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的政權,其中,就有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北涼雖然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但是,在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向漢人文化融合,以此達到全民族的統一。

"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的政權,其中,就有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北涼雖然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但是,在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向漢人文化融合,以此達到全民族的統一。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時間回到二零一八年九月,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生了一件震驚考古界的大事。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件大事呢?

據說,首都師範大學的考古學家,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現了一尊高達五米的站立佛像。雖然,這尊佛像外形已經被損毀了很多,但是,從考古學家的口中我們得知,這尊破敗的佛像可是大有來頭。

剛發現這個佛像的時候,專家們就有一種神奇的預感,感覺這個佛像肯定不簡單。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通過查閱史料,專家們發現:這個佛像應該是北涼王沮渠蒙遜,為了給自己的母親祈福,而特意建造了這座佛像?

"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的政權,其中,就有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北涼雖然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但是,在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向漢人文化融合,以此達到全民族的統一。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時間回到二零一八年九月,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生了一件震驚考古界的大事。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件大事呢?

據說,首都師範大學的考古學家,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現了一尊高達五米的站立佛像。雖然,這尊佛像外形已經被損毀了很多,但是,從考古學家的口中我們得知,這尊破敗的佛像可是大有來頭。

剛發現這個佛像的時候,專家們就有一種神奇的預感,感覺這個佛像肯定不簡單。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通過查閱史料,專家們發現:這個佛像應該是北涼王沮渠蒙遜,為了給自己的母親祈福,而特意建造了這座佛像?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該佛像高達五米,外表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但是,我們仍然能清晰地辨別出這應該是一尊女性佛陀的寶相。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這座佛像上具有非常明顯的成年女性的特徵。佛像被擺放在一個方形殿堂窟內壁正中央,從外形上,這座佛像體型飽滿厚重,身體略微有幾分向前傾斜,其雙腿呈站立姿態,穩穩地佇立在石窟內壁中央。其右臂微微向下傾斜垂立,左臂雖然已經損毀嚴重,但是,也能看出其所呈現的那種微微向上抬起的姿態。

雖然,佛像的頭部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損毀,我們也無法辨別出佛像的五官及神態,但是,從佛像整體而言,它依舊能帶給我們一種安詳、慈悲的感覺。從佛像身體兩側殘留的長袖袈裟痕跡來看,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這座佛像原本應該是披著一件長袖袈裟的。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就是這座佛像的乳房明顯有突出的痕跡,換句話來說,這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女性特徵。

看到這,也許很多人會說,難道僅僅憑其有女性特徵這一點。就能說明這是當年北涼王為自己母親鑄造的佛像嗎?這樣說未免太過武斷了。

"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的政權,其中,就有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北涼雖然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但是,在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向漢人文化融合,以此達到全民族的統一。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時間回到二零一八年九月,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生了一件震驚考古界的大事。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件大事呢?

據說,首都師範大學的考古學家,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現了一尊高達五米的站立佛像。雖然,這尊佛像外形已經被損毀了很多,但是,從考古學家的口中我們得知,這尊破敗的佛像可是大有來頭。

剛發現這個佛像的時候,專家們就有一種神奇的預感,感覺這個佛像肯定不簡單。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通過查閱史料,專家們發現:這個佛像應該是北涼王沮渠蒙遜,為了給自己的母親祈福,而特意建造了這座佛像?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該佛像高達五米,外表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但是,我們仍然能清晰地辨別出這應該是一尊女性佛陀的寶相。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這座佛像上具有非常明顯的成年女性的特徵。佛像被擺放在一個方形殿堂窟內壁正中央,從外形上,這座佛像體型飽滿厚重,身體略微有幾分向前傾斜,其雙腿呈站立姿態,穩穩地佇立在石窟內壁中央。其右臂微微向下傾斜垂立,左臂雖然已經損毀嚴重,但是,也能看出其所呈現的那種微微向上抬起的姿態。

雖然,佛像的頭部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損毀,我們也無法辨別出佛像的五官及神態,但是,從佛像整體而言,它依舊能帶給我們一種安詳、慈悲的感覺。從佛像身體兩側殘留的長袖袈裟痕跡來看,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這座佛像原本應該是披著一件長袖袈裟的。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就是這座佛像的乳房明顯有突出的痕跡,換句話來說,這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女性特徵。

看到這,也許很多人會說,難道僅僅憑其有女性特徵這一點。就能說明這是當年北涼王為自己母親鑄造的佛像嗎?這樣說未免太過武斷了。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確實,大家有這種懷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文章的前面我們提到,這座佛像被發現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而威武在古代的時候就是涼州,是河西四郡之一。據相關史料記載,北涼王確實在天梯山為自己母親鑄造佛像祈福,而且,這座佛像無論是從高度、外形還是其他細節來說,都與當時史料的記載相符。

