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1,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小說家樸元太,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奉尚均。在少年時代,奉俊昊就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鍾,他喜歡約翰·弗蘭克海默,喜歡斯皮爾伯格,為日後在韓國類型片的創作上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期的他就讀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然而,這位年輕人的興趣和精力並不在社會學上,而是在拍電影上。

“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了電影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組建了電影社團,興趣也逐漸從好萊塢電影轉移到了臺灣的新浪潮電影上,從侯孝賢和楊德昌處學到了利用本土情節和寫實風格展開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

"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1,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小說家樸元太,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奉尚均。在少年時代,奉俊昊就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鍾,他喜歡約翰·弗蘭克海默,喜歡斯皮爾伯格,為日後在韓國類型片的創作上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期的他就讀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然而,這位年輕人的興趣和精力並不在社會學上,而是在拍電影上。

“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了電影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組建了電影社團,興趣也逐漸從好萊塢電影轉移到了臺灣的新浪潮電影上,從侯孝賢和楊德昌處學到了利用本土情節和寫實風格展開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在1993年,奉俊昊大學畢業,為了籌集到拍電影的錢,他在街上賣過甜甜圈,賣過漫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生活經歷,他對於底層社會民眾的生活有自己獨到的體會,並將這些體會深深的融入到了電影創作中。《支離破碎》《鏡頭裡的回憶》都極盡形象的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嚴苛和年輕人夢想與現實的衝突。

後來,奉俊昊的怪獸影片《漢江怪物》在國際上被與《大白鯊》相提並論,這也逐漸讓他成為了韓國的“斯皮爾伯格”。

奉俊昊的電影多億類型片外殼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在電影節自古也有著“電影社會學家”的稱號,這也來源於自身的社會學專業。

《母親》《殺人回憶》中黑暗的社會,扭曲的人性都有臺灣電影的影子,而風格上又兼具著好萊塢式的靈感源泉,兩種風格的調和成為了他電影的主要特徵。

20年來,奉俊昊只有六部電影,但是每一步的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對於社會和民眾的剖析和影響也從韓國延伸到了全球。

"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1,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小說家樸元太,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奉尚均。在少年時代,奉俊昊就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鍾,他喜歡約翰·弗蘭克海默,喜歡斯皮爾伯格,為日後在韓國類型片的創作上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期的他就讀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然而,這位年輕人的興趣和精力並不在社會學上,而是在拍電影上。

“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了電影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組建了電影社團,興趣也逐漸從好萊塢電影轉移到了臺灣的新浪潮電影上,從侯孝賢和楊德昌處學到了利用本土情節和寫實風格展開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在1993年,奉俊昊大學畢業,為了籌集到拍電影的錢,他在街上賣過甜甜圈,賣過漫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生活經歷,他對於底層社會民眾的生活有自己獨到的體會,並將這些體會深深的融入到了電影創作中。《支離破碎》《鏡頭裡的回憶》都極盡形象的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嚴苛和年輕人夢想與現實的衝突。

後來,奉俊昊的怪獸影片《漢江怪物》在國際上被與《大白鯊》相提並論,這也逐漸讓他成為了韓國的“斯皮爾伯格”。

奉俊昊的電影多億類型片外殼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在電影節自古也有著“電影社會學家”的稱號,這也來源於自身的社會學專業。

《母親》《殺人回憶》中黑暗的社會,扭曲的人性都有臺灣電影的影子,而風格上又兼具著好萊塢式的靈感源泉,兩種風格的調和成為了他電影的主要特徵。

20年來,奉俊昊只有六部電影,但是每一步的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對於社會和民眾的剖析和影響也從韓國延伸到了全球。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雪國列車》

2,

《寄生蟲》是奉俊昊導演的第七部故事片,自《雪國列車》和《玉子》之後,他從好萊塢回到了韓國,打算講述他最為熟悉的韓國故事。影片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奉俊昊用最淺顯的符號就做出了極其有力且不落俗套的表達。

在《寄生蟲》中,塑造的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家庭。宋康昊扮演的基澤,他有一對兒女,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雜亂,骯髒的地下室公寓裡,僅有半截窗戶可以看到街道,還經常有醉漢在門口小便。

