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

被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小說家弗蘭茲·卡夫卡一生雖然著作不多,但影響深遠,他的作品多體現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恐懼感和不確定性。如果我們從卡夫卡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本人給人的感覺同其作品一般,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卡夫卡的戀愛經歷略窺一二。

卡夫卡一生經歷了三次訂婚,但最後都沒有完婚。其中一個對象卡夫卡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與對方結婚,為了幫助自己權衡,他還專門列了一個該女子的優缺點清單,將每天發現的優缺點都清清楚楚地列出來,甚至時不時要到對方的家中長談以幫助自己更加清晰地瞭解對方來補充這一清單。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年多,但最終還是沒有結婚。

卡夫卡這種舉棋不定的行為要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他生活在一個父權至上的家庭,是在父權陰影下長大的“懦弱兒子”,甚至直到他因病逝世,在他的父母眼中還是“他們寵愛的、總是問題多多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所以總是要求他的孩子們像他一樣坦誠、堅強、努力,這些期望本沒有錯,但歷經苦難的他是一個毫無溫情可言的暴君,永遠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所以他不斷訓斥、嘲諷自己的孩子,還要求孩子們感恩於他。生活上他也只關心自己的生意,從不給予孩子們應該有的關心,更不會對孩子們表現出哪怕一丁點賞識,管教孩子也只是一味用自己父親的身份壓制,最終使得原本就內向的卡夫卡愈發地沉默寡言,也越發地沉溺到文學創作之中。

"

被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小說家弗蘭茲·卡夫卡一生雖然著作不多,但影響深遠,他的作品多體現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恐懼感和不確定性。如果我們從卡夫卡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本人給人的感覺同其作品一般,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卡夫卡的戀愛經歷略窺一二。

卡夫卡一生經歷了三次訂婚,但最後都沒有完婚。其中一個對象卡夫卡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與對方結婚,為了幫助自己權衡,他還專門列了一個該女子的優缺點清單,將每天發現的優缺點都清清楚楚地列出來,甚至時不時要到對方的家中長談以幫助自己更加清晰地瞭解對方來補充這一清單。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年多,但最終還是沒有結婚。

卡夫卡這種舉棋不定的行為要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他生活在一個父權至上的家庭,是在父權陰影下長大的“懦弱兒子”,甚至直到他因病逝世,在他的父母眼中還是“他們寵愛的、總是問題多多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所以總是要求他的孩子們像他一樣坦誠、堅強、努力,這些期望本沒有錯,但歷經苦難的他是一個毫無溫情可言的暴君,永遠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所以他不斷訓斥、嘲諷自己的孩子,還要求孩子們感恩於他。生活上他也只關心自己的生意,從不給予孩子們應該有的關心,更不會對孩子們表現出哪怕一丁點賞識,管教孩子也只是一味用自己父親的身份壓制,最終使得原本就內向的卡夫卡愈發地沉默寡言,也越發地沉溺到文學創作之中。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我們每個人都頂著原生家庭給予的烙印行走於這個形形色色的世間,也許你也像卡夫卡一樣無法認同自己,也許你也一直被父母的期望困擾,也許你也非常渴望建立親密關係,卻被對方迴應“你把我抓得太緊”……也許你也依然被困在原生家庭塑造的泥淖無法自拔。作為給予我們一切的原生家庭,自然是感激在先,但如果是在一個非正常家庭環境中長大,你可曾想過要怎樣幫助自己走出傷害、走向幸福呢?《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或許可以幫到你。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熱銷英國近20年,這得益於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奧利弗·詹姆斯是兒童心理學家、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以及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是《衛報》《泰晤士報》力薦的國民心理學家。他採訪、研究過各路明星、政要,諸如從小被父母冷落的查爾斯王子,被老布什的榮耀壓得喘不過來氣的小布什,被父親嚴格要求、不曾有一刻停歇的邁克爾·傑克遜等等,翻開書才知道,即使是站在舞臺中間的他們也逃不過原生家庭給的枷鎖。

請注意,我們討論、研究原生家庭並不是為了討伐父母,而是為了讓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親密,起碼更健康,使得我們各自都能掙脫不健康的親子關係重獲新生。《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旨在從人生前6年入手,幫助讀者重新回到童年生活,找到當下生活中問題的真正根源,然後“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被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小說家弗蘭茲·卡夫卡一生雖然著作不多,但影響深遠,他的作品多體現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恐懼感和不確定性。如果我們從卡夫卡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本人給人的感覺同其作品一般,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卡夫卡的戀愛經歷略窺一二。

卡夫卡一生經歷了三次訂婚,但最後都沒有完婚。其中一個對象卡夫卡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與對方結婚,為了幫助自己權衡,他還專門列了一個該女子的優缺點清單,將每天發現的優缺點都清清楚楚地列出來,甚至時不時要到對方的家中長談以幫助自己更加清晰地瞭解對方來補充這一清單。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年多,但最終還是沒有結婚。

卡夫卡這種舉棋不定的行為要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他生活在一個父權至上的家庭,是在父權陰影下長大的“懦弱兒子”,甚至直到他因病逝世,在他的父母眼中還是“他們寵愛的、總是問題多多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所以總是要求他的孩子們像他一樣坦誠、堅強、努力,這些期望本沒有錯,但歷經苦難的他是一個毫無溫情可言的暴君,永遠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所以他不斷訓斥、嘲諷自己的孩子,還要求孩子們感恩於他。生活上他也只關心自己的生意,從不給予孩子們應該有的關心,更不會對孩子們表現出哪怕一丁點賞識,管教孩子也只是一味用自己父親的身份壓制,最終使得原本就內向的卡夫卡愈發地沉默寡言,也越發地沉溺到文學創作之中。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我們每個人都頂著原生家庭給予的烙印行走於這個形形色色的世間,也許你也像卡夫卡一樣無法認同自己,也許你也一直被父母的期望困擾,也許你也非常渴望建立親密關係,卻被對方迴應“你把我抓得太緊”……也許你也依然被困在原生家庭塑造的泥淖無法自拔。作為給予我們一切的原生家庭,自然是感激在先,但如果是在一個非正常家庭環境中長大,你可曾想過要怎樣幫助自己走出傷害、走向幸福呢?《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或許可以幫到你。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熱銷英國近20年,這得益於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奧利弗·詹姆斯是兒童心理學家、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以及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是《衛報》《泰晤士報》力薦的國民心理學家。他採訪、研究過各路明星、政要,諸如從小被父母冷落的查爾斯王子,被老布什的榮耀壓得喘不過來氣的小布什,被父親嚴格要求、不曾有一刻停歇的邁克爾·傑克遜等等,翻開書才知道,即使是站在舞臺中間的他們也逃不過原生家庭給的枷鎖。

請注意,我們討論、研究原生家庭並不是為了討伐父母,而是為了讓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親密,起碼更健康,使得我們各自都能掙脫不健康的親子關係重獲新生。《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旨在從人生前6年入手,幫助讀者重新回到童年生活,找到當下生活中問題的真正根源,然後“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不要灰心,你並不是天生如此!

