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佛教的起源,和佛學對我國的影響

佛教 惠能 菩提達摩 文學 釋迦牟尼 小播讀書 2018-11-29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讓我們繼續共讀《中國哲學簡史》,今天要帶大家瞭解的是:佛學的思想精髓,以及佛學對中國哲學思想的影響。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佛教的起源,和佛學對我國的影響

01

我們都知道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而且很多西方人都認為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而實際上它誕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也就是今尼泊爾境內,是由當時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創立的,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佛教大約於公元1世紀上半葉左右傳入我國,它的傳入對我國曆史上的宗教、哲學、文學和藝術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剛傳入我國後,一開始被認為是一種有神祕法術的宗教,民眾普遍認為它與陰陽家,和後來道家的神祕法術差不多。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佛教的起源,和佛學對我國的影響

在公元3,4世紀,人們對佛教了解更多,認為佛學很像道家思想,尤其是莊子的哲學思想。到了公元5世紀,隨著翻譯的佛經廣泛流傳,人們對佛學有更深入的理解,導致了後來印度佛學和中國道家思想融合,形成了中國的佛學思想。但“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不是一回事。

佛教中有些宗派,規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學傳統,而不受中國思想的影響。其中有一個宗派“相宗”又稱為“識宗”,就是一個例子。相宗是由到印度取經的玄奘引進中國的,像相宗這樣的宗派,都只能叫做“在中國的佛學”。因為它們的侷限性,就沒有進入廣大知識界的思想中,所以在中國人精神的發展中,幾乎沒有什麼影響。而“中國的佛學”則不然,它是另一種形式的佛學,它已經與中國的思想結合,尤其是與我國的道家思想進行了融合,所以稱為“中國的佛學”。

比如佛教的“中道宗”與道家哲學就有某些相似之處,而且中道宗與道家哲學相互作用,產生了禪宗。禪宗雖是佛教,同時又是中國的。禪宗雖然是佛教的宗派之一,可是它對於中國哲學、文學、藝術的影響卻很深遠。

02

說到了,讓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佛教的起源,和佛學對我國的影響

“禪”在梵文中是沉思、精慮的意思。佛教的禪宗是由釋迦牟尼佛直接傳下來的,傳到菩提達摩,據說已經28代了。達摩於梁武帝時來到中國,是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將心傳給慧可,為中國禪宗二祖。後來的神秀和慧能將禪宗分裂為,南北兩宗。神秀代表北宗,而慧能代表南宗。慧能是今天的廣東人,是弘忍門下的僧人。

禪宗有兩句話: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前一句是神秀說的,而後一句是慧能說的。分別代表了兩種禪宗思想。後來禪宗的思想是沿著慧能的路線發展的,其中後來的空宗和道家結合,達到了高峰。

按照禪宗的說法,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就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為,就是有為。而佛講求無為,這裡的無為和道教的無為有些類似。這種修行的方法的目的,不在於做事以求的結果,不管這些結果本身可能多麼好。所以這裡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會為了某種目的而做的意思。要充分相信自己,放下一切,不必於日用平常行事外,別有用功,別有修行。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禪宗裡面說的:不修之修

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頓悟。也就好比修行的一種飛躍,只有飛躍了才有機會成為佛。這樣的飛躍時刻,禪師們常常叫做:見道。是一種達到物我兩忘的狀態。一個人頓悟了,就覺得一切的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禪宗有一句話:山是山,水是水。說的是當我們在頓悟時,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在禪宗看來,聖人的生活,無異於平常人的生活;聖人做的事,也就是平常人做的事。他自迷而悟,從凡入聖。入聖之後,又必須從聖再入凡。禪師們把這叫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尺竿頭,象徵著悟的成就的頂點。更進一步,意謂既悟之後,聖人還有別的事要做。可是他所要做的,仍然不過是平常的事。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佛教的起源,和佛學對我國的影響

03

讓我們還是回到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有些人為佛經的漢譯做了巨大的努力。小乘、大乘的經文都翻譯過來了,但是隻有大乘在中國的佛學中獲得永久的地位。總的說來,大乘佛學對中國人影響最大者是它的“宇宙的心”的概念,以及可以稱為它的形上學的負的方法。在討論這個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佛學的幾個概念。

第一個是關於佛教的“因果報應”

雖然佛教有多個宗派,每個宗派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東西,可是所有的宗派都同意“業”的學說,業,通常理解為行為、動作。但是業的實際含義更加廣泛,不限於外部活動,還包括一個有情物說的和想的。按佛學的說法,宇宙的一切現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現。不論何時,他動、他說,以至於他想,這些都是心做了點什麼。都會產生結果,這個結果就是“業”的報應。業是因,報是果。一個人的存在,就是一連串的因果造成的。