即便全家都是無業人員,只能以給披薩店摺紙盒為生,偶然有一天蹭上了鄰居的wifi,都會欣喜若狂,和家人其樂融融地歡呼。

"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1,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小說家樸元太,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奉尚均。在少年時代,奉俊昊就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鍾,他喜歡約翰·弗蘭克海默,喜歡斯皮爾伯格,為日後在韓國類型片的創作上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期的他就讀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然而,這位年輕人的興趣和精力並不在社會學上,而是在拍電影上。

“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了電影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組建了電影社團,興趣也逐漸從好萊塢電影轉移到了臺灣的新浪潮電影上,從侯孝賢和楊德昌處學到了利用本土情節和寫實風格展開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在1993年,奉俊昊大學畢業,為了籌集到拍電影的錢,他在街上賣過甜甜圈,賣過漫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生活經歷,他對於底層社會民眾的生活有自己獨到的體會,並將這些體會深深的融入到了電影創作中。《支離破碎》《鏡頭裡的回憶》都極盡形象的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嚴苛和年輕人夢想與現實的衝突。

後來,奉俊昊的怪獸影片《漢江怪物》在國際上被與《大白鯊》相提並論,這也逐漸讓他成為了韓國的“斯皮爾伯格”。

奉俊昊的電影多億類型片外殼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在電影節自古也有著“電影社會學家”的稱號,這也來源於自身的社會學專業。

《母親》《殺人回憶》中黑暗的社會,扭曲的人性都有臺灣電影的影子,而風格上又兼具著好萊塢式的靈感源泉,兩種風格的調和成為了他電影的主要特徵。

20年來,奉俊昊只有六部電影,但是每一步的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對於社會和民眾的剖析和影響也從韓國延伸到了全球。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雪國列車》

2,

《寄生蟲》是奉俊昊導演的第七部故事片,自《雪國列車》和《玉子》之後,他從好萊塢回到了韓國,打算講述他最為熟悉的韓國故事。影片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奉俊昊用最淺顯的符號就做出了極其有力且不落俗套的表達。

在《寄生蟲》中,塑造的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家庭。宋康昊扮演的基澤,他有一對兒女,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雜亂,骯髒的地下室公寓裡,僅有半截窗戶可以看到街道,還經常有醉漢在門口小便。

即便全家都是無業人員,只能以給披薩店摺紙盒為生,偶然有一天蹭上了鄰居的wifi,都會欣喜若狂,和家人其樂融融地歡呼。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而李善均扮演的樸社長家確實另外一番場景,樸社長是一位IT公司的CEO,也是一位社會精英,有文化有教養,妻子賢惠,兒女可愛,可謂是人生贏家。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基澤的兒子基宇經朋友推薦到了樸社長家擔任其女兒的家庭教師,由此開啟了一段不可避免的衝突。

對於導演奉俊昊來說,他混合了犯罪,喜劇,懸疑和社會批判等各種元素,劇本設計巧妙縝密,將兩個家庭的觀念衝突,設計成了一部誠實而現實的社會寓言。

"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1,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小說家樸元太,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奉尚均。在少年時代,奉俊昊就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鍾,他喜歡約翰·弗蘭克海默,喜歡斯皮爾伯格,為日後在韓國類型片的創作上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期的他就讀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然而,這位年輕人的興趣和精力並不在社會學上,而是在拍電影上。

“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了電影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組建了電影社團,興趣也逐漸從好萊塢電影轉移到了臺灣的新浪潮電影上,從侯孝賢和楊德昌處學到了利用本土情節和寫實風格展開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在1993年,奉俊昊大學畢業,為了籌集到拍電影的錢,他在街上賣過甜甜圈,賣過漫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生活經歷,他對於底層社會民眾的生活有自己獨到的體會,並將這些體會深深的融入到了電影創作中。《支離破碎》《鏡頭裡的回憶》都極盡形象的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嚴苛和年輕人夢想與現實的衝突。

後來,奉俊昊的怪獸影片《漢江怪物》在國際上被與《大白鯊》相提並論,這也逐漸讓他成為了韓國的“斯皮爾伯格”。

奉俊昊的電影多億類型片外殼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在電影節自古也有著“電影社會學家”的稱號,這也來源於自身的社會學專業。

《母親》《殺人回憶》中黑暗的社會,扭曲的人性都有臺灣電影的影子,而風格上又兼具著好萊塢式的靈感源泉,兩種風格的調和成為了他電影的主要特徵。

20年來,奉俊昊只有六部電影,但是每一步的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對於社會和民眾的剖析和影響也從韓國延伸到了全球。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雪國列車》

