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面的職業

以前村口有個比較體面的知識分子行業,幫人代寫信。

村子裡面認字的不多,會寫字的更少,所以給遠方的親戚溝通往來的時候會找人代筆,這個人也會解讀親戚郵過來的信,念給鄉里鄉親。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個職業沒有了。

2.垃圾時間

最近我不寫債市了,我的觀點在過去幾篇文章裡面相信也講的比較清楚了:債市現在就是垃圾時間。在債市不好的情況下,重要的不是要研究買什麼債券,不是要如何調整久期、倉位,品種,而是

啥都不要買

這讓我想到了賣方分析師這個行業。如果身處肉眼可見的逆風中,是加倍奮力的逆流而上還是腳底抹油呢?如果你曾經是生化環材專業的學子,並同時看到了我的這篇文章,我相信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

沒錯,我也來蹭一下熱點,討論一下賣方分析師的自我修養

3.好行業與壞行業

什麼叫做一個好行業?是一個高門檻,需要拼死拼活的才能換來一點點職級的提高和佣金的收入的行業,一個每年佣金大幾十億的存量博弈市場(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還是一個招人不問出處,公司只要能加一個人,就人多力量大,創造更大規模收入的行業?

商業領域裡面一個優秀的賽道,應該是一個閉著眼睛跑馬圈地,便可以迅速擴張的行業。辛苦是不賺錢的,比如種地和下廠明顯要比投機辛苦多了。我們看到六十年代美國的投行業,七八十年代美國的債券行業,後面的抵押債券市場,沒有拿到本科學位的領導指揮後進入的各種名校MBA的初級員工衝鋒陷陣,這是一個增量市場。

在雞尾酒會上,可愛的太太小姐們常常聚攏在我身邊打探我對市場的看法。可是一旦他們聽說我是搞債券的,馬上就會悄悄離開。————《說謊者的撲克牌》

雖然言過其實,但調侃的表明,在當年的美國,債券行業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行業。即便是在中國,債券行業至少在五年前,也不是什麼就業的熱門方向,更多的人是找不到股票的工作來做債券。然而今非昔比,股票需要8年當上基金經理,而債券可能只需要5年,乃至3年,甚至機會好的剛畢業就可以有頭寸。現在,很多應屆畢業生會把債券行業作為職業的一個“高性價比”選擇,只要是個債券從業者就會類比於海外投行的FICC業務,掏出一張名片就言必稱大類資產配置,好不熱鬧。

所以真好的行業,應該是一個不需要任何人為添加門檻的能力,碰到風口就可以飛的行業。如果你家裡有礦另當別論。再比如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的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只看工作年限,淡化學歷背景。

4.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以洪老師的要求來看,優秀的分析師越來越少。(洪灝:賣方研究員的自我修養)。周圍太多的從來不做研究的研究員,提筆寫字都很困難,更別說獨立見解,要麼是公司的傳聲筒,要麼市場一致預期的循環論證者,要麼是到處聲稱自己有絕密:高層內幕的一些地攤文學愛好者。

但是他們不僅賺到錢了,而且賺的還很多

獨立思考需要內向,而散發觀點需要外向,寫報告要坐在工位裡面寫,但是佣金分倉要去外面搞,其實賣方分析師是一個矛盾的行業。但是我個人經歷來看,賣方分析師本質上是一個演員,而且是流量演員,套用在所有流量演員的邏輯框架,都可以套在賣方分析師上。

如果對一個正在下行的行業,對年輕分析師的意見是:比別人更努力的做研究,比別人更大音量發聲,比別人更加獨立思考的同時,還比別人更加外向?

別忘了,大家都是人類,一天只有24個小時,天賦數是有限的。

這句話同樣可以放到生化環材上面。你可以繼續瘋狂的發SCI在內卷化的領域裡面佔有一席之地,當上課題負責人然後繼續壓榨新的韭菜購買新的儀器,變成新的環形使者,但是你也可以有別的選擇。

5.投資銀行與牧原股份

正如文中說的,海外投行越來越像銀行,越來越依靠資本金業務而非人力。內資投行(說到投行我都覺得有些搞笑,還是叫券商吧)未富先老,早已成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隨便翻一翻大券商的年報,剔除掉經紀業務,有多少業務來自於廣義的金融市場業務,有多少是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其實一目瞭然。

思維模型很重要,比如說很多人會覺得證券公司的模型是一個投資銀行,另外一個模型會看成,穿著西裝革履的牧原股份,如果你親眼見過什麼叫做人力池的話,我相信你會理解我是什麼意思。(王川: 為什麼思維模型是最重要的財富 (一))

6.尾聲

回到開篇的那個職業的故事。識字的越來越多,業務越來越少,會識一些字的鄉民的要求又越來越高,有一些老師傅做不下去了覺得心累,但有一些代寫師傅比較機智,會讓假裝幫親戚寫了信,過一段時間在根據這個口述,像模像樣編一個不鹹不淡的車軲轆話回信給老鄉,省時省力還省郵費,老鄉騙老鄉

我認同這篇文章《賣方研究員的自我修養》的所有論據,但是當我看到 “歸根到底,這是一個對於在生命裡如何活著的選擇”的時候,我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味,因為從文本意義上隱含著,強烈的,謹慎看多的情緒。

研究對我個人來說非常重要,但不是為了職業本身,我不太確定是為什麼,可能是為了訓練自己的思維模型,或者只是單純的不想淪為一個油膩的忽悠。但從職業本身來說,做研究已經變成了非常另類的策略,這非常類似於演員提升演技,流量明星來說,最終要的是人設和流量,而非雞肋的演技。

作者:韭菜核子,授權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