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

曾祥裕 曾海亮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風水雖有嚴格的法度,但是其最高的法度是“道法自然”。縱觀揚州觀音山的佈局和主殿的立向,均為“道法自然”的匠心之作。

觀音山位於揚州市維揚區蜀崗東峰平山堂東路,其西側為大明寺,是山寺的代表,隋煬帝曾建行宮“迷樓”於此。宋以後歷代建有寺院,有“第一靈山”之稱。現展出很多唐代出土的文物。這裡是揚州的自然制高點,遠眺江淮南北,一覽無餘。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觀音山每年舉行的香會起源於明代,興旺於清代。據農曆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之日,這天 觀音山香火最為旺,亦為揚州最盛的廟宇香會。觀音山的佛像是很有特色,不同於一般寺院以“釋迦牟尼”為主像,其他佛像皆眾星捧月。此處以“菩薩”為主體,同時供奉四大佛教名山菩薩,院落東側房中為文殊菩薩,西側房為普賢菩薩,文殊殿後為地藏王殿,在四大菩薩中又突出觀音菩薩,主殿圓通寶殿中供奉觀世音菩薩巨型坐像。

我考察楊州觀音山時,從臨公路的一條路,沿陡坡左旋進山門,山門(山門子山午向戊子與庚子之間小空), 進入後沿著一條蜿延的山路攀登前行,兩旁如城牆上的女牆,造型如長城般,故人稱為“小長城”。我一看這“蜀崗”山名,就想到四川的高山峻嶺,但是地理上的崗,並非高山。山崗為高起的土坡。

揚州市區的山,主要是蜀岡,蜀岡有三座山峰,從西向東依次是蜀岡西峰、蜀岡中峰和蜀岡東峰。蜀岡上的山峰海拔都是20多米,這也是蜀岡之所以稱為“岡”的原因。從《海外絲綢之路》上可知:“岡之西北,有三峰突起,東峰有觀音閣、功德山諸名勝;中峰有萬松嶺、平山堂與大明寺諸名勝;西峰有武烈墓、司徒廟諸名勝。”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蜀岡連貫瘦西湖核心景區,這是它風水殊勝的關鍵。“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觀音山位於蜀岡東峰,當我站在觀音山俯瞰山下清澈湖水,碧波盪漾,視野開闊,心曠神怡。

難怪楊州人說, 蜀岡是楊州的風水山, 觀音山建寺院,佔了一方寶地。查詢一下,果真觀音山有一段輝煌歷史,它曾是隋代迷樓故址,據《迷樓記》載,迷樓是隋煬帝行宮,浙江匠人項升設計,“凡役夫數萬,經歲而成。”隋煬帝曾說:“使真仙遊此,亦當自迷。”

但隋帝因暴政、奢侈生活和縱慾,斷送了性命。隋亡樓毀,明代僱桐曾題匾“鑑樓”,分明取“前車之鑑,以警後世”之意,以隋煬帝的教訓鑑戒後人。

一個國家之統帥,治國要順應自然之道,民心向背就是自然之道。

那麼,觀音山寺院建築的的立向和佈局是如何體現道法自然的呢?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首先要因地制宜和因勢利導。觀音山是山寺的代表,它處蜀崗東峰,因其地勢在揚州最高,所以構寺才大膽使用山寺的構造方式:不強調對稱,而是在山體頂峰,隨山勢築殿。

山上有圓通寶殿、迷樓、紫竹林、上苑等建築。這些建築都不在同一中軸線上,比如山門殿,坐西面東而建,而天王殿和圓通寶殿則坐北朝南(經測,般若堂、天王殿、圓通寶殿、彌勒殿均為壬子之間小空),你正以為無路可走時,繞過偏殿 ,則入紫竹林,登幾級臺階,又見迷樓出現在你面前。古代墨客勾勒過這裡的景緻:“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木盾,互相連屬,迴環四合,曲屋自通,千門萬戶,上下金碧。”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寺處山巔,以塊石壘基,建築皆氣宇軒昂,崇樓傑閣。山下仰視,懸崖上危樓對峙。高不勝寒,恐受風吹,故在寺院周圍載風水林,也叫“雲林”,以擋風煞。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從觀音山了寺院的坐向和佈局,說明了風水之法,法無定法,關鍵在於依山而建 順勢而立,道法自然,就是最大的法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準則,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風景依然在蜀岡     揚州寶地觀音山   ---兼談風水“道法自然”

(相關鏈接: 曾祥裕, 早年從事中醫工作,祖傳楊公風水術,兼容各家之長,並對中醫內科有研究。

近年來曾祥裕還被馬來西亞東方管理學院、澳大利亞風水學院、北京上古傳承國學院聘請為講課嘉賓。他還曾在北京、山東、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廣東、雲南等地開講《楊公 風水和養生》以及《人居環境以及建築風水》,著有《正宗楊公風水叢書》、《楊公古法風水研究與應用》、《楊公造命課擇日法》, 並撰寫300多萬字的風水考察隨筆和學術論文,長年開辦風水培訓班,招收海內外學員近三百人,春季招生正在進行之中;擅長運用風水和中醫養生方法,為海內外不少寺院、道觀 及企業、公司和個人做過風水佈局和養生指導,收到滿意效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