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多年前,不少人說起豐都,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受,因為去豐都有“三怕”——怕遠、怕窮、怕鬼。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晨曦中的豐都縣城。

2011年9月,時任重慶市雙橋區副區長的曹玲,第一次到豐都,“50多萬人口的豐都,只有1家標準化影院,‘窮’除了物質上的,更大的是精神上的。”從重慶到豐都4個多小時的車程,讓曹玲切身感受到了豐都與重慶主城之間的“遠”。

豐都素有“鬼城”之稱,由於“窮”和“遠”限制了人們的想象,一些人把“鬼”簡單地與唯心主義與“陰森恐怖”“猙獰可怕”聯繫在了一起。“其實,豐都的‘鬼文化’是懲惡揚善、唯善呈和的,用‘以鬼說人’的方式教育世人要多做善事、行善積德。真正來到這裡,瞭解了,就不再有‘怕鬼’之說了。”曹玲說。

兩個月後,曹玲從雙橋區調任豐都縣委常委。“沒工作幾個月,正趕上政府忍痛搬離了佔據豐都GDP半壁江山的兩家化工企業,因為長江兩岸要綠色發展。”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豐都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曹玲介紹豐都脫貧攻堅情況。

近8年時間過去了,豐都的標準化電影院線已經發展到了5家,重慶主城到豐都的車程從原來的4個多小時縮至不到兩個小時。“高檔小區越來越多,群眾文娛活動越來越豐富,城市越來越美了。”曹玲說,到今年的11月份,她將迎來在豐都工作的第8個年頭,只是工作從原來的宣傳部長變為了現在的組織部長。

“職務在變,豐都縣委政府工作的重心——扶貧開發與綠色發展——始終沒有變。”多年來,在扶貧開發中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已讓豐都的“綠水青山”變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

如今的豐都,正在通過產業扶貧等多種形式,實現“豐收之都”的美好寓意。

顏值”變“產值”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強調,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地處三峽庫區的豐都,長江橫貫縣境47公里,縣域2901平方公里都是長江集雨區,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脆弱的生態基礎並存。

為保護豐都境內長江兩岸生態環境,湛普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把種在岸堤斜坡上的農作物,改種成了既能固土護坡又能產生經濟效益的花椒。“經過近些年的培護和種植,長江兩岸11000多畝花椒,已帶動全鎮261戶貧困戶中的155戶順利脫貧。”湛普鎮鎮長向海林說。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長江南岸的湛普鎮, 滿山都是花椒林。(程波攝)

今年56歲的陳興文,是虎威鎮大溪村苗木基地老闆。在做苗木基地老闆之前,他曾是一家塑料廠的老闆。

1996年,豐都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多年在塑料廠打工、熟悉塑料產品製作工藝和流程的陳興文在家鄉辦起了塑料廠。

“開始效益很好,後來多種因素疊加,工廠很快難以為繼。”陳興文說,開辦塑料廠對周圍環境有很大影響,發展還不可持續。“農村人深知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002年,陳興文開始轉行。他把在大溪村流轉過來的10畝土地,全部種上了綠色景觀苗木。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陳興文的綠色苗木種植漸成規模,已經成為帶動全村經濟發展的綠色產業,每年賣苗木一項的純收入就達十幾萬元。

自己富不算富。這兩年,陳興文開始帶領村民在山上種植蜜柚、金桔、枇杷、獼猴桃等經濟果木,他要讓家鄉的“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

“讓生態‘顏值’變經濟‘產值’,這是豐都的後發優勢,我們在保證‘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前提下,重點在流域集雨區集中佈局紅心柚長廊、筍竹產業帶、花椒基地、龍眼採摘園等綠色產業,著力打造沿長江、龍河、渠溪河流域的三個生態經濟帶,讓長江生態經濟永續發展。”曹玲說。

“輸血”變“造血”

6月的豐都大地,已是一片果熟瓜香。武平鎮的土豆、湛普鎮的花椒,均已進入收穫期。

張吉勝是湛普鎮白水社區的建卡貧困戶,今年53歲。因為妻子和兒子均患有精神疾病,沒有勞動能力,脫貧對於這樣一個家庭來說難度不小。政府扶貧模式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給這個貧困家庭帶來全新希望。

“一個憨兒子,一個傻婆娘,真的好絕望噻,沒想過家裡會過得安逸哦。”張吉勝說先前家裡的狀況,讓他看不到生活的丁點兒希望,日子將就著過,政府幫點兒就用點兒。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張吉勝在家中剪摘花椒。

2014年,全國進入脫貧攻堅期。白水社區駐村工作隊長張玉裙在瞭解張吉勝家的情況後,立即對其家庭進行精準幫扶,並幫其樹立生活和脫貧的信心。

“政府出資幫張吉勝一家搬進了新居,享受了低保和重殘補貼,這些都不是扶貧的最終目的,最終我們想看到的是在政府的幫助下,一家人能重獲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張吉勝之後的表現,讓張玉裙感覺所有的幫扶工作都沒有白費力氣。