幾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個年過四十、擁有註冊會計師、在公司居於領導層、年入百萬的女白領走進了我的督導老師的諮詢室。從這一句簡單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無論從收入還是從職業發展來看,這位來訪者絕對值得很多人羨慕,但這位來訪者卻每天活在焦慮中。

據來訪者自述,她是專科畢業,雖然目前收入還不錯,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湧入公司,她覺得以自己一個專科的文憑,是很難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的。於是越想越焦慮,越焦慮越容易出現錯誤,進而更加否定自己的價值,就這樣她陷入這樣一個惡性循環裡怎麼也出不去,越來越覺得自己未來無望。

聊完現狀,老師讓她回憶了一下她的童年生活。她的家庭就是一般正常家庭,從小就跟爸爸、媽媽、姐姐生活在一起,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一家人和和美美,直到她入學以後,問題開始出現。姐姐從小就是學霸,學習上從未讓父母操過心。但她的學習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即使她用盡全力去學習也只能維持在中間水平,稍一鬆懈就掉到中下層了。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父母有些著急,但這對父母並未施加任何負面言辭,甚至還在姐姐對她的學習能力表示懷疑的時候維護她。為了能提升她的學習,父母也是煞費苦心,先是父母親自上陣,未見成效之後又為她請了家教。但最終她依然只是考上了一個專科學校。

這樣看來,她的原生家庭似乎挺好的,一家人關係和諧,教育上沒有常見的打罵、諷刺,那問題出在哪了呢?她為什麼如此在意自己的專科學歷呢?繼續回憶,她說起了這樣一件事,姐姐不負眾望考上重點大學後,父母對姐姐的叮囑是“好好學習,別談戀愛,你還要上博士的。”但是她考上大學後,父母的叮囑是卻變成“上大學後想談戀愛就談吧!”

這兩句話意味著什麼呢?她覺得意味著父母認為姐姐是可造之材,將來能夠肩負重任的。而她沒有考上本科,不是什麼人才,就該早早地結婚生子。這個印象形成之後一直被她牢牢印在腦海裡,困擾了她半生,即使40多歲後的她賺得錢、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都要比姐姐強許多,她也依然活在當年專科學歷的自卑裡。

這位來訪者天生就該自卑嗎?自然不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為我們提供了可靠的實驗數據。同卵雙胞胎研究領域的國際權威羅伯特·普羅明對雙胞胎研究的主要發現是:“大多數的個體行為差異是環境造成的。”當然,“大多數”確實意味著遺傳因素也在起著作用,但作用比重相對較小,研究證明絕大多數特徵的遺傳度不到一半,而且越常見的心理問題,受遺傳影響的程度越小。比如外向性和情緒性遺傳度為40%,社交能力遺傳度為25%,記憶力遺傳度為32%,創造力遺傳度為25%等。

就如同這位來訪者的父母一樣,很多父母都空有望子成龍的願望,卻不具備教育孩子的能力。之所以來訪者如此自卑,是因為他的父母將兩個不同的孩子用統一標準在衡量。生活上,對兩個女兒的愛是對等的,但對兩個女兒的培養上卻著實欠妥。不同的孩子給予了同樣的期待,雖然父母也在盡力幫助弱者,但卻顯然幫了倒忙,使得每一次努力後的失敗都相當於在來訪者的自尊心、自信心上劃上一刀,最終她的優勢全都不見了,只剩下那些陳年的“刀疤”在時時提醒她的弱、她的技不如人。

"

被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小說家弗蘭茲·卡夫卡一生雖然著作不多,但影響深遠,他的作品多體現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恐懼感和不確定性。如果我們從卡夫卡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本人給人的感覺同其作品一般,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卡夫卡的戀愛經歷略窺一二。

卡夫卡一生經歷了三次訂婚,但最後都沒有完婚。其中一個對象卡夫卡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與對方結婚,為了幫助自己權衡,他還專門列了一個該女子的優缺點清單,將每天發現的優缺點都清清楚楚地列出來,甚至時不時要到對方的家中長談以幫助自己更加清晰地瞭解對方來補充這一清單。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年多,但最終還是沒有結婚。

卡夫卡這種舉棋不定的行為要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他生活在一個父權至上的家庭,是在父權陰影下長大的“懦弱兒子”,甚至直到他因病逝世,在他的父母眼中還是“他們寵愛的、總是問題多多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所以總是要求他的孩子們像他一樣坦誠、堅強、努力,這些期望本沒有錯,但歷經苦難的他是一個毫無溫情可言的暴君,永遠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所以他不斷訓斥、嘲諷自己的孩子,還要求孩子們感恩於他。生活上他也只關心自己的生意,從不給予孩子們應該有的關心,更不會對孩子們表現出哪怕一丁點賞識,管教孩子也只是一味用自己父親的身份壓制,最終使得原本就內向的卡夫卡愈發地沉默寡言,也越發地沉溺到文學創作之中。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我們每個人都頂著原生家庭給予的烙印行走於這個形形色色的世間,也許你也像卡夫卡一樣無法認同自己,也許你也一直被父母的期望困擾,也許你也非常渴望建立親密關係,卻被對方迴應“你把我抓得太緊”……也許你也依然被困在原生家庭塑造的泥淖無法自拔。作為給予我們一切的原生家庭,自然是感激在先,但如果是在一個非正常家庭環境中長大,你可曾想過要怎樣幫助自己走出傷害、走向幸福呢?《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或許可以幫到你。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熱銷英國近20年,這得益於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奧利弗·詹姆斯是兒童心理學家、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以及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是《衛報》《泰晤士報》力薦的國民心理學家。他採訪、研究過各路明星、政要,諸如從小被父母冷落的查爾斯王子,被老布什的榮耀壓得喘不過來氣的小布什,被父親嚴格要求、不曾有一刻停歇的邁克爾·傑克遜等等,翻開書才知道,即使是站在舞臺中間的他們也逃不過原生家庭給的枷鎖。

請注意,我們討論、研究原生家庭並不是為了討伐父母,而是為了讓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親密,起碼更健康,使得我們各自都能掙脫不健康的親子關係重獲新生。《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旨在從人生前6年入手,幫助讀者重新回到童年生活,找到當下生活中問題的真正根源,然後“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不要灰心,你並不是天生如此!

