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餐飲新零售再現風口,「食雲集」獲千萬級美元 A 輪融資,BAI、啟明創投領投

風投 創業 投資 基金 36氪 2017-08-03

地租上漲、線上線下流量成本趨同,新零售大潮下,與“吃”相關的傳統餐飲業急需+互聯網進行解、重構。

與此前靠“交易”或“信息”切入互聯網餐飲不同,近期,一筆資金投向兼具商業地產和餐飲零售屬性的“聯合餐飲空間”,催生出新業態下的風口。

36氪獲悉,餐飲新零售創業公司「食雲集」已獲得千萬級美金 A 輪融資,聯合領投方為 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和啟明創投,跟投方包括真格基金、勵石創投,此外,中國烹飪協會發起的餐百聯和上海通江集團旗下通江資本兩家機構戰略跟投。

從 2016 年進入餐飲新零售領域,食雲集在紅杉中國、戈壁等老股東的支持下迅速發展,目前已有 7 個線下聯合餐飲空間,總面積超過 8000 平米。該公司稱,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線上線下場景優化,自主系統迭代研發,門店連鎖佈局及團隊建設。

36氪首發|餐飲新零售再現風口,「食雲集」獲千萬級美元 A 輪融資,BAI、啟明創投領投

圖片來自食雲集

為便於理解,食雲集可看作餐飲版“WeWork”,主要面向白領快消類餐飲品牌,思路是通過承租地產板塊經整體規劃後做標準化改造,分出獨立空間和共享空間兩塊,以期獲得效率和體驗的最優解。線下店倚重選址,食雲集優先開在寫字樓和園區場景(解決選址難、寫字樓商業配套缺失或待升級的現狀)。

食雲集單個線下店面積約為 1000 平米(配約 6 個運營人員,負責堂食引導、外賣分揀、場地安全),經過標準化改造後,可同時容納 25 到 30個餐飲品牌拎包入駐合規經營。其中各餐飲品牌擁有獨立空間 15-20 平米用於後廚燒製生產,其它包括前廳(如堂食區),後場各功能區域(如物料區),獨立外賣取餐區等所有空間均為共享。

對於消費者而言,一個完整的流程是:手機掃碼—在線下單—網上支付—手機端隨時同步訂單生產狀態—就餐(可支持堂食、自提或外賣)。

以堂食和自提為例,消費者經由手機和叫號屏雙重引導取餐就餐;而外賣餐品經由傳送系統分揀完畢後,傳輸到與堂食區獨立的外賣出口,未及時取單產品將置入其自研的智能溫控櫃待配送人員自助取貨。

而在後場,食雲集自主研發的 SaaS 系統會將所有渠道(堂食、自提、主流第三方外賣平臺等)的訂單聚合彙總給各商戶,便於商戶實時查看和管理交易、訂單信息。

36氪首發|餐飲新零售再現風口,「食雲集」獲千萬級美元 A 輪融資,BAI、啟明創投領投

食雲集店內傳送分揀系統

食雲集 CEO 吳皓認為,餐飲業和聯合辦公不同,前者諸多環節重合,具有共性,可以系統性做打通。

傳統餐飲店的流程,概括下來大致分為 5 步:食材採購、下單、後廚生產、堂食、結算。食雲集有意思的點在於通過場地聚集、功能拆分(如設置外賣集合取餐點),加上在線點單支付,將上述流程做了不少優化:

比如場地聚集,目的是增大固定空間內的品牌密度,降低餐飲店沉沒成本、無需做重資產,吸引商戶入駐;同時把原本分散、長尾的餐飲店聚集起來後,往上游食材供應鏈整合能獲得價差。

隨著而設置外賣獨立取貨點,意在解決外賣模式的弊端,不再擠佔高峰期商家堂食產能,集中取貨成本下降,配送時長縮短,外賣小哥單位時間內送達單次增加。

新零售本質是要效率提升。餐飲企業目前困境主要在於“三高一低”:高房租、高勞動成本、高物料成本、低消費。吳皓表示,食雲集通過靠生產場地切入來服務傳統餐飲店,並對其賦能。某種程度上,食雲集空間共享是為了降低租金、提高坪效,而前廳無人化則單店平均可節省 2 個人員、食材集中採購能攤減一定物料成本。該公司稱,其場地內優秀商戶,15平米的獨立生產空間月銷已超 30 萬元。

這種模式本質上依賴場地內各品牌店的收入分成以及單位面積的租金收入。吳皓稱,目前靠服務切入,規模化後想成為線上線下結合的餐飲銷售渠道,目前食雲集所有門店均實現盈利,上海在建門店也已經提前達到了滿租目標,並將作為商業配套被引進張江園區。

關於投資邏輯,啟明創投合夥人吳靜表示看好其餐飲新零售的模式和團隊經驗。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副總裁趙鵬嵐則告訴36氪,食雲集的服務模式提升了效率、可標準化,從供給側推動了餐飲業態發展。

“食雲集”的核心團隊融合了外賣平臺、餐飲、零售連鎖、商業地產人才。該公司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新增 6 到 7 個線下店面。

——————————————————

我是36氪作者宗迪,關注互聯網+、人工智能、出海創投。

希望接觸到更多優質的「新零售」、「物流」、「Ai」、「出海」類創業項目,歡迎加微信 lzdtju 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