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開元寺與中外佛教的文化交流,即中國佛教走出去之史

開元寺在歷史上有外國僧人駐錫。據記載,唐代西域僧人朝悟大師來泉州,居開元寺,有異行,既去,寺僧刻木為像奉之,人稱“大頭陀”,亦稱“挑燈道者”。

泉州西街開元寺與中外佛教的文化交流,即中國佛教走出去之史

在宋代,隨著泉州港海上交通的發達,外國人來泉州者增多,其中也包括印度僧人。如《諸番志》記載,宋“雍熙年間有僧囉護哪航海而至,自言天竺國人,番商以其西僧,竟持金繒珍寶以施,僧一不有,買隙地,建佛剎於泉之城南,今寶林院是也。”

據明代人記載:“東鎮國塔,唐鹹通中,文偁禪師以木為之……,宋……僧守淳易以甎……嘉熙戊戌僧本洪始易以石,僅一級而止。法權繼之,至第四級。天竺講主(即天錫)作第五級及合尖……。”

泉州西街開元寺與中外佛教的文化交流,即中國佛教走出去之史

寺志所載為,“法權繼之,至第四級化去。天竺講僧乃作第五級及合尖……。” 可見,開元寺在南宋時有天竺僧人駐錫,至今保存完好的東石塔最後的收尾工程就是由“天竺講僧”天錫完成的。

顯然,西域僧人朝悟和天竺講僧天錫都一度駐錫泉州開元寺弘法。而開元寺大殿木構件中,有“迦陵頻伽”形華拱亦即飛天樂伎栱為國內罕見而見於印度寺廟建築構件中。它應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結果和見證

泉州港是對外貿易港口,宋元時期日本僧人來華或歸國也有取道泉州,紫雲大殿雖為明代重建的,但仍然保留著唐宋建築的風格,特別是斗拱結構保留“滿置鬥”的做法,為國內僅見,與日本佛教建築“天竺樣”實例奈良東大寺南大門斗拱結構相似,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見證

泉州西街開元寺與中外佛教的文化交流,即中國佛教走出去之史

明中葉以後,福建與日本長崎的民間海上貿易活躍,由於僑居日本長崎的中國特別是福建人的佛教信仰需求,而先後創建了興福寺、福濟寺和崇福寺,後來又創建了黃檗寺。

這些寺院的住持大多以國內特別是福建僧人充任。安溪人聖垂方炳就是泉州開元寺僧。康熙三十二年應長崎福濟寺之請赴日,任福濟寺第五代住持。後為宇治黃檗山第十一代住持。晉江人大鵬正鯤,亦為泉州開元寺僧,應福濟寺一貫全嚴之招赴日本長崎,任福濟寺第七代住持,後為宇治黃檗山第十五、十八代住持。

泉州西街開元寺與中外佛教的文化交流,即中國佛教走出去之史

明清時期,福建民眾為了謀生而向東南亞移民,到了近代形成高潮。為了滿足在東南亞的福建華僑的佛教信仰心理需求,大批閩僧往東南亞弘法。

泉州西街開元寺與中外佛教的文化交流,即中國佛教走出去之史

曾駐錫開元寺的轉道、轉物和圓瑛僧人移錫東南亞弘法。圓瑛法師在南洋弘法時,創立“檳城佛教研究會”

由於泉州開元寺僧往日本長崎和東南亞華僑社會中弘法滿足了中國僑民的佛教信仰需求,實現了福建佛教(實際上也是中國佛教)向日本、東南亞各國的傳佈,而且也促進了福建與日本、東南亞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泉州西街開元寺與中外佛教的文化交流,即中國佛教走出去之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