幾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個年過四十、擁有註冊會計師、在公司居於領導層、年入百萬的女白領走進了我的督導老師的諮詢室。從這一句簡單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無論從收入還是從職業發展來看,這位來訪者絕對值得很多人羨慕,但這位來訪者卻每天活在焦慮中。

據來訪者自述,她是專科畢業,雖然目前收入還不錯,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湧入公司,她覺得以自己一個專科的文憑,是很難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的。於是越想越焦慮,越焦慮越容易出現錯誤,進而更加否定自己的價值,就這樣她陷入這樣一個惡性循環裡怎麼也出不去,越來越覺得自己未來無望。

聊完現狀,老師讓她回憶了一下她的童年生活。她的家庭就是一般正常家庭,從小就跟爸爸、媽媽、姐姐生活在一起,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一家人和和美美,直到她入學以後,問題開始出現。姐姐從小就是學霸,學習上從未讓父母操過心。但她的學習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即使她用盡全力去學習也只能維持在中間水平,稍一鬆懈就掉到中下層了。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父母有些著急,但這對父母並未施加任何負面言辭,甚至還在姐姐對她的學習能力表示懷疑的時候維護她。為了能提升她的學習,父母也是煞費苦心,先是父母親自上陣,未見成效之後又為她請了家教。但最終她依然只是考上了一個專科學校。

這樣看來,她的原生家庭似乎挺好的,一家人關係和諧,教育上沒有常見的打罵、諷刺,那問題出在哪了呢?她為什麼如此在意自己的專科學歷呢?繼續回憶,她說起了這樣一件事,姐姐不負眾望考上重點大學後,父母對姐姐的叮囑是“好好學習,別談戀愛,你還要上博士的。”但是她考上大學後,父母的叮囑是卻變成“上大學後想談戀愛就談吧!”

這兩句話意味著什麼呢?她覺得意味著父母認為姐姐是可造之材,將來能夠肩負重任的。而她沒有考上本科,不是什麼人才,就該早早地結婚生子。這個印象形成之後一直被她牢牢印在腦海裡,困擾了她半生,即使40多歲後的她賺得錢、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都要比姐姐強許多,她也依然活在當年專科學歷的自卑裡。

這位來訪者天生就該自卑嗎?自然不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為我們提供了可靠的實驗數據。同卵雙胞胎研究領域的國際權威羅伯特·普羅明對雙胞胎研究的主要發現是:“大多數的個體行為差異是環境造成的。”當然,“大多數”確實意味著遺傳因素也在起著作用,但作用比重相對較小,研究證明絕大多數特徵的遺傳度不到一半,而且越常見的心理問題,受遺傳影響的程度越小。比如外向性和情緒性遺傳度為40%,社交能力遺傳度為25%,記憶力遺傳度為32%,創造力遺傳度為25%等。

就如同這位來訪者的父母一樣,很多父母都空有望子成龍的願望,卻不具備教育孩子的能力。之所以來訪者如此自卑,是因為他的父母將兩個不同的孩子用統一標準在衡量。生活上,對兩個女兒的愛是對等的,但對兩個女兒的培養上卻著實欠妥。不同的孩子給予了同樣的期待,雖然父母也在盡力幫助弱者,但卻顯然幫了倒忙,使得每一次努力後的失敗都相當於在來訪者的自尊心、自信心上劃上一刀,最終她的優勢全都不見了,只剩下那些陳年的“刀疤”在時時提醒她的弱、她的技不如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找找原因,6歲之前的生活是怎麼影響我們的?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把心理機制比喻為電腦的操作系統,如果一臺新電腦安裝了一個完整的、合適的操作系統,運轉的時候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安裝的是盜版系統或者不合適的系統,那電腦崩潰的機率則非常大。同理,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機制不健全,那麼他適應社會的能力必定很弱,出現行為問題(抑鬱症、成癮等各類精神疾病,甚至違法犯罪)的機率也大大提升。

原生家庭是如何左右你現在生活的呢?《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從自體感、關係模式以及良心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自體感

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做事情沒有節制,可能會暴飲暴食、工作狂、控制狂;看待事情比較極端,評價一件事的時候不是好就是壞;沒什麼值得信任的人;情緒不穩定,經常在驕傲自滿和抑鬱之間轉換;總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想讓別人都關注自己;喜歡追求刺激;出現反社會、敵對、衝動、自私的行為等。如果以上你有任何一項符合,那麼說明可能你自體感較弱。不過不要擔心,自體感弱是很多高成就者的特點,即使在普通人群中也佔有13%的比例。

自體感形成的關鍵期是在0~6個月,造成自體感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缺乏共情的養育者。嬰兒最初是無法分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區別的,他的感覺也僅限於飢飽感、冷熱感、恐懼感和安全感。只有餓了吃的,冷了加衣服,困了能安穩地睡覺,醒了有人互動等等各種基本生理需求都被滿足了,嬰兒才會漸漸區分出什麼是我和什麼不是我,自體感也就逐漸形成了。

如果嬰兒期沒有一個能夠滿足我們生理需求的養育者,甚至被忽視、虐待,那麼嬰兒就會通過人格障礙的形式保護自己,比如自戀、邊緣型人格、不安全型依戀、多動、抑鬱等。表象就是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非黑即白,他們自己也是非黑即白,在外可能光鮮亮麗,回家卻是一個施暴者,或者總是將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別人身上,也或者通過否認現實社會來滿足內心世界。

關係模式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為讀者列出了四個人際關係模式,讀者可以簡單思考一下自己屬於哪一類依戀模型。

第一種模式不親密的情感關係對我來說很自在。我覺得獨立感和自給自足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喜歡依賴別人,也不喜歡別人依賴我。第二種模式我想和別人在情感上親密無間,但我經常發現,別人不願意和我太親密。沒有親密的情感關係,我會感到不自在,但我有時擔心別人不像我珍惜他們那樣珍惜我。第三種模式與別人親密,我會感到有點不自在。我想要情感上的親密關係,但我發現,我很難完全信任或依賴他人。我有時擔心,如果與別人太親密,我會受到傷害。第四種模式對我來說,與別人建立親密的情感關係並不難。無論是依賴他人或者讓他人依賴我,我都會感到自在。我不擔心獨處或者不被別人接納。