北涼王,雖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匈奴人,但是,他一直深受漢人儒家文化的影響,而且,十分推崇儒家文化中的“孝道”,也十分喜愛中原地區的“佛教文化”,由此,北涼王才會為自己的母親塑造佛像來祈福。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看重孝道,更何況是那時候的北涼王。在他所生活的那個時期,人們對佛教文化是十分推崇的,他的這種做法,不僅表現了對母親的孝順之情,更表現了對佛家文化的推崇。不過,所有的事情都要有個度,如果失去對這個度的把握,好事也會變成壞事的。

"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的政權,其中,就有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北涼雖然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但是,在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向漢人文化融合,以此達到全民族的統一。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時間回到二零一八年九月,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生了一件震驚考古界的大事。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件大事呢?

據說,首都師範大學的考古學家,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現了一尊高達五米的站立佛像。雖然,這尊佛像外形已經被損毀了很多,但是,從考古學家的口中我們得知,這尊破敗的佛像可是大有來頭。

剛發現這個佛像的時候,專家們就有一種神奇的預感,感覺這個佛像肯定不簡單。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通過查閱史料,專家們發現:這個佛像應該是北涼王沮渠蒙遜,為了給自己的母親祈福,而特意建造了這座佛像?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該佛像高達五米,外表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但是,我們仍然能清晰地辨別出這應該是一尊女性佛陀的寶相。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這座佛像上具有非常明顯的成年女性的特徵。佛像被擺放在一個方形殿堂窟內壁正中央,從外形上,這座佛像體型飽滿厚重,身體略微有幾分向前傾斜,其雙腿呈站立姿態,穩穩地佇立在石窟內壁中央。其右臂微微向下傾斜垂立,左臂雖然已經損毀嚴重,但是,也能看出其所呈現的那種微微向上抬起的姿態。

雖然,佛像的頭部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損毀,我們也無法辨別出佛像的五官及神態,但是,從佛像整體而言,它依舊能帶給我們一種安詳、慈悲的感覺。從佛像身體兩側殘留的長袖袈裟痕跡來看,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這座佛像原本應該是披著一件長袖袈裟的。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就是這座佛像的乳房明顯有突出的痕跡,換句話來說,這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女性特徵。

看到這,也許很多人會說,難道僅僅憑其有女性特徵這一點。就能說明這是當年北涼王為自己母親鑄造的佛像嗎?這樣說未免太過武斷了。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確實,大家有這種懷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文章的前面我們提到,這座佛像被發現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而威武在古代的時候就是涼州,是河西四郡之一。據相關史料記載,北涼王確實在天梯山為自己母親鑄造佛像祈福,而且,這座佛像無論是從高度、外形還是其他細節來說,都與當時史料的記載相符。

北涼王,雖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匈奴人,但是,他一直深受漢人儒家文化的影響,而且,十分推崇儒家文化中的“孝道”,也十分喜愛中原地區的“佛教文化”,由此,北涼王才會為自己的母親塑造佛像來祈福。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看重孝道,更何況是那時候的北涼王。在他所生活的那個時期,人們對佛教文化是十分推崇的,他的這種做法,不僅表現了對母親的孝順之情,更表現了對佛家文化的推崇。不過,所有的事情都要有個度,如果失去對這個度的把握,好事也會變成壞事的。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在北涼王統治的那個時期,許多的統治者都會把自己與佛陀等同,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既能普度眾生又能主宰一切。關於這種說法最好的寫照,就是北魏當時的統治者,他們都為自己塑造了佛陀像。從這些統治者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石窟造像產生的深遠影響。

因此,北涼王在這種因素的影響之下,為了表示對母親的尊敬,以及彰顯母親尊貴的地位,而建造一座女性性別的佛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今,我們又發現了這樣一座具有明顯女性特徵的佛像,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在表明:這就是北涼王當年為自己母親所塑造的那尊佛像嗎?

如果證據還不充足,那我們繼續看佛像的塑造風格,這尊佛像具有非常鮮明的西域中亞特色。相傳,在上個世紀初,英、德、法等多個國家的探險家,曾從新疆地區奪走了許多尊塑造於四、五世紀的站立式佛像。

而我們今天發現的這尊佛像,不論是它外部整體造型的特點,還是所穿袈裟,以及衣褲上各種紋飾的細節,都與那些被奪走的佛像有許多相似之處。

"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的政權,其中,就有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北涼雖然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但是,在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向漢人文化融合,以此達到全民族的統一。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時間回到二零一八年九月,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生了一件震驚考古界的大事。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件大事呢?

