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福報吃熱飯?

佛教 釋廣欽 宇宙 物理 創業 那一座廟 2018-12-01
你有沒有福報吃熱飯?

- 1 -

是自己沒福報吃熱飯

很多人在工作中、家庭裡常常抱怨,“這個人不對,那個人有錯”,認為都是別人錯了,而自己無可挑剔。這其實不合理。

我以前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法師曾經到一座寺院參學,那裡的院長要求僧人每天唸完經後才可以吃飯,雖然飯九點多就煮好了,卻要等到十一點多才能吃,那時飯已經涼了,吃了涼飯導致很多人上吐下瀉。


後來這位法師拜訪廣欽老和尚時,抱怨道:“我們那個院長總是讓我們吃冷飯冷菜。”


結果廣欽老和尚大喝:“住口。不要講別人用冷飯給你吃,要說你沒有福報吃熱飯。


表面上廣欽老和尚說的好像不對,明明是別人讓飯放冷了,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老和尚的話的確有道理。

生活中有些人看所有人都是壞人,這其實是自己戴了“這是壞人”的有色眼鏡,導致眼睛已經不清淨了,同時,也不能認為自己十全十美,什麼煩惱、毛病都沒有,如果真是這樣當然好,但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也難覓一二。

- 2 -

福報背後的因緣

福報既然如此重要,如何才能獲得呢?

世上的事物都由因緣造就,福報也不例外,那麼首先了解一下因緣的道理。

你有沒有福報吃熱飯?

- 3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很多現代家庭中,夫妻矛盾頻發,而不論熱戰還是冷戰,都是導致世界不和平的根本因素,因為即便外面的世界很平靜,但如果家庭中戰火紛飛,那麼人心的感覺依然是:這個世界不和平、不安全。

家庭中的爭吵,究其根源就是雙方缺乏包容——各自都在心裡想:“我是對的,所以必須不留情面地回擊他(她)”。

結果給對方造成傷害的同時,自己也需要承受痛苦,這其實就反映出佛教所講的因果律。

這種因果律有些類似於物理學中的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比如我用拳頭捶打牆壁,雖然牆壁沒有要回我一拳的意識,但依靠自然規律,我的手還是像被還了一拳,很疼痛。

同樣,如果我們善待別人、幫助別人,那麼得到的回報必定是快樂與幸福;反之,如果嫉恨別人、傷害別人,那麼得到的也會是痛苦與惆悵,這是一種反作用力,一種自然的因果律。

如今科學界所講的“吸引力法則”,本質上也是佛教的因果律。

什麼是吸引力法則?


舉例而言,如果我很吝嗇,不願把錢財佈施給任何人,這叫“窮人心態”,以這種心態就會吸引來貧窮;


如果我非常慷慨、寬容,經常佈施別人財物,給予別人幫助,這叫“富人心態”,以這種心態會吸引來財富。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吸引力法則,這些“科學因果論”可能更加側重於觀察今世中的因果關聯,而佛教的因果論,則會探究更加長遠的因緣果報。

你有沒有福報吃熱飯?

- 4 -

四個道理

佛教中講到四種理:作用理、觀待理、證成理與法爾理。這四理也可以很好地詮釋因果律。

作用理是從因分析:一旦積聚了因就必定會產生果。

觀待理則是從果分析:任何果法都由因而生,與因密切關聯。

比如人與人發生爭吵時,雖然都指責對方不對,但其實雙方都有錯,所以雙方都要承受由此帶來的痛苦。

作用理和觀待理,依靠證成理可以證明——明顯的部分用現量成立,隱藏的部分用比量成立。

如果問:為什麼行善得善報、作惡得惡報呢?這就是一種法爾理,如同種下毒種子長出毒果、種下妙種子結出妙果一樣。

你有沒有福報吃熱飯?

- 5 -

看不見的因緣

生活中,很多人常會陷入困惑:“我沒有種這個因,為什麼會遭受這個果?”實際上,你今生也許沒有種,但是前世種了。

這方面的道理很深奧,如果沒有深入微細層面觀察,一直憑藉膚淺的分別心來分析,可能就會滿腹疑團。

我特別希望年輕人認真學習因果律,因為這樣,你們生活中的很多困惑就能迎刃而解。

比如兩個人同時創業,啟動資金都有100萬,一番打拼後的結果是:一個人一夜成名,一個人卻一敗塗地。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原因何在?從表面上如何觀察,都看不出其中的端倪,這時就要分析深層的因緣,才能找出原因所在。

就好比三塊地,農民花費同樣的工夫去耕作,陽光、水分、空氣等因緣也相同,但是一塊地的莊稼生長茂盛,另一塊地莊稼長勢一般,還有一塊地根本沒有長出莊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那就不得不觀察一下種子,如果地裡根本沒有播下種子,那麼即使肉眼可見的因緣都具足,也永遠不可能出現果法。

與此類似,每件事的因緣,除了肉眼可見的之外,還有看不見的深層因素。

你有沒有福報吃熱飯?

現在很多人在面對人和事時,只是圍繞看得見、聽得到、想得出的淺層面進行觀察,這是很侷限的,因為人眼只能看清一定範圍內的事物,再遠就望塵莫及;人耳只是能聽到一定距離內的聲音,再遠就無能為力;人心中想到的東西,也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每當我置身於城市鱗次櫛比的樓群之中,都愈發感覺人類的渺小,正因為這樣,人類不能盲信自己的感官。

實際上人類不了知的真理,不必說有關整個宇宙的,即便是自身方面的,也比比皆是——比如對於前後世的存在,很多人就絲毫不了知,有的人甚至矢口否認;再比如對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規律,很多人也是一竅不通的,甚至輕率地排斥。

有人常說:“你們佛教認為善有善報。”其實不能認為“善有善報”是佛教獨樹一幟的觀點,如果佛教秉持一種唯有自己承認、卻跟科學以及自然規律背道而馳的觀點,那佛教就是邪教,不成正教了。

但這是絕不可能的。

佛教所持的觀點,不僅有理論的依據,也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如果去實修實證,更會有直觀的體悟。

- 5 -

福報的源泉是心

福報的因緣是什麼?

福報的因緣不在別處,就在心中——人心中種種賢善的品德,人一旦擁有這些品德,不僅今生快樂,來世也會幸福。

【相關文章】

參與共讀打卡,和10萬師兄一起趣學佛!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