第一種模式被稱為迴避型依戀,佔總人數的20%;第二種模式被稱為纏人型依戀,佔總人數的10%;第三種模式被稱為混亂型依戀,佔總人數的20%;第四種模式被稱為安全型依戀,佔總人數的50%。不安全型依戀模式雖然不是精神疾病,但擁有不安全性依戀模式的人成年後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依戀模式的形成與0~3歲的被教養經歷有密切關係,而且經歷不良教養經歷的年齡越小,影響越深遠、越難以改變。不良教養經歷具體指缺愛、缺少共情、被虐待、被忽視等,比如照顧嬰幼兒的母親患有抑鬱症、條件惡劣的孤兒院、照顧者經常輪換、父母關係不和諧、孩子與父母長時間分離、缺少母親溫情地陪伴、照顧者缺乏共情能力、過度保護孩子、專橫地教養方式等。一般來說,依戀模式形成之後很難改變,除非經歷重大事件,比如弟弟妹妹降臨後被忽視、父母離婚或死亡、戀愛關係破裂、遭遇重大逆境或者心理諮詢與治療等。

依戀模式對擇偶的影響很大,一般兩個擁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會走到一起,而不安全性依戀模式則更傾向於與不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交往,因為他們無法適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表現出來的信任、支持和溫情。比如迴避型依戀模式的人相比戀愛更傾向於工作,因為他們認為工作成功了,自然就會擁有幸福的愛情,比較容易與纏人型依戀模式交朋友或者稱為伴侶。

"

被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小說家弗蘭茲·卡夫卡一生雖然著作不多,但影響深遠,他的作品多體現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恐懼感和不確定性。如果我們從卡夫卡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本人給人的感覺同其作品一般,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卡夫卡的戀愛經歷略窺一二。

卡夫卡一生經歷了三次訂婚,但最後都沒有完婚。其中一個對象卡夫卡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與對方結婚,為了幫助自己權衡,他還專門列了一個該女子的優缺點清單,將每天發現的優缺點都清清楚楚地列出來,甚至時不時要到對方的家中長談以幫助自己更加清晰地瞭解對方來補充這一清單。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年多,但最終還是沒有結婚。

卡夫卡這種舉棋不定的行為要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他生活在一個父權至上的家庭,是在父權陰影下長大的“懦弱兒子”,甚至直到他因病逝世,在他的父母眼中還是“他們寵愛的、總是問題多多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所以總是要求他的孩子們像他一樣坦誠、堅強、努力,這些期望本沒有錯,但歷經苦難的他是一個毫無溫情可言的暴君,永遠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所以他不斷訓斥、嘲諷自己的孩子,還要求孩子們感恩於他。生活上他也只關心自己的生意,從不給予孩子們應該有的關心,更不會對孩子們表現出哪怕一丁點賞識,管教孩子也只是一味用自己父親的身份壓制,最終使得原本就內向的卡夫卡愈發地沉默寡言,也越發地沉溺到文學創作之中。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我們每個人都頂著原生家庭給予的烙印行走於這個形形色色的世間,也許你也像卡夫卡一樣無法認同自己,也許你也一直被父母的期望困擾,也許你也非常渴望建立親密關係,卻被對方迴應“你把我抓得太緊”……也許你也依然被困在原生家庭塑造的泥淖無法自拔。作為給予我們一切的原生家庭,自然是感激在先,但如果是在一個非正常家庭環境中長大,你可曾想過要怎樣幫助自己走出傷害、走向幸福呢?《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或許可以幫到你。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熱銷英國近20年,這得益於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奧利弗·詹姆斯是兒童心理學家、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以及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是《衛報》《泰晤士報》力薦的國民心理學家。他採訪、研究過各路明星、政要,諸如從小被父母冷落的查爾斯王子,被老布什的榮耀壓得喘不過來氣的小布什,被父親嚴格要求、不曾有一刻停歇的邁克爾·傑克遜等等,翻開書才知道,即使是站在舞臺中間的他們也逃不過原生家庭給的枷鎖。

請注意,我們討論、研究原生家庭並不是為了討伐父母,而是為了讓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親密,起碼更健康,使得我們各自都能掙脫不健康的親子關係重獲新生。《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旨在從人生前6年入手,幫助讀者重新回到童年生活,找到當下生活中問題的真正根源,然後“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不要灰心,你並不是天生如此!

幾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個年過四十、擁有註冊會計師、在公司居於領導層、年入百萬的女白領走進了我的督導老師的諮詢室。從這一句簡單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無論從收入還是從職業發展來看,這位來訪者絕對值得很多人羨慕,但這位來訪者卻每天活在焦慮中。

據來訪者自述,她是專科畢業,雖然目前收入還不錯,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湧入公司,她覺得以自己一個專科的文憑,是很難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的。於是越想越焦慮,越焦慮越容易出現錯誤,進而更加否定自己的價值,就這樣她陷入這樣一個惡性循環裡怎麼也出不去,越來越覺得自己未來無望。

聊完現狀,老師讓她回憶了一下她的童年生活。她的家庭就是一般正常家庭,從小就跟爸爸、媽媽、姐姐生活在一起,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一家人和和美美,直到她入學以後,問題開始出現。姐姐從小就是學霸,學習上從未讓父母操過心。但她的學習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即使她用盡全力去學習也只能維持在中間水平,稍一鬆懈就掉到中下層了。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父母有些著急,但這對父母並未施加任何負面言辭,甚至還在姐姐對她的學習能力表示懷疑的時候維護她。為了能提升她的學習,父母也是煞費苦心,先是父母親自上陣,未見成效之後又為她請了家教。但最終她依然只是考上了一個專科學校。

這樣看來,她的原生家庭似乎挺好的,一家人關係和諧,教育上沒有常見的打罵、諷刺,那問題出在哪了呢?她為什麼如此在意自己的專科學歷呢?繼續回憶,她說起了這樣一件事,姐姐不負眾望考上重點大學後,父母對姐姐的叮囑是“好好學習,別談戀愛,你還要上博士的。”但是她考上大學後,父母的叮囑是卻變成“上大學後想談戀愛就談吧!”

