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中國有巴菲特?

風投 巴菲特 投資 汪潮湧 鈕文新 2017-05-09

鈕文新:中國有巴菲特?

1、第一次知道沃倫·巴菲特這個名字是1993年。當時,摩根斯坦利在中國開設代表處,當時它的首席代表是汪潮湧,他早已離開大摩,創辦信中利投資公司,專門從事創業投資了。就是那段時期,我的許多采訪報道中都有汪潮湧,我認為,這個人很儒雅,很淵博,說話也很有耐心,而且能夠在他那獲得許多不一樣的認知和詮釋。不錯,巴菲特的名字就是汪潮湧告訴我的,他說他非常欽佩這位股市投資家,而自己的許多思想也受到這個人深深地影響,他推薦我去看看介紹巴菲特書。

2、很遺憾,那時中國內地沒有出版過有關沃倫·巴菲特的書籍,結果我還是託朋友從香港買來一本有關巴菲特投資祕籍的書,說實話,這本書也讓我受益匪淺。許多警句和方法到今天已經變成了我自覺的行為。比如巴菲特認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因為非經營性原因而出現股價大跌,那很可能會給你帶來絕佳的買入機會。這一點對中國股市投資者是不是顯得特別重要?我看是。一些質地非常好的股票,因為太看好了,所以一些大投資者加槓桿買入這隻股票,但它現在遇到了問題,金融監管強化,金融去槓桿正在進行時,一些機構投資者不得不出售這些好籌碼,而減低槓桿率,同時也因為這樣的拋售,股價出現大幅下跌,那這樣的好股票是不是擁有現金投資者的機會?當然是。金融危機發生後,巴菲特在拒絕大量金融機構求援請求之後,毫不猶豫地大筆買入高盛優先股而大獲其利,這個案例就是極好的投資榜樣。

3、其實,巴菲特諸如此類的祕籍更多。再比如,巴菲特喜歡不分紅的上市公司,因為在他看來,我之所以購買你的股票,就是認為你的管理者比我會賺錢。所以,股票紅利是可以繼續變成上市公司經營資金,讓我享受複利收益。巴菲特認為,上市公司分紅說明它已經失去了繼續賺大錢的能力,失去了良好的成長性,所以那是應該賣出的股票。再比如,投資負債為零的股票。巴菲特認為,股票市場已經給了上市公司最好的融資通道,如果它是真正良性成長的上市公司,那股票市場會非常追捧這個企業,發行新股融資也是最便宜的方式,而絕不是債務融資,因為債務融資再便宜,財務成本也會比發行新股高。

4、中國有沒有巴菲特?說不清楚,但長線投資者肯定是存在的。比如萬科有位股東叫劉元生,1988年400萬元投資,到2012年變成12.5億元。很成功呀。可惜,他不是機構投資者,現在有些私募基金在學習巴菲特,言必稱巴菲特,但從投資業績看,都不是非常成功,而不時也有媒體評論說,中國出不了巴菲特。也有人總結說,中國私募基金出不了巴菲特是因為它們背後沒有保險公司提供的現金流。等等。

5、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巴菲特?巴菲特在今年的年會上很客氣也很明確地指出:中國股市太投機了。為什麼中國股市如此投機?許多人會把板子打到投資者身上,認為他們素質很差,所以中國要做投資者教育。真是投資者素質問題?我不這樣看。中國股市投機盛行恰恰是中國投資者應對中國金融環境的“正確選擇”。

6、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中國股市歷來就是一個向融資者傾斜的市場,股市各色機制本身就傾斜於融資者,而不利於投資者。這樣一個融資者、投資者地位不公平的市場上,你讓投資者安安靜靜等候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這不是痴人說夢嗎?比如,我們一直抨擊的新股發行制度,就一個交易點上出了問題,搞得整個股市畸形發展(詳見4月26日博文《劉士餘的馬屁應該拍》)。新股上市開盤當日已經失去價值的股票,你讓二級市場投資者——無論機構還是個人如何安靜?如果學習巴菲特?

7、所以,不是中國出不了巴菲特,而是中國市場環境根本不允許巴菲特生存;不是中國投資者體量達不到巴菲特的量級,而是中國股市流動性根本不允許那樣的量級。所以,中國不是該如何教育投資者的問題,而且該如何教育管理者的問題,但很遺憾,沒人有權利教育管理者,而管理者卻永遠可以把市場失敗的責任推給別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