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觀佛意可通'

佛教 佛像 藝術 文化 青銅器 西安交大黎荔 2019-08-18
"

作者:黎 荔

萬法皆空,皆系緣份。步入寺院,滿目各色各樣的佛教造像,或菩薩低眉,或金剛怒目,或慈顏常笑,或莊嚴肅穆,佛光普照之中,心就突然靜了下來,有了“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的禪境。

無需文字和語言的粉飾,這些佛教造像,只需靜置一處,就會讓觀者心中盛開一朵蓮花,享受歡樂,離苦得樂,這是一個與佛交流的修行過程,也是一個去除煩惱、歡喜自在的審美過程。佛既然已超越三界,具備五智,那麼品讀佛的氣質與內在精神境界,會發現佛的第一個特點便是超脫。超脫不是脫離,不是冷漠,佛陀最具慈無量心、悲無量心、舍無量心,永遠寬恕眾生。凝目於佛像脣角那一縷似有若無的恍惚微笑,不知今夕何夕,於是放下六根、六塵和六識,也就是放下了人間擾攘。

"

作者:黎 荔

萬法皆空,皆系緣份。步入寺院,滿目各色各樣的佛教造像,或菩薩低眉,或金剛怒目,或慈顏常笑,或莊嚴肅穆,佛光普照之中,心就突然靜了下來,有了“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的禪境。

無需文字和語言的粉飾,這些佛教造像,只需靜置一處,就會讓觀者心中盛開一朵蓮花,享受歡樂,離苦得樂,這是一個與佛交流的修行過程,也是一個去除煩惱、歡喜自在的審美過程。佛既然已超越三界,具備五智,那麼品讀佛的氣質與內在精神境界,會發現佛的第一個特點便是超脫。超脫不是脫離,不是冷漠,佛陀最具慈無量心、悲無量心、舍無量心,永遠寬恕眾生。凝目於佛像脣角那一縷似有若無的恍惚微笑,不知今夕何夕,於是放下六根、六塵和六識,也就是放下了人間擾攘。

獨坐觀佛意可通

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開始於東漢晚期。在此之前中國的雕刻藝術從琢磨石器、青銅器到秦俑、漢俑、漢石雕,業已形成了一種恢宏大氣、以神寫形的中國特有的審美取向。中國佛教造像雖然深受犍陀羅、秣菟羅和笈多風格的影響,但和發祥地的原有樣式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將這些外來的文化逐步融進了本土的藝術結構。中國佛教造像每個階段雖然在風格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徵,但那種中國風、中國流、中國味道卻是一以貫通的。那種“佛的人性”與“人的佛性”的巧妙結合,那種一望便知、一觸即覺的,有時說得出所以然,有時說不出所以然的意味所顯示出來的獨特的魅力,或許正是中國佛教造像的價值所在。

"

作者:黎 荔

萬法皆空,皆系緣份。步入寺院,滿目各色各樣的佛教造像,或菩薩低眉,或金剛怒目,或慈顏常笑,或莊嚴肅穆,佛光普照之中,心就突然靜了下來,有了“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的禪境。

無需文字和語言的粉飾,這些佛教造像,只需靜置一處,就會讓觀者心中盛開一朵蓮花,享受歡樂,離苦得樂,這是一個與佛交流的修行過程,也是一個去除煩惱、歡喜自在的審美過程。佛既然已超越三界,具備五智,那麼品讀佛的氣質與內在精神境界,會發現佛的第一個特點便是超脫。超脫不是脫離,不是冷漠,佛陀最具慈無量心、悲無量心、舍無量心,永遠寬恕眾生。凝目於佛像脣角那一縷似有若無的恍惚微笑,不知今夕何夕,於是放下六根、六塵和六識,也就是放下了人間擾攘。

獨坐觀佛意可通

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開始於東漢晚期。在此之前中國的雕刻藝術從琢磨石器、青銅器到秦俑、漢俑、漢石雕,業已形成了一種恢宏大氣、以神寫形的中國特有的審美取向。中國佛教造像雖然深受犍陀羅、秣菟羅和笈多風格的影響,但和發祥地的原有樣式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將這些外來的文化逐步融進了本土的藝術結構。中國佛教造像每個階段雖然在風格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徵,但那種中國風、中國流、中國味道卻是一以貫通的。那種“佛的人性”與“人的佛性”的巧妙結合,那種一望便知、一觸即覺的,有時說得出所以然,有時說不出所以然的意味所顯示出來的獨特的魅力,或許正是中國佛教造像的價值所在。

獨坐觀佛意可通

佛教追尋的萬物之本質,就是虛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虛空,而是包含了一切的虛空。要在深刻的冥想中觀想這種極其玄妙的本質,必須依託一種實像來凝聚抽象的意識和感覺。佛教造像的本意就是如此。佛的眼中眾生皆是佛,菩薩眼中皆是菩薩,凡夫眼中皆是凡夫。悲觀者看世界,世界暗淡失敗;進取者看世界,世界美麗光明。世界是光明還是暗淡,取決於心態與智慧。觀佛之人,以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照見,以慈悲喜捨心看待世界、眾生,自會發現,一切的發生都是那麼的可愛,都是祝福,都是修行的良機。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慈,萬事皆慶。