據說,首都師範大學的考古學家,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現了一尊高達五米的站立佛像。雖然,這尊佛像外形已經被損毀了很多,但是,從考古學家的口中我們得知,這尊破敗的佛像可是大有來頭。

剛發現這個佛像的時候,專家們就有一種神奇的預感,感覺這個佛像肯定不簡單。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通過查閱史料,專家們發現:這個佛像應該是北涼王沮渠蒙遜,為了給自己的母親祈福,而特意建造了這座佛像?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該佛像高達五米,外表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但是,我們仍然能清晰地辨別出這應該是一尊女性佛陀的寶相。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這座佛像上具有非常明顯的成年女性的特徵。佛像被擺放在一個方形殿堂窟內壁正中央,從外形上,這座佛像體型飽滿厚重,身體略微有幾分向前傾斜,其雙腿呈站立姿態,穩穩地佇立在石窟內壁中央。其右臂微微向下傾斜垂立,左臂雖然已經損毀嚴重,但是,也能看出其所呈現的那種微微向上抬起的姿態。

雖然,佛像的頭部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損毀,我們也無法辨別出佛像的五官及神態,但是,從佛像整體而言,它依舊能帶給我們一種安詳、慈悲的感覺。從佛像身體兩側殘留的長袖袈裟痕跡來看,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這座佛像原本應該是披著一件長袖袈裟的。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就是這座佛像的乳房明顯有突出的痕跡,換句話來說,這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女性特徵。

看到這,也許很多人會說,難道僅僅憑其有女性特徵這一點。就能說明這是當年北涼王為自己母親鑄造的佛像嗎?這樣說未免太過武斷了。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確實,大家有這種懷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文章的前面我們提到,這座佛像被發現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而威武在古代的時候就是涼州,是河西四郡之一。據相關史料記載,北涼王確實在天梯山為自己母親鑄造佛像祈福,而且,這座佛像無論是從高度、外形還是其他細節來說,都與當時史料的記載相符。

北涼王,雖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匈奴人,但是,他一直深受漢人儒家文化的影響,而且,十分推崇儒家文化中的“孝道”,也十分喜愛中原地區的“佛教文化”,由此,北涼王才會為自己的母親塑造佛像來祈福。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看重孝道,更何況是那時候的北涼王。在他所生活的那個時期,人們對佛教文化是十分推崇的,他的這種做法,不僅表現了對母親的孝順之情,更表現了對佛家文化的推崇。不過,所有的事情都要有個度,如果失去對這個度的把握,好事也會變成壞事的。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在北涼王統治的那個時期,許多的統治者都會把自己與佛陀等同,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既能普度眾生又能主宰一切。關於這種說法最好的寫照,就是北魏當時的統治者,他們都為自己塑造了佛陀像。從這些統治者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石窟造像產生的深遠影響。

因此,北涼王在這種因素的影響之下,為了表示對母親的尊敬,以及彰顯母親尊貴的地位,而建造一座女性性別的佛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今,我們又發現了這樣一座具有明顯女性特徵的佛像,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在表明:這就是北涼王當年為自己母親所塑造的那尊佛像嗎?

如果證據還不充足,那我們繼續看佛像的塑造風格,這尊佛像具有非常鮮明的西域中亞特色。相傳,在上個世紀初,英、德、法等多個國家的探險家,曾從新疆地區奪走了許多尊塑造於四、五世紀的站立式佛像。

而我們今天發現的這尊佛像,不論是它外部整體造型的特點,還是所穿袈裟,以及衣褲上各種紋飾的細節,都與那些被奪走的佛像有許多相似之處。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並且,當時被奪走的佛像,身上所穿的袈裟邊緣都有著“之”字形的紋樣,而下身所穿的褲子則在小腿部位有月牙型的波紋,這些都是具有時代特色的衣飾紋樣。然而,我們今天發現的這尊佛像恰恰都有這些特點。

因此,無論是從佛像塑造的時間上,還是佛像當時著裝的流行元素之上,都可以從側面證明,我們今天所發現的這尊佛像,就是史料中所記載的北涼王為母祈福時所造的佛像。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在北涼王統治涼州時期,當地曾居住著許多來自西域的僧人,以及,跟隨他們一起來到中原的各種能工巧匠與他們的徒弟以及後人等。通過查閱史料,我們發現:當年為其塑造這具佛像的人恰好就是西域人。

"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的政權,其中,就有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北涼雖然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但是,在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向漢人文化融合,以此達到全民族的統一。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時間回到二零一八年九月,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生了一件震驚考古界的大事。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件大事呢?

