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股王”之死:什麼吞噬了馮鑫和他的暴風?'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道

2015年3月24日,暴風集團(300431)登陸創業板,這是馮鑫和暴風的高光時刻。因坐擁當時國內最大的視頻播放器暴風影音,又恰逢互聯網的資本狂熱期,暴風在隨後的40天里拉出了34個漲停板,讓人歎為觀止,成為了風光無二的創業板“股王”,股價最高時曾達到327元,市值突破408億元,1000倍的PE,創始人馮鑫的賬面財富超過了100億。

今年7月28日,暴風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集團採取強制措施。而此時,暴風的市值已經不足20億元,縮水了20倍。馮鑫個人持有的21.34%的暴風集團股權,已100%質押,鉅額債務纏身,淪為“老賴”。

四年時間,馮鑫和暴風怎麼就從天堂走向了地獄?

最後一根稻草:早已沒有實際業務

據第一財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是與暴風集團在2016年和光大資本共同發起的對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 (MP&Silva Holdings S.A.)的收購有關,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此前,光大資本負責MPS併購項目的關鍵人物——光大資本投資總監、國際併購業務負責人項通,因涉嫌收受賄賂被公安機關批捕。

收購MPS本來是馮鑫想要講給資本市場的新故事。擁有了這家“全球頂級賽事轉播第一名”的公司,暴風可以藉此進軍體育內容產業,這確實是個好噱頭。但天不遂人願,2018年10月,英國倫敦高等法院判定MPS必須以資抵債償還法網660萬美元版權費,MPS進入實質性破產。此時距離2016年5月,暴風和光大資本完成對MPS的收購只過去了兩年多。

在這樁海外收購中,暴風犯了讓人匪夷所思的錯誤:沒有與MPS原股東簽訂“禁止競業協議”,導致兩位原股東套現離場後又另起爐灶;在無法保證可以獲得續約的情況下,就投入52億鉅款(實際出資2.6億,通過槓桿以小博大);對監管風險毫無預案,買下MPS後沒能獲得批准裝入上市公司……

這幾個“沒想到”不僅讓這次被寄予厚望的收購只剩下一地雞毛,也最終將馮鑫和暴風推向了絕境。

但其實這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馮鑫出事之前,暴風的壞消息就接連傳出:投資方撤資、員工被欠薪、大量裁員、多地辦公室關門、高層全部離職只剩馮鑫一個人身兼數職、馮鑫和暴風集團多次被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暴風集團的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營收11.27億元,同比下降41.15%;歸母淨利潤虧損高達10.90億元,同比暴跌2077.65%。而2019年的一季度報顯示,公司的歸母淨資產只有684萬元。7月12日,暴風發布半年報虧損預告,預計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虧損2.3億到2.35億。

“暴風早已在垂死掙扎,公司早已沒有實際業務了。只能靠收購講一些新故事,撐住公司的市值。”一位暴風的離職中層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暴風上市四年來,曾先後三次提出過定向增發融資計劃,但三次都未獲批。畢竟有樂視的前車之鑑,監管層對此類增發的審批非常謹慎。

VR不歸路:沒成先鋒成先烈

暴風今日的積重難返,最初的源頭是其在VR業務上的賭注下得太大了,當然,這也是支撐暴風股價一路飆升的最重要的故事。早在2014年,馮鑫就堅定地認為,他看到了一個“值得All In(全投)的方向”,那就是VR。當時,Facebook以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VR公司Oculus,這在全球引發了對VR的群體沸騰。

“我在互聯網圈呆了20年,這是迄今為止最興奮的一次。”馮鑫此前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曾表示。上市之後,暴風開始將大量人力和大筆資金地投入到VR領域,還進行很多上下游產業鏈上的投資。

彼時,馮鑫幾乎成為了國內“VR代言人”,由於他似乎最早“賭中”了風口,因此被資本市場瘋狂追捧。但是,在2016年那一輪“VR泡沫”中,暴風也成為了最顯眼的那個“靶子”。

記者也曾經問過馮鑫,會不會擔心暴風的節奏太快了,會做不成先驅反而變先烈?馮鑫表示,VR產業確實存在泡沫,而且暴風衝進來後也發現:要做的事情太多,產業鏈完全沒有準備好,很多東西都還是空白。

馮鑫很快開始反思,暴風也隨後放慢了在VR領域的腳步。但馮鑫並沒有很快找到一個好的方向,暴風的戰略幾乎一年一變。從2015年的“DT大娛樂戰略”,到2016年的“N421戰略”,2017年又提出“AI戰略”……馮鑫並沒有為已經夢想太大的暴風做減法,真正踏實地走好產品,而是不停地為已經吃不消的暴風,加上各種“風口上的新夢想”。

暴風的盤子越來越很大:暴風影音,電視、VR魔鏡、體育、金融、電商、遊戲、信息流、直播……今天的暴風似乎是因為資本的斷供而餓死了,但不如說,暴風其實是被資本給撐死了,身軀太小,但夢想太大。

又一個“賈躍亭”?資本的助推與反噬

無論在曾經的輝煌期,還是如今的唏噓中,暴風和馮鑫都會被外界用來類比樂視和賈躍亭。雖然馮鑫曾多次表示,並不喜歡這個類比,因為他不會是賈躍亭。確實,他沒想跑路。

但暴風確實很像樂視。和樂視的問題相同,暴風自身的造血能力根本無法支撐其巨大的夢想,只能靠資本市場和投資人輸血,一旦資本“斷供”,只能是爆雷。資本助推著你成為“明星”,但也最終將你反噬。

“更怪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2018年7月,馮鑫曾在暴風內部做了兩個多小時的自我檢討。他對員工表示,自己確實“有膨脹的心態”,在業務佈局上太貪婪。有100塊錢做50塊錢的事,是一種狀態,但100塊錢幹200塊錢的事,就是另一個狀態了。

他反思,暴風應該更謹慎、更有節奏地做VR,然後更加聚焦在電視業務上,可能處境會大不相同。

但實際上,據暴風財報披露,暴風的TV業務雖然銷量數據不錯,但實際上一直在大幅虧損。2016年度至2018年度,其虧損額分別為3.58億元、3.20億元和11.91億元,合計虧損額達18.69億元。

背後的原因則是,無論是樂視,還是暴風,都是希望通過硬件低利潤甚至賠錢來搶佔市場份額,然後通過互聯網服務和內容付費獲得盈利。但這條路,樂視沒有走通,暴風更沒有。

馮鑫是科技圈有名的搖滾迷,此前記者採訪馮鑫,工作人員都會建議:想要馮總情緒高一些、更放得開一些,可以聊點兒搖滾。6月8日,馮鑫還在朋友圈分享了觀看羅大佑工體演唱會的小視頻。馮鑫的朋友圈,幾乎沒有和暴風業務相關的內容,而是更像一個喜歡搖滾的文藝中年。

上市給馮鑫和暴風帶來的鉅額資本和財富,就像一個搖滾青年突然中了500萬彩票,很難說是幸運還是劫難。馮鑫確實幹了一件很搖滾的事情,他簽署了“個人連帶無限責任”,鉅額的債務將是他無法逃避的;等待著暴風的,也很可能是今日樂視的結局。而對於投資者,網友戲稱:樂視和暴風都是將韭菜和大樹一起都割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