"

作者:黎 荔

萬法皆空,皆系緣份。步入寺院,滿目各色各樣的佛教造像,或菩薩低眉,或金剛怒目,或慈顏常笑,或莊嚴肅穆,佛光普照之中,心就突然靜了下來,有了“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的禪境。

無需文字和語言的粉飾,這些佛教造像,只需靜置一處,就會讓觀者心中盛開一朵蓮花,享受歡樂,離苦得樂,這是一個與佛交流的修行過程,也是一個去除煩惱、歡喜自在的審美過程。佛既然已超越三界,具備五智,那麼品讀佛的氣質與內在精神境界,會發現佛的第一個特點便是超脫。超脫不是脫離,不是冷漠,佛陀最具慈無量心、悲無量心、舍無量心,永遠寬恕眾生。凝目於佛像脣角那一縷似有若無的恍惚微笑,不知今夕何夕,於是放下六根、六塵和六識,也就是放下了人間擾攘。

獨坐觀佛意可通

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開始於東漢晚期。在此之前中國的雕刻藝術從琢磨石器、青銅器到秦俑、漢俑、漢石雕,業已形成了一種恢宏大氣、以神寫形的中國特有的審美取向。中國佛教造像雖然深受犍陀羅、秣菟羅和笈多風格的影響,但和發祥地的原有樣式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將這些外來的文化逐步融進了本土的藝術結構。中國佛教造像每個階段雖然在風格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徵,但那種中國風、中國流、中國味道卻是一以貫通的。那種“佛的人性”與“人的佛性”的巧妙結合,那種一望便知、一觸即覺的,有時說得出所以然,有時說不出所以然的意味所顯示出來的獨特的魅力,或許正是中國佛教造像的價值所在。

獨坐觀佛意可通

佛教追尋的萬物之本質,就是虛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虛空,而是包含了一切的虛空。要在深刻的冥想中觀想這種極其玄妙的本質,必須依託一種實像來凝聚抽象的意識和感覺。佛教造像的本意就是如此。佛的眼中眾生皆是佛,菩薩眼中皆是菩薩,凡夫眼中皆是凡夫。悲觀者看世界,世界暗淡失敗;進取者看世界,世界美麗光明。世界是光明還是暗淡,取決於心態與智慧。觀佛之人,以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照見,以慈悲喜捨心看待世界、眾生,自會發現,一切的發生都是那麼的可愛,都是祝福,都是修行的良機。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慈,萬事皆慶。

獨坐觀佛意可通

觀佛像,悅目,自在,心如蓮花盛開,芳香四溢,散在無處。觀,不是格物,是智慧,是藝術,觀而不語,是無聲處有聲,無情處有情,是心與心的交流。觀一朵花開,則心生萬物,窺見佛性;觀一尊佛像,則見像起信,滅罪啟慧。讓塵歸塵,讓土歸土,讓浮雲歸浮雲,讓一切沉澱。因緣流轉中的發生都是內心的映照。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有所喜;求而不得,亦無憂。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

"

作者:黎 荔

萬法皆空,皆系緣份。步入寺院,滿目各色各樣的佛教造像,或菩薩低眉,或金剛怒目,或慈顏常笑,或莊嚴肅穆,佛光普照之中,心就突然靜了下來,有了“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的禪境。

無需文字和語言的粉飾,這些佛教造像,只需靜置一處,就會讓觀者心中盛開一朵蓮花,享受歡樂,離苦得樂,這是一個與佛交流的修行過程,也是一個去除煩惱、歡喜自在的審美過程。佛既然已超越三界,具備五智,那麼品讀佛的氣質與內在精神境界,會發現佛的第一個特點便是超脫。超脫不是脫離,不是冷漠,佛陀最具慈無量心、悲無量心、舍無量心,永遠寬恕眾生。凝目於佛像脣角那一縷似有若無的恍惚微笑,不知今夕何夕,於是放下六根、六塵和六識,也就是放下了人間擾攘。

獨坐觀佛意可通

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開始於東漢晚期。在此之前中國的雕刻藝術從琢磨石器、青銅器到秦俑、漢俑、漢石雕,業已形成了一種恢宏大氣、以神寫形的中國特有的審美取向。中國佛教造像雖然深受犍陀羅、秣菟羅和笈多風格的影響,但和發祥地的原有樣式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將這些外來的文化逐步融進了本土的藝術結構。中國佛教造像每個階段雖然在風格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徵,但那種中國風、中國流、中國味道卻是一以貫通的。那種“佛的人性”與“人的佛性”的巧妙結合,那種一望便知、一觸即覺的,有時說得出所以然,有時說不出所以然的意味所顯示出來的獨特的魅力,或許正是中國佛教造像的價值所在。

