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要放下極端思維,才能見到佛法的微妙之處

佛教 佛學 正信說佛法 2018-12-01
學佛要放下極端思維,才能見到佛法的微妙之處

極端

修行的目的就是返本歸真,迴歸自性。但是由於我們人的這個邏輯思維習慣太重了,老是不由自主的就落到一個極端上去。

學佛要放下極端思維,才能見到佛法的微妙之處

無求自在

自性本來無慾無求,你刻意追求都是法執,法執是你動心了的表現,所以法執是心中有求,不是無慾無求。

這很微妙,為什麼古來大德告訴我們,讀經只管好好讀,不求甚解,自然通達。就是因為自性本來無慾無求的這個境界,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看似不求,實際這才是最快的方法,你境界到了就到了,沒到那也沒其他辦法。

再說一遍,這很微妙,一定要仔細體會。

學佛要放下極端思維,才能見到佛法的微妙之處

若隱若現,不可強求

舉個例子:打坐修定,你把心中雜亂的想法伏住了,想沒有了,你又執著一個無想的境界,這就是還在極端上,然後你觀察到了,把無想也放下了,又執著到非想上去了,然後你又注意到了,把非想放下了,結果又執著到非非想的境界上去了,你還得繼續放下,

學佛要放下極端思維,才能見到佛法的微妙之處

打坐入定

人們的思維習慣老是想要找一個依據作為思考對比的原點,所以看事情,思考問題老是習慣性的從一個極端跑到另一個極端。

但是自性裡沒有這些東西,你一個極端跑到另一個極端,這所有的極端都屬於“有”的範疇,不是自性本來面目。

說無上甚深微妙法,大家一定要好好思考這個例子,你想明白了,才開始見到佛法的“微妙”兩字。

學佛要放下極端思維,才能見到佛法的微妙之處

佛心清靜自在,一無所有

所以學佛,你是在掌握一套更高級的思維體系,你想用原來的思維體系做基礎,把它升級上來,是不行的,因為他不是一套體系。

所以該放下的時候,一定要放下,放下小我得大我,放下大我得無我。放下名詞叫放下,實際你可沒吃虧,還得了大好處,大福報,大功德,大自在。

學佛要放下極端思維,才能見到佛法的微妙之處

該放下了,放下吧,放下不吃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