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

明末清初醫家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傅青主除精通醫學之外,兼工儒學、史學、內丹、道學、佛學、詩詞、書法、繪畫、金石、武術、音韻訓詁之學乃至美食等,可謂全才。

出身名門轉入醫途

"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

明末清初醫家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傅青主除精通醫學之外,兼工儒學、史學、內丹、道學、佛學、詩詞、書法、繪畫、金石、武術、音韻訓詁之學乃至美食等,可謂全才。

出身名門轉入醫途

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

傅青主出身於官宦書香之家,家學頗有淵源,其祖上連續七八代有治諸子或《左傳》《漢書》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為寧化府儀賓、承務郎;祖父傅霖曾任山東參議、遼海兵備,頗有政績。

在這樣一個家學淵源的環境下,傅青主自小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傅青主小時候是讀書過目不忘的神童,成年後步入仕途,一路順風順水,20歲時就小有成就,成了一名廩生。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其涉獵知識領域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無出其右者,被時人譽為“學海”。

顧炎武在《廣師篇》中如此評價傅青主:“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後世也有人評論:“他開創了一代學術之風,其多方面的成就,都位於同時代之頂峰。”

傅青主步入中醫之途,可能與當年妻子去世有關。傅青主22歲時娶了妻子張氏。張氏出身於書香門第,知書達理,信奉佛教。二人雖是包辦婚姻,卻過得恩愛無比,羨煞旁人,還生有一子,可謂人生美滿。但好景不長,沒過幾年張氏病了,經醫生診治後沒有任何好轉,不久就去世了。傅青主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佛恩亦何在?在爾早死也。”妻子一生善良,又信奉佛教,可是佛祖的恩典在什麼地方?妻子的病逝對傅青主來說是人生的巨大打擊。此後,傅青主終生未再娶妻,潛心研究醫學,終成一代名醫。

中醫婦科開山祖師

"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

明末清初醫家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傅青主除精通醫學之外,兼工儒學、史學、內丹、道學、佛學、詩詞、書法、繪畫、金石、武術、音韻訓詁之學乃至美食等,可謂全才。

出身名門轉入醫途

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

傅青主出身於官宦書香之家,家學頗有淵源,其祖上連續七八代有治諸子或《左傳》《漢書》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為寧化府儀賓、承務郎;祖父傅霖曾任山東參議、遼海兵備,頗有政績。

在這樣一個家學淵源的環境下,傅青主自小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傅青主小時候是讀書過目不忘的神童,成年後步入仕途,一路順風順水,20歲時就小有成就,成了一名廩生。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其涉獵知識領域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無出其右者,被時人譽為“學海”。

顧炎武在《廣師篇》中如此評價傅青主:“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後世也有人評論:“他開創了一代學術之風,其多方面的成就,都位於同時代之頂峰。”

傅青主步入中醫之途,可能與當年妻子去世有關。傅青主22歲時娶了妻子張氏。張氏出身於書香門第,知書達理,信奉佛教。二人雖是包辦婚姻,卻過得恩愛無比,羨煞旁人,還生有一子,可謂人生美滿。但好景不長,沒過幾年張氏病了,經醫生診治後沒有任何好轉,不久就去世了。傅青主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佛恩亦何在?在爾早死也。”妻子一生善良,又信奉佛教,可是佛祖的恩典在什麼地方?妻子的病逝對傅青主來說是人生的巨大打擊。此後,傅青主終生未再娶妻,潛心研究醫學,終成一代名醫。

中醫婦科開山祖師

傅青主:一代俠醫,學究天人

傅青主在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等方面均有極高造詣,堪稱中醫大師,而尤以婦科為最。其所著《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頗有建樹的婦科專著,全書將每種婦科病分為幾種類型,每一類型先有理論,後列方藥。在論述中,先敘述一般人對某一病症的理解,然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加以辨析。

傅青主極重醫德,對待患者無論貧富,皆一視同仁,還常常給貧困患者以幫助。他以悲天憫人之心,體恤男權社會的弱勢群體——婦女,並開創婦科治療的一代風氣。傅青主女科的出現,是中醫史上第一次把婦科列為獨立的科別,是中醫史上劃時代的事情。

他曾對友人說:“吾書不如吾畫,吾畫不如吾醫。”其醫著《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祕訣》,至今流傳於世,造福蒼生。在張仲景之後,傅青主也被時人稱為“醫聖”。

武學研究頗有造詣

據史料記載,傅青主精技擊(古代以兵法為指導的兵技),擅劍術,尤長於醉拳,著有《傅氏拳譜》。梁羽生對傅青主更是推崇備至,在他的《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等小說中,都將傅青主濃墨重彩地極盡渲染,民間還流傳有“傅青主飛筆點太原”的典故。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第一回寫道:“儒冠老者名叫傅青主,不但醫術精妙,天下無匹,而且長於武功,在無極劍法上有精深造詣……傅青主是冒闢疆生平摯友,冒闢疆死時,冒浣蓮不過三歲,因為她的身世另有複雜之處,冒闢疆怕她受族人歧視,便託傅青主照料。”

明清更易之際,傅青主堅持民族氣節,為了反清,後半生認真研究武術,同時精研道家養生功法。史家稱他“性任俠”,在他的詩中也有“劍術惜其疏”“盤根礪吾劍,金鐵滿山鳴”之說。

據《石膏山志》載,清順治四年(1647年)春,傅青主和兒子傅眉到山西靈石縣天空寺演示打坐和五禽戲,傳與寺內主持道成法師,接著又傳授給了寺內和尚以及當地名士吳成光。

他還留下一種叫作“傅拳”的拳法,動作名稱與太極拳相似,有別於太極拳。1985年,在武術挖掘整理中,由蔡承烈獻出《傅拳譜》手抄本。1988年出版了《傅青主拳法》一書。《傅拳譜》的流傳是傅青主拳法代代相承的依據,其在武藝方面的造詣可見一斑。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形容的是文武全才、智勇足備的人士,用來形容傅青主最恰當不過。(黃小龍)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