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教授:肺癌圍術期免疫治療開局元年 篩查價值再次實錘

肺癌 腫瘤 藥品 癌症 健康 醫學界腫瘤頻道 2018-12-12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腫瘤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楊帆教授:肺癌圍術期免疫治療開局元年 篩查價值再次實錘

外科微創技術的推廣讓肺癌早診早治療得以真正落地,而當前圍術期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熱點研究又為肺癌診療的邁進添了“一把柴”。

自2001年起,每年的11月被設立為“全球肺癌關注月”,旨在呼籲世界各國重視肺癌的預防,提高人們對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識,普及肺癌的規範化診療知識。今年的全球肺癌關注月,《醫學界》特別採訪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楊帆教授,請他談談近年來肺癌診療尤其肺癌外科的重大改變。

01

肺癌早診價值的證實和早治的落實

《醫學界》:近年來,肺癌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外科和內科治療的進展很快。在肺癌的諸多熱點話題中,您最感興趣的是哪些?

楊帆教授: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最感興趣的自然是與肺癌外科相關的進展。近年來最重要的進展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早診價值的證實和早治的落實;二是新治療應用於可手術肺癌。

肺癌早期診斷的推動得益於肺癌篩查在世界範圍內的開展。美國NLST研究篩查了5萬餘名重度吸菸者,第一次證明了肺癌篩查的價值,為肺癌篩查提供了首個證據,並推動了低劑量螺旋CT的應用[1]。它首次證明了每年在高危吸菸者中進行連續3年的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可以降低20%的肺癌相關死亡。研究發表後,幾乎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篩查指南的制訂。作為一項研究,它改變了各國的公共健康政策,其影響力在歷史上稱得上前無古人。

今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一項來自歐洲肺癌篩查的NELSON研究也發現,肺癌篩查可有效降低肺癌特異死亡。有趣的是,該研究發現,對於吸菸人群,女性篩查的獲益甚至比男性大[2]。這項研究不單再次證實肺癌篩查對吸菸者的必要性,同時也提出女性吸菸者更應該增加保健意識。

現在,隨著大眾保健意識的提升和低劑量螺旋CT的普及,的確越來越多人會去做篩查,從而做到肺癌的早期診斷。下一個問題是如何把早期診斷落實為早期治療。

早期治療的落實,得益於胸部微創技術的發展。在肺癌外科方面,過去二三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表現在以電視胸腔鏡為代表的微創技術的探索、成熟、推廣和成為主流。

微創技術用於肺葉切除的首次報道是在20世紀末,經過十幾年的技術成熟和數據積累,到2006年,胸腔鏡手術第一次出現在肺癌指南中。當時的論調是,微創是肺癌治療的可選方式,但前提是整個過程必須符合腫瘤治療原則。到今天,又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的指南已將胸腔鏡手術作為早期肺癌治療的推薦手術方式,這是非常重大的進步。

以前肺癌傳統手術需要開胸,標準的後外側開胸切口被認為“最殘忍”的。由於胸廓是半骨性結構,開胸手術需將肋骨牽開,這對肋骨間走行的神經有極大的損傷。有統計,開胸術後約1/3的患者遺留非常嚴重的術後疼痛,可以說治好了肺癌又衍生了癌痛等疾病。微創手術開展後,因為它極大減少了患者的手術痛苦,同時降低了大約40%的圍術期併發症的風險[3-5]

更重要的是,由於胸腔鏡手術微創、痛苦低、恢復快,這使得患者和家屬不再畏懼手術,不再抗拒治療,使得早診能夠落實為早治。這一點在臨床工作中印象非常深,得益於微創技術的開展,患者的遲疑、觀望、焦慮都明顯減少,治療的關口有效前移。可以說,外科微創手術的成熟、推廣,到現在成為標準治療,讓早診能真正落實成早治。我們統計了國內多地區的數據,國內肺癌微創手術的比例將近一半,這個數據發表在國際權威的《Chest》雜誌[6]