據說,首都師範大學的考古學家,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發現了一尊高達五米的站立佛像。雖然,這尊佛像外形已經被損毀了很多,但是,從考古學家的口中我們得知,這尊破敗的佛像可是大有來頭。

剛發現這個佛像的時候,專家們就有一種神奇的預感,感覺這個佛像肯定不簡單。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通過查閱史料,專家們發現:這個佛像應該是北涼王沮渠蒙遜,為了給自己的母親祈福,而特意建造了這座佛像?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該佛像高達五米,外表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但是,我們仍然能清晰地辨別出這應該是一尊女性佛陀的寶相。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這座佛像上具有非常明顯的成年女性的特徵。佛像被擺放在一個方形殿堂窟內壁正中央,從外形上,這座佛像體型飽滿厚重,身體略微有幾分向前傾斜,其雙腿呈站立姿態,穩穩地佇立在石窟內壁中央。其右臂微微向下傾斜垂立,左臂雖然已經損毀嚴重,但是,也能看出其所呈現的那種微微向上抬起的姿態。

雖然,佛像的頭部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損毀,我們也無法辨別出佛像的五官及神態,但是,從佛像整體而言,它依舊能帶給我們一種安詳、慈悲的感覺。從佛像身體兩側殘留的長袖袈裟痕跡來看,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這座佛像原本應該是披著一件長袖袈裟的。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就是這座佛像的乳房明顯有突出的痕跡,換句話來說,這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女性特徵。

看到這,也許很多人會說,難道僅僅憑其有女性特徵這一點。就能說明這是當年北涼王為自己母親鑄造的佛像嗎?這樣說未免太過武斷了。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確實,大家有這種懷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文章的前面我們提到,這座佛像被發現在甘肅省武威市天梯山,而威武在古代的時候就是涼州,是河西四郡之一。據相關史料記載,北涼王確實在天梯山為自己母親鑄造佛像祈福,而且,這座佛像無論是從高度、外形還是其他細節來說,都與當時史料的記載相符。

北涼王,雖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匈奴人,但是,他一直深受漢人儒家文化的影響,而且,十分推崇儒家文化中的“孝道”,也十分喜愛中原地區的“佛教文化”,由此,北涼王才會為自己的母親塑造佛像來祈福。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看重孝道,更何況是那時候的北涼王。在他所生活的那個時期,人們對佛教文化是十分推崇的,他的這種做法,不僅表現了對母親的孝順之情,更表現了對佛家文化的推崇。不過,所有的事情都要有個度,如果失去對這個度的把握,好事也會變成壞事的。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在北涼王統治的那個時期,許多的統治者都會把自己與佛陀等同,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既能普度眾生又能主宰一切。關於這種說法最好的寫照,就是北魏當時的統治者,他們都為自己塑造了佛陀像。從這些統治者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石窟造像產生的深遠影響。

因此,北涼王在這種因素的影響之下,為了表示對母親的尊敬,以及彰顯母親尊貴的地位,而建造一座女性性別的佛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今,我們又發現了這樣一座具有明顯女性特徵的佛像,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在表明:這就是北涼王當年為自己母親所塑造的那尊佛像嗎?

如果證據還不充足,那我們繼續看佛像的塑造風格,這尊佛像具有非常鮮明的西域中亞特色。相傳,在上個世紀初,英、德、法等多個國家的探險家,曾從新疆地區奪走了許多尊塑造於四、五世紀的站立式佛像。

而我們今天發現的這尊佛像,不論是它外部整體造型的特點,還是所穿袈裟,以及衣褲上各種紋飾的細節,都與那些被奪走的佛像有許多相似之處。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並且,當時被奪走的佛像,身上所穿的袈裟邊緣都有著“之”字形的紋樣,而下身所穿的褲子則在小腿部位有月牙型的波紋,這些都是具有時代特色的衣飾紋樣。然而,我們今天發現的這尊佛像恰恰都有這些特點。

因此,無論是從佛像塑造的時間上,還是佛像當時著裝的流行元素之上,都可以從側面證明,我們今天所發現的這尊佛像,就是史料中所記載的北涼王為母祈福時所造的佛像。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在北涼王統治涼州時期,當地曾居住著許多來自西域的僧人,以及,跟隨他們一起來到中原的各種能工巧匠與他們的徒弟以及後人等。通過查閱史料,我們發現:當年為其塑造這具佛像的人恰好就是西域人。

考古家在甘肅地區發現了一尊佛像,從此揭露了一個一千年前的祕密

所以,北涼王為自己母親塑造的那座佛像,具有濃厚的西域風格。並在此後的西洋石刻佛像中,大多都沿襲了這一獨特的風格。

通過以上種種證據,我們發現:今天考古學家在天梯山發現的這具佛像,就是當年北涼王鑄造的那具高達一丈六的佛像。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十六國書》、《天梯山佛像的發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