這兩句話意味著什麼呢?她覺得意味著父母認為姐姐是可造之材,將來能夠肩負重任的。而她沒有考上本科,不是什麼人才,就該早早地結婚生子。這個印象形成之後一直被她牢牢印在腦海裡,困擾了她半生,即使40多歲後的她賺得錢、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都要比姐姐強許多,她也依然活在當年專科學歷的自卑裡。

這位來訪者天生就該自卑嗎?自然不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為我們提供了可靠的實驗數據。同卵雙胞胎研究領域的國際權威羅伯特·普羅明對雙胞胎研究的主要發現是:“大多數的個體行為差異是環境造成的。”當然,“大多數”確實意味著遺傳因素也在起著作用,但作用比重相對較小,研究證明絕大多數特徵的遺傳度不到一半,而且越常見的心理問題,受遺傳影響的程度越小。比如外向性和情緒性遺傳度為40%,社交能力遺傳度為25%,記憶力遺傳度為32%,創造力遺傳度為25%等。

就如同這位來訪者的父母一樣,很多父母都空有望子成龍的願望,卻不具備教育孩子的能力。之所以來訪者如此自卑,是因為他的父母將兩個不同的孩子用統一標準在衡量。生活上,對兩個女兒的愛是對等的,但對兩個女兒的培養上卻著實欠妥。不同的孩子給予了同樣的期待,雖然父母也在盡力幫助弱者,但卻顯然幫了倒忙,使得每一次努力後的失敗都相當於在來訪者的自尊心、自信心上劃上一刀,最終她的優勢全都不見了,只剩下那些陳年的“刀疤”在時時提醒她的弱、她的技不如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找找原因,6歲之前的生活是怎麼影響我們的?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把心理機制比喻為電腦的操作系統,如果一臺新電腦安裝了一個完整的、合適的操作系統,運轉的時候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安裝的是盜版系統或者不合適的系統,那電腦崩潰的機率則非常大。同理,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機制不健全,那麼他適應社會的能力必定很弱,出現行為問題(抑鬱症、成癮等各類精神疾病,甚至違法犯罪)的機率也大大提升。

原生家庭是如何左右你現在生活的呢?《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從自體感、關係模式以及良心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自體感

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做事情沒有節制,可能會暴飲暴食、工作狂、控制狂;看待事情比較極端,評價一件事的時候不是好就是壞;沒什麼值得信任的人;情緒不穩定,經常在驕傲自滿和抑鬱之間轉換;總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想讓別人都關注自己;喜歡追求刺激;出現反社會、敵對、衝動、自私的行為等。如果以上你有任何一項符合,那麼說明可能你自體感較弱。不過不要擔心,自體感弱是很多高成就者的特點,即使在普通人群中也佔有13%的比例。

自體感形成的關鍵期是在0~6個月,造成自體感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缺乏共情的養育者。嬰兒最初是無法分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區別的,他的感覺也僅限於飢飽感、冷熱感、恐懼感和安全感。只有餓了吃的,冷了加衣服,困了能安穩地睡覺,醒了有人互動等等各種基本生理需求都被滿足了,嬰兒才會漸漸區分出什麼是我和什麼不是我,自體感也就逐漸形成了。

如果嬰兒期沒有一個能夠滿足我們生理需求的養育者,甚至被忽視、虐待,那麼嬰兒就會通過人格障礙的形式保護自己,比如自戀、邊緣型人格、不安全型依戀、多動、抑鬱等。表象就是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非黑即白,他們自己也是非黑即白,在外可能光鮮亮麗,回家卻是一個施暴者,或者總是將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別人身上,也或者通過否認現實社會來滿足內心世界。

關係模式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為讀者列出了四個人際關係模式,讀者可以簡單思考一下自己屬於哪一類依戀模型。

第一種模式不親密的情感關係對我來說很自在。我覺得獨立感和自給自足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喜歡依賴別人,也不喜歡別人依賴我。第二種模式我想和別人在情感上親密無間,但我經常發現,別人不願意和我太親密。沒有親密的情感關係,我會感到不自在,但我有時擔心別人不像我珍惜他們那樣珍惜我。第三種模式與別人親密,我會感到有點不自在。我想要情感上的親密關係,但我發現,我很難完全信任或依賴他人。我有時擔心,如果與別人太親密,我會受到傷害。第四種模式對我來說,與別人建立親密的情感關係並不難。無論是依賴他人或者讓他人依賴我,我都會感到自在。我不擔心獨處或者不被別人接納。

第一種模式被稱為迴避型依戀,佔總人數的20%;第二種模式被稱為纏人型依戀,佔總人數的10%;第三種模式被稱為混亂型依戀,佔總人數的20%;第四種模式被稱為安全型依戀,佔總人數的50%。不安全型依戀模式雖然不是精神疾病,但擁有不安全性依戀模式的人成年後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依戀模式的形成與0~3歲的被教養經歷有密切關係,而且經歷不良教養經歷的年齡越小,影響越深遠、越難以改變。不良教養經歷具體指缺愛、缺少共情、被虐待、被忽視等,比如照顧嬰幼兒的母親患有抑鬱症、條件惡劣的孤兒院、照顧者經常輪換、父母關係不和諧、孩子與父母長時間分離、缺少母親溫情地陪伴、照顧者缺乏共情能力、過度保護孩子、專橫地教養方式等。一般來說,依戀模式形成之後很難改變,除非經歷重大事件,比如弟弟妹妹降臨後被忽視、父母離婚或死亡、戀愛關係破裂、遭遇重大逆境或者心理諮詢與治療等。

依戀模式對擇偶的影響很大,一般兩個擁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會走到一起,而不安全性依戀模式則更傾向於與不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交往,因為他們無法適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表現出來的信任、支持和溫情。比如迴避型依戀模式的人相比戀愛更傾向於工作,因為他們認為工作成功了,自然就會擁有幸福的愛情,比較容易與纏人型依戀模式交朋友或者稱為伴侶。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良心

良心簡單來說就是對是非、善惡的認識,特別是與自己行為有關的。《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將良心分為三種模式,讀者可以略作參考。

如果你人際關係發展良好,現實生活中對權威的態度不反抗也不屈從,做事有自己的考量,遇到不順心的事會換位思考,有自制力,懂拒絕,那些不好的行為離你較遠,那麼你可能是擁有善良良心;如果你比較叛逆,無論是上學時還是工作後,你對那些規則和管束都感到反感,存在一些叛逆的不良行為,諸如抽菸喝酒、遊戲成癮、自制力差等情況,那麼你可能擁有脆弱的良心;如果你墨守成規,習慣於站在權威一方,經常壓抑自己的慾望,看不起那些邪惡、墮落、不檢點的行為,非常勤奮但可能缺少創新能力,那麼你可能擁有懲罰性的良心。

