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肺癌專家廖美琳:癌症的免疫療法不是藥神,亦不是神藥

“我1970年從呼吸科醫生改行研究肺癌,一直到今天,見證了我國肺癌診治的跨越發展。胸科醫院最近的小結節肺癌研究發現,患者術後五年生存率已達97.7%,看到這個數字我們應該看到陽光、看到希望,以後我們有可能拿出樂觀的十年生存率。“近日,在阿斯利康第二屆肺癌高峰論壇上,我國知名肺癌專家廖美琳教授說,”面對許多患者特別關注的免疫療法,這並不完全等同於增強抵抗力。免疫療法不是藥神,也不是神藥,怎樣針對個體情況應用是值得探索研究的話題。”

30年肺癌臨床治療,從“心裡沒底”到“手中有藥”

廖美琳回憶,1970年來到我國第一個肺癌治療病房,內心很沒底,“因為沒有藥,兩手空空,只有最原始的化療藥。我們在病房裡面對病人很痛苦,沒有希望卻要告訴病人是有希望的。”與腫瘤醫院同行、藥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的攜手合作,為廖教授及團隊的治療開拓了思維。國產肺癌藥物AT1258的問世,為小細胞肺癌化療點燃希望。

專家解釋,肺癌分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兩種。前者對化療尤為敏感,小細胞肺癌遇化療病灶縮小的快,但復發的也快,因此患者生存期很難延長。這一難題一度十分困擾廖美琳。

根據胸科醫院針對微小結節肺癌患者的統計顯示,目前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達97.7%,這意味著曾經被認為是絕症的肺癌,而今可能治癒,早診早治加上醫藥發展的促進,幫助肺癌漸漸成為一種慢性病。“有了靶點,就意味著有了精準治療,而今存活十年八年的肺癌患者不在少數,我們臨床醫生不再像以往那麼悲觀。就像是糖尿病和高血壓,肺癌醫生現在不怕了,因為患者有藥吃,控制得好肺癌就如同長期的慢性病一般,可以得到控制。”廖美琳說。

免疫療法並非萬能,未來可能將以十年生存率作為參考

隨著研發藥物的層出不斷,許多患者一診斷便提出:“我要用最前沿的免疫治療”。廖美琳直言,臨床上患者迫切的治療需求可以理解,但針對新興的免疫治療還應有科學的認知。免疫治療並不是簡單提高患者免疫力,T細胞是人體抗腫瘤治療中最好的免疫細胞,與腫瘤細胞上的PD-L1結合起來,T細胞就會“變傻”,沒有T細胞功能,抗腫瘤的免疫力就沒有了,也即促進了腫瘤生長。

她認為,腫瘤患者的免疫機制相當複雜,目前市面上免疫藥物種類不少,每種藥有其自身特色,但免疫治療並非藥神,也不是神藥,治療還應根據分子生物學機制、病情、順序,聯合用藥是否可以增加療效,還有待更多數據的驗證。

“針對肺癌的治療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我希望患者及家屬的觀念也可以及時跟上,醫患同心,共同克服肺癌。”部分患者不敢用靶向藥物,認為會有耐藥性,其實不然,靶向藥物的研發有的已進入第二代、第三代,醫生根據耐藥背後的機制及患者需求考慮更換其他治療藥物。另外,針對此前靶向藥物不見效的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將可發揮更大用處,這一切都預示著,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將更加樂觀。廖美琳最後提出,“曾經,我們不敢提肺癌患者的十年生存率,隨著五年生存率的日漸提高,今後十年生存率將可能成為新的參考指標,讓更多患者得以享受醫學技術帶來的生命希望。”

欄目主編:顧泳 文字編輯:顧泳 題圖來源:主辦方 提供 圖片編輯:蘇唯

相關推薦

推薦中...