“人越來越有精神,對婆娘和兒子照顧的也好,政府幫扶的1.5畝高經濟效益花椒被他精心管護,今年他花椒收入有望突破兩萬元。”張玉裙說張吉勝的前後變化非常大,“已經從最早的‘被動脫貧’轉變為現在的‘我要脫貧’”。

今年年初,張吉勝還主動申請了3萬元小額貼息貸款,用於發展自家的花椒種植。他說,好政策給了他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今後要自食其力地給家人幸福,讓自己快樂。張玉裙告訴記者,通過幫扶和張吉勝自身的努力,一家人年底順利脫貧已不成問題。

家住武平鎮新和場村的唐代祥,2018年試種2畝政府從山東滕州引進的土豆新品種,當年就喜獲豐收,2畝土豆賣出了1.4萬元,是種植傳統農作物玉米的幾十倍。今年他家再次擴大種植規模,10畝土豆將給這戶貧困家庭帶來五六萬元的收入。

今年,豐都縣有800餘戶農民通過規模種植土豆實現增產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1戶208人。像唐代祥、張吉勝一樣,更多的貧困群眾因幫扶和產業帶動,被激發出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唐代祥把收穫的土豆裝上車。

近年來,豐都縣通過實施“選準一個產業、打造一個龍頭、扶持一筆資金、激發內生動力、培育可持續經濟”的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戶迅速脫貧。

2002年,豐都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1年納入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試點縣。2017年11月,豐都縣退出國家貧困縣行列,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2.1%下降到當前的0.67%。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棗莊豐都滕州脫毒馬鈴薯核心示範區。

“小火鍋”變“大產業”

中餐和火鍋被稱為豐都“兩大菜系”。中餐指炒菜,火鍋則以鮮美的“全牛火鍋”見長。新鮮的火鍋食材背後,是豐都肉牛養殖的大產業。

如今,在北京、重慶和四川的大型超市裡,恆都品牌的牛肉隨處可見。2009年,豐都縣政府從北京中關村引進中恆集團,投資10億元組建恆都公司,全面打造肉牛產業。

恆都公司在豐都的短短4年時間,已形成以豐都為總部拓展周邊區縣及省市的“總部經濟”。恆都公司也因此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不僅僅是恆都,鑫犇、光明等一批本地龍頭企業也已成為豐都發展肉牛產業的領跑者。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恆都農業集團高家鎮肉牛養殖基地。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有龍頭企業的引領,加上政策扶持,豐都縣肉牛產業發展異常紅火,貧困群眾養殖肉牛的熱情普遍高漲。

57歲的曾報昌曾是包鸞鎮飛仙洞村因學致貧建卡貧困戶,通過養殖肉牛,2016年年底全家脫貧。2019年4月,曾報昌家被包鸞鎮黨委、政府評為“脫貧先進戶”。現在,他家養有肉牛20頭,年收入10餘萬元。

2010年,包鸞鎮飛仙洞村貧困戶張升魚聯合曾報昌等7家人,共同投資28萬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庭院牧場”,一次可以飼養300多頭肉牛。如今,該庭院牧場年純收入100萬元。

2011年,張升魚帶頭,在村裡成立了“豐都縣雁塘灣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22戶,形成了利益共同體,進行統一飼料供應、統一售賣成品,“大家一起牽著牛兒奔小康”。該合作社現年純收入200多萬元,每戶年增收10多萬元。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張升魚從2002年開始養殖肉牛,他的養殖場現存欄肉牛近100頭,年收入60萬元。

除了賣牛的收入,牛糞也變廢為寶,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牛糞可以製成沼氣,供農戶的生活需要,能有效解決肉牛糞尿問題,實現能量高效轉化和物資高效利用。”曾報昌說。

張升魚和曾報昌所在的飛仙洞村,曾經是豐都縣有名的貧困村,從2002年開始,村民利用當地高山草地草皮資源養殖肉牛,經過十多年的抱團發展,成功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成為全縣有名的肉牛養殖富裕村。

豐都:從“三怕”到“三變”

▲ 曾報昌一家是2014年建卡貧困戶,如今他的家庭牧場養殖肉牛20餘頭,通過肉牛養殖實現了全家脫貧。

飛仙洞村只是豐都縣肉牛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肉牛產業已經成為拉動豐都全縣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帶動群眾脫貧的優勢產業。豐都目前已經形成集牧草種植、生態養殖、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科技研發等於一體的較完善的全產業鏈,覆蓋6100餘戶貧困戶。33.2萬頭肉牛飼養量,讓豐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肉牛之都”。目前,豐都已形成以肉牛為主導產業的多產業齊頭並進的產業體系。

產業發展帶動了豐都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目前,豐都尚有未脫貧人口1440戶3948人、深度貧困鄉鎮4個、深度貧困村28個,離最後的全面小康還有最後一段距離。

要啃下徹底脫貧的硬骨頭,唯一出路就是發展適合的產業。為此,豐都縣制定了詳細的產業脫貧發展規劃,確保貧困戶脫得了貧,且不返貧。

文 / 張娟 馬力

圖 / 喻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