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起源差異何在

“看的淡一點,傷的就會少一點,時間過了,愛情淡了,也就散了。時間,讓深的東西越來越深,讓淺的東西越來越淺。”那麼,接下來隨小編來看看本期大乘佛教帶來的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區別。

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起源差異何在

網絡圖

大乘,梵文Mahayana,中文音譯為“摩訶衍那”。上座,梵文Sthavira,中文音譯為“悉提那”。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都自稱是最正統的佛教。他們都以釋迦牟尼為佛祖,都剃度落髮等等。他們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上座部佛教是一神論,(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相似,)以釋迦牟尼為唯一的神;大乘佛教是多神論,他們除了崇拜釋迦牟尼外,還崇拜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等。大乘佛教多神論的理由是,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只要你經念得好,都能成佛。比如地藏王菩薩,是真有其人的,他是朝鮮新羅人,唐朝時來中國九華山修行,他的名字叫金喬覺。圓寂(死)後肉身不腐,眾僧以為神,曰“地藏”。大乘佛教信奉的神還有很多。

2、上座部佛教認為要想到達彼岸,修成佛果,主要依靠“自度”,用白話說,就是要像釋迦牟尼一樣,通過自身的修煉和學習,明白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人要順其自然,得成佛果。一個人要想修成正果,必須“自度”,“自度”是唯一的途徑;而大乘佛教則主張佛教信徒,不僅要“自度”還要度他人。所謂“度”就是過河,上座部認為,你想過河,你就自己游過去;大乘佛教認為,佛教信徒不僅要自己過河,還要幫助他人過河。

3、上座部佛教認為,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佛,社會也需要俗人;而大乘佛教則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只要願意,人人都可以出家,那是最理想的社會。

4、在哲學義理上,上座部佛教認為,“我空法在”,承認客觀空間物體的存在,否定自我的實在性;大乘佛教認為,“我法皆空”,宇宙中,不僅自我不存在,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你天天面對電腦,感覺電腦的存在,是你心靈感覺到電腦的存在,電腦才存在。沒有你心靈的感覺,電腦就不存在了。而上座部佛教認為這也太牽強附會了,你面前明明有一臺電腦,不管你感覺沒感覺到,電腦都是存在的。

5、上座部佛教認為,一個人要想修成佛果,不僅要學習,作功課,還應該身體力行,親身體驗菩薩行;而大乘佛教認為,信徒要想修成佛果,主要是道德修養,遵守寺規,主要是念經。

6、上座部佛教的經典主要是《阿含經》,這部釋迦牟尼親自傳授的經,而大乘佛教的經典很多,有《般若經》、《維摩經》、《大般涅盤經》、《法華經》等很多。這些經都非釋迦牟尼口授,而由後人所撰。

7、上座部佛教信徒吃乾淨的肉,也喝牛奶,羊奶,釋迦牟尼就是在身體虛脫後,喝了一女孩供奉的羊奶,恢復體力後才悟道成佛的;而大乘佛教信徒只能吃素,與動物佔邊的東西都不能吃,奶、蛋都禁食。

8、上座部佛教信徒主要是年幼時當和尚,年長後即可還俗,特別是現在;大乘佛教出家當和尚是一種人生命運的選擇。一旦出家當和尚,那將是終生青燈黃卷,暮鼓晨鐘。(當然,佛教居士除外)

9、上座部佛教流行於東南亞國家;而大乘佛教流行於中國,日本,朝鮮。

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起源差異何在

網絡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