同時,微創技術對於胸壁肌肉損傷小,術後上肢活動幾乎沒有影響,不僅使絕大多數患者疾病得以治癒,還能重新迴歸家庭和社會中,完全擺脫“病人”的帽子,重新擔當起社會家庭身份,避免了因病致窮,降低了家庭負擔。這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社會意義的。

在手術技術發展和治療關口前移的“利好”作用下,早期肺癌的療效已經相當好。我科在《胸部腫瘤學》雜誌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早期(Ⅰ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在90%以上,相當高了[7]

除了微創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內科新藥物的應用也增加了早期肺癌獲益,這也是我關注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圍術期靶向治療的應用。中國學者在這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和里程碑式的工作,將晚期有效的藥物治療前移,使手術患者也能從藥物中獲益。未來,免疫治療也將進入圍手術期治療,且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結果公佈了。

02

圍術期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中國數據陸續“出爐”

《醫學界》:剛剛結束的WCLC和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肺癌領域也發佈了若干重要研究,您最關注的有哪些?能否簡要介紹。

楊帆教授:

現在的胸外科不再只是外科技術,圍術期治療,包括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成為熱點話題,美國胸外科會議甚至將圍術期免疫治療設置為重要組成部分,這也反映出肺癌的發展趨勢。

在圍術期靶向治療的探索中,中國學者是歷史的創造者。

今年ESMO年會上,首個關於靶向新輔助治療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CTONG1103研究)結果發佈[8],由吳一龍院長報告,這也是與外科相關的進展。研究顯示,在ⅢA-N2期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新輔助/輔助治療中,厄洛替尼組的有效率優於吉西他濱/順鉑組合[54.1%(95%CI 37.2%-70.9%) vs 34.3%(95%CI 17.7%-50.8%)](p=0.092);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厄洛替尼組相比對照組顯著提高[21.5個月(95%CI 19.3-23.6) vs 11.9個月(95%CI 9.1-14.7)](P=0.0003)。

雖然這是II期研究,是階段性的研究結果,總體生存率(OS)數據尚不成熟,但代表我們在新輔助靶向治療上走出了一步,後續結果值得期待!

去年ASCO年會和WCLC年會上,中國學者也做了靶向輔助治療的報告(ADJUVANT研究[9]和EVAN研究[10]),這兩項研究於今年分別在《柳葉刀•腫瘤》和《柳葉刀•呼吸醫學》上發表。隨後中國肺癌指南做出相應修改,將晚期靶向治療引入早期手術患者治療中,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改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可以說是圍手術期免疫治療的元年。有三個標誌。

  • 今年4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新輔助免疫治療的研究[11],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項Ⅰ期可行性試驗,共納入21例患者,最終有20例進入手術,結果顯示有45%的患者的手術標本中殘留腫瘤細胞不超過10%,即達到主要病理緩解。這項研究首次將免疫治療放在術前,結果顯示了非常好的效果。


  • 今年ASCO、WCLC、ESMO上,都有新輔助免疫治療的結果被報道,涉及了至少三個藥物: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共同趨勢是:這些藥物在術前使用能夠使大部分患者的腫瘤組織壞死,甚至ASCO年會中的NADIM研究結果顯示,60%的腫瘤患者實現了病理完全緩解(pCR),這個數據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歷史上從未出現過。接下來我們要確定的是,這麼高的腫瘤壞死率能否真正轉化成患者的生存獲益;這些小樣本研究是否能在更大樣本的研究中得到確認。可喜的是!這幾項關於圍手術期免疫治療的Ⅲ期研究已在全世界開展,中國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 今年在老牌的胸外科雜誌,美國《胸外科年鑑》上也開始發表圍手術期免疫治療的探索結果,如伊匹木單抗在圍手術期的使用,以及不可手術患者免疫治療之後手術的探索性研究[12]

當然截止今天還只有小樣本數據,後續需要大樣本的Ⅲ期研究,需要更多數據,尤其是生存結果,需要回答患者篩選、治療週期、單藥或聯合等等問題!