2,

《寄生蟲》是奉俊昊導演的第七部故事片,自《雪國列車》和《玉子》之後,他從好萊塢回到了韓國,打算講述他最為熟悉的韓國故事。影片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奉俊昊用最淺顯的符號就做出了極其有力且不落俗套的表達。

在《寄生蟲》中,塑造的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家庭。宋康昊扮演的基澤,他有一對兒女,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雜亂,骯髒的地下室公寓裡,僅有半截窗戶可以看到街道,還經常有醉漢在門口小便。

即便全家都是無業人員,只能以給披薩店摺紙盒為生,偶然有一天蹭上了鄰居的wifi,都會欣喜若狂,和家人其樂融融地歡呼。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而李善均扮演的樸社長家確實另外一番場景,樸社長是一位IT公司的CEO,也是一位社會精英,有文化有教養,妻子賢惠,兒女可愛,可謂是人生贏家。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基澤的兒子基宇經朋友推薦到了樸社長家擔任其女兒的家庭教師,由此開啟了一段不可避免的衝突。

對於導演奉俊昊來說,他混合了犯罪,喜劇,懸疑和社會批判等各種元素,劇本設計巧妙縝密,將兩個家庭的觀念衝突,設計成了一部誠實而現實的社會寓言。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3,

“氣味是表達《寄生蟲》中貧與富界限的媒介”

在故事中,貧富之間的差距是電影的戲劇核心,兩個家庭雖然衝突激烈,但是沒有人能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批判對方。基澤一家人是現實主義者,依靠著靈活的偽裝技能和道德規範一步步的接近和滲透到樸社長家裡,不管是換掉原來的工作人員,還是後期的很多動作,都發人深省。

而在樸社長的禮貌言談舉止中,混合著冷淡和疏遠的態度,不能夠單純的指責某一方是對是錯,奉俊昊猶如一個出色的鐘表匠,讓觀眾的同情心在面對窮人的窘迫和懶散、富人的傲慢與善意之間來回搖擺,從而產生一定的共鳴。

"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1,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小說家樸元太,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奉尚均。在少年時代,奉俊昊就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鍾,他喜歡約翰·弗蘭克海默,喜歡斯皮爾伯格,為日後在韓國類型片的創作上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期的他就讀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然而,這位年輕人的興趣和精力並不在社會學上,而是在拍電影上。

“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了電影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組建了電影社團,興趣也逐漸從好萊塢電影轉移到了臺灣的新浪潮電影上,從侯孝賢和楊德昌處學到了利用本土情節和寫實風格展開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在1993年,奉俊昊大學畢業,為了籌集到拍電影的錢,他在街上賣過甜甜圈,賣過漫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生活經歷,他對於底層社會民眾的生活有自己獨到的體會,並將這些體會深深的融入到了電影創作中。《支離破碎》《鏡頭裡的回憶》都極盡形象的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嚴苛和年輕人夢想與現實的衝突。

後來,奉俊昊的怪獸影片《漢江怪物》在國際上被與《大白鯊》相提並論,這也逐漸讓他成為了韓國的“斯皮爾伯格”。

奉俊昊的電影多億類型片外殼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在電影節自古也有著“電影社會學家”的稱號,這也來源於自身的社會學專業。

《母親》《殺人回憶》中黑暗的社會,扭曲的人性都有臺灣電影的影子,而風格上又兼具著好萊塢式的靈感源泉,兩種風格的調和成為了他電影的主要特徵。

20年來,奉俊昊只有六部電影,但是每一步的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對於社會和民眾的剖析和影響也從韓國延伸到了全球。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雪國列車》

2,

《寄生蟲》是奉俊昊導演的第七部故事片,自《雪國列車》和《玉子》之後,他從好萊塢回到了韓國,打算講述他最為熟悉的韓國故事。影片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奉俊昊用最淺顯的符號就做出了極其有力且不落俗套的表達。

在《寄生蟲》中,塑造的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家庭。宋康昊扮演的基澤,他有一對兒女,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雜亂,骯髒的地下室公寓裡,僅有半截窗戶可以看到街道,還經常有醉漢在門口小便。

