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毛豔華建言佛山:強化智能製造優勢 深度融入大灣區建設'

"

在剛剛結束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魯毅強調,佛山要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爭當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珠三角各市正在加快融入大灣區的步伐,佛山要如何做出特色,走在前列?各項工作如何憑風借力更上一層樓?近日,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接受佛山日報記者專訪,結合多年研究區域經濟、國際貿易和港澳珠三角經濟的經驗,為佛山融入大灣區建設支招。


"

在剛剛結束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魯毅強調,佛山要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爭當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珠三角各市正在加快融入大灣區的步伐,佛山要如何做出特色,走在前列?各項工作如何憑風借力更上一層樓?近日,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接受佛山日報記者專訪,結合多年研究區域經濟、國際貿易和港澳珠三角經濟的經驗,為佛山融入大灣區建設支招。


中山大學毛豔華建言佛山:強化智能製造優勢 深度融入大灣區建設


毛豔華。受訪者提供

專家簡介

毛豔華,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區域經濟、國際貿易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機制體系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構建服務‘一帶一路’的粵港澳區域聯動機制及發展研究”等。在中國開放型經濟、“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曾獲得國際貿易最高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

1、優勢互補 藉助廣佛同城彰顯城市特色

記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9次提到佛山,您認為佛山要如何在大灣區中找準定位、乘勢而上?

毛豔華: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形態,灣區經濟的優勢源自其空間結構的開放性、整體性、協調性。按照規劃,粵港澳大灣區要建成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灣區,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

佛山要融入大灣區建設,就要在灣區城市群中找準定位,首先就要有開放思維和整體思維,必須跳出一城一域的思維侷限,提高視野站位,將佛山定位放在“可以為大灣區提升國際競爭力做什麼”的角度來思考。

佛山要深入分析自身優勢,佛山製造業基礎雄厚,產業價值鏈配套完整,是珠西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的龍頭城市,可以率先釐定自己的產業座標,建設一個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大灣區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支撐。

廣佛同城走過10年,兩地在城市、產業、生活等各個方面深度融合,佛山在釐定城市座標時,要藉助廣佛同城展示自己的城市特色,要更強調廣佛優勢互補,通過強強聯合打造廣佛都市圈,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

佛山還要藉助廣佛同城優勢彌補城市國際化、現代化水平偏低的劣勢,要紮紮實實修煉內功提高城市開放水平,建設更多開放平臺、開放通道吸引高端要素匯聚。例如,佛山南部地區與廣州南沙新區鄰近,對接廣州南沙自貿區,可以探索自身製造優勢與南沙制度優勢的互補聯合,共同打造大灣區開放創新高地。打通順德港與南沙港、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的聯繫。政府還應該加強城市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切實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包括更好落實《外商投資法》、更好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等。

2、開放合作 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產業競爭力

記者:佛山是製造業大市,民營經濟發達,市場活力強。佛山如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毛豔華:產業結構的高端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離不開創新與金融。佛山本地民營中小企業要做大做強,需要對接資本市場和全球市場。

面對全球性的生產與消費轉型升級,民營中小企業更應加強抱團合作,構建產業鏈和提升價值鏈。尤其要抓住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充分利用香港、深圳的資本市場做大做強,通過粵港澳大灣區的平臺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通過香港加強和國際市場的聯繫,加快發展離岸貿易推動佛山產品走出去。

在充分把握資本市場、國際市場的同時,佛山製造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把握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機遇,佛山製造應加快引進境外、省外和廣州等地科研院所和高校來佛山設立研發機構,更好推動產學研合作,引導企業建設工程研發中心,主動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多措並舉帶動佛山製造攻克向先進製造轉型路上的關鍵節點和卡脖子問題,不斷提高傳統產業、傳統產品的競爭力,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記者:粵港澳大灣區為佛山製造接軌國際市場帶來利好,要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 山智造+全球市場”的創新發展模式,佛山應該如何加強全球化生產製造和創新體系?

毛豔華:大灣區本身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強調開放性和創新性,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創新發展模式,實際上與大灣區的開放性、創新性內涵不謀而合。佛山可以借力大灣區用好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產業競爭力。

要對接世界科技,佛山首先要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創新生態環境,為科技人才、科技資本流入佛山構建“窪地效應”。在大灣區城市群中,佛山不能把自己當作一個孤立的城市看待,對待科創資源要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心態,可以大膽嘗試在香港、廣州、深圳等世界科技資源集聚的城市建設研發分支機構或網絡節點。

要對接全球市場,佛山需要全面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利用大灣區建設機遇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與香港合作建立好離岸貿易發展模式,與廣東自貿區對接推進亞洲國際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國家級試點工作,不斷暢通對接國際市場。

3、創新發展 集聚科創資源解決產業實際需求

記者: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之前,佛山就開始謀劃建設“一環創新圈”和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現在隨著《規劃綱要》出臺,佛山應該如何結合灣區規劃推動重大戰略創新平臺建設?

毛豔華: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國兩制”的大背景下,分屬不同的關稅區,有不同的法律體系和貨幣制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破解跨區域合作的體制機制障礙,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漸趨向便捷高效流動,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大灣區城市群,有利於推動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快離岸貿易發展、創新市場採購貿易。抓住這些利好因素,佛山可以吸引更多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創新平臺集聚,服務本地實體經濟發展。

佛山以實體經濟為主、民營經濟為主、中小企業為主,要建設現代化的產業體系,構建重大戰略創新平臺、打造創新高地就顯得至關重要。

佛山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不用一味追求原創性、基礎性研究,應該圍繞佛山產業升級的實際需求,在應用研究上下功夫。規劃建設這些重大創新平臺,佛山還可以借力大灣區引進更多國內外的新型研發機構、研究中心,建設一批創客孵化器,與境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合作,在佛山設立聯合實驗室、產學研創新聯盟,通過加強這些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和本地企業的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更好解決本地民營企業的技術瓶頸,為產業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記者:佛山當前正大力推進引入高端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如何讓它們和本地企業良性互動?

毛豔華:科技創新載體和平臺搭建好了,怎麼產生“化學反應”,促進成果轉化,關鍵是要有好的制度設計與安排。以硅谷為代表的舊金山灣區的創新體制和政策環境經驗表明,創新人才、科技金融、產權保護、科技服務、公共政策等都是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不可缺少的因素。

企業是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佛山要充分調動企業建設工程研發中心的積極性,鼓勵大企業建設博士後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引入技術人才。同時要引導、鼓勵本地有條件的企業和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推動科研資源形成集聚優勢。

佛山政府可以配套出臺優惠政策,例如設立專項資金、財稅傾斜、靈活的人才政策等。借鑑國內外成熟的公共創新平臺管理經驗,引入專業化管理運營團隊,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的有效整合,服務民營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

原標題: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建言佛山:

強化智能製造優勢 深度融入大灣區建設

記者|李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