良心形成的關鍵期是3~6歲,其形成受養育者的行為樣板、對你的角色期望以及管教方式有重大關係。如果父母與你建立了良好的親自關係,管教都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同時他們又樹立了良好的行為樣板,那麼你就更可能形成善良的良心;相反的,如果父母對你缺少關心,或者更傾向於採用強制、虐待、忽略等不良教養方式管教你,那麼你更可能出現懲罰性或脆弱的良心。

逃離原生家庭,你可以重新定義自己

到這裡,你可能已經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你的自體感強弱、你的依戀模式以及你的良心種類都有了初步的定位,接下來要改變也相對容易一些。《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讀者,救贖自己就是內省的過程。通過內省找到當下所作所為的根源,然後將問題擺在眼前。內省方式有很多,這裡給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

來自關係親近人的內省

關係比較親密的親人或者朋友也許對你的認識更加客觀,作為旁觀者,他們看待事情的角度與你不同,也更能頭腦清楚地思考你在一件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要負的責任。比如你總是向你的朋友吐槽你與另一半的糟心事,可能在你眼中造成現狀的主要責任是他,但也許你的朋友會告訴你另一個事實,那就是對方之所以總讓你失望,是因為你害怕他的離開或者是因為你的控制慾。故而,有時候對你瞭解的親近朋友,他們的建議是值得細細斟酌一番的。

另一種來自關係親近人的內省便是傾訴。當一個人度過了糟糕的一天情緒比較低落,或者處於一個內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中,你更加願意剖析自己的內心,也更願意領悟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願意傾聽的朋友在你身邊,你可能就會更加順利地實現內省,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也能發現其實自己並不是只有眼前的路可以走。

來自回憶的內省

全篇都在討論的童年養育經歷是我們內省的主要內容,所以在你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已經是在進行內省了。但要注意的是,通過內省得到的結果很可能是父母給予的不好的照顧成就了現在的你,然後你還可能到處討伐“可怕”的父母,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也不是我們進行自省的目的。

內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追究父母的,而是為了自我覺察。我相信90%以上的父母在愛孩子這件事上是毫不含糊的,他們已經是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孩子創造最好的未來,但有時候他們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你對父母仍然心存怨恨,那很可能是你還不能原諒你自己,還沒有能力驅逐你內心深藏的憤怒。當然,這也並不是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只一味地掩藏過去對改變自己有害無益。

來自創作的內省

寫作、詩歌、讀小說、聽音樂、繪畫等藝術行為也能夠激發我們的自省能力,臺灣敘事治療專家周志建在《故事的療愈力量》一書中曾經提到過利用寫作來療愈自己,原理就是如此。我們能夠在別人的作品中或者自己創作的過程中享受精神上的昇華,這一過程中能夠看到另一個自己。《原生家庭生存之南》的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在書的最後為讀者準備了一個寫作小練習,幫助讀者內省現在令你困惑的、你急切地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現在的你能做什麼,讀者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寫一寫。

  1. 制定主題:如為什麼我總感到沮喪?
  2. 以自己為中心人物,並給自己下定義:主要涉及在家庭中的角色、是非觀、依戀模式、自體感。
  3. 添加情節:你可以以你下筆時想到的真實故事為基礎,寫下你認為可能與你定下的主題相關的故事,不限字數。
  4. 重新分析自己寫下的小故事,可能你會發現一些問題。
"

被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小說家弗蘭茲·卡夫卡一生雖然著作不多,但影響深遠,他的作品多體現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恐懼感和不確定性。如果我們從卡夫卡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本人給人的感覺同其作品一般,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卡夫卡的戀愛經歷略窺一二。

卡夫卡一生經歷了三次訂婚,但最後都沒有完婚。其中一個對象卡夫卡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與對方結婚,為了幫助自己權衡,他還專門列了一個該女子的優缺點清單,將每天發現的優缺點都清清楚楚地列出來,甚至時不時要到對方的家中長談以幫助自己更加清晰地瞭解對方來補充這一清單。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年多,但最終還是沒有結婚。

卡夫卡這種舉棋不定的行為要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他生活在一個父權至上的家庭,是在父權陰影下長大的“懦弱兒子”,甚至直到他因病逝世,在他的父母眼中還是“他們寵愛的、總是問題多多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所以總是要求他的孩子們像他一樣坦誠、堅強、努力,這些期望本沒有錯,但歷經苦難的他是一個毫無溫情可言的暴君,永遠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所以他不斷訓斥、嘲諷自己的孩子,還要求孩子們感恩於他。生活上他也只關心自己的生意,從不給予孩子們應該有的關心,更不會對孩子們表現出哪怕一丁點賞識,管教孩子也只是一味用自己父親的身份壓制,最終使得原本就內向的卡夫卡愈發地沉默寡言,也越發地沉溺到文學創作之中。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我們每個人都頂著原生家庭給予的烙印行走於這個形形色色的世間,也許你也像卡夫卡一樣無法認同自己,也許你也一直被父母的期望困擾,也許你也非常渴望建立親密關係,卻被對方迴應“你把我抓得太緊”……也許你也依然被困在原生家庭塑造的泥淖無法自拔。作為給予我們一切的原生家庭,自然是感激在先,但如果是在一個非正常家庭環境中長大,你可曾想過要怎樣幫助自己走出傷害、走向幸福呢?《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或許可以幫到你。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熱銷英國近20年,這得益於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奧利弗·詹姆斯是兒童心理學家、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以及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是《衛報》《泰晤士報》力薦的國民心理學家。他採訪、研究過各路明星、政要,諸如從小被父母冷落的查爾斯王子,被老布什的榮耀壓得喘不過來氣的小布什,被父親嚴格要求、不曾有一刻停歇的邁克爾·傑克遜等等,翻開書才知道,即使是站在舞臺中間的他們也逃不過原生家庭給的枷鎖。

請注意,我們討論、研究原生家庭並不是為了討伐父母,而是為了讓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親密,起碼更健康,使得我們各自都能掙脫不健康的親子關係重獲新生。《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旨在從人生前6年入手,幫助讀者重新回到童年生活,找到當下生活中問題的真正根源,然後“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不要灰心,你並不是天生如此!