即便全家都是無業人員,只能以給披薩店摺紙盒為生,偶然有一天蹭上了鄰居的wifi,都會欣喜若狂,和家人其樂融融地歡呼。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而李善均扮演的樸社長家確實另外一番場景,樸社長是一位IT公司的CEO,也是一位社會精英,有文化有教養,妻子賢惠,兒女可愛,可謂是人生贏家。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基澤的兒子基宇經朋友推薦到了樸社長家擔任其女兒的家庭教師,由此開啟了一段不可避免的衝突。

對於導演奉俊昊來說,他混合了犯罪,喜劇,懸疑和社會批判等各種元素,劇本設計巧妙縝密,將兩個家庭的觀念衝突,設計成了一部誠實而現實的社會寓言。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3,

“氣味是表達《寄生蟲》中貧與富界限的媒介”

在故事中,貧富之間的差距是電影的戲劇核心,兩個家庭雖然衝突激烈,但是沒有人能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批判對方。基澤一家人是現實主義者,依靠著靈活的偽裝技能和道德規範一步步的接近和滲透到樸社長家裡,不管是換掉原來的工作人員,還是後期的很多動作,都發人深省。

而在樸社長的禮貌言談舉止中,混合著冷淡和疏遠的態度,不能夠單純的指責某一方是對是錯,奉俊昊猶如一個出色的鐘表匠,讓觀眾的同情心在面對窮人的窘迫和懶散、富人的傲慢與善意之間來回搖擺,從而產生一定的共鳴。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影片中關於“氣味”的描繪,是在窮人和富人之間一起碰撞的情境下產生出來的。當基澤一家人慢慢“寄生”到樸社長一家的時候,樸社長首先感受到的是“貧窮的氣味”。

在現實生活中,窮人和富人的生活是有一道天然的屏障隔離開的,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圈子,交集很少。

然而,在社會中的一些既定場合中,也會出現窮人和富人處於同一空間的活動範圍中,比如家教,司機,保姆等,這些職業都讓他們兩個階層打破了彼此之間的隔閡,走向互相瞭解和融合的過程。

而“氣味”正是描述他們之間的界限,影片中的“氣味”展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無聲無形,只能靠導演、演員的發揮和觀眾的感悟。

"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1,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小說家樸元太,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奉尚均。在少年時代,奉俊昊就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鍾,他喜歡約翰·弗蘭克海默,喜歡斯皮爾伯格,為日後在韓國類型片的創作上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期的他就讀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然而,這位年輕人的興趣和精力並不在社會學上,而是在拍電影上。

“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了電影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組建了電影社團,興趣也逐漸從好萊塢電影轉移到了臺灣的新浪潮電影上,從侯孝賢和楊德昌處學到了利用本土情節和寫實風格展開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在1993年,奉俊昊大學畢業,為了籌集到拍電影的錢,他在街上賣過甜甜圈,賣過漫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生活經歷,他對於底層社會民眾的生活有自己獨到的體會,並將這些體會深深的融入到了電影創作中。《支離破碎》《鏡頭裡的回憶》都極盡形象的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嚴苛和年輕人夢想與現實的衝突。

後來,奉俊昊的怪獸影片《漢江怪物》在國際上被與《大白鯊》相提並論,這也逐漸讓他成為了韓國的“斯皮爾伯格”。

奉俊昊的電影多億類型片外殼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在電影節自古也有著“電影社會學家”的稱號,這也來源於自身的社會學專業。

《母親》《殺人回憶》中黑暗的社會,扭曲的人性都有臺灣電影的影子,而風格上又兼具著好萊塢式的靈感源泉,兩種風格的調和成為了他電影的主要特徵。

20年來,奉俊昊只有六部電影,但是每一步的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對於社會和民眾的剖析和影響也從韓國延伸到了全球。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雪國列車》

2,

《寄生蟲》是奉俊昊導演的第七部故事片,自《雪國列車》和《玉子》之後,他從好萊塢回到了韓國,打算講述他最為熟悉的韓國故事。影片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奉俊昊用最淺顯的符號就做出了極其有力且不落俗套的表達。

在《寄生蟲》中,塑造的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家庭。宋康昊扮演的基澤,他有一對兒女,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雜亂,骯髒的地下室公寓裡,僅有半截窗戶可以看到街道,還經常有醉漢在門口小便。