獨坐觀佛意可通

佛教追尋的萬物之本質,就是虛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虛空,而是包含了一切的虛空。要在深刻的冥想中觀想這種極其玄妙的本質,必須依託一種實像來凝聚抽象的意識和感覺。佛教造像的本意就是如此。佛的眼中眾生皆是佛,菩薩眼中皆是菩薩,凡夫眼中皆是凡夫。悲觀者看世界,世界暗淡失敗;進取者看世界,世界美麗光明。世界是光明還是暗淡,取決於心態與智慧。觀佛之人,以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照見,以慈悲喜捨心看待世界、眾生,自會發現,一切的發生都是那麼的可愛,都是祝福,都是修行的良機。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慈,萬事皆慶。

獨坐觀佛意可通

觀佛像,悅目,自在,心如蓮花盛開,芳香四溢,散在無處。觀,不是格物,是智慧,是藝術,觀而不語,是無聲處有聲,無情處有情,是心與心的交流。觀一朵花開,則心生萬物,窺見佛性;觀一尊佛像,則見像起信,滅罪啟慧。讓塵歸塵,讓土歸土,讓浮雲歸浮雲,讓一切沉澱。因緣流轉中的發生都是內心的映照。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有所喜;求而不得,亦無憂。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

獨坐觀佛意可通

深宵細雨幾聲鍾

擾攘人間劫火濃

宵來隱約星河動

寂寞天心露幾重

夢繞峨嵋絕頂峰

解縛閒情誰是我

撩人花影一重重

獨坐觀佛意可通

"

作者:黎 荔

萬法皆空,皆系緣份。步入寺院,滿目各色各樣的佛教造像,或菩薩低眉,或金剛怒目,或慈顏常笑,或莊嚴肅穆,佛光普照之中,心就突然靜了下來,有了“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的禪境。

無需文字和語言的粉飾,這些佛教造像,只需靜置一處,就會讓觀者心中盛開一朵蓮花,享受歡樂,離苦得樂,這是一個與佛交流的修行過程,也是一個去除煩惱、歡喜自在的審美過程。佛既然已超越三界,具備五智,那麼品讀佛的氣質與內在精神境界,會發現佛的第一個特點便是超脫。超脫不是脫離,不是冷漠,佛陀最具慈無量心、悲無量心、舍無量心,永遠寬恕眾生。凝目於佛像脣角那一縷似有若無的恍惚微笑,不知今夕何夕,於是放下六根、六塵和六識,也就是放下了人間擾攘。

獨坐觀佛意可通

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開始於東漢晚期。在此之前中國的雕刻藝術從琢磨石器、青銅器到秦俑、漢俑、漢石雕,業已形成了一種恢宏大氣、以神寫形的中國特有的審美取向。中國佛教造像雖然深受犍陀羅、秣菟羅和笈多風格的影響,但和發祥地的原有樣式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將這些外來的文化逐步融進了本土的藝術結構。中國佛教造像每個階段雖然在風格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徵,但那種中國風、中國流、中國味道卻是一以貫通的。那種“佛的人性”與“人的佛性”的巧妙結合,那種一望便知、一觸即覺的,有時說得出所以然,有時說不出所以然的意味所顯示出來的獨特的魅力,或許正是中國佛教造像的價值所在。

獨坐觀佛意可通

佛教追尋的萬物之本質,就是虛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虛空,而是包含了一切的虛空。要在深刻的冥想中觀想這種極其玄妙的本質,必須依託一種實像來凝聚抽象的意識和感覺。佛教造像的本意就是如此。佛的眼中眾生皆是佛,菩薩眼中皆是菩薩,凡夫眼中皆是凡夫。悲觀者看世界,世界暗淡失敗;進取者看世界,世界美麗光明。世界是光明還是暗淡,取決於心態與智慧。觀佛之人,以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照見,以慈悲喜捨心看待世界、眾生,自會發現,一切的發生都是那麼的可愛,都是祝福,都是修行的良機。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慈,萬事皆慶。

獨坐觀佛意可通

觀佛像,悅目,自在,心如蓮花盛開,芳香四溢,散在無處。觀,不是格物,是智慧,是藝術,觀而不語,是無聲處有聲,無情處有情,是心與心的交流。觀一朵花開,則心生萬物,窺見佛性;觀一尊佛像,則見像起信,滅罪啟慧。讓塵歸塵,讓土歸土,讓浮雲歸浮雲,讓一切沉澱。因緣流轉中的發生都是內心的映照。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有所喜;求而不得,亦無憂。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

獨坐觀佛意可通

深宵細雨幾聲鍾

擾攘人間劫火濃

宵來隱約星河動

寂寞天心露幾重

夢繞峨嵋絕頂峰

解縛閒情誰是我

撩人花影一重重

獨坐觀佛意可通

獨坐觀佛意可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