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和極大頂端峰

孜珠寺有獨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動,尤其是每隔12年藏曆雞年五月十五舉行的神舞法會最為隆重。整個神舞法會歷時半個多月,其以“閻羅十二判”為主線,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的規律,包括諸多的祈禱、消業、祈福、超度等,最後一天才進入浩大的神舞表演。這種獨具特色的跳神舞的表演形式在孜珠山上全面傳承了下來。舞者在面部和全身塗滿各種色彩,伴隨音樂,演繹故事情節,用絢爛的舞蹈藝術表現精深的佛法思想、度化眾生、祈禱和平。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和極大頂端峰

孜珠寺有獨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動,尤其是每隔12年藏曆雞年五月十五舉行的神舞法會最為隆重。整個神舞法會歷時半個多月,其以“閻羅十二判”為主線,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的規律,包括諸多的祈禱、消業、祈福、超度等,最後一天才進入浩大的神舞表演。這種獨具特色的跳神舞的表演形式在孜珠山上全面傳承了下來。舞者在面部和全身塗滿各種色彩,伴隨音樂,演繹故事情節,用絢爛的舞蹈藝術表現精深的佛法思想、度化眾生、祈禱和平。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山是佛菩薩聖蹟加持的神山,是古象雄文明外象雄的中心。四周山勢巍峨,連綿起伏,好似展翅的大鵬鳥,穿行在山巔山谷之間,就像是隨大鵬鳥起伏。峰巒疊萬重,人生如寄,持敬畏之心,且行在這天地之間。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和極大頂端峰

孜珠寺有獨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動,尤其是每隔12年藏曆雞年五月十五舉行的神舞法會最為隆重。整個神舞法會歷時半個多月,其以“閻羅十二判”為主線,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的規律,包括諸多的祈禱、消業、祈福、超度等,最後一天才進入浩大的神舞表演。這種獨具特色的跳神舞的表演形式在孜珠山上全面傳承了下來。舞者在面部和全身塗滿各種色彩,伴隨音樂,演繹故事情節,用絢爛的舞蹈藝術表現精深的佛法思想、度化眾生、祈禱和平。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山是佛菩薩聖蹟加持的神山,是古象雄文明外象雄的中心。四周山勢巍峨,連綿起伏,好似展翅的大鵬鳥,穿行在山巔山谷之間,就像是隨大鵬鳥起伏。峰巒疊萬重,人生如寄,持敬畏之心,且行在這天地之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僧人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煉佛法。孜珠寺現有幾百名僧人,寺廟為他們開辦了內明、辯論、禪定3所學校,僧人在孜珠寺從內明開始修學到禪定,要學習苯教187部顯宗、密宗、大圓滿經典。

由於地處偏僻,便鮮有外人來此,山上除了學校和修行者的小屋,沒有賓館或客棧可以住宿,遊客可以搭帳篷。如果有遊客至此,山上的喇嘛們都很善良地微笑點頭致意。現在山上已經通水通電,修建了觀景臺,手機信號非常好。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和極大頂端峰

孜珠寺有獨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動,尤其是每隔12年藏曆雞年五月十五舉行的神舞法會最為隆重。整個神舞法會歷時半個多月,其以“閻羅十二判”為主線,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的規律,包括諸多的祈禱、消業、祈福、超度等,最後一天才進入浩大的神舞表演。這種獨具特色的跳神舞的表演形式在孜珠山上全面傳承了下來。舞者在面部和全身塗滿各種色彩,伴隨音樂,演繹故事情節,用絢爛的舞蹈藝術表現精深的佛法思想、度化眾生、祈禱和平。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山是佛菩薩聖蹟加持的神山,是古象雄文明外象雄的中心。四周山勢巍峨,連綿起伏,好似展翅的大鵬鳥,穿行在山巔山谷之間,就像是隨大鵬鳥起伏。峰巒疊萬重,人生如寄,持敬畏之心,且行在這天地之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僧人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煉佛法。孜珠寺現有幾百名僧人,寺廟為他們開辦了內明、辯論、禪定3所學校,僧人在孜珠寺從內明開始修學到禪定,要學習苯教187部顯宗、密宗、大圓滿經典。

由於地處偏僻,便鮮有外人來此,山上除了學校和修行者的小屋,沒有賓館或客棧可以住宿,遊客可以搭帳篷。如果有遊客至此,山上的喇嘛們都很善良地微笑點頭致意。現在山上已經通水通電,修建了觀景臺,手機信號非常好。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靜靜佇立在這藏東的偏遠一隅,來到這裡要歷經一路艱險,身體承受著極致的累,似行清淨苦修一般。但,在這裡,仰望巍巍群山,蒼穹無盡,萬物聚靈,自然生息,心安寧而遼闊。內心滿滿感念真是有緣有信念方能到達這裡。雪山在四周環侍,雄鷹在山巔盤旋,經幡在風中飛舞,它們都在共同守衛著這片苯教聖地……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和極大頂端峰