即便全家都是無業人員,只能以給披薩店摺紙盒為生,偶然有一天蹭上了鄰居的wifi,都會欣喜若狂,和家人其樂融融地歡呼。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而李善均扮演的樸社長家確實另外一番場景,樸社長是一位IT公司的CEO,也是一位社會精英,有文化有教養,妻子賢惠,兒女可愛,可謂是人生贏家。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基澤的兒子基宇經朋友推薦到了樸社長家擔任其女兒的家庭教師,由此開啟了一段不可避免的衝突。

對於導演奉俊昊來說,他混合了犯罪,喜劇,懸疑和社會批判等各種元素,劇本設計巧妙縝密,將兩個家庭的觀念衝突,設計成了一部誠實而現實的社會寓言。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3,

“氣味是表達《寄生蟲》中貧與富界限的媒介”

在故事中,貧富之間的差距是電影的戲劇核心,兩個家庭雖然衝突激烈,但是沒有人能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批判對方。基澤一家人是現實主義者,依靠著靈活的偽裝技能和道德規範一步步的接近和滲透到樸社長家裡,不管是換掉原來的工作人員,還是後期的很多動作,都發人深省。

而在樸社長的禮貌言談舉止中,混合著冷淡和疏遠的態度,不能夠單純的指責某一方是對是錯,奉俊昊猶如一個出色的鐘表匠,讓觀眾的同情心在面對窮人的窘迫和懶散、富人的傲慢與善意之間來回搖擺,從而產生一定的共鳴。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影片中關於“氣味”的描繪,是在窮人和富人之間一起碰撞的情境下產生出來的。當基澤一家人慢慢“寄生”到樸社長一家的時候,樸社長首先感受到的是“貧窮的氣味”。

在現實生活中,窮人和富人的生活是有一道天然的屏障隔離開的,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圈子,交集很少。

然而,在社會中的一些既定場合中,也會出現窮人和富人處於同一空間的活動範圍中,比如家教,司機,保姆等,這些職業都讓他們兩個階層打破了彼此之間的隔閡,走向互相瞭解和融合的過程。

而“氣味”正是描述他們之間的界限,影片中的“氣味”展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無聲無形,只能靠導演、演員的發揮和觀眾的感悟。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4,

“誰都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寄生蟲......”

記得奉俊昊導演曾經說過,好萊塢的很多電影中都是主角開掛,超級英雄依靠自己的超能力輕鬆地完成任務,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東西是不存在的。

在奉俊昊導演的電影中,他主角的設定恰恰是和超級英雄相反的,很多主角都是弱者,在生活中需要面對很多困難和現實的問題,這些沒有金錢、權力、地位的小人物,人們眼中的“弱者”,在電影中是真實自然,具有戲劇張力的。

極盡辛辣的諷刺劇本和極富視覺衝擊的影像背後,也隱藏著奉俊昊導演強烈的社會關愛,關愛弱者,關愛底層民眾。從這一層面來講,《寄生蟲》講述更多的是關於共存和共情的問題。

“誰都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寄生蟲。他們本來是我們的鄰居、朋友、同事,只是不經意間被推向了懸崖的邊緣。”

"

12歲就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的奉俊昊,在2019年,他50歲的這一年,憑藉著影片《寄生蟲》榮獲了韓國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也打破了韓片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還有來自於諸多參與過戛納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創新,當然,導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讓他引以為榮的影片《寄生蟲》,這位導演描述它是:“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沒有惡人的悲劇”。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1,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外公是小說家樸元太,父親是著名的畫家奉尚均。在少年時代,奉俊昊就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鍾,他喜歡約翰·弗蘭克海默,喜歡斯皮爾伯格,為日後在韓國類型片的創作上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期的他就讀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然而,這位年輕人的興趣和精力並不在社會學上,而是在拍電影上。

“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了電影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組建了電影社團,興趣也逐漸從好萊塢電影轉移到了臺灣的新浪潮電影上,從侯孝賢和楊德昌處學到了利用本土情節和寫實風格展開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在1993年,奉俊昊大學畢業,為了籌集到拍電影的錢,他在街上賣過甜甜圈,賣過漫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生活經歷,他對於底層社會民眾的生活有自己獨到的體會,並將這些體會深深的融入到了電影創作中。《支離破碎》《鏡頭裡的回憶》都極盡形象的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嚴苛和年輕人夢想與現實的衝突。