幾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個年過四十、擁有註冊會計師、在公司居於領導層、年入百萬的女白領走進了我的督導老師的諮詢室。從這一句簡單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無論從收入還是從職業發展來看,這位來訪者絕對值得很多人羨慕,但這位來訪者卻每天活在焦慮中。

據來訪者自述,她是專科畢業,雖然目前收入還不錯,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湧入公司,她覺得以自己一個專科的文憑,是很難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的。於是越想越焦慮,越焦慮越容易出現錯誤,進而更加否定自己的價值,就這樣她陷入這樣一個惡性循環裡怎麼也出不去,越來越覺得自己未來無望。

聊完現狀,老師讓她回憶了一下她的童年生活。她的家庭就是一般正常家庭,從小就跟爸爸、媽媽、姐姐生活在一起,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一家人和和美美,直到她入學以後,問題開始出現。姐姐從小就是學霸,學習上從未讓父母操過心。但她的學習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即使她用盡全力去學習也只能維持在中間水平,稍一鬆懈就掉到中下層了。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父母有些著急,但這對父母並未施加任何負面言辭,甚至還在姐姐對她的學習能力表示懷疑的時候維護她。為了能提升她的學習,父母也是煞費苦心,先是父母親自上陣,未見成效之後又為她請了家教。但最終她依然只是考上了一個專科學校。

這樣看來,她的原生家庭似乎挺好的,一家人關係和諧,教育上沒有常見的打罵、諷刺,那問題出在哪了呢?她為什麼如此在意自己的專科學歷呢?繼續回憶,她說起了這樣一件事,姐姐不負眾望考上重點大學後,父母對姐姐的叮囑是“好好學習,別談戀愛,你還要上博士的。”但是她考上大學後,父母的叮囑是卻變成“上大學後想談戀愛就談吧!”

這兩句話意味著什麼呢?她覺得意味著父母認為姐姐是可造之材,將來能夠肩負重任的。而她沒有考上本科,不是什麼人才,就該早早地結婚生子。這個印象形成之後一直被她牢牢印在腦海裡,困擾了她半生,即使40多歲後的她賺得錢、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都要比姐姐強許多,她也依然活在當年專科學歷的自卑裡。

這位來訪者天生就該自卑嗎?自然不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為我們提供了可靠的實驗數據。同卵雙胞胎研究領域的國際權威羅伯特·普羅明對雙胞胎研究的主要發現是:“大多數的個體行為差異是環境造成的。”當然,“大多數”確實意味著遺傳因素也在起著作用,但作用比重相對較小,研究證明絕大多數特徵的遺傳度不到一半,而且越常見的心理問題,受遺傳影響的程度越小。比如外向性和情緒性遺傳度為40%,社交能力遺傳度為25%,記憶力遺傳度為32%,創造力遺傳度為25%等。

就如同這位來訪者的父母一樣,很多父母都空有望子成龍的願望,卻不具備教育孩子的能力。之所以來訪者如此自卑,是因為他的父母將兩個不同的孩子用統一標準在衡量。生活上,對兩個女兒的愛是對等的,但對兩個女兒的培養上卻著實欠妥。不同的孩子給予了同樣的期待,雖然父母也在盡力幫助弱者,但卻顯然幫了倒忙,使得每一次努力後的失敗都相當於在來訪者的自尊心、自信心上劃上一刀,最終她的優勢全都不見了,只剩下那些陳年的“刀疤”在時時提醒她的弱、她的技不如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找找原因,6歲之前的生活是怎麼影響我們的?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把心理機制比喻為電腦的操作系統,如果一臺新電腦安裝了一個完整的、合適的操作系統,運轉的時候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安裝的是盜版系統或者不合適的系統,那電腦崩潰的機率則非常大。同理,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機制不健全,那麼他適應社會的能力必定很弱,出現行為問題(抑鬱症、成癮等各類精神疾病,甚至違法犯罪)的機率也大大提升。

原生家庭是如何左右你現在生活的呢?《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從自體感、關係模式以及良心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自體感

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做事情沒有節制,可能會暴飲暴食、工作狂、控制狂;看待事情比較極端,評價一件事的時候不是好就是壞;沒什麼值得信任的人;情緒不穩定,經常在驕傲自滿和抑鬱之間轉換;總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想讓別人都關注自己;喜歡追求刺激;出現反社會、敵對、衝動、自私的行為等。如果以上你有任何一項符合,那麼說明可能你自體感較弱。不過不要擔心,自體感弱是很多高成就者的特點,即使在普通人群中也佔有13%的比例。

自體感形成的關鍵期是在0~6個月,造成自體感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缺乏共情的養育者。嬰兒最初是無法分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區別的,他的感覺也僅限於飢飽感、冷熱感、恐懼感和安全感。只有餓了吃的,冷了加衣服,困了能安穩地睡覺,醒了有人互動等等各種基本生理需求都被滿足了,嬰兒才會漸漸區分出什麼是我和什麼不是我,自體感也就逐漸形成了。

如果嬰兒期沒有一個能夠滿足我們生理需求的養育者,甚至被忽視、虐待,那麼嬰兒就會通過人格障礙的形式保護自己,比如自戀、邊緣型人格、不安全型依戀、多動、抑鬱等。表象就是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非黑即白,他們自己也是非黑即白,在外可能光鮮亮麗,回家卻是一個施暴者,或者總是將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別人身上,也或者通過否認現實社會來滿足內心世界。

關係模式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為讀者列出了四個人際關係模式,讀者可以簡單思考一下自己屬於哪一類依戀模型。

第一種模式不親密的情感關係對我來說很自在。我覺得獨立感和自給自足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喜歡依賴別人,也不喜歡別人依賴我。第二種模式我想和別人在情感上親密無間,但我經常發現,別人不願意和我太親密。沒有親密的情感關係,我會感到不自在,但我有時擔心別人不像我珍惜他們那樣珍惜我。第三種模式與別人親密,我會感到有點不自在。我想要情感上的親密關係,但我發現,我很難完全信任或依賴他人。我有時擔心,如果與別人太親密,我會受到傷害。第四種模式對我來說,與別人建立親密的情感關係並不難。無論是依賴他人或者讓他人依賴我,我都會感到自在。我不擔心獨處或者不被別人接納。