孜珠寺有獨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動,尤其是每隔12年藏曆雞年五月十五舉行的神舞法會最為隆重。整個神舞法會歷時半個多月,其以“閻羅十二判”為主線,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的規律,包括諸多的祈禱、消業、祈福、超度等,最後一天才進入浩大的神舞表演。這種獨具特色的跳神舞的表演形式在孜珠山上全面傳承了下來。舞者在面部和全身塗滿各種色彩,伴隨音樂,演繹故事情節,用絢爛的舞蹈藝術表現精深的佛法思想、度化眾生、祈禱和平。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山是佛菩薩聖蹟加持的神山,是古象雄文明外象雄的中心。四周山勢巍峨,連綿起伏,好似展翅的大鵬鳥,穿行在山巔山谷之間,就像是隨大鵬鳥起伏。峰巒疊萬重,人生如寄,持敬畏之心,且行在這天地之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僧人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煉佛法。孜珠寺現有幾百名僧人,寺廟為他們開辦了內明、辯論、禪定3所學校,僧人在孜珠寺從內明開始修學到禪定,要學習苯教187部顯宗、密宗、大圓滿經典。

由於地處偏僻,便鮮有外人來此,山上除了學校和修行者的小屋,沒有賓館或客棧可以住宿,遊客可以搭帳篷。如果有遊客至此,山上的喇嘛們都很善良地微笑點頭致意。現在山上已經通水通電,修建了觀景臺,手機信號非常好。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靜靜佇立在這藏東的偏遠一隅,來到這裡要歷經一路艱險,身體承受著極致的累,似行清淨苦修一般。但,在這裡,仰望巍巍群山,蒼穹無盡,萬物聚靈,自然生息,心安寧而遼闊。內心滿滿感念真是有緣有信念方能到達這裡。雪山在四周環侍,雄鷹在山巔盤旋,經幡在風中飛舞,它們都在共同守衛著這片苯教聖地……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經幡和317國道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和極大頂端峰

孜珠寺有獨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動,尤其是每隔12年藏曆雞年五月十五舉行的神舞法會最為隆重。整個神舞法會歷時半個多月,其以“閻羅十二判”為主線,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的規律,包括諸多的祈禱、消業、祈福、超度等,最後一天才進入浩大的神舞表演。這種獨具特色的跳神舞的表演形式在孜珠山上全面傳承了下來。舞者在面部和全身塗滿各種色彩,伴隨音樂,演繹故事情節,用絢爛的舞蹈藝術表現精深的佛法思想、度化眾生、祈禱和平。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山是佛菩薩聖蹟加持的神山,是古象雄文明外象雄的中心。四周山勢巍峨,連綿起伏,好似展翅的大鵬鳥,穿行在山巔山谷之間,就像是隨大鵬鳥起伏。峰巒疊萬重,人生如寄,持敬畏之心,且行在這天地之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僧人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煉佛法。孜珠寺現有幾百名僧人,寺廟為他們開辦了內明、辯論、禪定3所學校,僧人在孜珠寺從內明開始修學到禪定,要學習苯教187部顯宗、密宗、大圓滿經典。

由於地處偏僻,便鮮有外人來此,山上除了學校和修行者的小屋,沒有賓館或客棧可以住宿,遊客可以搭帳篷。如果有遊客至此,山上的喇嘛們都很善良地微笑點頭致意。現在山上已經通水通電,修建了觀景臺,手機信號非常好。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靜靜佇立在這藏東的偏遠一隅,來到這裡要歷經一路艱險,身體承受著極致的累,似行清淨苦修一般。但,在這裡,仰望巍巍群山,蒼穹無盡,萬物聚靈,自然生息,心安寧而遼闊。內心滿滿感念真是有緣有信念方能到達這裡。雪山在四周環侍,雄鷹在山巔盤旋,經幡在風中飛舞,它們都在共同守衛著這片苯教聖地……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經幡和317國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和極大頂端峰

孜珠寺有獨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動,尤其是每隔12年藏曆雞年五月十五舉行的神舞法會最為隆重。整個神舞法會歷時半個多月,其以“閻羅十二判”為主線,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的規律,包括諸多的祈禱、消業、祈福、超度等,最後一天才進入浩大的神舞表演。這種獨具特色的跳神舞的表演形式在孜珠山上全面傳承了下來。舞者在面部和全身塗滿各種色彩,伴隨音樂,演繹故事情節,用絢爛的舞蹈藝術表現精深的佛法思想、度化眾生、祈禱和平。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山是佛菩薩聖蹟加持的神山,是古象雄文明外象雄的中心。四周山勢巍峨,連綿起伏,好似展翅的大鵬鳥,穿行在山巔山谷之間,就像是隨大鵬鳥起伏。峰巒疊萬重,人生如寄,持敬畏之心,且行在這天地之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僧人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煉佛法。孜珠寺現有幾百名僧人,寺廟為他們開辦了內明、辯論、禪定3所學校,僧人在孜珠寺從內明開始修學到禪定,要學習苯教187部顯宗、密宗、大圓滿經典。