後來,奉俊昊的怪獸影片《漢江怪物》在國際上被與《大白鯊》相提並論,這也逐漸讓他成為了韓國的“斯皮爾伯格”。

奉俊昊的電影多億類型片外殼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在電影節自古也有著“電影社會學家”的稱號,這也來源於自身的社會學專業。

《母親》《殺人回憶》中黑暗的社會,扭曲的人性都有臺灣電影的影子,而風格上又兼具著好萊塢式的靈感源泉,兩種風格的調和成為了他電影的主要特徵。

20年來,奉俊昊只有六部電影,但是每一步的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對於社會和民眾的剖析和影響也從韓國延伸到了全球。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雪國列車》

2,

《寄生蟲》是奉俊昊導演的第七部故事片,自《雪國列車》和《玉子》之後,他從好萊塢回到了韓國,打算講述他最為熟悉的韓國故事。影片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奉俊昊用最淺顯的符號就做出了極其有力且不落俗套的表達。

在《寄生蟲》中,塑造的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家庭。宋康昊扮演的基澤,他有一對兒女,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雜亂,骯髒的地下室公寓裡,僅有半截窗戶可以看到街道,還經常有醉漢在門口小便。

即便全家都是無業人員,只能以給披薩店摺紙盒為生,偶然有一天蹭上了鄰居的wifi,都會欣喜若狂,和家人其樂融融地歡呼。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而李善均扮演的樸社長家確實另外一番場景,樸社長是一位IT公司的CEO,也是一位社會精英,有文化有教養,妻子賢惠,兒女可愛,可謂是人生贏家。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基澤的兒子基宇經朋友推薦到了樸社長家擔任其女兒的家庭教師,由此開啟了一段不可避免的衝突。

對於導演奉俊昊來說,他混合了犯罪,喜劇,懸疑和社會批判等各種元素,劇本設計巧妙縝密,將兩個家庭的觀念衝突,設計成了一部誠實而現實的社會寓言。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3,

“氣味是表達《寄生蟲》中貧與富界限的媒介”

在故事中,貧富之間的差距是電影的戲劇核心,兩個家庭雖然衝突激烈,但是沒有人能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批判對方。基澤一家人是現實主義者,依靠著靈活的偽裝技能和道德規範一步步的接近和滲透到樸社長家裡,不管是換掉原來的工作人員,還是後期的很多動作,都發人深省。

而在樸社長的禮貌言談舉止中,混合著冷淡和疏遠的態度,不能夠單純的指責某一方是對是錯,奉俊昊猶如一個出色的鐘表匠,讓觀眾的同情心在面對窮人的窘迫和懶散、富人的傲慢與善意之間來回搖擺,從而產生一定的共鳴。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影片中關於“氣味”的描繪,是在窮人和富人之間一起碰撞的情境下產生出來的。當基澤一家人慢慢“寄生”到樸社長一家的時候,樸社長首先感受到的是“貧窮的氣味”。

在現實生活中,窮人和富人的生活是有一道天然的屏障隔離開的,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圈子,交集很少。

然而,在社會中的一些既定場合中,也會出現窮人和富人處於同一空間的活動範圍中,比如家教,司機,保姆等,這些職業都讓他們兩個階層打破了彼此之間的隔閡,走向互相瞭解和融合的過程。

而“氣味”正是描述他們之間的界限,影片中的“氣味”展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無聲無形,只能靠導演、演員的發揮和觀眾的感悟。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4,

“誰都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寄生蟲......”

記得奉俊昊導演曾經說過,好萊塢的很多電影中都是主角開掛,超級英雄依靠自己的超能力輕鬆地完成任務,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東西是不存在的。

在奉俊昊導演的電影中,他主角的設定恰恰是和超級英雄相反的,很多主角都是弱者,在生活中需要面對很多困難和現實的問題,這些沒有金錢、權力、地位的小人物,人們眼中的“弱者”,在電影中是真實自然,具有戲劇張力的。

極盡辛辣的諷刺劇本和極富視覺衝擊的影像背後,也隱藏著奉俊昊導演強烈的社會關愛,關愛弱者,關愛底層民眾。從這一層面來講,《寄生蟲》講述更多的是關於共存和共情的問題。

“誰都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寄生蟲。他們本來是我們的鄰居、朋友、同事,只是不經意間被推向了懸崖的邊緣。”

奉俊昊《寄生蟲》: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惡人的悲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