第一種模式被稱為迴避型依戀,佔總人數的20%;第二種模式被稱為纏人型依戀,佔總人數的10%;第三種模式被稱為混亂型依戀,佔總人數的20%;第四種模式被稱為安全型依戀,佔總人數的50%。不安全型依戀模式雖然不是精神疾病,但擁有不安全性依戀模式的人成年後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依戀模式的形成與0~3歲的被教養經歷有密切關係,而且經歷不良教養經歷的年齡越小,影響越深遠、越難以改變。不良教養經歷具體指缺愛、缺少共情、被虐待、被忽視等,比如照顧嬰幼兒的母親患有抑鬱症、條件惡劣的孤兒院、照顧者經常輪換、父母關係不和諧、孩子與父母長時間分離、缺少母親溫情地陪伴、照顧者缺乏共情能力、過度保護孩子、專橫地教養方式等。一般來說,依戀模式形成之後很難改變,除非經歷重大事件,比如弟弟妹妹降臨後被忽視、父母離婚或死亡、戀愛關係破裂、遭遇重大逆境或者心理諮詢與治療等。

依戀模式對擇偶的影響很大,一般兩個擁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會走到一起,而不安全性依戀模式則更傾向於與不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交往,因為他們無法適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表現出來的信任、支持和溫情。比如迴避型依戀模式的人相比戀愛更傾向於工作,因為他們認為工作成功了,自然就會擁有幸福的愛情,比較容易與纏人型依戀模式交朋友或者稱為伴侶。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良心

良心簡單來說就是對是非、善惡的認識,特別是與自己行為有關的。《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將良心分為三種模式,讀者可以略作參考。

如果你人際關係發展良好,現實生活中對權威的態度不反抗也不屈從,做事有自己的考量,遇到不順心的事會換位思考,有自制力,懂拒絕,那些不好的行為離你較遠,那麼你可能是擁有善良良心;如果你比較叛逆,無論是上學時還是工作後,你對那些規則和管束都感到反感,存在一些叛逆的不良行為,諸如抽菸喝酒、遊戲成癮、自制力差等情況,那麼你可能擁有脆弱的良心;如果你墨守成規,習慣於站在權威一方,經常壓抑自己的慾望,看不起那些邪惡、墮落、不檢點的行為,非常勤奮但可能缺少創新能力,那麼你可能擁有懲罰性的良心。

良心形成的關鍵期是3~6歲,其形成受養育者的行為樣板、對你的角色期望以及管教方式有重大關係。如果父母與你建立了良好的親自關係,管教都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同時他們又樹立了良好的行為樣板,那麼你就更可能形成善良的良心;相反的,如果父母對你缺少關心,或者更傾向於採用強制、虐待、忽略等不良教養方式管教你,那麼你更可能出現懲罰性或脆弱的良心。

逃離原生家庭,你可以重新定義自己

到這裡,你可能已經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你的自體感強弱、你的依戀模式以及你的良心種類都有了初步的定位,接下來要改變也相對容易一些。《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讀者,救贖自己就是內省的過程。通過內省找到當下所作所為的根源,然後將問題擺在眼前。內省方式有很多,這裡給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

來自關係親近人的內省

關係比較親密的親人或者朋友也許對你的認識更加客觀,作為旁觀者,他們看待事情的角度與你不同,也更能頭腦清楚地思考你在一件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要負的責任。比如你總是向你的朋友吐槽你與另一半的糟心事,可能在你眼中造成現狀的主要責任是他,但也許你的朋友會告訴你另一個事實,那就是對方之所以總讓你失望,是因為你害怕他的離開或者是因為你的控制慾。故而,有時候對你瞭解的親近朋友,他們的建議是值得細細斟酌一番的。

另一種來自關係親近人的內省便是傾訴。當一個人度過了糟糕的一天情緒比較低落,或者處於一個內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中,你更加願意剖析自己的內心,也更願意領悟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願意傾聽的朋友在你身邊,你可能就會更加順利地實現內省,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也能發現其實自己並不是只有眼前的路可以走。

來自回憶的內省

全篇都在討論的童年養育經歷是我們內省的主要內容,所以在你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已經是在進行內省了。但要注意的是,通過內省得到的結果很可能是父母給予的不好的照顧成就了現在的你,然後你還可能到處討伐“可怕”的父母,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也不是我們進行自省的目的。

內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追究父母的,而是為了自我覺察。我相信90%以上的父母在愛孩子這件事上是毫不含糊的,他們已經是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孩子創造最好的未來,但有時候他們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你對父母仍然心存怨恨,那很可能是你還不能原諒你自己,還沒有能力驅逐你內心深藏的憤怒。當然,這也並不是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只一味地掩藏過去對改變自己有害無益。

來自創作的內省

寫作、詩歌、讀小說、聽音樂、繪畫等藝術行為也能夠激發我們的自省能力,臺灣敘事治療專家周志建在《故事的療愈力量》一書中曾經提到過利用寫作來療愈自己,原理就是如此。我們能夠在別人的作品中或者自己創作的過程中享受精神上的昇華,這一過程中能夠看到另一個自己。《原生家庭生存之南》的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在書的最後為讀者準備了一個寫作小練習,幫助讀者內省現在令你困惑的、你急切地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現在的你能做什麼,讀者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寫一寫。

  1. 制定主題:如為什麼我總感到沮喪?
  2. 以自己為中心人物,並給自己下定義:主要涉及在家庭中的角色、是非觀、依戀模式、自體感。
  3. 添加情節:你可以以你下筆時想到的真實故事為基礎,寫下你認為可能與你定下的主題相關的故事,不限字數。
  4. 重新分析自己寫下的小故事,可能你會發現一些問題。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原生家庭不幸,你也依然值得擁有幸福

來自專業機構的內省

專業機構的輔導是引發內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與朋友傾訴可能會受到你們之間關係的限制,創作你可能又不得要領,所以自省起來可能會有些阻礙,但心理專家經過專業培訓,善於激發來訪者自省,且與來訪者不存在情感關係進而能夠提供更加客觀的觀點。

放下對心理諮詢的偏見。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在一檔節目中提到,能夠主動到心理機構尋找幫助的,說明這個人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那些說三道四的人內心的問題可能更大。心理問題其實就像我們身體感冒發燒一樣普遍,進行心理諮詢並不是意見丟臉的事。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本引領讀者內省的書,從自體感、良心和依戀關係三個點出發,重新剖析了我們在6歲之前可能經歷的養育經歷,使過去的經歷與當下的情況一一對應,讓我們得以更加深層次地認識內在的自己,還提供了一些能夠進行自省的方法,幫助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是一本值得入手的好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