體不能合成的營養素來說,豐富多樣的飲食至關重要。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食材豐富、粗細搭配,適當增加蔬菜水果、優質蛋白等的攝入。

3

心情愉悅

有研究表明,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中也會使體內環境失衡,影響內分泌,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腫瘤的發生率。

而愉悅的心情則能調節和改善內分泌,起到提高自愈力、預防疾病的作用。

4

適量運動

運動不僅強身健體,更是很多疾病的剋星,尤其是慢性病。

不同年齡段和體質的人群,要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方法,推薦健步走、慢跑、游泳、騎車、爬山等有氧運動。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每週運動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為宜。

5

睡眠充足

睡眠占人生1/3的時間,是恢復體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促進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生長髮育和自我修復。

只有睡好覺,才能養足力氣,以更加飽滿的“機體”對抗疾病。

建議每晚最好10點以前睡覺,既給身體排毒,又能提高免疫力。

End

編輯:劉賽

來源:養生中國綜合整理自生命時報、院長在線、BTV養生堂頭條號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