03

“聞癌色變”將逐漸成為歷史

《醫學界》:通過這些年的診療經歷,您覺得腫瘤防治,從醫患認知,到社會重視度,到診療水平、藥物研發水平等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

楊帆教授: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第一的惡性腫瘤。20多年前晚期肺癌生存率不到1年,治療藥物很少,現在隨著技術進步、新藥應用,肺癌生存已經可以按“年”來記錄,肺癌診療的發展是實體瘤中最快的。所以肺癌並不可怕,它首先可防可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患者絕大多數都能達到治癒,即使發現不夠及時的患者也能極大延長生存,甚至實現接近慢性病的狀態,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進步。

另外需要看到,技術手段的進步也在更新著我們對於肺癌的認識。比如現在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大規模腫瘤基因組測序成為可能。這些測序結果如同給腫瘤細胞帶上了身份標識,可以回答諸如演化、進展、耐藥等動態過程,也能回答亞克隆起源的問題。採用這種思路,我們第一次發現呈磨玻璃樣病灶可以存在肺內轉移[13];利用高靈敏度的測序檢測血漿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也為肺癌篩查、鑑別診斷、根治性治療後復發監測、療效評價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隨著科學技術和臨床診療水平的提高,我相信,肺癌會真正轉化成一個可治癒或可轉變為慢性病的病種!

專家簡介

楊帆教授:肺癌圍術期免疫治療開局元年 篩查價值再次實錘

楊帆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青年會祕書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非小細胞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教育協會肺部腫瘤專委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MDT專委會青委副主委,北京市醫學獎勵基金會肺癌青委會副主委外科組組長。Lung Cancer雜誌編委,PlosONE編委。

參考文獻

[1]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ABERLEDR, ADAMSAM, et al. Reduced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J]. N Engl J Med,2011,365(5):395-409.

[2]https://wclc2018.iaslc.org/wp-content/uploads/2018/09/WCLC2018-Abstract-Book_vF-LR-REV-SEPT-25-2018.pdf

[3]VILLAMIZARNR, DARRABIE MD, BURFEIND WR, et al.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morbidity compared with thoracotomy[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9,138(2):419-25.

[4]PAUL S, ALTORKINK, SHENG S, et al.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morbidity than open lobectomy: a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 from the STS database[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0,139(2):366-78

[5]FLORES RM, PARKBJ, DYCOCO J, et al. Lobectomy by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 versusthoracotomy for lung cancer[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9,138(1):11-8.

[6]CAI J, ZHOUJ, YANG F, et al. Adoption Rate of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for Lung Cancer Varies Widely in China[J]. Chest,2018,153(4):1073-1075.

[7]SUI X, JIANG W, CHEN H,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Stage Groupings in the Eighth Edition of theTNM Classification for Lung Cancer[J]. J Thorac Oncol.2017,12(11):1679-1686.

[8]https://www.esmo.org/Press-Office/Press-Releases/CTONG1103-Lung-cancer-NSCLC-Zhong

[9]ZHONG WZ, WANG Q, MAO WM, et al. Gefitinib versus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stage Ⅱ-ⅢA (N1-N2) EGFR-mutant NSCLC (ADJUVANT/CTONG1104): a randomised,open-label, phase 3 study[J]. Lancet Oncol, 2018,19(1):139-148.

[10] YUE D, XUS, WANG Q, et al. Erlotinib versus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as adjuvant therapy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age IIIA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cancer (EVAN):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2 trial[J]. Lancet Respir Med, 2018,pii: S2213-2600(18)30277-7.

[11]FORDEPM, CHAFT JE, SMITH KN, et al. Neoadjuvant PD-1 Blockade in Resectable LungCancer[J]. N Engl J Med,2018,378(21):1976-1986.

[12]YANGCJ, MCSHERRY F, MAYNE NR, et al. Surgical Outcome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and Ipilimumab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Ann Thorac Surg,2018,105(3):924-929.

[13]Li R, Li X, Xue R, et al. Early metastasis detected in patients with multifocal pulmonary ground-glass opacities (GGOs)[J]. Thorax,2018,73(3):290-292.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