由於地處偏僻,便鮮有外人來此,山上除了學校和修行者的小屋,沒有賓館或客棧可以住宿,遊客可以搭帳篷。如果有遊客至此,山上的喇嘛們都很善良地微笑點頭致意。現在山上已經通水通電,修建了觀景臺,手機信號非常好。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靜靜佇立在這藏東的偏遠一隅,來到這裡要歷經一路艱險,身體承受著極致的累,似行清淨苦修一般。但,在這裡,仰望巍巍群山,蒼穹無盡,萬物聚靈,自然生息,心安寧而遼闊。內心滿滿感念真是有緣有信念方能到達這裡。雪山在四周環侍,雄鷹在山巔盤旋,經幡在風中飛舞,它們都在共同守衛著這片苯教聖地……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經幡和317國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

從317國道返程,翻越艱難的斜拉山後,晚上就住在丁青縣城。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縣城約37公里的沙貢鄉境內,就在317國道旁邊,距317國道約15公里。早就聞聽孜珠寺的神奇和獨特,心裡想著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一大早就從丁青縣城出發趕往那裡。

下國道就要經過一座橋,然後就進入了鄉道,穿過一段峽谷,導航指示出了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下車觀察了一下全是土路,同行的車有點猶豫是否繼續上去。導航指示路程還有10公里,雖然是碎石土路,坑窪不平,但越野車、SUV通過應該沒有多大問題,邊走邊看情況嘛。於是我們就繼續向上蜿蜒爬升。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山下的峽谷

孜珠寺海拔4800米。從河谷(海拔3800米)到孜珠寺,10公里海拔提升了近1000米。高山峽谷上蜿蜒曲折的碎石險路,彎急坡陡,車如蝸牛般地爬行。10公里路程,起碼經過了40多個回頭拐,我們終於到達了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遠看孜珠寺及部分盤山公路

孜珠寺依峭壁山崖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壯闊。孜珠寺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寺廟始建於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並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轉世傳承。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走進孜珠寺

孜珠”藏語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山即為“六峰山”,史稱謝勒嘉格水晶山,孜珠六峰分別為如意珍寶峰、無垢水晶峰、能見空性峰、遂心所嘉峰、不變雍仲峰和極大頂端峰。孜珠寺就建在孜珠山上。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能見空性峰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寺廟、經堂、僧舍從高到低鑲嵌其間,形成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特景觀。為保持遠離世俗的純淨修行,眾多修行者在峭壁上的修行洞中獲得證悟。遙想西藏曆史上那些殘酷的佛苯之爭,再看看眼前這接近天的孜珠寺,不得不感慨信仰力量之強大!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是藏區現在規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之一。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現在孜珠寺傳承的是“雍仲苯教”,是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雍仲苯教”,為辛繞彌沃佛祖所傳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因萌芽並壯大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象雄時期,所以又稱為“古象雄佛法”。” 象雄”漢語意為大鵬鳥,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孜珠寺是第二代藏王穆赤贊布(公元前1075年出生)在雪域追尋的37個最早的修行中心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

孜珠寺擁有一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古籍和古蹟,是極其珍貴的象雄文明標本地,中宣部國這社科基金於2014年11月正式將《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列為國這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是古象雄文字記載,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精通多種語言,尤其對象雄文字有深入研究,該項目由丁真祖普俄色活佛擔任主譯。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和極大頂端峰

孜珠寺有獨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動,尤其是每隔12年藏曆雞年五月十五舉行的神舞法會最為隆重。整個神舞法會歷時半個多月,其以“閻羅十二判”為主線,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的規律,包括諸多的祈禱、消業、祈福、超度等,最後一天才進入浩大的神舞表演。這種獨具特色的跳神舞的表演形式在孜珠山上全面傳承了下來。舞者在面部和全身塗滿各種色彩,伴隨音樂,演繹故事情節,用絢爛的舞蹈藝術表現精深的佛法思想、度化眾生、祈禱和平。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山是佛菩薩聖蹟加持的神山,是古象雄文明外象雄的中心。四周山勢巍峨,連綿起伏,好似展翅的大鵬鳥,穿行在山巔山谷之間,就像是隨大鵬鳥起伏。峰巒疊萬重,人生如寄,持敬畏之心,且行在這天地之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僧人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煉佛法。孜珠寺現有幾百名僧人,寺廟為他們開辦了內明、辯論、禪定3所學校,僧人在孜珠寺從內明開始修學到禪定,要學習苯教187部顯宗、密宗、大圓滿經典。

由於地處偏僻,便鮮有外人來此,山上除了學校和修行者的小屋,沒有賓館或客棧可以住宿,遊客可以搭帳篷。如果有遊客至此,山上的喇嘛們都很善良地微笑點頭致意。現在山上已經通水通電,修建了觀景臺,手機信號非常好。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孜珠寺,靜靜佇立在這藏東的偏遠一隅,來到這裡要歷經一路艱險,身體承受著極致的累,似行清淨苦修一般。但,在這裡,仰望巍巍群山,蒼穹無盡,萬物聚靈,自然生息,心安寧而遼闊。內心滿滿感念真是有緣有信念方能到達這裡。雪山在四周環侍,雄鷹在山巔盤旋,經幡在風中飛舞,它們都在共同守衛著這片苯教聖地……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經幡和317國道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三千年的天空之寺——317國道上神奇的孜珠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