第二個是關於佛教的“生死輪迴”

佛學認為一個有情物的今生,僅只是這個全過程的一個方面。死不是他存在的終結,而只是這個過程的另一個方面。今生是什麼,來自前生的業,也就是前世種下的“因”;今生的業,決定來生是什麼,也就是來生的“果”。如此,今生的業,報在來生;來生的業,報在來生的來生;以至無窮。這一連串的因果報應,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死輪迴”。它是一切有情物痛苦的主要來源。

按佛學的說法,這一切痛苦,都起於個人對事物本性的根本無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現,所以是虛幻的,暫時的,可是無知的個人還是渴求它們,迷戀它們。這種根本無知,就是“無明”。無明生貪嗔痴戀;由於對於生的貪戀,個人就陷入永恆的生死輪迴,萬劫不復。

第三個是關於佛教的“涅槃重生”

要逃脫生死輪迴,唯一的希望在於將“無明”換成覺悟,覺悟就是梵語的“菩提”。佛教一切不同的宗派的教義和修行,都是試圖對菩提有所貢獻。從這些對菩提的貢獻中,個人可以在多次再生的過程中,積累不再貪戀什麼而能避開貪戀的業。個人有了這樣的業,其結果就是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這種解脫叫做“涅槃”。所以有“涅槃重生”的說法。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佛教的起源,和佛學對我國的影響

04

那麼,涅槃狀態的確切意義是什麼呢?

它可以說是個人與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說與所謂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說,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覺到個人與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他是宇宙的心,可是以前他沒有了解或自覺這一點。佛教的大乘宗派,中國人稱做性宗,就闡發了這個學說,在性宗中,性和心是一回事。在闡發中,性宗將宇宙的心的觀念引入了中國思想。所以性宗可譯為School of Universal Mind(“宇宙的心”宗)。

佛教大乘的其他宗派,如中國人稱為空宗,又稱為中道宗的,卻不是這樣描述涅槃的。它們的描述方法,我稱之為“負的方法”。

什麼是“負的方法”?

其實這是作者馮友蘭先生在本書中的一種提法。他認為西方哲學家們討論形上學的對象時,會去窮盡事物的本質,去探尋“是什麼”。他稱這種研究方法為“正的方法”;而我國古代哲學家對形上學的對象不直接討論,只會說它“不是什麼”。所以,作者稱這種研究方法為“負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子《道德經》開篇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05

公元5 世紀,在中國的佛教此宗大師之一是鳩摩羅什。他是印度人,但出生在今天的新疆境內,他於公元401 年到長安,並在那裡定居,直到413年逝世。在這十三年中,他將許多佛經譯為漢文,教了許多弟子,其中有些人很出名,很有影響。這裡我們主要他的兩個弟子:僧肇和道生。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佛教的起源,和佛學對我國的影響

僧肇是今天西安附近的人。他先研究老莊,後來成為鳩摩羅什的弟子,還寫了幾篇論文,後人編輯成冊稱為《肇論》。在書中僧肇說萬物:是有是靜、是無是動,都是俗諦。說萬物:非有非無、非動非靜,才是真諦。僧肇三十歲就死了,否則他的影響會更大。

而另外一個弟子道生出生於今天河北省西北部一帶,他與僧肇在鳩摩羅什門下同學。他學識淵博,穎悟而雄辯,據說講起佛學來,頑石為之點頭。道生提出的理論中,有“善不受報”義,原文已失傳。其總的思想是,將道家“無為”、“無心”的觀念應用於形上學。

無為的意思並不是真正無所作為,而是無心而為。只要遵循無為、無心的原則,對於物也就無所貪戀迷執,即使從事各種活動,也是如此。既然“業”而受報,是由於貪戀和迷執,現在沒有貪戀和迷執,當然“業”不受報了。道生還有一個理論,主張“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也就是每個有感覺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他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論文也失傳了,但這方面的觀點還散見於幾部佛經的註解裡。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佛教的起源,和佛學對我國的影響

另外,道生還有一個重要思想就是“人皆可以成佛”,這和儒家孟子的“人皆可以為堯舜”有些類似。孟子也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但是孟子所說的“心”、“性”,都是心理的,不是形上學的。沿著道生的理論所提示的路線,給予心、性以形上學的解釋,就達到了新儒家,這是我們後面要講的內容。

“宇宙的心”的觀念,是佛學對中國哲學的重要貢獻。佛教傳入我國以前,中國哲學中只有“心”,沒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雖如老子所說是“玄之又玄”,可是還不是“宇宙的心”。但在此後中國哲學中的“心”就有表示“宇宙的心”的意思了,具有更廣闊的思想內涵。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